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砂胎脫箱推送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砂胎脫箱推送系統,其包括:砂胎脫箱機構,包括用于固定砂箱位置的夾持裝置,用于支撐砂胎的支撐板,及用于驅動所述支撐板沿豎直方向運動的第一驅動裝置;砂胎推送機構,包括用于砂胎輸送的推箱鋼構,用于支撐所述推箱鋼構的立柱,推板,及用于驅動所述推板沿水平方向運動的第二驅動裝置,所述推箱鋼構的底部設置有砂胎進口。本實用新型砂胎脫箱推送系統利用砂胎脫箱機構將砂箱內的砂胎脫出,再通過砂胎推送機構將砂胎推送至落砂滾筒,僅由簡單的框架式結構及驅動裝置即可完成砂胎的脫箱及推送,結構簡單,成本低,且占地面積小,布置方便。
【專利說明】一種砂胎脫箱推送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制動鼓生產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砂胎脫箱推送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在水平靜壓鑄造生產線生產制動鼓過程中,鑄件澆注完成后先將砂胎自砂箱中脫離,然后將砂胎轉移到落砂滾筒或其它落砂設備中進行落砂,落砂后舊砂回收重利用,鑄件輸送到清理工部進行清理。現有生產線的砂胎轉移通過振動輸送床或振動落砂機進行,雖然該種砂胎轉移方式能對砂胎進行初步落砂,但振動輸送床或振動落砂機與落砂滾筒的功能重復,因此傳統的砂胎轉移方式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而且振動輸送床或振動落砂機占地面積大,布置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占地面積小的砂胎脫箱推送系統。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砂胎脫箱推送系統包括:砂胎脫箱機構,包括用于固定砂箱位置的夾持裝置,用于支撐砂胎的支撐板,及用于驅動所述支撐板沿豎直方向運動的第一驅動裝置;
[0005]砂胎推送機構,包括用于砂胎輸送的推箱鋼構,用于支撐所述推箱鋼構的立柱,推板,及用于驅動所述推板沿水平方向運動的第二驅動裝置,所述推箱鋼構的底部設置有砂胎進口。
[0006]優選地,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和第二驅動裝置都為油缸。
[0007]優選地,所述推箱鋼構為槽形結構,所述砂胎進口位于所述推箱鋼構的底壁。
[0008]更優選地,所述推板上設置有與所述推箱鋼構內表面上的凹槽相配合的突起,所述凹槽沿所述推箱鋼構的長度方向設置。
[0009]更優選地,所述凹槽具有兩條,且對稱地位于所述推箱鋼構的側壁上。
[0010]優選地,所述夾持裝置包括卡爪和連接臂,所述連接臂一端安裝卡爪,另一端與所述立柱固定連接。
[0011]更優選地,所述卡爪和連接臂沿水平方向設置。
[0012]本實用新型砂胎脫箱推送系統利用砂胎脫箱機構將砂箱內的砂胎脫出,再通過砂胎推送機構將砂胎推送至落砂滾筒,僅由簡單的框架式結構及驅動裝置即可完成砂胎的脫箱及推送,結構簡單,成本低,且占地面積小,布置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砂胎脫箱推送系統實施例的使用狀態圖;
[0014]圖2為圖1的另一視角示意圖。
[0015]圖中標示如下:
[0016]砂胎脫箱機構-1,夾持裝置-11,卡爪-111,連接臂-112,支撐板-12,第一驅動裝置-13,砂胎推送機構_2,推箱鋼構-21,砂胎進口 -211,立柱-22,推板-23,第二驅動裝置-24,砂胎-3,砂箱-4,落砂滾筒-5。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使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
[0018]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0019]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砂胎脫箱推送系統,包括:砂胎脫箱機構1,包括用于固定砂箱位置的夾持裝置11,用于支撐砂胎3的支撐板12,及用于驅動所述支撐板12沿豎直方向運動的第一驅動裝置13,上述夾持裝置11只要是能實現固定砂箱4的位置,即保持砂箱4在水平和豎直方向均不動的裝置即可,例如,夾持裝置11可以包括自地面伸出的鋼制支撐桿,該支撐桿可與砂箱4上的孔相配合從而限制砂箱4的移動,上述第一驅動裝置13是為了給支撐板12提供向上的力以將砂箱4內的砂胎3頂出,及在砂胎3被砂胎推送機構2推走向將支撐板12復位,常見的第一驅動裝置13可為油缸或氣缸,第一驅動裝置13與支撐板12可固定連接或轉動連接,只要能實現平穩地向支撐板12輸出豎直向上的力即可;砂胎推送機構2,包括用于砂胎3輸送的推箱鋼構21,用于支撐所述推箱鋼構21的立柱22,推板23,及用于驅動所述推板23沿水平方向運動的第二驅動裝置24,所述推箱鋼構21的底部設置有砂胎進口 211,上述推箱鋼構21用于提供砂胎3的移動通道,可為平板狀或槽狀結構等,上述第二驅動裝置24是為了給推板23提供水平向左或向右的力,以使砂胎3能夠在推箱鋼構21的表面移動,及在砂胎3被推入落砂滾筒5后將推板23復位,常見的第二驅動裝置24可為油缸或氣缸,第二驅動裝置24可與推板23固定連接或轉動連接。
