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數控銑床改進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裝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數控銑床改進。
【背景技術】
[0002]在機械加工領域,銑床是必不可少的加工裝備,而現有的銑床的進給系統多需要人工操作,會產生眾多人為誤差,造成殘次品的增加,同時銑床需要高素質的操作工人,生產成本較高,同時人工操作難以實現復雜零件的加工,難以實現柔性生產,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數控銑床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數控銑床改進,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數控銑床改進,包括銑床本體,所述銑床本體左側設置電控裝置,所述電控裝置通過連接線與各軸進給電機電性連接,所述銑床本體前端通過螺釘固定燕尾型導軌,所述銑床本體下方設置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Z軸進給系統,所述Z軸進給系統上端設置Y軸進給系統,所述Y軸進給系統上端通過滑動軸承安裝X軸進給系統,所述X軸進給系統上端通過卡槽安裝分度頭,所述分度頭側面安裝分度電機,所述銑床本體頂端設置懸伸壁,所述懸伸壁前端連接掛板,所述掛板上通過滾動軸承安裝主軸,所述主軸上通過鍵連接銑刀。
[0005]優選的,所述電控裝置包括柜體,所述柜體上端設置顯示屏,所述顯示屏下方設置程序輸入按鈕區,所述柜體底部安裝電壓轉換器,控制器和驅動器,所述電壓轉換器與電源電性連接,所述電壓轉換器通過連接線與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控制器通過連接線與驅動器電性連接。
[0006]優選的,所述Y軸進給系統包括支撐臺,所述支撐臺上端通過螺釘安裝滑動軸承,所述支撐臺下方設置三角滑塊,所述支撐臺下方通過螺紋連接Y向絲杠,所述Y向絲杠通過聯軸器連接Y向進給電機,所述Y向進給電機電連接電控裝置。
[0007]優選的,所述X軸進給系統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上端設置卡槽,所述工作臺下端通過滾動軸承安裝X向絲杠,所述X向絲杠左端通過聯軸器連接X向進給電機,所述工作臺下端通過螺釘安裝矩形導軌,所述X向進給電機電連接電控裝置。
[0008]優選的,所述Z軸進給系統包括支撐箱,所述支撐箱下端套接圓導軌,所述圓導軌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底座通過電機支座安裝Z向進給電機,所述Z向進給電機主軸通過聯軸器連接Z向絲杠,所述Z向絲杠通過螺紋連接于支撐箱內,所述Z向進給電機電連接電控裝置。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數控銑床各個坐標方向均由伺服電機帶動絲杠驅動工作臺,由數控程序控制工作臺各個坐標方向的移動,有效避免人工操作的失誤,用程序控制機床,可加工更加復雜的零件,有效擴大機床的加工范圍,提高其生產適應性,同時程序編寫輸入后,只需裝卡好工件按啟動按鈕即可,可使用知識水平較低的工作人員,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產業收益,便于推廣和普及。
【附圖說明】
[00?0]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1]圖中:I電控裝置、101電壓轉換器、102控制器、103驅動器、104程序輸入按鈕區、105顯示屏、106柜體、2銑床本體、201底座、202燕尾型導軌、3懸伸壁、301主軸、302銑刀、303掛板、4分度頭、401分度電機、5 Y軸進給系統、501滑動軸承、502支撐臺、503 Y向絲杠、504三角滑塊、505 Y向進給電機、6 X軸進給系統、601工作臺、602矩形導軌、603 X向絲杠、604X向進給電機、7 Z軸進給系統、701 Z向絲杠、702圓導軌、703支撐箱、704 Z向進給電機、705電機支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3]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數控銑床改進,包括銑床本體2,銑床本體2左側設置電控裝置I,電控裝置I包括柜體106,柜體106上端設置顯示屏105,顯示屏105下方設置程序輸入按鈕區104,柜體106底部安裝電壓轉換器101,將現場電壓轉換為控制器的適用電壓,控制器102和驅動器103,電壓轉換器101與電源電性連接,電壓轉換器101通過連接線與控制器102電性連接,控制器102通過連接線與驅動器103電性連接,銑床本體2前端通過螺釘固定燕尾型導軌202,銑床本體2下方設置底座201,底座201上設置Z軸進給系統7,使工作臺601豎直方向進給,Z軸進給系統7包括支撐箱703,支撐箱703下端套接圓導軌702,圓導軌702固定于底座201上,底座201通過電機支座705安裝Z向進給電機704,Z向進給電機704電連接電控裝置I,Z向進給電機704主軸通過聯軸器連接Z向絲杠701,Z向絲杠701通過螺紋連接于支撐箱703內,Z軸進給系統7上端設置Y軸進給系統5,使工作臺601前后進給,Y軸進給系統5包括支撐臺502,支撐臺502上端通過螺釘安裝滑動軸承501,支撐臺502