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翼片砂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首先涉及一種研磨翼片(Schleiflamdl)的幾何形狀,所述研磨翼 片尤其以粘結方式設置在可驅動旋轉的砂輪上,其中研磨翼片具有筆直的第 一邊和與所述第一邊相鄰接的筆直的第二邊。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具有盤狀支 承件的翼片砂輪,所述盤狀支承件圍繞軸線可驅動地旋轉并且支承多個瓦狀 搭接的這種研磨翼片。此外,研磨翼片被固定尤其被粘結在以所述軸線為中 心的環狀支承區段上。本發明還涉及用于制造這種翼片砂輪的方法。
背景技術:
公知這種翼片砂輪具有不同的實施形式。例如專利文獻DE 295 1 0 727 Ul描述了一種磨削盤,在該磨削盤的支承區段上粘結有由多個單獨的研磨 翼片形成的環狀覆層。在該實施形式中研磨翼片構造為梯形并且瓦狀搭接。 還公知一種翼片砂輪,該翼片砂輪的瓦狀搭接的研磨翼片被切割為矩形,這 在加工中的優點為,其能夠由連續的帶無損失地切割而成。通過這種矩形的 翼片使得盤狀支承件能夠被全自動地裝配(bestiicken),其中研磨翼片單獨 地由帶上被切割下來并且連續地設置在磨削盤上。但是公知的是,這種研磨 翼片的缺點在于,其由于搭接而在磨削盤的輪轂區段上形成很大的負載 (Auftrag)。因此要限制設置的研磨翼片的數目進而限制位于砂輪的外部區 域中的磨削帶(Schleifband)的量。
為了解決負載很大的問題,專利文獻DE200 06 127U1公開了一種具有 研磨翼片的磨削盤,其幾何形狀為鐮刀狀。所述研磨翼片向內減少的寬度減 少了會導致問題負載的材料。因為這種鐮刀狀的幾何形狀具有兩個平行且特 別為等長的邊,這可以使特殊的研磨翼片無損失地從帶上被切割下來。但是 由于內邊是凹形的,所以其具有缺陷是,盤狀支承件通過這些研磨翼片被自 動地裝配。
發明內容
由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研磨翼片,其能夠由行進的帶無損失 地切割而成,在砂輪的內部區域中只有很小的材料負載,并且能夠進行自動 的再加工。此外,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翼片砂輪,其能夠在較簡 單且較經濟的加工中適合不同的使用目的。另外,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 供這種翼片砂輪的制造方法。
上述目的通過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翼片、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翼片 砂輪和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來實現。本發明的有利實施例在各從屬權利 要求中進行描述。
本發明的基本構思首先在于研磨翼片的新穎形狀,其基本上呈三角形。 在此"基本上"表示,三角形的一個或者甚至兩個頂端還可以被切去一小塊, 但是其仍然符合"三角形"的特征。根據本發明,只要由切斷產生的邊短于 構成三角形的邊,就足以認為是三角形。此外,三角形的邊同樣也可以輕微 彎曲或成波紋狀。
借助于這種三角形的研磨翼片可以實現多種通過這種覆蓋(Belegimg) 影響翼片砂輪性能的可能性。換句話說,本發明主要在于第三邊的走向,所 述第三邊當在適當情況下被切下角時僅在其虛擬的延伸部分中與另外兩個 邊相交。即使這些邊可以具有輕微彎曲或波紋形,但當這些邊都構造為直線 時,因為加工更為方便而變得特別有利。
有利的是,研磨翼片構造為完整的三角形,特別為直角三角形、等腰三 角形或等邊三角形。在一個由于加工特別方便而優選的實施例中,其中的一 個角(特別為由外邊和內邊圍出的角,亦即相對于旋轉方向為位于后方的角) 被切下一塊。該實施將以示例性描述進行詳細說明。
