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臥式鋼球研球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臥式鋼球研球機。
二背景技術:
目前臥式鋼球研球機的加壓方式有兩大類。一大類是推力式加壓,此加壓方式分兩種一種轉動盤推力式,另一種固定盤推力式。對轉動盤推力式而言,主軸除旋轉外還要軸向移動,為此,主軸系統的精度和剛性隨著懸臂的增大而發生改變,抗干擾要求很高。且一但出現故障,維修不便,調整恢復困難,對于精研機來說這是一個很不利的因素。對固定盤推力式而言,由于料盤需隨固定盤移動,所以固定盤部件及料盤系統必須具有足夠的剛性,目前鋼球生產情況已表明進、出球道的穩定是影響鋼球品質的重要因素。再有,采用推力式加壓從整個機床受力狀態來說,由于兩盤是開啟式,在加工過程中床身始終承受工作力的影響,對精研機來說這顯然是一個不理想的狀態。
另一大類為拉力式加壓。對拉力式加壓方式,轉動盤與固定盤兩大部件通過位于兩盤中心的一根拉桿聯成一體,承受工作力的構件只在一根拉桿上,床身不受工作力的影響,但由于作用點只能處于中心位置,拉桿的截面積較小,受力狀況仍不理想,很難再進一步提高鋼球品質。
三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工平穩、精度高、工效好、產品質量穩定的臥式鋼球研球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臥式鋼球研球機包括操作面板、機身、電機、冷卻研磨液箱、外置式可調水平料盤;機身上依次設有卸荷裝置、可沿機身上兩個平行的直線導軌移動的主軸箱和與機身的另一側固定連接的加載機構;主軸穿過卸荷裝置和主軸箱,主軸通過軸承與主軸箱活動連接;卸荷裝置一側外伸的主軸上套有與主軸通過花鍵活動連接的帶輪,主軸箱靠加載機構一側外伸的主軸上設有轉動盤,加載機構靠主軸箱的一側設有固定盤,轉動盤和固定盤的位置相對應,轉動盤和固定盤的表面設有研磨板;電機通過皮帶與帶輪連接,所述的加載機構在固定盤的徑外設有三個均勻分布的油缸,油缸通過活塞桿與轉動盤一側的主軸箱連接。
所述的三個油缸呈“△”分布,其中的上油缸的活塞桿為左右兩桿構成,兩桿接觸部分的外側設有螺紋,兩桿由設有內螺紋的桿套連接。
所述的油缸為限壓式變量泵。
由于采取了上述技術方案,轉動盤向固定盤的移動是通過加載機構在固定盤徑外設有的三個均勻分布油缸通過活塞桿與轉動盤另一側的主軸箱連接將轉動盤拉向固定盤,轉動盤在旋轉工作過程中同時受三個油缸的平衡拉力作用,由于三個點可以控制一個平面,所以整個轉動盤在移動的過程中受力是均衡的,這種轉動盤向固定盤的移動和轉動盤旋轉相互獨立、互不影響的技術方案,克服了現有鋼球研球機整機受力狀態不理想、進出球道不穩定、主軸懸臂的缺陷,保證了高精度鋼球的質量,所以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臥式鋼球研球機是高品質鋼球精研加工理想的更新換代設備。
四
圖1是本實用新型臥式鋼球研球機的俯視圖;圖2是圖1所示臥式鋼球研球機固定盤部分的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圖2可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臥式鋼球研球機包括操作面板1、機身2、電機3、冷卻研磨液箱4、外置式可調水平料盤5;機身2上依次設有卸荷裝置6、可沿機身2上兩個平行的直線導軌移動的主軸箱7和與機身的另一側固定連接的加載機構9;主軸15穿過卸荷裝置6和主軸箱7,主軸15與卸荷裝置6活動連接,主軸15通過高品質園錐滾子軸承與主軸箱7活動連接;卸荷裝置6一側外伸的主軸15上套有與主軸15通過花鍵活動連接的帶輪,主軸箱7靠加載機構9一側外伸的主軸15上設有轉動盤8,加載機構9靠主軸箱7的一側設有固定盤10,轉動盤8和固定盤10的位置相對應,轉動盤8和固定盤10的表面設有研磨板11;電機3通過皮帶與主軸15上套有的帶輪連接,所述的加載機構9在固定盤10的徑外設有三個均勻分布的油缸12,油缸12通過活塞桿13與轉動盤8一側的主軸箱7連接。加載機構9上的三個油缸12通過活塞桿13拉動主軸箱7沿機身上的直線導軌向加載機構9前進、后退,并以此實現轉動盤8向固定盤10的移動,轉動盤8向固定盤10移動的精度由主軸箱7沿直線導軌移動的精度控制。為了方便研磨板11的更換,三個油缸12呈“△”分布,其中的上油缸12的活塞桿13為左右兩桿構成,兩桿接觸部分的外側設有螺紋,兩桿由設有內螺紋的桿套14連接。此活塞桿13可以拆卸,可根據加工鋼球直徑的不同選配不同的研磨板11。油缸12可采用停泵保壓和儲能器保壓方式為活塞桿13提供穩定的拉力,為了使轉動盤8和固定盤10之間在加工過程中的拉力保持穩定狀態,加載機構9上的三個均勻分布的油缸12最好為限壓式變量泵,以補償因系統泄露減壓而造成的拉力減小,保持拉力的穩定。