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曲軸軸承蓋拆卸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發動機曲軸軸承蓋拆卸裝置,屬于機械制造技術領域,可用于汽車制造廠裝配流水線上自動拆卸發動機軸承蓋。在汽車發動機裝配流水線上,當發動機氣缸體被運送輥道送到工位后,該裝置能夠自動完成發動機軸承蓋的拆卸工作。
【背景技術】
[0002]在汽車制造廠發動機裝配流水線上有一道工序是拆卸發動機軸承蓋,大部分制造廠在這個工位有一名工人進行手工操作。
[0003]本發明涉及一種發動機曲軸軸承蓋拆卸裝置,當運送輥道將發動機氣缸體送到工位后,傳感器將氣缸體的信息傳給電控單元,電控單元自動控制拆卸裝置進行軸承蓋的拆卸,并能保護發動機缸體和軸承表面不受損傷,從而減少I名操作工人。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實用的發動機曲軸軸承蓋拆卸裝置。
[0005]本發明的目的通過如下措施來達到:一種發動機曲軸軸承蓋拆卸裝置,包括拆卸裝置、傳感器感應托盤、電控系統、氣壓管路、高壓空氣源。拆卸裝置安裝在支架上,支架安裝在運送輥道上方,傳感器感應托盤安裝在發動機拆卸工位一側,電控系統包括檢測元件、控制元件和操作箱等,用于整套裝置的手動調試和自動運行,氣壓管路接高壓空氣源和拆卸裝置的氣缸。整套裝置結構緊湊,工作可靠,結合現場條件,方便安裝和維護。
[0006]所述拆卸裝置包括氣缸、固定板、壓緊板、拆卸板、直線軸承、導向桿、固定桿、外張卡爪、內扣卡爪、活塞推桿、連接桿、定位塊、支腿、高分子材料,其作用是當運送輥道將發動機氣缸體送到工位后,自動進行軸承蓋的拆卸。
[0007]所述傳感器感應托盤安裝在發動機拆卸工位一側,當感應到發動機氣缸到達工位后,傳遞信號到電控單元。
[0008]所述電控系統由檢測元件、控制元件和操作箱等組成,用于整套裝置的手動調試和自動運行。手動調試用于設備調試,自動運行用于正常生產。
[0009]所述氣壓管路和高壓空氣源,用于向拆卸裝置的氣缸提供高壓氣體。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施例的結構原理圖。
[0011]圖2為本實施例拆卸裝置的裝配圖。
[0012]圖3為本實施例拆卸裝置的三維立體圖。
[0013]圖4為本實施例拆卸裝置的卡爪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0015]圖1為本實施例的結構原理圖,一種發動機曲軸軸承蓋拆卸裝置包括拆卸裝置1、傳感器感應托盤2、電控系統3、氣壓管路4、高壓空氣源5、支架6、輥道7。其特征在于,拆卸裝置I安裝在支架6上,支架6安裝在運送輥道7上方,傳感器感應托盤2安裝在發動機拆卸工位一側,電控系統3包括檢測元件、控制元件和操作箱等,用于整套裝置的手動調試和自動運行,氣壓管路4接高壓空氣源5和拆卸裝置I的氣缸。
[0016]一種發動機曲軸軸承蓋拆卸裝置工作過程如下:
[0017]①打開電源和壓縮空氣閥門。
[0018]②通過調試電控系統3的觸摸屏,調整工作節奏,然后點擊“運行”。
[0019]③當傳感器感應托盤2感應到發動機氣缸到達工位后,將信息傳遞給電控單元,電控單元控制拆卸裝置I自動運行,進行發動機曲軸軸承蓋的拆卸工作。
[0020]圖2和圖4分別為本實施例拆卸裝置的裝配圖和卡爪的立體圖。拆卸裝置包括氣缸(1、2、3、4、5)、固定板(6)、壓緊板(7)、拆卸板(8)、直線軸承(9)、導向桿(10、11)、固定桿(12、13)、外張卡爪(14、15)、內扣卡爪16、活塞推桿(17、18、19、20、21)、連接桿(22、23、24、25、26)、定位塊(27、28、29)、支腿(30)、高分子材料(31)。
[0021]所述氣缸(1、2、3、4、5)的活塞推桿(17、18、19、20、21)的上方和下方各連接有氣壓管路;
[0022]所述氣缸(I)的活塞推桿(17)通過連接桿(22)與固定桿(12)連接,固定桿(12)通過螺栓固定在壓緊板(7)上;
[0023]所述氣缸(2 )的活塞推桿(18 )通過連接桿(23 )與固定桿(13 )連接,固定桿(13 )通過螺栓固定在拆卸板(8 )上;
[0024]所述氣缸(3)的活塞推桿(19)通過連接桿(24)與內扣卡爪(16)的撐位塊(14-1)連接,內扣卡爪(16)可以繞銷(14-2)轉動。
[0025]所述氣缸(4)的活塞推桿(20 )通過連接桿(25 )與外張卡爪(15 )的撐位塊(14_1)連接,外張卡爪(15 )可以繞銷(14-2 )轉動。
[0026]所述氣缸(5)的活塞推桿(21)通過連接桿(26)與外張卡爪(14)的撐位塊(14-1)連接,外張卡爪(14)可以繞銷(14-2)轉動。
[0027]四根導向桿(10)的下方通過螺栓安裝在壓緊板(7)上,上方穿過直線軸承(9),可以在直線軸承(9)的孔徑內上下移動;
[0028]兩根導向桿(11)的下方通過螺栓安裝在拆卸板(8)上,上方穿過直線軸承(9),可以在直線軸承(9)的孔徑內上下移動;
