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用于單個無頭軋制線的具有兩條鑄造線的制造熱軋超薄鋼帶的方法和生產線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403360閱讀:38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用于單個無頭軋制線的具有兩條鑄造線的制造熱軋超薄鋼帶的方法和生產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了一條制造超薄熱軋鋼帶的生產線以及相應的生產方法,所述生產線包括兩條薄板的鑄造線和單個無頭操作的軋制線,即不中斷連續性的操作。
背景技術
對于熱軋鋼帶的制造,已知采用了薄板設備,其容許兩條鑄造線和一個軋機相互連接,但從來沒有可能連續軋制產品來得到超薄帶材。
在已知的具有兩條鑄造線的薄板設備中,軋機位于兩條鑄造線的中間,它通過一個“卷材箱”與兩條鑄造線連接,在卷材箱內部,依靠“步進”或“擺動梁”系統每次把卷繞在其自身上的預帶材輸送到軋機。因此不可避免地對軋機的供送要中斷,在連續性不中斷的情況下,不能進行無頭軋制,這從如

圖1所示的該現有技術可以清楚地看出。
從具有單軋機的兩條鑄造線生產熱軋帶材的第二種辦法提供兩個長的隧道式加熱爐,每個加熱爐與相應的鑄造線對準,并且僅一個加熱爐與軋機對準,其中與單個卷材相應的單個板材在上述加熱爐內加熱。兩個加熱爐均有形成一個單獨段的端部,其可以從一條線移動到另一條線,并且具有足夠的長度來完全包含與一個卷材相應的一段板材。因此也可以軋制與軋制線未對準的第二鑄造線上的板材。但是,從技術方面看仍存在無頭軋制操作上的問題,這是由于在進入軋機時具有與鑄造速度相同的過低速度,并且還具有在加熱爐內要處理約300米長的單個板材的技術問題。圖2示意地表示了這個辦法。
本申請人的EP 1196256公開了在一個生產超薄帶材的系統中采用兩條鑄造線,其與位于中心的一個軋機連接,從四個加熱爐送進帶材,加熱爐具有容許預帶材卷繞/展開的內部心軸,能夠同時向軋機所在的中心區轉動和移動。但是這個辦法也不能得到真正“無頭”的軋制操作,因為軋機與兩條鑄造線中的任何一條鑄造線均不同軸,由此總是需要加熱爐從那里移動到軋機。另外,四個加熱爐的“轉移-旋轉和接著返回”的循環所需時間非常狹窄和苛刻,特別是在伴隨著對軋機的干預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如在鑄造過程中更換軋機,這是因為在任何情形下需要卷繞至少重50噸的預帶材來降低循環時間的狹窄程度。結果是,從成本觀點看,設備的尺寸會變得過大,相關的設備系統變得非常復雜和笨重。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條生產線,通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容許從兩條鑄造線制造熱軋鋼帶,使得它可以具有無頭軋制,即沒有任何中斷的軋制。相似地,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制造熱軋超薄鋼帶的方法,其中對來自兩條不同鑄造線的產品,可相對于單根帶材進行產品的軋制,對來自上述一條線的產品,可在連續性不中斷的情況下進行軋制。
已經發現,用一條鑄造線對準軋機并且使得在預帶材在其出口處的厚度小于30mm,預帶材可以直接傳送到最終的軋制工序,采用上述現有技術的系統則不能實現這一點。在第一(圖1)和第三(EP1196256)種情形中,實際上來自鑄造線的預帶材具有適合無頭軋制的速度,但軋機與兩條線均不對準,而在第二情形(圖2)中,軋機與兩條鑄造線之一對準,但存在連續性的中斷,這是因為依次輸送到軋機的板材均相應于一個單卷,由此相互分離。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所特有的時間要求苛刻的問題,這是由于僅輸送一對加熱爐,容許有充分的時間范圍來進行常規或應急維修的經常性操作。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通過采用疊加的加熱爐,有可能更安全地管理相互連接的兩條鑄造線,加熱爐設有內部心軸,能夠生產至少每年二百萬噸熱軋鋼帶,同時,進行制造厚度小于1mm薄帶的無頭軋制。
