一種鈦材梭形件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鈦材梭形件制造方法,包括選料、定模、試模、退火、打磨、拉深切割、清洗、底漆噴涂、表面漆噴涂等步驟,通過將打磨后的坯料進行第一次冷拉深,第一次冷拉深后再進行上述固溶處理步驟,再進行第二次冷拉深,將二次冷拉深后毛坯進行第三次熱拉深校形,在第三次熱拉深校形時進行保壓處理。有效提梭形件的生產效率和美觀程度。
【專利說明】
一種鈦材梭形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熱成形中拉深成形領域,具體是一種鈦材梭形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熱成形工藝中,針對異型薄板結構件,一般采取拉深成形或無壓邊圈的沖壓成形。而拉深成形件毛料多為矩形或圓形等規則形狀,曲面結構件的精確拉深很難實施,壓邊部位通常設計比毛料大,整體為矩形圓型等規則形狀,壓住坯料,并且因為壓邊圈平皺功能的實施,使壓邊力在邊緣分布趨向均勻;尤其設計異型薄板結構件工藝難以有效計算壓邊力和沖壓力,配比不當容易造成零件出現成形缺陷,對于壓邊力的調控需要大量的試驗摸索。而不設置壓邊圈,采用沖壓熱成形,往往需要采取漸進成形和多次壓制整平的方法解決皺紋、開裂等問題,不利于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的提高。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鈦材梭形件制造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鈦材梭形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選料:選用鈦材板材作為坯料,根據梭形件大小進行尺寸計算,然后用切割機根據計算后的目標尺寸將坯料切割成板狀;
定模:根據切割后的板選定熱拉深模具,模具至少具有三個深度依次加深的模具位,并將模具固定在合模機上,并清洗模具;
試模:用價格較為便宜,加工性能較為良好的鋁材作為實驗材料,用模具進行實驗加工,檢驗模具是否能夠加工成型;
退火:將切割后的圓板置于退火爐中進行退火處理,退火爐保持溫度550?600 °C,持續時間15?30分鐘,然后急速冷卻;
打磨:進行表面打磨,將毛刺打磨干凈;
拉深:將打磨后的還料置于模具深度最低的模具位,開啟合模機,升溫至550°C~650°C,進行第一次熱拉深,第一次熱拉深后再進行上述退火步驟,再將坯料置于模具進行第二次熱拉深,將二次熱拉深后毛坯進行第三次熱拉深校形,在第三次熱拉深校形時進行保壓處理;
切割:將拉深成形后的半成品冷卻至室溫后,進行切割處理,加工出零件。
[0005]清洗:將加工好的零件置入酸溶液中,保持15分鐘,最后排出酸溶液。
[0006]底漆噴涂:對表面噴涂/滾涂底層漆,底層漆為白剛玉砂粒,使粗糙度達到8?15μπι,并干燥30分鐘;
表面漆噴涂:在底層漆表面噴涂/滾涂中涂層漆,所述中涂層漆為脂肪族聚氨酯玻璃鱗片漆,干燥0.5-1.5小時后連續在中涂層漆上噴涂三遍聚氨酯罩光清漆。
[0007]進一步地,所述拉深步驟在成型過程中,每次拉深后需要對零件的拉深狀態進行觀測,如果出現褶皺需進行除皺處理,再進行下一次拉深。
[0008]進一步地,所述拉深步驟,在第一次拉深時至最終拉深成形剩余20mm?30mm高度,第二次拉深時至最終拉深成形5?8mm高度。
[0009]進一步地,所述拉深步驟保持拉深速度為80?110mm/min。
[0010]進一步地,所述底層漆的涂層厚度為100μπι-120μπι。
[0011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多次拉深處理有效提高了乳制精度,使拉深后成型的壁厚精度誤差不超多2%,并采用了酸溶液進行清洗,出去表層的鐵肩,使之更美觀。并且本發明工裝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降低批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0013]—種鈦材梭形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選料:選用鈦材板材作為坯料,根據梭形件大小進行尺寸計算,然后用切割機根據計算后的目標尺寸將坯料切割成板狀;
定模:根據切割后的板選定熱拉深模具,模具至少具有三個深度依次加深的模具位,并將模具固定在合模機上,并清洗模具;
試模:用價格較為便宜,加工性能較為良好的鋁材作為實驗材料,用模具進行實驗加工,檢驗模具是否能夠加工成型;
退火:將切割后的圓板置于退火爐中進行退火處理,退火爐保持溫度550?600 °C,持續時間15?30分鐘,然后急速冷卻;
打磨:進行表面打磨,將毛刺打磨干凈;
