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垂直雙盤表面研磨機械中研磨輪的初始位置設定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垂直雙盤表面研磨機械中研磨輪的初始位置設定方法。
背景技術:
此后指出的專利文件1揭示了一種垂直雙盤表面研磨機械,其中一對垂直相對研磨輪由研磨輪旋轉驅動電動機旋轉且由研磨輪垂直驅動電動機垂直移動,使得工件的上部和下部研磨表面的表面研磨同時進行。
在這種類型的研磨機的情況下,當大量工件連續研磨時,首先,上部和下部研磨輪位于遠離工件研磨表面預定距離的初始位置。初始位置通常以如下方式相對于第一工件設置。
首先,第一工件插入在上部和下部研磨輪之間,且下部研磨輪通過人工視覺或觀察垂直上升或升起直到下部研磨輪與工件的下表面接觸。接著,上部研磨輪通過人工視覺或觀察降低直到上部研磨輪與工件的上表面接觸。
兩研磨輪都從在它們與工件接觸的位置移開預定距離,且這些位置被存儲或記錄在研磨機的控制器內作為初始位置。
在接下來的研磨操作中,當每個工件插入在上部和下部研磨輪之間時,研磨輪在初始位置備用,且在工件插入后,研磨輪從作為起始點的初始位置垂直移動,并進行研磨操作。
專利文件1日本未審查專利公開號第2002-307270發明內容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根據上述方法的研磨輪初始位置的常規設定操作,研磨輪通過人工視覺或觀察垂直移動,同時人工輕輕旋轉研磨輪,且當研磨輪的旋轉變重或發出摩擦聲時操作員判斷研磨輪與工件接觸。即,操作員僅通過他或她的感覺來判斷研磨輪與工件接觸。因此,有這樣的問題接觸的探測因操作員的不同而不同,結果研磨輪的初始位置也不同。
此外,研磨輪大部分通過人工旋轉和垂直移動。因此,有這樣的問題操作員的工作很重,一個人很難進行研磨操作,且要花費很長時間來設置。
本發明的目的是在短時間內方便地設置研磨輪的初始位置。本發明另一目的是能夠不根據操作員的感覺探測工件和研磨輪之間的接觸,且精確地設定初始位置。
解決問題的方法根據權利要求1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在用于工件的垂直型雙盤表面研磨機械中開始研磨操作之前設定研磨輪的初始位置的方法,其中一對垂直相對的上部和下部研磨輪分別由研磨輪旋轉驅動電動機可旋轉地驅動和由研磨輪垂直驅動電動機垂直驅動,以同時在工件的上部和下部研磨表面進行表面研磨,包括垂直移動行程,其中研磨輪由研磨輪旋轉驅動電動機可旋轉地驅動并由研磨輪垂直驅動電動機垂直驅動使得研磨輪從每個設定開始位置朝向工件的研磨表面移動,每個設定開始位置與工件的研磨表面垂直分開;探測行程,其中研磨輪和工件的研磨表面之間的接觸被探測,且根據探測在垂直方向停止研磨輪;以及初始位置設定行程,其中研磨輪垂直移動預定量,使得研磨輪離開工件的研磨表面。
根據權利要求2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在用于工件的垂直型雙盤表面研磨機械中開始研磨操作之前設定研磨輪的初始位置的方法,其中一對垂直相對的上部和下部研磨輪分別由研磨輪旋轉驅動電動機可旋轉地驅動和由研磨輪垂直驅動電動機垂直驅動,以同時在工件的上部和下部研磨表面進行表面研磨,包括第一垂直移動行程,其中研磨輪由研磨輪旋轉驅動電動機可旋轉地驅動并由研磨輪垂直驅動電動機垂直驅動使得研磨輪從設定開始位置朝向工件的研磨表面移動,設定開始位置與工件的研磨表面垂直分開;第一探測行程,其中研磨輪中的一個和工件的研磨表面的一個之間的接觸被探測,且根據探測在垂直方向停止兩個研磨輪;第一初始位置設定行程,其中研磨輪中的一個垂直移動預定量,使得研磨輪中的一個離開工件的研磨表面中的一個;第二垂直移動行程,其中研磨輪的另一個由研磨輪垂直驅動電動機移動,使得研磨輪中的另一個進一步朝向工件的研磨表面中的另一個移動;第二探測行程,其中研磨輪中的另一個與工件的研磨表面中的另一個之間的接觸被探測,且根據該探測在垂直方向停止研磨輪中的另一個;第二初始位置設定行程,其中研磨輪中的另一個垂直移動預定量,使得研磨輪中的另一個離開工件的研磨表面中的另一個。
