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底拋光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杯底拋光機,包括設于機架上的拋光系統,所述拋光系統包括位于支架板上方的拋光組件和位于支架板下方的驅動組件,拋光組件包括拋輪、十字轉架及擺動組件,驅動組件包括主軸和轉筒構成的主軸系統及其驅動裝置;所述轉筒轉動套裝在主軸上,轉筒穿過支架板中心孔,其上端與十字轉架中心孔固定連接,下端與第二驅動裝置傳動連接,所述主軸頂端與拋輪中心固定連接,底端傳動連接于第一驅動裝置;所述十字轉架的轉架末端分別與一組擺動組件固定連接,杯底工件卡扣在擺動組件上,與拋輪接觸。本發明針對杯底的外周表面拋光,取代了目前的人工操作工藝,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產品質量得到保證,同時降低操作者勞動強度,改善勞動條件。
【專利說明】杯底拋光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拋光設備領域,具體涉及杯底拋光機。
【背景技術】
[0002]很多真空保溫水杯由不銹鋼制作,真空保溫杯包括杯蓋、杯體、杯底等幾部分。為了美觀,不銹鋼保溫杯外表都需要拋光。當前,杯底的外周表面拋光主要是人工操作:用一夾具將杯底工件夾持后,手工用拋光機拋光。現有方法,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環境粉塵重,勞動條件差。
[0003]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杯底拋光機,實現機械化杯底外周表面自動拋光,效率大幅提升,同時降低操作者勞動強度,改善勞動條件。
[0004]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杯底拋光機,包括設于機架上的拋光系統,所述拋光系統包括位于支架板上方的拋光組件和位于支架板下方的驅動組件,拋光組件包括拋輪、十字轉架及擺動組件,驅動組件包括主軸和轉筒構成的主軸系統及其驅動裝置;所述轉筒轉動套裝在主軸上,轉筒穿過支架板中心孔,其上端與十字轉架中心孔固定連接,下端與第二驅動裝置傳動連接,所述主軸頂端與拋輪中心固定連接,底端傳動連接于第一驅動裝置;所述十字轉架的轉架末端分別與一組擺動組件固定連接,杯底工件卡扣在擺動組件上,與拋輪接觸。
[0005]本發明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擺動組件包括擺軸,所述擺軸從上而下依次設有擺桿、第二、第三傳動輪,所述擺桿中心孔外周面設有擺動扭簧,擺桿一端設有空心軸,另一端設有底部帶滾輪的小軸,所述空心軸上下端分別固聯有工件安裝芯、第四傳動輪;第三傳動輪與支架板上表面固設的第一傳動輪傳動連接,第二傳動輪與第四傳動輪傳動連接;所述擺軸頂端固定連接在十字轉架的轉架末端,杯底工件卡扣在工件安裝芯上與拋輪接觸。
[0006]本發明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第一傳動輪為齒圈,其與主軸同軸心設置,第二傳動輪固聯于第三傳動輪,活動連接于擺軸。第一與第三傳動輪嚙合,使第二與第四傳動輪傳動,進而傳動空心軸,空心軸頂端的工件安裝芯帶動杯底工件產生自轉。
[0007]本發明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擺動組件的空心軸內安裝頂料桿,頂料桿下端套裝復位彈簧,所述支架板上開設頂桿孔,其下表面對應部位安裝電磁鐵,支架板上表面一側設有限位塊,限位塊上安裝行程開關,行程開關與電磁鐵信號連接。擺桿一端小軸上的滾輪運行到限位塊位置,在限位塊的限制作用下,擺桿另一端安裝杯底工件的工件安裝芯離開拋輪,滾輪觸及行程開關時,電磁鐵作用頂料桿向上運行,頂開杯底工件,實現自動下料。
[0008]本發明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擺動組件的空心軸上套裝偏心套,擺桿套裝在偏心套上。轉動偏心套可以便于同步帶安裝和張緊。
[0009]本發明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十字轉架上同軸心安裝有轉盤,擺動組件的空心軸穿過轉盤,其頂端的工件安裝芯位于轉盤上方。所述機架上與轉盤同平面安裝有擋料板。擋料板與轉盤一起構成一道隔離,防止杯底工件跌落到運動的機構之間妨礙設備運行。[0010]本發明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工件安裝芯周面設有凹槽,凹槽內安裝有漲緊橡膠環。杯底工件卡扣在工件安裝芯上更加穩固。
[0011]本發明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拋光系統傾斜安裝在機架上,拋光系統前側下方安裝有出料槽。便于加工好的杯底工件被頂出后,自行滑落出料。