固定盤10側面設有一缺口,外置式可調水平料盤5安置在缺口處,外置式可調水平料盤5的導球板前端與固定盤10上的研磨板11平齊,不影響轉動盤8的轉動。外置式可調水平料盤5與機身2連接,可進行左右、上下方向的調整,以滿足加工不同大小鋼球的要求,同時還可進行橫向調整,以利于進球道的安置。外置式可調水平料盤5的中心島配有島套,可根據加工鋼球直徑的大小選擇不同的島套,進球道通過壓板和調整墊壓緊進球道兩側板,避免在固定盤10進口處因進球不暢造成擠壓,還需根據加工鋼球球徑的大小為出球道選擇好合適的高度和角度,以保證出球暢通,防止鋼球碰傷。冷卻研磨液箱4設在機身2的一側,冷卻泵采用自吸泵,冷卻液采用多級沉淀過濾方式為工件提供純凈的冷卻液。臥式鋼球研球機的所有電、油路控制均由導線連接到操作面板1上,由操作面板1的電路實現對臥式鋼球研球機的機電控制。
加工時,首先根據鋼球的球徑大小為外置式可調水平料盤5的中心島配置好合適的島套,為外置式可調水平料盤5的導球板和出球道調整好合適的高度和角度,根據加工球徑的大小調整好主軸箱7沿直線導軌移動的距離,即調整好轉動盤8向固定盤10移動的距離,在外置式可調水平料盤5放置好鋼球球坯,打開冷卻研磨液箱4上的冷卻泵即可開始進行加工。球坯從外置式可調水平料盤5的進球道進入轉動盤8和固定盤10的兩個研磨板之間被研磨加工,然后從出球道返回外置式可調水平料盤5,再從外置式可調水平料盤5的進球道重新進入轉動盤8和固定盤10的兩個研磨板之間,如此循環,不斷被研磨加工,直到生產出合格的產品。由于轉動盤8向固定盤10的移動是通過設在固定盤10徑外的三個均勻分布油缸12將轉動盤8拉向固定盤10,轉動盤8在旋轉過程中同時受三個油缸12的平衡拉力作用,使轉動盤8向固定盤10的移動距離不受轉動盤8旋轉的影響,所以整個球坯在加工過程中受力均勻、平衡,克服了現有鋼球研球機整機受力狀態不理想、進出球道不穩定、主軸懸臂的缺陷,保證了高精度鋼球的質量。
如果要加工不同球徑的鋼球,則需旋開連接上油缸12的活塞桿13左右兩桿的桿套14,將兩桿左右斷開,回縮油缸12一側的活塞桿,根據加工鋼球球徑的大小選擇合適的研磨板11安裝,然后再用桿套14將活塞桿13左右兩桿重新連接,即可進行另一球徑的鋼球加工。
權利要求1.一種臥式鋼球研球機,包括操作面板(1)、機身(2)、電機(3)、冷卻研磨液箱(4)、外置式可調水平料盤(5);機身(2)上依次設有卸荷裝置(6)、可沿機身(2)上兩個平行的直線導軌移動的主軸箱(7)和與機身(2)的另一側固定連接的加載機構(9);主軸(15)穿過卸荷裝置(6)和主軸箱(7),主軸(15)通過軸承與主軸箱(7)活動連接;卸荷裝置(6)一側外伸的主軸(15)上套有與主軸(15)通過花鍵活動連接的帶輪,主軸箱(7)靠加載機構(9)一側外伸的主軸(15)上設有轉動盤(8),加載機構(9)靠主軸箱(7)的一側設有固定盤(10),轉動盤(8)和固定盤(10)的位置相對應,轉動盤(8)和固定盤(10)的表面設有研磨板(11);電機(3)通過皮帶與帶輪連接,其特征是所述的加載機構(9)在固定盤(10)的徑外設有三個均勻分布的油缸(12),油缸(12)通過活塞桿(13)與轉動盤(8)一側的主軸箱(7)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鋼球研球機,其特征是所述的三個油缸(12)呈“△”分布,其中的上油缸(12)的活塞桿(13)為左右兩桿構成,兩桿接觸部分的外側設有螺紋,兩桿由設有內螺紋的桿套(14)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鋼球研球機,其特征是所述的油缸(12)為限壓式變量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臥式鋼球研球機,它包括操作面板、機身、電機、冷卻研磨液箱、外置式可調水平料盤;機身上依次設有卸荷裝置、可沿機身上兩個平行的直線導軌移動的主軸箱和與機身的另一側固定連接的加載機構;主軸穿過卸荷裝置和主軸箱,主軸箱靠加載機構一側外伸的主軸上設有轉動盤,加載機構靠主軸箱的一側設有固定盤,所述的加載機構在固定盤的徑外設有三個均勻分布的油缸,油缸通過活塞桿與轉動盤一側的主軸箱連接。它克服了現有鋼球研球機不能穩定地加工出高精度鋼球的缺陷,是鋼球精研加工理想的更新換代設備。
文檔編號B24B37/025GK2810885SQ200520111980
公開日2006年8月30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24日 優先權日2005年6月24日
發明者程錫華, 李曉瑛, 朱式桐, 隋國泰 申請人:安慶機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