根據權利要求3的本發明,在根據權利要求1或2的本發明的探測行程中,研磨輪旋轉驅動電動機的電流值從無負載狀態值增加預定量,由此探測研磨輪與工件的研磨表面之間的接觸。
根據權利要求4的本發明,在根據權利要求3的本發明中,研磨輪旋轉驅動電動機從無負載狀態的值增加的量設定成小于從研磨工件時從無負載狀態起的電流值增加量。
根據權利要求5的本發明,在根據權利要求1或2的本發明的垂直移動行程中,研磨輪從設定開始位置朝向工件的研磨表面的最大移動量限于一預定值。
根據權利要求6的本發明,在根據權利要求1或2的本發明的移動行程中,研磨輪從設定開始位置朝向工件的研磨表面的垂直移動速度設定成大于研磨工件時研磨輪的垂直移動速度。
根據權利要求7的本發明,在根據權利要求1或2的本發明的移動行程中,研磨輪從設定開始位置朝向工件的研磨表面的移動速度設定成大于研磨工件時研磨輪的移動速度,且研磨輪從設定開始位置朝向工件的研磨表面的最大移動量限于一預定值。
發明效果根據權利要求1的本發明,在設定研磨輪的初始位置時,研磨輪由研磨輪旋轉驅動電動機和研磨輪垂直驅動電動機自動旋轉和垂直移動。因此,可減少操作員的工作,且可在短時間內容易地進行設定操作。
根據權利要求2的本發明,在設定研磨輪的初始位置時,研磨輪由研磨輪旋轉驅動電動機和研磨輪垂直驅動電動機自動旋轉和垂直移動。因此,可減少操作員的工作,且可在短時間內容易地進行設定操作。上部和下部研磨輪同時幾乎完全不與工件接觸,這防止了由于工件與研磨輪之一接觸的彎曲而使另一研磨輪接觸位置偏離,且能夠精確地探測工件與研磨輪之間的接觸。
根據權利要求3的本發明,研磨輪與工件的接觸可通過增加研磨輪旋轉驅動電動機的電流自動探測,且探測不因操作員而不同。這樣,能夠精確地設定初始位置。
根據權利要求4的本發明,探測到研磨輪與工件接觸時,研磨輪不過度研磨工件,且可加強探測靈敏度。
根據權利要求5的本發明,能夠防止工件被研磨輪過度研磨,并防止工件因碰撞研磨輪而受到損壞。
根據權利要求6的本發明,能夠快速地設定初始位置。
根據權利要求7的本發明,研磨輪的垂直移動速度設定成大于研磨操作時的速度。這樣,能夠快速設定初始位置,且即使垂直移動速度很快,由于限制了最大移動量,也能夠防止工件被研磨輪過度研磨并防止工件由于碰撞研磨輪而受到損壞。
圖1是本發明應用的垂直雙盤表面研磨機械的側視圖。
圖2是工件固定夾具的側剖視圖。
圖3是研磨輪上升/降低機構、研磨輪旋轉機構和其控制機構的一實例的示意性側視圖。
圖4是示出了當設置研磨輪初始位置時研磨輪移動的解釋性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垂直雙盤表面研磨機械的整個結構〕圖1是本發明應用的垂直雙盤表面研磨機械的側視圖。一對垂直相對的環形研磨輪2和3容納在殼體1內。上部和下部研磨輪2和3分別固定在上部和下部研磨輪軸4和5上,研磨輪軸4和5設置在同一垂直軸線O3上。研磨輪軸4和5由上部和下部滑動缸體6和6支撐,使得研磨輪軸4和5可旋轉并垂直地整體移動。
工件供應裝置10鄰近殼體1設置。工件供應裝置10包括固定在垂直臺驅動軸11的上部端的旋轉臺12。臺驅動軸11通過軸承由支撐殼體13可旋轉地支撐,并連接到驅動電動機(未示出)。
從上面下壓工件W的一對工件固定夾具15和15和夾緊裝置16設置在旋轉臺12上。