[0012]本發明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機架四周設置外殼,拋光系統安裝在外殼內,拋光系統的上方外殼為透明蓋板,透明蓋板上設有工件裝件孔,出料槽與排塵管連通。創造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以減少灰塵污染,除塵管接到車間除塵系統上,將拋光灰塵吸走。透明蓋板可以防止杯底工件被電磁鐵頂飛,同時透明蓋板是透明的,便于觀察機構的運行。
[0013]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明顯優點:
本發明針對杯底的外周表面拋光,取代了目前的人工操作工藝,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產品質量得到保證,同時降低操作者勞動強度,改善勞動條件。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發明拋光系統正面立體圖。
[0016]圖3為本發明拋光系統反面立體圖。
[0017]圖4為本發明擺動組件立體圖。
[0018]圖5為本發明擺動組件剖視圖。
[0019]圖6為本發明主軸系統剖視圖。
[0020]圖7為本發明主軸系統、十字轉架及拋輪裝配立體圖。
[0021]圖8為杯底工件立體圖。
[0022]圖9為本發明工作狀態立體示意圖。
[0023]其中:I機架,2透明蓋板,3擋料板,4拋光系統,5除塵管,6出料槽,7送料系統,8集料框
41擺動組件,42第一傳動輪,43支架板,44轉盤,45拋輪,46電磁鐵,47行程開關,48限位塊,49主軸系統,410十字轉架
411第四傳動輪,415偏心套,416頂料桿,417空心軸,419杯底工件,4110工件安裝芯,4111漲緊橡膠環,4112擺動扭簧,4113擺桿,4114小軸,4117滾輪,4119擺軸,4121第二傳動輪,4122第三傳動輪,4124復位彈簧494轉筒,497帶座軸承,498主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如圖1至圖9所不,本發明包括設于機架I上的拋光系統4,所述拋光系統4包括位于支架板43上方的拋光組件和位于支架板43下方的驅動組件,拋光組件包括第一傳動輪42 (大齒圈)、拋輪45、十字轉架410及擺動組件41,驅動組件包括主軸498和轉筒494構成的主軸系統49及其驅動裝置;主軸498安裝在帶座軸承497上,帶座軸承497固定在支架板43上,第一傳動輪42與主軸498同軸心固定在支架板43上表面;
拋輪45通過夾緊螺母固定在主軸498頂端,第一驅動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主軸底端的從動帶輪、大電機、大電機輸出軸上的主帶輪和皮帶)驅動主軸498帶動拋輪45高速轉 動;
轉筒494通過軸承安裝在主軸498上,十字轉架410固定在轉筒494頂端,第二驅動裝置(包括通過螺釘固定在轉筒底端的大鏈輪、減速機、小鏈輪和鏈條)驅動轉筒494帶動十字轉架410緩慢轉動;
擺動組件的組裝:
所述擺動組件41包括擺軸4119,所述擺軸4119從上而下依次設有擺桿4113、第二、第三傳動輪4121、4122,第二傳動輪4121與第三傳動輪4122通過螺釘固定在一起,所述擺桿4113中心孔外周面套裝擺動扭簧4112,擺桿4113 —端設有空心軸417,另一端設有底部帶滾輪4117的小軸4114。
[0025]所述空心軸417穿過偏心套415的孔,偏心套415通過緊定螺釘固定在擺桿4113一端內孔中,工件安裝芯4110通過緊定螺釘固定在空心軸417頂端,漲緊橡膠環4111安裝在工件安裝芯4110側面的溝槽中;杯底工件419套在工件安裝芯4110上,與拋輪45接觸;第四傳動輪411通過緊定螺釘固定在空心軸417下端;第三傳動輪4122與第一傳動輪42嚙合轉動時,通過第二傳動輪4121、第四傳動輪411帶動空心軸417轉動,從而帶動件工419自轉;
擺動組件41裝配時,轉動偏心套415可以便于傳動第二、四傳動輪的同步帶安裝和張緊。
[0026]頂料桿416穿過空心軸417,復位彈簧4124下端固定在頂料桿416的下部,上端與空心軸417下端接觸;
所述十字轉架410的轉架末端分別與一組擺動組件的擺軸4119頂端固定連接;擺動組件41隨轉架410繞轉筒494緩慢轉動,擺動扭簧4112使擺桿繞擺軸4119擺動,從而將杯底工件419壓緊在拋輪45上。
[0027]限位塊48、行程開關47和電磁鐵46分別固定支架板43上下面,當滾輪4117接觸到限位塊48時,限位塊48推動滾輪4117使擺桿繞擺軸4119擺動,此時杯底工件419離開在拋輪45 ;當小軸4114碰到行程開關47時,電磁鐵46動作,推動頂料桿416上升,將杯底工件419從工件安裝芯4110上推離跌落,沿出料槽6滑落到集料框8中;
操作人員將待加工的杯底工件套在工件安裝芯4110上,隨著轉架410持續轉動,當滾輪4117離開限位塊48時,擺動扭簧4112使擺桿繞擺軸4119擺動,從而將杯底工件419壓緊在拋輪45上。
[0028]透明蓋板2上端固定在機架I上,它可以防止杯底工件419被電磁鐵46頂飛,同時,創造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以減少灰塵污染,連通出料槽6的除塵管5接到車間除塵系統上,即時將拋光灰塵吸走。同時由于是透明蓋板是透明的,便于觀察機構的運行。
[0029]固定在機架I的擋料板3與固定在十字轉架410上的轉盤44同平面安裝,一起構成一道隔離,防止工件跌落到運動的機構之間妨礙設備運行。