下方設置三角滑塊504,支撐臺502下方通過螺紋連接Y向絲杠503,Y向絲杠503通過聯軸器連接Y向進給電機505,Y向進給電機505電連接電控裝置I,Y軸進給系統5上端通過滑動軸承501安裝X軸進給系統6,使工作臺601左右進給,X軸進給系統6包括工作臺601,工作臺601上端設置卡槽,便于安裝各種工裝夾具,工作臺601下端通過滾動軸承安裝X向絲杠603,Χ向絲杠603左端通過聯軸器連接X向進給電機604,Χ向進給電機604電連接電控裝置I,工作臺601下端通過螺釘安裝矩形導軌602,Χ軸進給系統6上端通過卡槽安裝分度頭4,分度頭4側面安裝分度電機401,保證均勻分度進給,多用于螺旋槽的加工,銑床本體2頂端設置懸伸壁3,懸伸壁3前端連接掛板303,掛板303上通過滾動軸承安裝主軸301,主軸301上通過鍵連接銑刀302,該數控銑床各個坐標方向均由伺服電機帶動絲杠驅動工作臺601,由數控程序控制工作臺601各個坐標方向的移動,有效避免人工操作的失誤,用程序控制機床,可加工更加復雜的零件,有效擴大機床的加工范圍,提高其生產適應性,同時程序編寫輸入后,只需裝卡好工件按啟動按鈕即可,可使用知識水平較低的工作人員,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產業收益,便于推廣和普及。
[0014]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權項】
1.一種數控銑床改進,包括銑床本體(2),其特征在于:所述銑床本體(2)左側設置電控裝置(I),所述銑床本體(2)前端通過螺釘固定燕尾型導軌(202),所述銑床本體(2)下方設置底座(201),所述底座(201)上設置Z軸進給系統(7),所述Z軸進給系統(7)上端設置Y軸進給系統(5),所述Y軸進給系統(5)上端通過滑動軸承(501)安裝X軸進給系統(6),所述X軸進給系統(6)上端通過卡槽安裝分度頭(4),所述分度頭(4)側面安裝分度電機(401),所述銑床本體(2)頂端設置懸伸壁(3),所述懸伸壁(3)前端連接掛板(303),所述掛板(303)上通過滾動軸承安裝主軸(301),所述主軸(301)上通過鍵連接銑刀(30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數控銑床改進,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控裝置(I)包括柜體(106),所述柜體(106)上端設置顯示屏(105),所述顯示屏(105)下方設置程序輸入按鈕區(104),所述柜體(106)底部安裝電壓轉換器(101),控制器(102)和驅動器(103),所述電壓轉換器(101)與電源電性連接,所述電壓轉換器(101)通過連接線與控制器(102)電性連接,所述控制器(102)通過連接線與驅動器(103)電性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數控銑床改進,其特征在于:所述Y軸進給系統(5)包括支撐臺(502),所述支撐臺(502)上端通過螺釘安裝滑動軸承(501),所述支撐臺(502)下方設置三角滑塊(504),所述支撐臺(502)下方通過螺紋連接Y向絲杠(503),所述Y向絲杠(503)通過聯軸器連接Y向進給電機(505),所述Y向進給電機(505)電連接電控裝置(I)。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數控銑床改進,其特征在于:所述X軸進給系統(6)包括工作臺(601),所述工作臺(601)上端設置卡槽,所述工作臺(601)下端通過滾動軸承安裝X向絲杠(603),所述X向絲杠(603)左端通過聯軸器連接X向進給電機(604),所述工作臺(601)下端通過螺釘安裝矩形導軌(602),所述X向進給電機(604)電連接電控裝置(I)。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數控銑床改進,其特征在于:所述Z軸進給系統(7)包括支撐箱(703),所述支撐箱(703)下端套接圓導軌(702),所述圓導軌(702)固定于底座(201)上,所述底座(201)通過電機支座(705)安裝Z向進給電機(704),所述Z向進給電機(704)主軸通過聯軸器連接Z向絲杠(701),所述Z向絲杠(701)通過螺紋連接于支撐箱(703)內,所述Z向進給電機(704)電連接電控裝置(I)。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數控銑床改進,包括銑床本體,所述銑床本體左側設置電控裝置,所述銑床本體下方連接Z軸進給系統,所述Z軸進給系統上端設置Y軸進給系統,所述Y軸進給系統上端通過滑動軸承安裝X軸進給系統,所述X軸進給系統上端通過卡槽安裝分度頭,所述銑床本體頂端設置懸伸壁。該數控銑床各個坐標方向均由伺服電機帶動絲杠驅動工作臺,由數控程序控制工作臺各個坐標方向的移動,有效避免人工操作的失誤,用程序控制機床,可加工更加復雜的零件,有效擴大機床的加工范圍,提高其生產適應性,同時程序編寫輸入后,只需裝卡好工件按啟動按鈕即可,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產業收益。
【IPC分類】B23Q5/40, B23C1/025
【公開號】CN205324813
【申請號】CN201620132548
【發明人】劉敏河
【申請人】貴陽合創達精密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劉敏河
【公開日】2016年6月22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