夾緊裝置16包括一對各具有夾緊桿17的缸體18和18。夾緊桿17可向下延伸。每個缸體18設置在與工件固定夾具15的旋轉軸線O4相同的軸線上,并固定在支架19上,支架19固定在旋轉臺12的上部表面上。降低夾緊桿17以將工件W壓在工件固定夾具15上,且夾緊桿17可圍繞工件固定夾具15的軸線O4旋轉,使得工件W在工件W受壓的狀態。
圖2是工件固定夾具的側剖視圖。例如工件W是車輛制動盤,且工件W由轂20和固定在轂20的上部端凸緣的環形盤22組成。
工件固定夾具15具有垂直固定在旋轉臺12的上壁的缸體夾具本體24,和通過軸承25和26支撐在夾具本體24內的旋轉軸27,使得旋轉軸27可旋轉但不能沿軸向方向移動。定位銷28位于旋轉軸27的上部端部表面上。定位銷28在與固定夾具15相同的軸線上向上突出。環形工件安裝臺階29固定在旋轉軸27的上部端部表面。環形工件安裝臺階29具有工件W的轂20可插入的中心孔30。定位銷28的直徑設置成使得工件W的轂20可裝入定位銷28。
用于旋轉工件的電動旋轉電動機安裝在旋轉臺12上比工件固定夾具15更靠近臺中心的位置。減速齒輪34和35分別設置在電動機32的電動機軸33上和旋轉軸27的下部端上。減速齒輪34和35在旋轉臺12上彼此嚙合。工件固定夾具15的旋轉軸27通過電動機32的旋轉而旋轉。這樣,通過夾緊桿17固定在環形工件安裝臺階29上的工件W圍繞工件固定夾具15的軸線旋轉。
〔研磨輪垂直移動機構和研磨輪旋轉機構〕圖3是示出了研磨輪垂直移動機構、研磨輪旋轉機構和其控制機構的一實例的示意性側視圖。上部研磨輪軸4通過軸承支撐在上部滑動缸體6中,使得上部研磨輪軸4可以旋轉。上部研磨輪軸4可隨著上部滑動缸體6沿垂直方向整體移動。上部滑動缸體6固定在滾珠螺桿機構37的行進螺母38。行進螺母38通過滾珠與垂直進給螺紋39螺紋嚙合,使得行進螺母38可垂直移動。進給螺紋39連接到AC伺服電動機以通過蝸輪機構40垂直移動上部研磨輪41。因此,當用于升高研磨輪41的AC伺服電動機旋轉時,上部研磨輪軸4和上部研磨輪2通過蝸輪機構40和滾珠螺桿機構37一起隨著上部滑動缸體6垂直移動。
旋轉編碼器42連接到上部AC伺服研磨輪垂直驅動電動機41上。旋轉編碼器42探測上部AC伺服研磨輪垂直驅動電動機41的旋轉角,由此探測上部研磨輪2的垂直位置和垂直移動量。
花鍵部分43形成在上部研磨輪軸4的上部端。花鍵部分43花鍵配合到鏈齒輪44使得花鍵部分43可沿垂直方向滑動。鏈齒輪44在其內周界上設有花鍵。鏈齒輪44連接到電動機46以通過帶驅動機構旋轉上部研磨輪2。因此,如果研磨輪旋轉電動機46旋轉,則上部研磨輪軸4和上部研磨輪2通過帶驅動機構45、鏈齒輪44和花鍵配合部分旋轉,允許上部研磨輪軸4和上部研磨輪2垂直移動。用于使上部研磨輪2旋轉的電動機46設有測量流過研磨輪旋轉電動機46的電流值的上部電流探測器47,以探測上部研磨輪2相對于工件W的接觸位置。
下部研磨輪軸5的研磨輪垂直移動機構和研磨輪旋轉機構與上部研磨軸4的研磨輪垂直移動機構和研磨輪旋轉機構僅垂直對稱,且其基本機構相同,且相同的構件用相同的標號表示。
為了獨立控制開和關操作、正向旋轉和反向旋轉之間的切換操作、用于上部和下部AC伺服研磨輪垂直驅動電動機41的電動機和研磨輪和電動機46的旋轉速度,電動機41和46與具有微計算機和其中的存儲器的控制器50連接,且上部和下部電流探測器47和47與上部和下部旋轉編碼器42和42與控制器50的輸入部分連接。由此,研磨輪旋轉電動機46和46的電流值由電流探測器47和47探測,且由旋轉編碼器42和42探測的AC伺服研磨輪垂直驅動電動機41和41的旋轉角探測信號輸入到輸入部分。
上部和下部研磨輪2和3的每個的垂直位置和垂直移動量在控制器50內通過旋轉編碼器42探測的旋轉角和AC伺服研磨輪垂直驅動電動機41的旋轉次數來計算。當從每個電流探測器47輸入的電流值從無負載旋轉時的值(例如20至30安培)增加預定值(例如1至1.5安培)時,確定研磨輪2和3達到研磨起始位置,且通過旋轉編碼器42從每個研磨起始位置測得的移動量作為研磨量(預定裕量)。