由此,本發明的技術構思不僅體現在單個的研磨翼片中,而且還體現在 覆蓋有這種三角形研磨翼片的翼片砂輪中。針對砂輪,使尤其呈筆直的第一 邊形成為底邊,所述底邊在隨后的加工過程中設置在支承區段上。當所述外 邊位于砂輪的外部區域中并且與其他翼片構成翼片砂輪的外輪廓時,與所述 底邊相鄰的第二邊構成外邊。研磨翼片具有第三邊,所述第三邊作為內邊朝 向輪轂區段定向。根據本發明,內邊至少在其延伸部分中與底邊和外邊相交。
在均勻覆蓋的有利實施例中,研磨翼片的底邊與外邊圍成的夾角為90度,其中底邊與外邊可以構成等腰三角形。位置角(Legewinkd)可以通過 這種特殊的形式實現有利的磨削性能以及良好的切削加工(Zerspammg)。 此外,筆直側面對于設置翼片砂輪時的操作特別合適。這種三角形的形式可 以實現相應的良好加工。
在另一個加工特別簡單的實施例中,翼片形成為等腰三角形并且必要時 為等邊三角形,其底邊設置在盤狀支承件上并且與底邊相對的角優選與底邊 平行地切下。該實施例的優點在于,可以導引用于覆蓋盤狀支承件的供給裝 置的作為預切割帶而一個接著一個懸掛的三角形。此外,多個三角形通過共 同的底部懸掛,所述底部由帶的側條帶(Seitenstreifen)構成。在進行覆蓋 期間,首先,使形成的研磨料預切割帶在其倒棱的端側邊設置于支承件的向 下傾斜的外部支承區段上的情況下,由設置在此處的粘結劑保持。在進行了 改覆蓋操作之后,切下在此刻仍然借助側條帶懸掛在帶上的翼片。有利地, 平行于底邊進行翼片的分離,從而形成被切下的角。
根據本發明的研磨翼片的三角形幾何形狀具有一系列的優點第一個本 質上的優點在于,研磨翼片由連續的通過砂紙或砂布制成的帶無損失地切割 而成。此外,優選為外邊或內邊的邊由帶形成并且相應地無需進行切割。其 優點還在于,為了由研磨翼片瓦狀搭接地覆蓋全部支承區段,原理上少量這 種根據本發明的研磨翼片是足夠的。這可以減少成本。通過少量研磨翼片還 實現了研磨翼片的較小的定位角(Anstellwinkd),這使得磨削性能更佳并 且有助于磨削盤形成平整結構。當然高效的砂輪需要大量的翼片,但是所述 翼片會給外部區域帶來大量的材料。
相應地,其優點在于,能將大量的研磨翼片設置在支承件上,具有三角 形形狀同樣也能沒有問題,因為三角形研磨翼片在內部僅產生相對很小的負 載。由于其向內定向的頂端,三角形翼片的形狀還可以實現安裝大量的翼片, 而無需使這些翼片朝向孔構造。因為相應地存在更多的研磨料,所以大量的 翼片使得工具的使用壽命更長。此外"大量"表示支承件支承多于50個研 磨翼片,特別地多于70個研磨翼片,或者甚至多于100個研磨翼片。公知 地,對應于由大量研磨翼片產生的負載,為了設置翼片而設置的支承件的外 表面的傾斜可以或多或少地大幅下降。
另一優點在于,在由三角形研磨翼片覆蓋的磨削盤中,在速度最高以及優選為工作區的邊緣區域中其覆蓋量(iJberdeckung)最大。由此,在砂輪最 需要的位置提供了最多的材料,而在僅承擔較少磨削損耗(Schleifabtmgimg) 的內部則設有較少的研磨料。由此提高了翼片砂輪的使用壽命。與通常設置 有矩形翼片的翼片砂輪相比,通過本發明的這種覆蓋方式在盤片的外部區域 聚集了相對較多的研磨料。通過將研磨料聚集在所需的位置可以提高切削加 工性能。
另一優點在于,通過覆蓋三角形能調節在磨削表面上均勻的材料密集度 (Verdichtimg)。由此有利于翼片砂輪通過共同的磨削表面作用在工件上, 這實現了特別適當且受控的加工從而實現精確磨削。
特別有利的是,通過研磨翼片的邊長、提升的角度以及覆蓋密度可以調 節多種特性。因此可以通過這些因素實現不同種類的翼片砂輪、具有較大切 削加工量的扁平磨削盤直至盆形或喇叭形磨削盤等。通過三角形研磨翼片的 尺寸、數目和覆蓋角度的變化能夠形成具有大量翼片突起 (Lamelleniiberstand)的相對扁平的翼片砂輪直至高盆狀的翼片砂輪的很大 的帶寬。
