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用于制作錐套的擠壓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912800閱讀:591來源:國知局
一種用于制作錐套的擠壓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制作錐套的擠壓裝置,所述裝置包括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上半模,分別為第一上半模和第二上半模,所述第一上半模和第二上半模通過第一套箍組件套設使用,所述下模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下半模,分別為第一下半模和第二下半模,所述第一下半模和第二下半模通過第二套箍組件套設使用。現有技術中制造繩頭錐套的模具只有上、下模,在生產錐套時,直接一次擠壓,制造出來的錐套次品率非常高,且容易斷裂,采用本申請的模具,在生產錐套時,是一步一步擠壓出來的,鋼管內部受到均勻,制造出來的錐套次品率明顯下降。
【專利說明】
一種用于制作錐套的擠壓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制作錐套的模具,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制作錐套的擠壓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為了使電梯用提升繩纜安裝方便,防止松脫,提高電梯運行的安全性,在專利號為200620058855.0申請日為2006.5.12授權公告日為2007.12.5的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繩頭楔套組合,包括有繩頭楔塊、繩頭楔套、拉桿,其中繩頭楔塊插裝在繩頭楔套中空腔體的一端內,纜繩C穿設在繩頭楔塊上,拉桿的A端為扁圓形頭部,且拉桿的A端通過楔套銷固裝在繩頭楔套中空腔體的另一端。在此結構中,繩頭楔套的成型質量和強度是保證電梯運行安全的重要元素之一。繩頭楔套的胚料如圖1所示,成型的繩頭楔套如圖2所示。現在,成型繩頭楔套的工藝過程為:首先,將模芯插入到繩頭楔套的胚料內,并將插有模芯的繩頭楔套的胚料放置到承載塊上,然后,給壓塊施壓將繩頭楔套胚料壓扁,壓扁后,更換模芯,并將模芯插入到壓扁后的繩頭楔套胚料中,然后,對胚料再一次壓扁成型,最后,將更換的模芯退出。在第一次壓扁過程中,由于模芯的寬度有限,當繩頭楔套胚料被壓扁后,模芯無法將壓扁后的繩頭楔套內部空間完全填滿,因此,在壓扁過程中,兩側邊變尖,使得兩側邊的變形大,如果兩側邊的變形量大于了材料極限變形量,則會發生拉裂現象,從而影響繩頭楔套的質量和強度,另外,進行第一次壓扁工序后還需要進行整形,增多了工藝步驟,降低了生產效率。
[0003]因此,生產繩頭錐套的擠壓裝置對于減少工藝步驟,提高生產效率至關重要,然而,在本申請之前,生產繩頭錐套的模具大都是鑄造類型的,但是鑄造涉及到多種工藝,操作繁瑣,且對使用者操作要求較高,為了克服上述諸多問題,本申請研究出一種擠壓裝置,只需利用模具擠壓鋼管成型即可,使用和操作簡單,極大提高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制作錐套的擠壓裝置,所述裝置包括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上半模,分別為第一上半模和第二上半模,所述第一上半模和第二上半模通過第一套箍組件套設使用,所述下模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下半模,分別為第一下半模和第二下半模,所述第一下半模和第二下半模通過第二套箍組件套設使用。
[0005]進一步地,所述上模總高為135-145mm,所述第一套箍組件包括上模套箍1、上模套箍I1、上模套箍III,所述上模套箍1、上模套箍I1、上模套箍III與上模的下部之間的距離分別為:95-105mm、75-85mm,35-45mm;
[0006]所述下模總高為135-145mm,所述第二套箍組件包括下模套箍1、下模套箍II,所述下模套箍1、下模套箍II與下模的上部之間的距離分別為:75-85mm,95-105mm。
[0007]進一步地,所述上模總高為135-145mm,所述第一套箍組件包括上模套箍IV、上模套箍V,所述上模套箍IV、上模套箍V與上模的下部之間的距離分別為:95-105mm、65-75mm;
[0008]所述下模總高為135-145mm,所述第二套箍組件包括下模套箍II1、下模套箍IV、下模套箍V,所述下模套箍II1、下模套箍IV、下模套箍V與下模的上部之間的距離分別為:15-25mm?75-85mm?95-105mmο
[0009]進一步地,每個上半模包括上模座、第一支承板、第一壓塊和第一定位銷孔組件,所述上模座、第一支承板、第一壓塊均為中空的圓柱形,且由外向內依次無縫連接,所述第一壓塊具有中空內腔,所述中空內腔構成所述上模的型腔,所述第一定位銷孔組件包括多個第一定位銷孔,每個第一定位銷孔設置在第一支承板上。
[0010]進一步地,所述上模的型腔由兩部分組成,靠近所述第一定位銷孔的部分型腔的截面為長方形,另一部分型腔的截面為梯形。
[0011 ]進一步地,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一槽鋼和第一頂芯,所述第一槽鋼通過第一定位銷孔定位設置在上模上,所述第一頂芯插設在第一槽鋼和上模的中心,并將第一螺栓插入第一定位銷孔進行緊固。
[0012]進一步地,每個下模包括下模座、第二支承板、第二壓塊和第二定位銷孔組件,所述下模座、第二支承板、第二壓塊均為中空的圓柱形,且由外向內依次無縫連接,所述第二壓塊具有中空內腔,所述中空內腔構成下模的型腔,所述第二定位銷孔組件包括多個第二定位銷孔,每個第二定位銷孔設置在支承板上。