〔研磨輪的初始位置設定操作〕接著將解釋在研磨操作開始之前,研磨輪2和3的初始位置設定的操作。圖4示出了當設定研磨輪初始位置時研磨輪的移動。
當連續研磨大量工件W時,研磨輪2和3的初始位置也是工件W插入上部和下部研磨輪2和3之間時研磨輪2和3的備用位置。初始位置的設定操作通常在第一工件W研磨之前進行一次。
在進行初始位置設定操作之前,將第一工件W裝到工件固定夾具15上,且工件W插入在上部和下部研磨輪2和3之間。上部和下部研磨輪2和3垂直通過人工視覺或觀察移動靠近設定開始位置Q1。
設定開始位置Q1設定成使得上部和下部研磨輪2和3與上部和下部研磨表面WU和WL之間的距離落入預定距離L1內。該距離L1是設定初始位置時研磨輪2和3的最大移動距離。距離L1可變化并在此后所述的數據設定操作中設定。
圖4中的行程#1是通過AC伺服研磨輪垂直驅動電動機41從設定開始位置Q1朝向工件W同時垂直移動上部和下部研磨輪2和3的步驟(圖3)(移動行程#1)。這時,上部和下部研磨輪2和3通過研磨輪旋轉驅動電動機46(圖3)旋轉,且同時供應冷卻水。工件W也通過電動機32旋轉(圖2)。
如果上部和下部研磨輪之一首先與工件W接觸,則該接觸被探測到且兩個研磨輪2和3的垂直運動都停止(探測行程#2)。在圖4中,上部研磨輪2首先與工件W的研磨表面WU接觸,且下部研磨輪3沒有達到工件W的研磨表面WL。在圖4中,Q2代表上部和下部研磨輪2和3的停止位置(上部研磨輪2的接觸位置)。
此后,在行程#3中,上部研磨輪2從工件W離開朝向初始位置Q3垂直移動(初始位置設定行程#3)。初始位置Q3是離開研磨輪2與工件W接觸的位置Q2預定距離L2(例如1.5mm)的位置。初始位置Q3存儲在控制器50內(圖3)。在該行程#3中,下部研磨輪3的垂直運動停止。
在上部研磨輪2位于初始位置Q3之后,在行程#4,下部研磨輪3進一步朝向工件W垂直移動(移動行程#4)。如果下部研磨輪3與工件W接觸,探測到該接觸,且下部研磨輪3的垂直移動停止(探測行程#5)。在附圖中,Q2′表示下部研磨輪3的停止位置(下部研磨輪3的接觸位置)。
然后,在行程#6,下部研磨輪3從工件W遠離朝向初始位置Q3垂直移動(初始位置設定行程#6)。位置Q3存儲或記錄在控制器50內。
研磨輪2和3的初始位置設定操作完成,且現在可開始研磨操作。
在設定操作中,由于研磨輪2和3通過AC伺服研磨輪垂直驅動電動機41垂直移動,不再需要像常規操作那樣研磨輪由使用者用人工視覺或觀察來垂直移動操作。由于研磨輪2和3通過研磨輪旋轉驅動電動機46旋轉,不再需要研磨輪由使用者的人工旋轉操作。可減少操作所費力,并可容易地實施設定操作。
在探測行程#2和#5中,研磨輪2和3相對于工件W的接觸通過以下方式探測。即,如圖3所示,在初始位置設定操作中,每個研磨輪旋轉驅動電動機46的電流值一致通過每個電流探測器47測得,且當研磨輪2或3與工件W接觸且負載施加時電流值的增加由控制器50檢測。如果增加量達到預定值,則確定研磨輪2和3與工件W接觸,且AC伺服研磨輪旋轉驅動電動機46停止。
因此研磨輪2和3相對于工件W的接觸根據研磨輪旋轉驅動電動機46的電流值變化而不是根據操作員的感覺自動探測。因此,不會引起因操作員不同而不同,且可精確地探測該接觸。
接下來將解釋關于初始位置設定的數據的設定。數據設定操作在初始位置設定操作之前進行。例如,數據設定屏顯示在研磨機的顯示單元內,并設定上部和下部研磨輪2和3與工件W接觸時上部和下部研磨輪旋轉電動機46電流值的增加量、設定初始位置時研磨輪2和3的最大移動量L1以及研磨輪2和3的垂直移動速度。
關于每個數據的設定值,電流值的增加量可設為0.5A、研磨輪的最大移動量L1可設定為5mm,且研磨輪的移動速度可設定為100至200μm/s。