拉深:將打磨后的坯料置于模具深度最低的模具位,開啟合模機,升溫至550t>65(TC,進行第一次熱拉深,第一次熱拉深后再進行上述退火步驟,再將坯料置于模具進行第二次熱拉深,將二次熱拉深后毛坯進行第三次熱拉深校形,在第三次熱拉深校形時進行保壓處理;
切割:將拉深成形后的半成品冷卻至室溫后,進行切割處理,加工出零件。
[0014]清洗:將加工好的零件置入酸溶液中,保持15分鐘,最后排出酸溶液。
[0015]底漆噴涂:對表面噴涂/滾涂底層漆,底層漆為白剛玉砂粒,使粗糙度達到8?15μπι,并干燥30分鐘;
表面漆噴涂:在底層漆表面噴涂/滾涂中涂層漆,所述中涂層漆為脂肪族聚氨酯玻璃鱗片漆,干燥0.5-1.5小時后連續在中涂層漆上噴涂三遍聚氨酯罩光清漆。
[0016]所述拉深步驟在成型過程中,每次拉深后需要對零件的拉深狀態進行觀測,如果出現褶皺需進行除皺處理,再進行下一次拉深。
[0017]所述拉深步驟,在第一次拉深時至最終拉深成形剩余20mm?30mm高度,第二次拉深時至最終拉深成形5?8mm高度。
[0018]所述拉深步驟保持拉深速度為80?110mm/min。
[0019]所述底層漆的涂層厚度為100μπι-120μπι。
[0020]本發明通過多次拉深處理有效提高了乳制精度,使拉深后成型的壁厚精度誤差不超多2%,并采用了酸溶液進行清洗,出去表層的鐵肩,使之更美觀。并且本發明工裝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降低批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0021]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鈦材梭形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選料:選用鈦材板材作為坯料,根據梭形件大小進行尺寸計算,然后用切割機根據計算后的目標尺寸將坯料切割成板狀; 定模:根據切割后的板選定熱拉深模具,模具至少具有三個深度依次加深的模具位,并將模具固定在合模機上,并清洗模具; 試模:用價格較為便宜,加工性能較為良好的鋁材作為實驗材料,用模具進行實驗加工,檢驗模具是否能夠加工成型; 退火:將切割后的圓板置于退火爐中進行退火處理,退火爐保持溫度550?600 V,持續時間15?30分鐘,然后急速冷卻; 打磨:進行表面打磨,將毛刺打磨干凈; 拉深:將打磨后的坯料置于模具深度最低的模具位,開啟合模機,升溫至550t>65(TC,進行第一次熱拉深,第一次熱拉深后再進行上述退火步驟,再將坯料置于模具進行第二次熱拉深,將二次熱拉深后毛坯進行第三次熱拉深校形,在第三次熱拉深校形時進行保壓處理; 切割:將拉深成形后的半成品冷卻至室溫后,進行切割處理,加工出零件; 清洗:將加工好的零件置入酸溶液中,保持15分鐘,最后排出酸溶液; 底漆噴涂:對表面噴涂/滾涂底層漆,底層漆為白剛玉砂粒,使粗糙度達到8?15μπι,并干燥30分鐘; 表面漆噴涂:在底層漆表面噴涂/滾涂中涂層漆,所述中涂層漆為脂肪族聚氨酯玻璃鱗片漆,干燥0.5-1.5小時后連續在中涂層漆上噴涂三遍聚氨酯罩光清漆。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鈦材梭形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深步驟在成型過程中,每次拉深后需要對零件的拉深狀態進行觀測,如果出現褶皺需進行除皺處理,再進行下一次拉深。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鈦材梭形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深步驟,在第一次拉深時至最終拉深成形剩余20mm?30mm高度,第二次拉深時至最終拉深成形5?8mm高度。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鈦材梭形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深步驟保持拉深速度為 80~110mm/min。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鈦材梭形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層漆的涂層厚度為100μηι-120μηιο
【文檔編號】B23P15/00GK105855804SQ201610305536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0日
【發明人】蔣明峰
【申請人】成都瑞達科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