[0013]進一步地,所述下模的型腔由三部分組成,靠近第二定位銷孔的部分型腔的截面為楔形,靠近下膜的下部的型腔的截面為梯形,另一部分型腔的截面為長方形。
[0014]進一步地,所述下模還包括第二槽鋼和第二頂芯,所述第二槽鋼通過第二定位銷孔定位設置在下模上,所述第二頂芯插設在第一槽鋼和下模的中心,并將第二螺栓插入第二定位銷孔進行緊固。
[0015]進一步地,所述型腔與待加工的繩頭錐套的形狀一致。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制作錐套的模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現有技術中制造繩頭錐套的模具只有上、下模,在生產錐套時,利用擠壓裝置直接一次擠壓,制造出來的錐套次品率非常高,且容易斷裂,采用本申請的模具,在生產錐套時,是一步一步擠壓出來的,鋼管內部受到均勻,制造出來的錐套次品率明顯下降。
[0017]2、本實用新型的模具相應的受到的應力較小,使用壽命顯著提高。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附圖。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制作錐套的模具中上、下模在合模過程中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制作錐套的模具中上模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制作錐套的模具中下模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中:1-上模,11-上模座,12-第一支承板,13-第一壓塊,14-第一定位銷孔,15_上模的型腔,2-下模,21-下模座,22-第二支承板,23-第二壓塊,24-第二定位銷孔,25-下模的型腔,3-第一槽鋼,4-第一頂芯,5-第二槽鋼,6-第二頂芯。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制作錐套的擠壓裝置,所述裝置包括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I和下模2,所述上模I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上半模,分別為第一上半模和第二上半模,所述第一上半模和第二上半模通過第一套箍組件套設使用,所述下模2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下半模,分別為第一下半模和第二下半模,所述第一下半模和第二下半模通過第二套箍組件套設使用。
[0025]所述上模I總高為135-145mm,所述第一套箍組件包括上模套箍1、上模套箍I1、上模套箍III,所述上模套箍1、上模套箍I1、上模套箍III與上模I的下部之間的距離分別為:95-105mm、75-85mm,35-45mm;
[0026]所述下模2總高為135-145mm,所述第二套箍組件包括下模套箍1、下模套箍II,所述下模套箍1、下模套箍II與下模2的上部之間的距離分別為:75-85mm,95-105mm。
[0027]還可以是,所述上模I總高為135-145mm,所述第一套箍組件包括上模套箍IV、上模套箍V,所述上模套箍IV、上模套箍V與上模I的下部之間的距離分別為:95-105mm、65-75mm;
[0028]所述下模2總高為135-145mm,所述第二套箍組件包括下模套箍II1、下模套箍IV、下模套箍V,所述下模套箍II1、下模套箍IV、下模套箍V與下模2的上部之間的距離分別為:15-25mm,75-85mm,95-105mmo
[0029]每個上半模包括上模座、第一支承板12、第一壓塊13和第一定位銷孔14組件,所述上模座、第一支承板12、第一壓塊13均為中空的圓柱形,且由外向內依次無縫連接,所述第一壓塊13具有中空內腔,所述中空內腔構成所述上模的型腔15,所述第一定位銷孔組件包括多個第一定位銷孔14,每個第一定位銷孔14設置在第一支承板12上。
[0030]所述上模的型腔15由兩部分組成,靠近所述第一定位銷孔14的部分型腔的截面為長方形,另一部分型腔的截面為梯形。
[0031]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一槽鋼3和第一頂芯4,所述第一槽鋼3通過第一定位銷孔14定位設置在上模I上,所述第一頂芯4插設在第一槽鋼3和上模I的中心,并將第一螺栓插入第一定位銷孔14進行緊固。
[0032]每個下模包括下模座21、第二支承板22、第二壓塊23和第二定位銷孔組件,所述下模座21、第二支承板22、第二壓塊23均為中空的圓柱形,且由外向內依次無縫連接,所述第二壓塊23具有中空內腔,所述中空內腔構成下模的型腔25,所述第二定位銷孔組件包括多個第二定位銷孔24,每個第二定位銷孔24設置在支承板上。
[0033]所述下模的型腔25由三部分組成,靠近第二定位銷孔24的部分型腔的截面為楔形,靠近下膜的下部的型腔的截面為梯形,另一部分型腔的截面為長方形。
[0034]所述下模2還包括第二槽鋼5和第二頂芯6,所述第二槽鋼5通過第二定位銷孔24定位設置在下模2上,所述第二頂芯6插設在第一槽鋼3和下模2的中心,并將第二螺栓插入第二定位銷孔24進行緊固。
[0035]所述型腔與待加工的繩頭錐套的形狀一致。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制作錐套的模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6]1、現有技術中制造繩頭錐套的模具只有上、下模,在生產錐套時,利用擠壓裝置直接一次擠壓,制造出來的錐套次品率非常高,且容易斷裂,采用本申請的模具,在生產錐套時,是一步一步擠壓出來的,鋼管內部受到均勻,制造出來的錐套次品率明顯下降。