研磨輪2和3與工件W接觸時的電流值增加量較佳地設定成一值,該值小于進行研磨操作時電流值的增加量(例如1至1.5A)。這樣,研磨輪2和3與工件W的接觸可用高靈敏度,幾乎不研磨工件W進行探測。
進行初始位置的設定操作時,通過將研磨輪2和3的最大移動量L1限于預定值,能夠防止研磨輪2和3過度研磨工件W。
最大移動量L1設定成5mm時,設定開始位置Q1應當設定成與研磨表面WU和WL分開不大于5mm距離的位置,例如2至3mm之間的距離。這樣,設定初始位置時,研磨輪2和3絕對與工件W接觸,且可防止由于未接觸引起誤差。僅在從研磨表面WU和WL的距離在5mm范圍內時設定開始位置Q1的位置才令人滿意,且該距離不需要完全相同。因此,操作員可方便地手工對設定開始位置進行設定而不需要技術和技能。
較佳的是,研磨輪2和3的垂直移動速度設定的值(100至200μm/s)高于一般研磨操作的值(例如5至20μm/s)。這樣,可即刻進行初始位置設定操作。即使增加垂直移動速度,因為垂直移動量限制于預定值L1,工件W不會由于動力過度研磨,且能夠防止工件W和研磨輪2和3被損壞。
在行程#2和#5中,上部研磨輪2與工件W接觸時,上部和下部研磨輪2和3的垂直運動都停止,上部研磨輪2首先移動到初始位置Q3并與工件W分開,且然后下部研磨輪3與工件W接觸。這樣,上部和下部研磨輪2和3不同時與工件W接觸。這防止由于工件與研磨輪之一接觸發生彎曲而使另一研磨輪的接觸位置變得不正確。
本發明不限于這些實施例,且可適當改變該設計。例如,在圖4中,在下部研磨輪3的行程#4和#5結束后,上部研磨輪2的行程#3和行程#6可同時進行。此外,上部研磨輪2的行程#3和行程#4和下部研磨輪3的隨后行程可同時進行。這樣,下部研磨輪3可連續移動到位置Q2′而不在位置Q2阻擋下部研磨輪3。
工業應用當用垂直雙盤表面研磨機械連續研磨大量工件W時,可有效地利用本發明作為主要操作。
權利要求
1.一種在用于工件的垂直型雙盤表面研磨機械中開始研磨操作之前設定研磨輪的初始位置的方法,在該雙盤表面研磨機械中,一對垂直相對的上部和下部研磨輪分別由研磨輪旋轉驅動電動機可旋轉地驅動和由研磨輪垂直驅動電動機垂直驅動,以同時在工件的上部和下部研磨表面進行表面研磨,該方法包括垂直移動行程,其中所述研磨輪由所述研磨輪旋轉驅動電動機可旋轉地驅動并由所述研磨輪垂直驅動電動機垂直驅動,使得所述研磨輪從每個設定開始位置朝向所述工件的研磨表面移動,所述每個設定開始位置與所述工件的研磨表面垂直分開,探測行程,其中所述研磨輪和所述工件的研磨表面之間的接觸被探測,且根據探測而在垂直方向停止所述研磨輪,以及初始位置設定行程,其中所述研磨輪垂直移動預定量,使得所述研磨輪離開所述工件的研磨表面。
2.一種在用于工件的垂直型雙盤表面研磨機械中開始研磨操作之前設定研磨輪的初始位置的方法,在該雙盤表面研磨機械中,一對垂直相對的上部和下部研磨輪分別由研磨輪旋轉驅動電動機可旋轉地驅動和由研磨輪垂直驅動電動機垂直驅動,以同時在工件的上部和下部研磨表面進行表面研磨,該方法包括第一垂直移動行程,其中所述研磨輪由所述研磨輪旋轉驅動電動機可旋轉地驅動并由所述研磨輪垂直驅動電動機垂直驅動,使得所述研磨輪從設定開始位置朝向所述工件的研磨表面移動,所述設定開始位置與所述工件的研磨表面垂直分開,第一探測行程,其中所述研磨輪中的一個和所述工件的研磨表面中的一個之間的接觸被探測,且根據探測而在垂直方向停止所述兩個研磨輪,第一初始位置設定行程,其中所述研磨輪中的一個垂直移動預定量,使得所述研磨輪中的一個離開所述工件的研磨表面中的一個,第二垂直移動行程,其中所述研磨輪的另一個由所述研磨輪垂直驅動電動機移動,使得所述研磨輪中的另一個進一步朝向所述工件的研磨表面中的另一個移動,第二探測行程,其中所述研磨輪中的另一個與所述工件的研磨表面中的另一個之間的接觸被探測,且根據該探測而停止所述研磨輪中的另一個,第二初始位置設定行程,其中所述研磨輪中的另一個垂直移動預定量,使得所述研磨輪中的另一個離開所述工件的研磨表面中的另一個。