對于盆狀磨削盤而言,研磨翼片以如下方式粘結在支承件上,即外輪廓 朝向磨削表面呈喇叭狀敞開并且磨削表面的外邊緣高出由研磨翼片的底面 構成的邊以及支承件的邊緣。由此使磨削表面形成覆蓋有特別薄的足夠的研 磨料的邊緣。這種磨削盤特別適用于對角的磨削。通過研磨翼片構成的突出 的邊緣能保護盤狀支承件的邊緣前的待磨削工件。此外,通過這種盆狀磨削 盤可以實現特別良好的表面磨削,因為其在密度均勻的情況中確保了在共同 的平面上具有足夠的研磨料。盆狀翼片砂輪的另一優點在于,其具有在喇叭 的底部下陷的容置部。對于盆狀翼片砂輪而言,法蘭的位置不必由于支承件 的幾何形狀而降低。代替地,通過設置翼片的高度來省略法蘭。這種情況還 使得這種翼片砂輪良好地適用于表面磨削。
以下參照圖l至圖6對本發明進行說明,其中 圖l:示出了具有三角形研磨翼片的磨削盤; 圖2:示出了扁平狀翼片砂輪;圖3:示出了盆狀翼片砂輪;
圖4:示出了切割的帶;
圖5:示出了磨削盤的覆蓋情況;以及
圖6:示出了翼片砂輪。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l示出了由合成材料(Kunststoff)制成的圓盤狀支承件l,所述支承 件1的中心具有輪轂形成的標準孔2。該標準孔適用于插入固定件,所述固 定件用于固定加工機械(Arbeitsmaschine)的加工主軸(Arbeitsspindel)。 即使可以考慮任意的盤狀形狀和尺寸,但在該情況中使用的支承件的直徑為 115mm。也可以使用纖維材料、木料或金屬來替代合成材料。支承件l包括 環狀的、向外部呈錐狀傾斜的支承區段3,所述支承區段3以軸線為中心。 在本示例中的錐體角度約為12° 。根據情況,也可以使用在IO。和30°之 間的角度。在加工過程中,在支承區段3上可以設有兩個同心的由粘結材料 制成的香腸狀物4,通過所述香腸狀物4粘結各個研磨翼片。香腸狀物4的 自動設置是公知的,例如在第一加工步驟中進行,隨后未加工的盤片(Teller) 被粘住(ergreifen)并且被放置在保持件(Halterung)上。
在設置粘合劑之后,在下一步的加工步驟中,將根據本發明的呈三角形 的研磨翼片5以底邊6設置并借助于香腸狀物4粘結在支承區段3上。研磨 翼片5具有與底邊6相鄰的外邊7。在這種情況下,底邊6和外邊7分別長 30mm并且設置成直角。研磨翼片5由30mm寬的研磨料帶
(Schleifmittd-Band)切割而成。根據本發明,研磨翼片5為三角形,其中 作為第三邊的內邊與底邊6和外邊7相交。底邊相對于翼片砂輪的旋轉方向 而位于前方。因此在前述情況中研磨翼片5具有直角等腰三角形的幾何形狀。 所述三角形構件以下述方式粘結在支承件1上,即外邊7的中垂線9設置為 是徑向的。由此穿過三角形的頂端延伸的半徑10相對于中垂線9偏轉23°
(見角cO 。
圖2示出了 75個這種三角形研磨翼片5和由其完全覆蓋的翼片砂輪11 , 所述翼片砂輪11適用于沿著箭頭方向旋轉。可以看到,多個研磨翼片5瓦 狀搭接。使研磨翼片5覆蓋支承件可以被自動地進行,其中通過切割工具將作為開巻的帶的砂紙或者砂布(Schleifgewebe)(即在基層上具有研磨料) 切割成三角形研磨翼片5。如在圖2b中示出的側視圖,研磨翼片以下述方式 粘結在支承件1上,即外輪廓12具有腰部(Taille),其中磨削表面14的邊 緣13的直徑至少與由研磨翼片的底側形成的邊緣15的直徑近似相同。清楚 可見的是,磨削表面14也為平面。顯而易見的是,可以設置大量的三角形 翼片形式的翼片,而無需使翼片朝向孔2設立。
圖3立體地示出了具有75個翼片17的盆狀翼片砂輪16。翼片17呈直 角三角形,其底邊的長度為30mm,外邊的長度為40mm。清楚可見的是, 磨削表面的邊緣18位于由研磨翼片的底側形成的邊緣19的上方并且形成長 喇叭狀或盆狀形式。其中由箭頭表示設定的旋轉方向。
圖4示出了由公知的研磨料制成的帶20,其中例如通過未示出的刀輥 (Messerwalze)切割出沿三角形線(Dreieckslinie)延伸的槽21。帶在這樣 開了槽的中間區域附近包括有由連續材料形成的左邊緣條帶和右邊緣條帶 22。此外,可以使用一種近似連續不斷的帶(Endlosband),所述帶預制為 巻繞的巻并且沿該裝置的箭頭A的方向移動以覆蓋磨削盤。但是開槽的區域 也可以在臨近覆蓋盤片之前形成到當時尚未開槽的帶中。