[0030]送料系統7可以從震動盤生產廠家定制,其間工件排列整齊不要工人操作,提高生產效率。
【權利要求】
1.杯底拋光機,包括設于機架(I)上的拋光系統(4),其特征在于:所述拋光系統(4)包括位于支架板(43)上方的拋光組件和位于支架板(43)下方的驅動組件,拋光組件包括拋輪(45 )、十字轉架(410 )及擺動組件(41),驅動組件包括主軸(498 )和轉筒(494)構成的主軸系統(49 )及其驅動裝置;所述轉筒(494)轉動套裝在主軸(498 )上,轉筒(494)穿過支架板(43)中心孔,其上端與十字轉架(410)中心孔固定連接,下端與第二驅動裝置傳動連接,所述主軸(498)頂端與拋輪(45)中心固定連接,底端傳動連接于第一驅動裝置;所述十字轉架(410)的轉架末端分別與一組擺動組件(41)固定連接,杯底工件(419)卡扣在擺動組件上,與拋輪(45)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杯底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組件(41)包括擺軸(4119),所述擺軸(4119)從上而下依次設有擺桿(4113)、第二、第三傳動輪(4121、4122),所述擺桿(4113)中心孔外周面設有擺動扭簧(4112),擺桿(4113) —端設有空心軸(417),另一端設有底部帶滾輪(4117)的小軸(4114),所述空心軸(417)上下端分別固聯有工件安裝芯(4110)、第四傳動輪(411);第三傳動輪(4122)與支架板(43)上表面固設的第一傳動輪(42 )傳動連接,第二傳動輪(4121)與第四傳動輪(411)傳動連接;所述擺軸(4119 )頂端固定連接在十字轉架(410)的轉架末端,杯底工件(419)卡扣在工件安裝芯(4110)上與拋輪接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杯底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動輪(42)為齒圈,其與主軸(498)同軸心設置,第二傳動輪(4121)固聯于第三傳動輪(4122),活動連接于擺軸(4119)。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杯底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軸(417)內安裝有頂料桿(416),頂料桿(416)下端套裝復位彈簧(4124),所述支架板(43)上開設頂桿孔,其下表面對應部位安裝電磁鐵(46 ),支架板(43 )上表面一側設有限位塊(48 ),限位塊(48 )上安裝行程開關(47 ),行程開關(47 )與電磁鐵(46 )信號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杯底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組件的空心軸(417)上套裝偏心套(415),擺桿(4113)套裝在偏心套(415)上。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杯底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轉架(410)上同圓心安裝有轉盤(44),擺動組件的空心軸(417)穿過轉盤(44),其頂端的工件安裝芯(4110)位于轉盤(44)上方。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杯底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I)上與轉盤(44)同平面安裝有擋料板(3)。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杯底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安裝芯(4110)周面設有凹槽,凹槽內安裝有漲緊橡膠環(4111)。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杯底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拋光系統(4)傾斜安裝在機架(I)上,拋光系統(4)前側下方安裝有出料槽(6)。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杯底拋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I)四周設置外殼,拋光系統(4)安裝在外殼內,拋光系統(4)的上方外殼為透明蓋板(2),透明蓋板(2)上設有工件裝件孔,出料槽(6)與排塵管(5)連通。
【文檔編號】B24B47/12GK103934742SQ201410159486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1日
【發明者】支前鋒, 李伯奎 申請人:淮陰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