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垂直雙盤表面研磨機械中研磨輪的初始位置設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探測行程中,所述研磨輪旋轉驅動電動機的電流值從無負載狀態值增加預定量,由此探測所述研磨輪與所述工件的研磨表面之間的接觸。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垂直雙盤表面研磨機械中研磨輪的初始位置設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輪旋轉驅動電動機從無負載狀態的值增加的所述電流值被設定成小于研磨所述工件時從無負載狀態起的電流值增加量。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垂直雙盤表面研磨機械中研磨輪的初始位置設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垂直移動行程中,所述研磨輪從設定開始位置朝向所述工件的研磨表面的最大移動量限于一預定值。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垂直雙盤表面研磨機械中研磨輪的初始位置設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垂直移動行程中,所述研磨輪從設定開始位置朝向所述工件的研磨表面的移動速度被設定成大于研磨工件時所述研磨輪的移動速度。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垂直雙盤表面研磨機械中研磨輪的初始位置設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垂直移動行程中,所述研磨輪從所述設定開始位置朝向所述工件的研磨表面的移動速度被設定成大于研磨工件時所述研磨輪的移動速度,且所述研磨輪從所述設定開始位置朝向所述工件的研磨表面的最大移動量限于一預定值。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在用于通過研磨輪旋轉驅動電動機旋轉驅動一對研磨輪且研磨輪垂直驅動電動機上下移動研磨輪來同時表面研磨工件的上下研磨表面的垂直型雙盤表面研磨機械中,開始研磨操作之前研磨輪的初始位置設定方法。該方法包括移動行程(#1,#4),用于通過研磨輪旋轉驅動電動機(46)旋轉研磨輪(2,3),并通過用于升高/降低研磨輪的電動機(41)垂直移動研磨輪(2,3)從設定開始位置(Q1)朝向工件(W)的研磨表面移動,所述設定開始位置與工件(W)的研磨表面垂直分開;探測行程(#2,#5),用于探測研磨輪(2,3)和工件(W)的研磨表面之間的接觸,且根據探測在垂直方向停止研磨輪(2,3)的移動;以及初始位置設定行程(#3,#6),用于通過用于升高/降低研磨輪的電動機(41)沿與工件(W)的研磨表面分開的方向垂直移動研磨輪(2,3)一預定的量。
文檔編號B24B49/16GK101076432SQ200480044568
公開日2007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10日
發明者若生義廣, 內田能成 申請人:大昌精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