由槽21分成兩部分的帶20從確定的位置被分成兩個條帶20a和20b, 其中可對每個條帶20a和20b進行特殊的再加工。每個條帶20a和20b分別 包括近似作為基底的邊緣條帶,所述邊緣條帶具有在其上突出的多個三角 形。
圖5示出了部件20b的再加工,部件20b的初始三角形24借助未示出 但公知的配料頭(Beschickungskopf)供給到待覆蓋的盤片23上。帶的位于 上方的帶有顆粒的表面被示意性示出。首先帶被巻繞成,使得初始三角形24 的位于前方的邊25平行于支承區段3的表面而壓入到粘合劑香腸狀物4中 并由此形成底邊。進行供給過程,其中盤片23在帶下方旋轉,但是在設置 時保持靜止。在設置之后停止供給帶20b并且將設置的初始三角形24通過 切割而與帶20b分離。通過設置在配料頭上的、與底邊25平行的刀具執行 這種切割。其方向由虛線27 (參見圖4)表示。在切割后,在帶20b的下一 個三角形翼片26設置在盤片23上、前一個翼片的后方之前,設置在相應的 保持件上的盤片23沿箭頭B的方向繼續旋轉一段距離。其中可以通過一種齒輪來提供帶的驅動,所述齒輪的齒嚙合在研磨料帶的齒槽中。
當設置好所有的翼片時,在移除已被完全覆蓋的盤片且操作用于確保粘 合劑固化的裝置之前,所有的翼片在下一步驟中共同通過來自上方的壓力而
覆蓋在盤片上。以此方式用翼片覆蓋盤片23,所述翼片的三條邊構成等腰三 角形,其頂端構成的角平行于相對的底邊被切掉。
在該實施例中,帶20b的未切割的邊緣31形成三角形翼片的內邊。顯 而易見的是,邊緣條帶22的意義在于用于將三角形翼片結合到一起以及導 引"齒帶"20b行進。出于此原因,其還必須具有一定強度,從而對于在此 處示出的、底邊長度為40mm的翼片而言,其為約4mm。由于必須對邊緣條 帶22進行切割,所以邊緣條帶22能獲得三角形翼片的被切割的角。
圖6示出了此時在加工之后的翼片砂輪28,其具有以上述方式切割的翼 片29。清楚可見的是,磨削表面的上邊緣30不再突伸出由研磨翼片的底側 所形成的邊緣。
權利要求
1.一種研磨翼片(5),用于粘結在能驅動旋轉的尤其呈盤狀的支承件(1)上,其中所述研磨翼片(5)具有第一邊(6)和與所述第一邊相鄰的第二邊(7),其特征在于還具有第三邊(8),所述第三邊(8)至少在所述第三邊(8)的延伸部分中與所述第一邊(6)和所述第二邊(7)相交。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邊(6)、第 二邊(7)和第三邊(8)設置成三角形。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研磨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邊(6)、 第二邊(7)和第三邊(8)是筆直的。
4. 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研磨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邊 (6)、第二邊(7)和第三邊(8)構成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頂端所形成的角以平行于相對底邊的方式被切下。
5. —種翼片砂輪(11),具有尤其呈盤狀的支承件(1, 23),所述支 承件圍繞一軸線能驅動旋轉并且支承多個瓦狀搭接的研磨翼片(5),其中 所述研磨翼片(5)固定至、尤其粘結至以所述軸線為中心的環狀支承區段(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翼片(5)具有筆直的第一邊即底邊(6, 25)、和與所述底邊 相鄰的筆直的第二邊即外邊(7),并且所述研磨翼片(5)還具有第三邊即 內邊(8, 31),所述內邊(8, 31)至少在所述內邊的延伸部分中與所述底 邊(6, 25)和所述外邊(7)相交,其中所述研磨翼片(5)的所述外邊(7) 形成所述翼片砂輪(11)的外輪廓(12)。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翼片砂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翼片(24, 26) 通過切割在基層上具有研磨料的帶(20b)、尤其是切割砂紙或砂布而形成 為三角形。