本發明的又一個目的是降低了在除氧化皮工序中的溫度損失,其是通過使得進入加熱爐的溫度低于現有技術預計的約1100℃(約為900℃)的操作實現的,該操作減少在加熱爐內卷繞/展開工序中和軋機入口輥和出口輥之間產生氧化鐵皮和相關問題,如在帶材本身可能有的氧化鐵皮痕。
這些目的通過以下權利要求中限定的生產線和相關方法來實現。
參照附圖,本發明的這些和其他目的、優點和特點通過由一個非限制性例子給出的一條生產線和相關方法的描述將會變得更清楚,其中圖1和2是從兩條鑄造線制造熱軋超薄鋼帶的兩個系統的兩個示意性平面視圖;圖3示意地表示了按照本發明的一條生產線的側視圖;圖4以連續視圖表示了在不利用無頭軋制系統時,圖3設備中四個加熱爐的卷繞—展開—軋制循環的工序和順序。
參照圖3,用a,b表示兩條薄板材鑄造線,液芯壓下和直接軋制(粗軋)工序與之連接,如在EP 1196256中所公開的那樣。每條鑄造線之后具有一個切斷預帶材的剪切機c,c’,其在準備進行單根帶材生產時操作,預帶材供送到設有內部心軸的兩對相應的供氣加熱爐,所述內部心軸為屬于線a的A1,A2和屬于線b的B1,B2。已經知道,上述加熱爐能夠在它們軸線上移動和轉動,以保證從相應上游線接收預帶材并且預帶材前進到下游的精軋機g。一個旁通區d設在線a上的第一對加熱爐的A1,A2之間,容許未被剪切機c切斷的連續預帶材在隔熱輥式輸送機e之后在上述軋機g中進行無頭軋制。
當然,采用這個系統也可以進行單根帶材的軋制操作,為此,具有心軸B1,B2的一對加熱爐相對于與軋機g對準的線a交錯,所述加熱爐可以移向該線(特別是替代輥式輸送機e,其也可移動但朝著相反方向移動)并且沿路徑k返回到初始位置,設有用于該運動的裝置。整個系統包括在輥式輸送機e下游和精軋機g上游的感應加熱爐f,精軋機g之后接著有緊湊的快速冷卻裝置h;帶材到所需重量時用于切割帶材的飛剪機i;用于不中斷連續性的無頭軋制的轉盤式卷筒l;用于傳送到冷卻噴水器的輥式輸送機m;以及用于最后卷繞不連續地來自兩條鑄造線的產品的地下卷曲機n。
參照圖4,用圖形表示了卷繞在兩對加熱爐A1,A2和B1,B2上的預帶材卷,以及用直線箭頭示意地表示的路徑k(而彎曲箭頭代表加熱爐B1和B2在其自身轉動時其軸線的轉動方向),指出了每當無頭軋制系統不運轉時,四個加熱爐的卷繞—展開—軋制循環的工序和順序。更確切地說,在圖4a中,說明了加熱爐A1所含的帶材處于軋制狀態,示意地用箭頭FM表示向著“精軋機”g的方向。圖4b表示了下一工序,其中加熱爐A1的所有產品已經軋制,隨后卷材的預帶材仍卷繞在加熱爐A2內并處于軋制中,同時已經沿著精軋線移動的加熱爐B1所含帶材已經完成了它的卷繞,而由線b供送的另一卷材正在加熱爐B2中形成。在圖4c中,現在同時完全卷繞的加熱爐A2的預帶材卷供送到精軋機,而現在空的加熱爐B1已經又返回到它的初始位置,加熱爐B2已經幾乎完成了它的供送,如圖4d所示,它的卷材在沿著路徑k移動時位于軋制線上,而A1中的卷材幾乎完全卷繞,準備重新開始圖4a狀態的循環,A2為空的并且B1開始在線b上卷繞一個新卷。
從上述得到,僅通過一對加熱爐的傳送,與EP 1196256提供的方案相比,已如前面所指出,得到了有寬裕時間范圍的優點。
另外,在精軋機的入口處,感應爐f位于帶有心軸的加熱爐的下游而不是如EP 1196256所公開的在上述加熱爐的上游,產生約900℃的溫度而不是鑄造和粗軋線下游的1100℃。此外,在感應爐f中加熱的過程中,發生材料的再氧化,它使得在先前“鑄造軋制”工序中形成的氧化皮再次出現,優點是有可能用較低水壓和水量除去氧化皮,同時提高了帶材的表面質量。
預帶材厚度小于30mm,并且為了保持可動加熱爐B1和B2中的卷重在容許極限內,甚至可以達到低于15mm。采用兩對帶有心軸的加熱爐,當從兩條鑄造線a和b制造單根帶材時,軋制的帶材厚度可以在1.0mm和12mm之間。然而,僅采用對準軋機g的鑄造線a,也可能連續得到厚度小于1.0mm的超薄帶材。
應該注意到,相對于在利用薄板技術的傳統“微軋機”中流行的情形,低的除氧化皮壓力和減少的水量涉及到在預帶材中溫度損失的減少,這是可能生產厚度小于1.0mm的超薄帶材的必要條件。
權利要求
