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電池立焊夾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池焊接設備,具體涉及方形電池立焊夾具。
【背景技術】
[0002]方形的金屬殼鋰離子動力電池包括呈方筒狀的筒體、容納于筒體內的電芯以及用于密封筒體的蓋板,為保證密封性,一般采用激光焊接使蓋板連接在筒體上。為了實現方形電池一次焊接成形,通常采用立式焊接。這種焊接方式需要在焊接設備上設定激光運行軌跡為方形閉合回路,只有當激光光束運行軌跡與電池焊縫重合時才能保證焊接完整,這就要求電池在激光光束法向平面上垂直的兩個方向上均有較高的定位精度。
[0003]公告號為CN204179152U、公告日為2015年2月25日的中國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方形電池夾具,該夾具包括用于支撐電池底面的底座,底座上設有用于在方形電池的厚度方向上壓緊電池的前后壓緊裝置,前后壓緊裝置包括前后立設在底座上的定壓板和動壓板,這種夾具只在電池的厚度方向上夾緊,而在寬度方向上電池并沒有被夾緊,即在該方向上電池未與定位面緊密接觸,具有定位誤差,導致激光軌跡與電池焊縫不能完全重合,容易形成焊接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定位精度高的方形電池立焊夾具。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電池立焊夾具的技術方案是:方形電池立焊夾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設有用于支撐電池底面的底面定位裝置和用于在方形電池的厚度方向上壓緊電池的前后壓緊裝置,前后壓緊裝置包括前后立設在底座上的第一定壓板和第一動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包括在方形電池的寬度方向上壓緊電池的左右壓緊裝置,所述左右壓緊裝置包括第二定壓板和第二動壓板,第二動壓板上連接有用于調節第二定壓板與第二動壓板之間間距的第二彈簧壓緊機構,第二彈簧壓緊機構安裝在第一定壓板上。
[0006]底座上立設有支架,支架上安裝有與第一動壓板連接的用于調節第一定壓板與第一動壓板之間間距的第一彈簧壓緊機構,第一彈簧壓緊機構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一導向軸和套裝在第一導向軸上的第一彈簧,第一動壓板和第一限位板分別位于支架的前后兩側,第一導向軸滑動穿裝于支架上,第一導向軸的前后兩端分別固定在第一動壓板和第一限位板上,第一彈簧頂裝在支架與第一動壓板之間。
[0007]所述支架上固設有用于穿裝第一導向軸的第一直線軸承,所述第一直線軸承上安裝有用于在電池未放入夾具時頂在第一限位板上的限位柱。
[0008]所述第一定壓板的前側設有用于安裝第二彈簧壓緊機構的支撐板,所述第二彈簧壓緊機構包括第二限位板、第二導向軸和套裝在第二導向軸上的第二彈簧,第二導向軸滑動穿裝于支撐板上,第二導向軸的左右兩端分別與第二限位板和第二動壓板固連,第二彈簧頂裝在支撐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間。
[0009]所述支撐板上固設有用于穿裝第二導向軸的第二直線軸承,第二彈簧套設在第二直線軸承外。
[0010]所述第一定壓板和第二定壓板垂直固連在一起。
[0011]第一定壓板、第二定壓板和第二動壓板上與焊接部位接觸的部分均采用銅材質。
[0012]所述夾具包括用于在前后方向上壓緊電池筒體與蓋板之間的焊縫的焊縫壓緊裝置,焊縫壓緊裝置包括壓緊件和用于驅動壓緊件的驅動器。
[0013]所述壓緊件位于第一動壓板的上方,所述壓緊件為平行于所述焊縫的壓緊桿。
[0014]所述底面定位裝置包括底座的上表面。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方形電池立焊夾具包括在方形電池的厚度方向上和寬度方向上分別壓緊電池的前后壓緊裝置和左右壓緊裝置、以及用于支撐電池底面的底面定位裝置,能夠使立放的電池筒體在激光光束法向平面上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上被夾緊,保證電池焊接所需的定位精度。用于調節第二定壓板與第二動壓板之間間距的第二彈簧壓緊機構安裝在第一定壓板上,將前后壓緊裝置和左右壓緊裝置集成起來,結構緊湊。
[0016]進一步地,設置壓緊電池筒體與蓋板之間的焊縫的焊縫壓緊裝置,并與壓緊電池筒體的壓緊裝置相互獨立,針對待焊焊縫實現局部夾緊,防止焊縫間隙過大而導致虛焊、漏焊等缺陷,提尚了焊接質量。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方形電池立焊夾具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圖1中方形電池立焊夾具的使用狀態圖;
[0019]圖3為圖1中前后壓緊裝置和焊縫壓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圖1中左右壓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0022]本實用新型的方形電池立焊夾具的具體實施例,如圖1至圖4所示,方形電池立焊夾具包括底座1,底座I上立放有電池9,電池9為方形的金屬殼鋰離子動力電池,電池9包括呈方筒狀的筒體、位于筒體內的電芯以及用于密封筒體的蓋板。底座I上設有分別在方形電池9的厚度方向上和寬度方向上壓緊電池的前后壓緊裝置和左右壓緊裝置,夾具還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壓緊電池筒體與蓋板之間的焊縫的焊縫壓緊裝置。
[0023]前后壓緊裝置包括在底座I上前后立設的第一定壓板11和第一動壓板13,第一動壓板13的后側連接有可調節第一定壓板11與第一動壓板13之間間距的第一彈簧壓緊機構,第一彈簧壓緊機構安裝在支架5上,支架5安裝在底座I上。第一彈簧壓緊機構包括從后至前的第一限位板3、限位柱2和第一直線軸承4,還包括第一彈簧14和第一導向軸15。第一動壓板13和第一限位板3分別位于支架5的前后兩側,第一直線軸承4為法蘭式直線軸承,四個第一直線軸承4以矩陣的排布形式通過螺栓安裝在支架5上,第一導向軸15滑動穿裝在支架5和第一直線軸承4內,第一導向軸15的前端、后端分別固定在第一動壓板13和第一限位板3上,第一導向軸15上套設有第一彈簧14,第一彈簧14頂裝在第一動壓板13與支架5之間,用于提供給第一動壓板13向前的彈性力以使第一動壓板13在放入電池9時在厚度方向上壓緊電池9。第一導向軸15上套設有限位柱2,限位柱2套裝固定在第一直線軸承4的后端,且伸出第一直線軸承4的長度可調,限位柱2能夠限制第一導向軸15伸出支架5的后側的長度,從而限制第一動壓板13與第一定壓板11之間的間距。在電池9未放入夾具時,限位柱2的后端頂住限位板3,使第一動壓板13與第一定壓板11之間的間距小于電池9的厚度。在放入電池9時,迫使第一動壓板13后移,在第一彈簧14的作用下,第一動壓板13施加給電池9向前的壓緊力,使電池與第一定壓板11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