7. 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翼片砂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翼片(24, 26)以如下方式粘結在所述支承件(1, 23)上所述外輪廓(12)呈朝向磨削表面(14)敞開的喇叭狀,并且所述磨削表面(14)的邊緣突伸出由所述研磨翼片的底側形成的邊緣(15)以及所述支承件(23)的邊緣。
8. 如前述權利要求5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翼片砂輪,其特征在于,所述 研磨翼片(24, 26)以如下方式粘結在所述支承件(1, 23)上所述外輪 廓(12)具有腰部,并且所述磨削表面的邊緣的直徑至少與所述研磨翼片的 底側所形成的邊緣的直徑相近。
9. 如前述權利要求5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翼片砂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1, 23)所支承的研磨翼片(5)的數量超過50個,特別地超過70 個。
10. —種用于制造如前述權利要求5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翼片砂輪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研磨料帶(20)被預切割,并且被引導至用于裝載的裝置, 其中所述帶(20b)包括共同懸置于所述帶的基底上的多個三角形翼片。
11. 如權利要求IO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帶(20b)的第一個 三角形翼片(24)的位于前方的邊(25)設置在所述支承件(1, 23)的支 承區段(3)上,并且由在此處施加的粘合劑(4)保持。
12.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帶(20b)以如下方 式巻繞所述位于前方的邊(25)平整地放置在所述支承區段(3)上。
13. 如前述權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放 置的所述第一個三角形翼片(24)通過切割(27)與所述帶(20b)分離。
14. 如前述權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 離之后,所述支承件(23)進一步移動一段距離,并將位于用于放置下一個 翼片(26)的位置處。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盤狀支承件的翼片砂輪,所述支承件圍繞軸線能驅動地旋轉并且支承多個瓦狀搭接的研磨翼片,其中所述研磨翼片固定至、尤其粘結至以所述軸線為中心的環狀支承區段上,其中所述研磨翼片具有筆直的第一邊即底邊和與所述底邊相鄰的筆直的第二邊即外邊,并且所述研磨翼片具有第三邊即內邊,所述內邊至少在其延伸部分與所述底邊和所述外邊相交,其中所述研磨翼片的外邊構成所述翼片砂輪的外輪廓。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制造該翼片砂輪的方法。
文檔編號B24D13/16GK101578158SQ200880002190
公開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14日 優先權日2007年1月12日
發明者彼得·德根 申請人:羅迪斯磨具有限及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