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超高錳合金鋼的熱處理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冶金行業合金鋼的熱處理方法,尤其涉及鑄造錳合金鋼的熱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英國人哈特菲爾德(H adfield)在1882年發明一種高錳鋼ZGMn13,其主要化學成分為錳Mn10~14%,碳C0.9~1.4%,硅Si0.30~0.80,磷P<0.09%,硫S<0.05%,余為鐵Fe。這種鋼俗稱“萬能鋼”,其硬化機理是形成位錯的大量堆積纏結和形成彎晶,但未見有形變馬氏體的形成,后來的科技人員,為了追求形變的馬氏體組織,在ZGMn13的基礎上減低錳含量以降低奧氏體A的穩定性,提高馬氏體M轉變溫度點,以期形成應變馬氏體而增加材料硬度。在反擊破碎機錘頭上采用類似合金鋼時,表面硬度大大低于HB450。以Φ1250X1250型反擊破碎機為例,其錘頭在加工石灰石物料時每副錘頭僅能加工2~3萬噸,即磨損失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增加超高錳合金鋼的硬度,進一步使組織均勻化,從而增加耐磨性并具有很好韌性的熱處理加工工藝。
本發明的超高錳合金鋼的熱處理工藝,首先,進行加溫至920~940℃,保溫2~4小時;然后,立刻風冷或霧冷至180~260℃;接著升溫至1080~1100℃,保溫2~4小時;最后,置入溫度小于40℃的水中,完成。
本發明的超高錳合金鋼的熱處理工藝,920~940℃的奧氏體化正火工藝使工件能析出二次滲碳體,同時溶解了更多的其他合金元素,提高了組織的均勻性,提高了強度、硬度耐磨性,應力消除后,進行淬火,進一步增加了材料的表面硬度。本發明適合應用于超高錳多元合金鋼的熱處理,如沖擊板、錘頭、環捶、板錘等的熱處理。在Φ1250X1250型反擊破碎機錘頭上應用時,其錘頭能加工4~6萬噸物料,經濟效益顯著。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超高錳合金鋼的熱處理工藝,首先,進行加溫至925℃,保溫3小時;然后,立刻風冷或霧冷至210℃;接著升溫至1090℃,保溫3小時;最后,置入溫度為25℃的水中,完成。
實施例2超高錳合金鋼的熱處理工藝,首先,進行加溫至920℃,保溫4小時;然后,立刻風冷或霧冷至180℃;接著升溫至1080℃,保溫4小時;最后,置入溫度為10℃的水中,完成。
實施例3超高錳合金鋼的熱處理工藝,首先,進行加溫至940℃,保溫2小時;然后,立刻風冷或霧冷至260℃;接著升溫至1100℃,保溫2小時;最后,置入溫度為40℃的水中,完成。
權利要求
一種超高錳合金鋼的熱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首先,進行加溫至920~940℃,保溫2~4小時;然后,立刻風冷或霧冷至180~260℃;接著升溫至1080~1100℃,保溫2~4小時;最后,置入溫度小于40℃的水中,完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高錳合金鋼的熱處理工藝。本發明涉及鑄造錳合金鋼的熱處理工藝。本發明的超高錳合金鋼的熱處理工藝,首先,進行加溫至920~940℃,保溫2~4小時;然后,立刻風冷或霧冷至180~260℃;接著升溫至1080~1100℃,保溫2~4小時;最后,置入溫度小于40℃的水中,完成。本發明的超高錳合金鋼的熱處理工藝,提高了組織的均勻性,提高了強度、硬度耐磨性,應力消除后,進行淬火,進一步增加了材料的表面硬度。本發明適合應用于超高錳多元合金鋼的熱處理,如沖擊板、錘頭、環捶、板錘等的熱處理。
文檔編號C21D11/00GK1986842SQ20051012313
公開日2007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19日
發明者陳茂才 申請人:陳茂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