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鋼包回轉臺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鋼包回轉臺,從底部至頂部由基礎框架、固定底座、回轉底座;回轉底座上方設置鋼包升降臂,位于不同側的鋼包升降臂通過連桿連接形成杠桿結構;其特征在于:回轉底座上方的鋼包升降臂按左右側分為兩組,一組為大包升降臂,一組為小包升降臂,且大包升降臂與小包升降臂的中心對稱線位于同一直線上;各組鋼包升降臂前后夾置空間的開口度均能根據鋼包尺寸調整變化。主要解決鋼廠改造后,帶升降的蝶式回轉臺出現兩種80T以下噸位的鋼包,難上回轉臺澆注的問題。
【專利說明】多功能鋼包回轉臺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鋼包回轉臺屬于連鑄機設備,主要解決煉鋼廠有兩種及兩種以上不同重量鋼包的座包問題和鋼包升降問題。
【背景技術】
[0002]多功能鋼包回轉臺指帶有吹氣調溫、鋼包加蓋、鋼包傾翻以及快速更換中間包等功能,是煉鋼廠的關鍵設備,位于煉鋼跨和連鑄跨之間,用于承接鋼包并連續澆鑄。其作用是將煉鋼跨送來的盛滿鋼水的鋼包送至澆鑄跨的澆鑄位置,鋼水澆鑄完后,通過轉臺的回轉,將空包送回煉鋼跨。當鋼水澆鑄結束后,經設備旋轉將空鋼包送回煉鋼跨,同時將新的盛滿鋼水的鋼包送回連鑄跨,從而保證連鑄機連續澆注生產。
[0003]圖1-4所示為現有技術中雙臂搖擺式回轉臺的一種,也稱為蝶式回轉臺,基礎框架1、固定底座2、回轉底座3、升降臂裝置4、連桿裝置5、傳動裝置6、以及液壓、氣動、潤滑系統等組成。該回轉臺的雙臂可單獨回轉、升降,也可以同時回轉、升降,是現代鋼鐵行業應用最為廣泛的鋼包運載裝置。轉臂有使鋼包保持水平的結構。能完成鋼包回轉臺的承載、回轉、升降、稱重、保溫、定位等功能,保證連鑄機安全可靠的實現多爐連澆,安裝長水口、事故處理等操作。
[0004]煉鋼廠大多配置是電爐-連鑄,轉爐-連鑄形式,一般是兩臺電爐或轉爐對應一臺連鑄的配置。由于鋼廠的技術或擴容改造,限于資金問題,會將其中的一臺電爐或轉爐進行升級改造,出鋼量增加后,原先的鋼包由于沒有考慮預留量,所以須更換部分鋼包滿足爐子升級后的匹配,這時廠里就存在兩種不同規格的鋼包,鑒于如此情況,普通的蝶式回轉臺不能滿足其使用要求。它的缺點是蝶式回轉臺只能服務一種噸位的鋼包。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的問題是:主要解決鋼廠改造后,帶升降的蝶式回轉臺出現兩種80T以下噸位的鋼包,難上回轉臺澆注的問題。
[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一種多功能鋼包回轉臺,從底部至頂部由基礎框架、固定底座、回轉底座;回轉底座上方設置鋼包升降臂,回轉底座左右兩端位于同一側的鋼包升降臂各自通過連桿連接形成杠桿結構;其特征在于:回轉底座上方的鋼包升降臂按左右端劃分為兩組,一組為大包升降臂,一組為小包升降臂,且大包升降臂與小包升降臂各自前后兩臂之間的中心對稱線位于同一直線上;各組鋼包升降臂前后兩臂之間形成夾置鋼包的夾置空間,大包的夾置空間大于小包的夾置空間;各夾置空間的開口度均能根據鋼包尺寸調整變化。
[0008]按上述技術方案,小包升降臂底部臂梁主體在豎直方向長于升降臂裝置底部臂梁主體,且小包升降臂底部臂梁主體橫截面為”7”形;小包升降臂底部臂梁主體兩端內側設置護欄板。
[0009]按上述技術方案,大包升降臂底部臂梁主體橫截面為矩形箱式結構,大包升降臂底部臂梁主體兩端內側設置護欄板。
[0010]由此,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的蝶式回轉臺回轉臂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在原先蝶式回轉臺的基礎上設計了一種連接方式,這樣就能滿足兩種噸位鋼包的上包位置,可以按照現行的大包或小包尺寸對升降臂的開口度進行調整。
[0011]本實用新型主要針對鋼廠改造后,出現兩種80T以下噸位鋼包的情況,而有針對性的對蝶式回轉臺進行設計,具有以下的好處:
[0012](I)具有蝶式回轉臺相同功能,便于操作,更節約廠方投資成本。
[0013](2)可以同時滿足兩種噸位,80噸以下鋼包的上包要求。
[0014]能夠適用于以下情況:某些煉鋼廠爐子升級改造后出現兩種不同噸位的鋼包,而蝶式回轉臺能解決鋼包升降的問題,卻無法同時滿足兩種噸位鋼包共用的情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現有技術的蝶式鋼包回轉臺(主視圖);