[0029]四根支腿(30)上方通過螺栓固定在拆卸板(8)上,下方與氣缸體接觸的部位用沉頭螺栓安裝有高分子材料(31),高分子材料的作用是避免劃傷氣缸體;
[0030]連接桿(26、25、24)與卡爪(14、15、16)連接處的兩側分別有定位塊(27、28、29),用于卡爪(14、15、16)夾住軸承蓋時定位;卡爪(14、15、16)與軸承蓋接觸的部位澆注高分子材料,其作用是避免劃傷軸承。
[0031]圖4為本實施例拆卸裝置的卡爪立體圖。外張卡爪和內扣卡爪均包括撐位塊(14-1)、銷(14-2)、墊圈(14-3)和卡爪(14-4)。
[0032]一種發動機曲軸軸承蓋拆卸裝置工作原理如下:
[0033]第一步,壓緊缸體過程:氣缸(I)的活塞推桿(17)的上方進氣,下方排氣,在氣體壓力作用下,固定桿(12)推動壓緊板(7)向下運動,此時,四根導向桿(10)的下方與壓緊板
(7)—起向下運動,上方在直線軸承(9)內滑動,固定板(6)固定不動,壓緊板(7)帶動四根支腿(30)和高分子材料(31)將發動機氣缸體壓住不動。
[0034]第二步,拆卸板(8)向下移動過程:氣缸(2)的活塞推桿(18)的上方進氣,下方排氣,在氣體壓力作用下,固定桿(13)推動拆卸板(8)向下運動,此時,兩根導向桿(11)的下方與拆卸板(8)—起向下運動,上方在直線軸承(9)內滑動,固定板(6)固定不動。
[0035]第三步,外張卡爪收回和內扣卡爪張開過程:氣缸(3)的活塞推桿(19)的上方進氣,下方排氣,在氣體壓力作用下,連接桿(24)推動內扣卡爪(16)向外張開;氣缸(4)和氣缸(5 )的活塞推桿(20、21)的下方進氣,上方排氣,在氣體壓力作用下,連接桿(25、26 )拉動外張卡爪(14、15)向內收回。
[0036]第四步,外張卡爪張開和內扣卡爪收回過程:氣缸(3)的活塞推桿(19)的下方進氣,上方排氣,在氣體壓力作用下,連接桿(24)拉動內扣卡爪(16 )向內收回,卡住最右側的軸承蓋;氣缸(4)和氣缸(5)的活塞推桿(20、21)的上方進氣,下方排氣,在氣體壓力作用下,連接桿(25、26)推動外張卡爪(14、15)向外張開,同時卡住左側的四個軸承蓋。
[0037]第五步,軸承蓋拆下過程:氣缸(2)的活塞推桿(18)的下方進氣,上方排氣,在氣體壓力作用下,固定桿(13)拉動拆卸板(8)向上運動,此時,兩根導向桿(11)的下方與拆卸板(8)—起向上運動,上方在直線軸承(9)內滑動,固定板(6)固定不動,此時,外張卡爪(14、15)和內扣卡爪(16)將五個軸承蓋拆下。
[0038]第六步,松開缸體過程:氣缸(I)的活塞推桿(17)的下方進氣,上方排氣,在氣體壓力作用下,固定桿(12)拉動壓緊板(7)向上運動,此時,四根導向桿(10)的下方與壓緊板(7 ) —起向上運動,上方在直線軸承(9 )內滑動,固定板(6 )固定不動,壓緊板(7 )帶動四根支腿(30)和高分子材料(31)不再壓住發動機氣缸體。
【主權項】
1.一種發動機曲軸軸承蓋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拆卸裝置、傳感器感應托盤、電控系統、氣壓管路、高壓空氣源組成,拆卸裝置安裝在支架上,支架安裝在運送輥道上方,傳感器感應托盤安裝在發動機拆卸工位一側,電控系統包括檢測元件、控制元件和操作箱,氣壓管路接高壓空氣源和拆卸裝置的氣缸。2.根據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一種發動機曲軸軸承蓋拆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拆卸裝置包括氣缸(1、2、3、4、5)、固定板(6)、壓緊板(7)、拆卸板(8)、直線軸承(9)、導向桿(10、11)、固定桿(12、13)、外張卡爪(14、15)、內扣卡爪(16)、活塞推桿(17、18、19、20、21)、連接桿(22、23、24、25、26)、定位塊(27、28、29)、支腿(30)、高分子材料(31、3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動機曲軸軸承蓋拆卸裝置,屬于機械制造技術領域,可用于汽車制造廠裝配流水線上自動拆卸發動機軸承蓋,可以減少一位操作工人。該裝置包括拆卸裝置、傳感器感應托盤、電控系統、氣壓管路、高壓空氣源。拆卸裝置安裝在支架上,支架安裝在運送輥道上方,傳感器感應托盤安裝在發動機拆卸工位一側,電控系統包括檢測元件、控制元件和操作箱等,用于整套裝置的手動調試和自動運行,氣壓管路接高壓空氣源和拆卸裝置的氣缸。整套裝置結構緊湊,工作可靠,結合現場條件,方便安裝和維護。
【IPC分類】B23P19/027
【公開號】CN204818645
【申請號】CN201520533292
【發明人】賀鴻, 王磊, 王振貝
【申請人】山東西捷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2日
【申請日】2015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