[0020]本實用新型的砂胎脫箱推送系統在使用時,由砂胎脫箱機構I將砂胎3脫箱,再由砂胎推送機構2將砂胎3推入落砂滾筒5,具體地,砂箱4由夾持裝置11定位,支撐板12由第一驅動裝置13驅動并將砂箱4內的砂胎3頂出,第一驅動裝置13繼續給支撐板12提供豎直向上的力至砂胎3自砂胎進口 211進入推箱鋼構21,此時推板23被第二驅動裝置24施加以水平方向上的力,并推動砂胎3朝向落砂滾筒5的方向在推箱鋼構21上移動,砂胎3自支撐板12上完全脫離后第一驅動裝置13帶動支撐板12復位,砂胎3進入落砂滾筒5后第二驅動裝置24帶動推板23復位。
[0021]本實用新型砂胎脫箱推送系統利用砂胎脫箱機構I將砂箱4內的砂胎3脫出,再通過砂胎推送機構2將砂胎3推送至落砂滾筒5,砂胎脫箱機構I和砂胎推送機構2結構都很簡單,零件部少,可自制而不需要采購,有效降低了成本,而且該砂胎脫箱推送系統大小易控,可根據需要靈活布置。
[0022]為了更平穩地輸出驅動力,所述第一驅動裝置13和第二驅動裝置24都為油缸。
[0023]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推箱鋼構21為槽形結構,所述砂胎進口211位于所述推箱鋼構21的底壁,槽形結構的推箱鋼構21有利于控制砂胎3在推箱鋼構21中的移動方向,避免砂胎3被推歪。由于砂胎3在推箱鋼構21中有一定的移動距離,且推箱鋼構21的側壁與砂胎3之間有間隙,為了防止推板23偏移,導致砂胎3受力不均,所述推板23進一步地可設置有與所述推箱鋼構21內表面上的凹槽(圖中未示出)相配合的突起(圖中未示出),所述凹槽沿所述推箱鋼構21的長度方向設置,凹槽可位于推箱鋼構21的底壁和/或側壁上,這樣,推板23在推箱鋼構21內的移動由第二驅動裝置24提供驅動力,并由推箱鋼構21上的凹槽限位,以更好地實現砂胎3在推箱鋼構21中平穩移動的目的。優選地,所述凹槽具有兩條,且對稱地位于所述推箱鋼構21的側壁上。
[0024]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夾持裝置11包括卡爪111和連接臂112,所述連接臂112—端安裝卡爪111,另一端與所述立柱22固定連接,上述固定連接可通過焊接等方式實現。卡爪111與砂箱4的表面工藝孔相卡合,連接臂112可控制卡爪111與砂箱4之間的卡合力。優選地,所述卡爪111和連接臂112沿水平方向設置。
[0025]雖然本實用新型是結合以上實施例進行描述的,但本實用新型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實施例,而只受所附權利要求的限定,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容易地對其進行修改和變化,但并不離開本實用新型的實質構思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砂胎脫箱推送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砂胎脫箱機構,包括用于固定砂箱位置的夾持裝置,用于支撐砂胎的支撐板,及用于驅動所述支撐板沿豎直方向運動的第一驅動裝置; 砂胎推送機構,包括用于砂胎輸送的推箱鋼構,用于支撐所述推箱鋼構的立柱,推板,及用于驅動所述推板沿水平方向運動的第二驅動裝置,所述推箱鋼構的底部設置有砂胎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砂胎脫箱推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和第二驅動裝置都為油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砂胎脫箱推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箱鋼構為槽形結構,所述砂胎進口位于所述推箱鋼構的底壁。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砂胎脫箱推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上設置有與所述推箱鋼構內表面上的凹槽相配合的突起,所述凹槽沿所述推箱鋼構的長度方向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砂胎脫箱推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具有兩條,且對稱地位于所述推箱鋼構的側壁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砂胎脫箱推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裝置包括卡爪和連接臂,所述連接臂一端安裝卡爪,另一端與所述立柱固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砂胎脫箱推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和所述連接臂沿水平方向設置。
【文檔編號】B22D29/02GK203830708SQ201420259289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9日
【發明者】劉旭飛, 王躍, 尚紅標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