1.一種由厚度≤100mm的薄板坯從兩條鑄造線(a,b)生產熱軋鋼帶的生產線,其中僅一條鑄造線(a)對準軋制線(e,g),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產線包括疊加的帶有心軸的加熱爐(A1,A2;B1,B2),分別為在鑄造線(a)上的一對加熱爐和在鑄造線(b)上的一對加熱爐,兩對加熱爐均設有內部心軸,以允許厚度小于30mm的預帶材進行卷繞/展開工序,所述生產線還包括在所述兩個加熱爐(A1,A2)之間的旁通長度(d)以及橫向路徑(k),用于通過輥式輸送機(e)在精軋機(g)中進行無頭軋制,所述橫向路徑用于從鑄造線(b)將所述一對加熱爐(B1,B2)轉移到鑄造線(a)來生產單根帶材,在上述帶有心軸的加熱爐下游和剛好在上述精軋機(g)上游設有感應爐(f)。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帶有心軸的一對加熱爐的上游,在每條鑄造線(a,b)上包括一個相應的剪切機(c,c’),其中在鑄造線(a)上的其中之一(c)可以在非連續軋制的生產中用于對預帶材進行可能的剪切。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在軋機(g)下游包括一個飛剪機(i),可在無頭生產中在精軋帶材達到所需的重量時將其切斷。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線,其特征在于上述旁通長度(d)形成為與所述軋制線(e,g)對準的隔熱輥式輸送機。
5.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沿著所述橫向路徑(k)轉移所述一對加熱爐(B1,B2)的裝置,該轉移過程與從這一對和另一對加熱爐(A1,A2)的產品的軋制工序同步。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線,其特征在于上述輥式輸送機(e)可相對于所述鑄造線(a)和軋機(g)沿橫向方向移動,所述橫向方向與所述一對加熱爐(B1,B2)的轉移路徑(k)相反。
7.一種生產超薄熱軋鋼帶的方法,所述鋼帶從兩條厚度≤100mm的鑄造線供送,其中一條鑄造線與軋制線對準,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液芯壓下工序和接著的粗軋工序,從而對每條鑄造線得到要軋制的厚度小于30mm的薄板或預帶材,并且在軋制線上僅采用上述帶材,在不中斷連續性的情況下使其通過精軋工序,得到厚度小于1.0mm的超薄帶材,對每條鑄造線,在切斷并卷繞帶材后,能夠生產厚度從1.0mm到12.0mm的單根帶材,在可轉動加熱裝置上提供將與未對準軋制線的鑄造線相關的加熱裝置轉移,從而使所述加熱裝置位于與軋制線相應的位置,并且使它們返回到開始位置。
8.按照權利要求7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熱轉動裝置和所述精軋裝置之間還包括一個感應加熱工序。
9.按照權利要求7或8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相應于用于生產單根帶材的卷繞,預帶材在鑄造線結束處的溫度約為900℃。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熱軋鋼帶的生產線,所述熱軋鋼帶從用于厚度小于100mm薄板的兩條鑄造線(a,b)供送,其中僅一條鑄造線(a)對準精軋機(g),所述生產線包括了兩對帶有心軸的可轉動加熱爐(A1,A2;B1,B2),所述加熱爐分別各在一條鑄造線上,在第一對加熱爐(A1,A2)之間具有一個中間旁通區(d),容許在位于下游的精軋機(g)中進行無頭軋制。在鑄造線(b)上的第二對加熱爐(B1,B2)可以沿著路徑(k)從上述鑄造線轉移到軋制線,反過來也可以用于生產單根帶材。另外在精軋機(g)上游設有一個感應爐(f)。本發明還公開了相應的生產方法。
文檔編號C21D9/68GK101052481SQ200580037313
公開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04年10月28日
發明者喬瓦尼·阿爾維迪, L·馬尼尼, G·索爾迪, A·T·比安基 申請人:喬瓦尼·阿爾維迪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