[0037]2、本實用新型的模具相應的受到的應力較小,使用壽命顯著提高。
[0038]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用于制作錐套的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I)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上半模,分別為第一上半模和第二上半模,所述第一上半模和第二上半模通過第一套箍組件套設使用,所述下模(2)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下半模,分別為第一下半模和第二下半模,所述第一下半模和第二下半模通過第二套箍組件套設使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錐套的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I)總高為135-145mm,所述第一套箍組件包括上模套箍1、上模套箍I1、上模套箍III,所述上模套箍1、上模套箍I1、上模套箍III與上模(I)的下部之間的距離分別為:95-105mm、75-85mm,35-45mm; 所述下模(2)總高為135-145mm,所述第二套箍組件包括下模套箍1、下模套箍II,所述下模套箍1、下模套箍II與下模(2)的上部之間的距離分別為:75-85mm,95-105m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錐套的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I)總高為135-145mm,所述第一套箍組件包括上模套箍IV、上模套箍V,所述上模套箍IV、上模套箍V與上模的下部之間的距離分別為:95-105mm、65-75mm; 所述下模(2)總高為135-145mm,所述第二套箍組件包括下模套箍II1、下模套箍IV、下模套箍V,所述下模套箍II1、下模套箍IV、下模套箍V與下模(2)的上部之間的距離分別為:15-25mm,75-85mm,95-105mmo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制作錐套的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上半模包括上模座(11)、第一支承板(12)、第一壓塊(13)和第一定位銷孔組件,所述上模座(11)、第一支承板(12)、第一壓塊(13)均為中空的圓柱形,且由外向內依次無縫連接,所述第一壓塊(13)具有中空內腔,所述中空內腔構成所述上模的型腔(15),所述第一定位銷孔組件包括多個第一定位銷孔(14),每個第一定位銷孔(14)設置在第一支承板(12)上。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作錐套的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型腔(15)由兩部分組成,靠近所述第一定位銷孔(14)的部分型腔的截面為長方形,另一部分型腔的截面為梯形。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作錐套的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一槽鋼(3)和第一頂芯(4),所述第一槽鋼(3)通過第一定位銷孔(14)定位設置在上模(I)上,所述第一頂芯(4)插設在第一槽鋼(3)和上模(I)的中心,并將第一螺栓插入第一定位銷孔(14)進行緊固。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制作錐套的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下半模包括下模座(21)、第二支承板(22)、第二壓塊(23)和第二定位銷孔組件,所述下模座(21)、第二支承板(22)、第二壓塊(23)均為中空的圓柱形,且由外向內依次無縫連接,所述第二壓塊(23)具有中空內腔,所述中空內腔構成下模的型腔(25),所述第二定位銷孔組件包括多個第二定位銷孔(24),每個第二定位銷孔(24)設置在支承板上。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制作錐套的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型腔(25)由三部分組成,靠近第二定位銷孔(24)的部分型腔的截面為楔形,靠近下膜的下部的型腔的截面為梯形,另一部分型腔的截面為長方形。9.根據權利要求6-8任意一項所述的用于制作錐套的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還包括第二槽鋼(5)和第二頂芯(6),所述第二槽鋼(5)通過第二定位銷孔(24)定位設置在下模(2)上,所述第二頂芯(6)插設在第一槽鋼(3)和下模(2)的中心,并將第二螺栓插入第二定位銷孔(24)進行緊固。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作錐套的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與待加工的繩頭錐套的形狀一致。
【文檔編號】B21C23/14GK205599688SQ201620191041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1日
【發明人】蔡衛東, 波波索夫·阿列克謝, 葛俊旭, 王海峰, 王堅, 楊根山
【申請人】南通昌榮機電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