[0016]圖2為現有技術的蝶式鋼包回轉臺(俯視圖);
[0017]圖3為現有技術中蝶式鋼包回轉臺的一個升降臂(主視圖);
[0018]圖4為圖3的A-A剖視圖;
[0019]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鋼包回轉臺俯視結構圖。
[0020]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鋼包回轉臺的小包升降臂(主視圖);
[0021 ]圖7為圖6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鋼包回轉臺如圖1、5_7所示:由基礎框架1、固定底座2、回轉底座3、鋼包升降臂4、連桿裝置5、傳動裝置6、小包升降臂7、以及液壓、氣動、潤滑系統等組成。與蝶式鋼包回轉臺主視圖相同。
[0023]如圖5-7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鋼包回轉臺,從底部至頂部由基礎框架1、固定底座2、回轉底座3 ;回轉底座3上方設置鋼包升降臂4,回轉底座3左右兩端位于同一側的鋼包升降臂4各自通過連桿裝置5連接形成杠桿結構;其特征在于:回轉底座3上方的鋼包升降臂4按左右端劃分為兩組,一組為大包升降臂,一組為小包升降臂7,且大包升降臂與小包升降臂7各自前后兩臂之間的中心對稱線位于同一直線上;各組鋼包升降臂前后兩臂之間形成夾置鋼包的夾置空間,大包8的夾置空間大于小包8的夾置空間;各夾置空間的開口度均能根據鋼包尺寸調整變化。
[0024]與蝶式鋼包回轉臺所不同的是:在原先蝶式回轉臺的基礎上設計了一種升降臂連接方式,這樣就能滿足兩種噸位鋼包的上包位置。
[0025]如圖2-4所示,蝶式回轉臺回轉臂的結構是由兩對相同的鋼包升降臂4(如圖2所示)組合設置在回轉臺。如圖3-4所示,鋼包升降臂4底部臂梁主體橫截面為矩形箱式結構,底部臂梁主體兩端內側設置護欄板。
[0026]而本實用新型除了用于夾持大包8的鋼包升降臂4以外,還設置有夾持小包9的小包升降臂7 ;新增的這套小包升降臂7可以按照現行的大包或小包尺寸對升降臂的開口度進行調整(如圖5所示)。[0027]如圖6-7所示,所述的小包升降臂7底部臂梁主體在豎直方向長于鋼包升降臂4底部臂梁主體,且底部臂梁主體橫截面為” 7”形;底部臂梁主體兩端內側設置護欄板。
[0028]使用此種結構后,如圖5所示,在回轉底座3的左側設置一對相互平行的鋼包升降臂4,用于夾持大包8 ;在回轉底座3的右側設置一對相互平行的小包升降臂7,用于夾持小包9 ;且兩個小包升降臂7間的水平間距小于兩個鋼包升降臂4間的水平間距。
[0029]本實用新型主要針對鋼廠改造后,出現兩種80T以下噸位鋼包的情況,而有針對性的對蝶式回轉臺進行改造設計,具有以下的好處:
[0030](I)具有蝶式回轉臺相同功能,便于操作,更節約廠方投資成本。
[0031](2)可以同時滿足兩種噸位,80噸以下鋼包的上包要求。
[0032]上述實施例用來解釋本發明,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變,都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鋼包回轉臺,從底部至頂部由基礎框架、固定底座、回轉底座;回轉底座上方設置鋼包升降臂,回轉底座左右兩端位于同一側的鋼包升降臂各自通過連桿連接形成杠桿結構;其特征在于:回轉底座上方的鋼包升降臂按左右端劃分為兩組,一組為大包升降臂,一組為小包升降臂,且大包升降臂與小包升降臂各自前后兩臂之間的中心對稱線位于同一直線上;各組鋼包升降臂前后兩臂之間形成夾置鋼包的夾置空間,大包的夾置空間大于小包的夾置空間;各夾置空間的開口度均能根據鋼包尺寸調整變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鋼包回轉臺,其特征在于:小包升降臂底部臂梁主體在豎直方向長于升降臂裝置底部臂梁主體,且小包升降臂底部臂梁主體橫截面為”7”形;小包升降臂底部臂梁主體兩端內側設置護欄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鋼包回轉臺,其特征在于:大包升降臂底部臂梁主體橫截面為矩形箱式結構,大包升降臂底部臂梁主體兩端內側設置護欄板。
【文檔編號】B22D41/13GK203509019SQ201320595631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6日
【發明者】符乃良, 邱志平, 何雙林 申請人:湖北中鋼聯冶金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