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鋅合金蝸輪擠壓鑄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鋅合金蝸輪擠壓鑄造模具,包括:上模套(3)、下模套(9)、上模(4)和下模(8),上模(4)通過螺母(10)鑲嵌在上模套(3),下模(8)通過螺母(10)鑲嵌在下模套(9),上模(4)和上模套(3)中心設置有排氣孔(13),下模套(3)中設置有利用電阻絲加熱的加熱棒(11),下模(8)的上端面設置有溢流槽(5),下模(8)內部開有冷卻水管(7),用于將蝸輪坯頂出的頂桿(2)設置在沖頭(1)上,頂桿(2)穿過上模套(3)和上模的通孔(12),型腔(6)為帶多臺階的環形狀,內模壁設置有3°~10°的錐度,型腔(6)的各臺階過渡處設置有R1~R5的圓角;其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維護簡便的特點。
【專利說明】一種鋅合金蝸輪擠壓鑄造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領域,尤其是一種鋅合金蝸輪擠壓鑄造模具。
【背景技術】
[0002]鋅合金由于具有良好的鑄造性能、力學性能、耐摩擦磨損性能、加工性能及低廉的成本等優勢,作為耐磨材料被廣泛應用于現代工業的較多領域,并部分代替青銅、黃銅及鑄鐵等結構材料。比如,傳統的曳引機蝸輪一般采用金屬型重力鑄造,鑒于鋅合金結晶溫度范圍寬和易產生底縮的凝固特性,制備的蝸輪晶粒粗大、組織疏松,易產生縮孔、縮松,特別是蝸輪齒根部,塑性、韌性及耐磨性能較差,在工作過程中較早產生過快磨損現象,機械噪音大,并帶來安全隱患。同時,采用金屬型重力鑄造制備的蝸輪毛坯尺寸較大,需大量機加工成形,造成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率低,生產成本增加。近年來,擠壓鑄造不斷被用于鋅合金的成形制備大大提高了鑄態鋅合金的性能。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鋅合金蝸輪擠壓鑄造模具,其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維護簡便的特點。將金屬型重力鑄造制備的蝸輪變為擠壓鑄造,提高了蝸輪的抗拉強度和延伸率。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如附圖1所示,該擠壓鑄造模具包括:上模套3、下模套9、上模4和下模8,上模4通過螺母10鑲嵌在上模套3,下模8通過螺母10鑲嵌在下模套9,上模4和上模套3中心設置有排氣孔13,下模套3中設置有利用電阻絲加熱的加熱棒11,下模8的上端面設置有溢流槽5,下模8內部開有冷卻水管7,用于將蝸輪坯頂出的頂桿2設置在沖頭I上,頂桿2穿過上模套3和上模的通孔12,型腔6為帶多臺階的環形狀,內模壁設置有3° ^lO0的錐度,型腔6的各臺階過渡處設置有Rf R5的圓角。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ZA27合金經擠壓鑄造后,顯微組織明顯細化,力學性能顯著提高。與金屬型重力鑄造相比擠壓鑄造ZA27合金蝸輪的抗拉強度提高了 28.6%伸長率提高了 139%。且其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維護簡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本實用新型的機構示意圖;
[0007]圖中1.沖頭、2.頂桿、3.上模套、4.上模、5.溢流槽、6.型腔、7.冷卻水管、8.下模、9.下模套、10.螺母、11.加熱棒、12.通孔、13.排氣孔、14.澆注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如附圖1所示,該模具包括上模套3、下模套9、上模4和下模8,上模4通過螺母10鑲嵌在上模套3,下模8通過螺母10鑲嵌在下模套9,上模4和上模套3中心設置有排氣孔13,下模套3中設置有利用電阻絲加熱的加熱棒11,下模8的上端面設置有溢流槽5,下模8內部開有冷卻水管7,用于將蝸輪坯頂出的頂桿2設置在沖頭I上,頂桿2穿過上模套3和上模的通孔12,型腔6為帶多臺階的環形狀,內模壁設置有3° ^lO0的錐度,型腔6的各臺階過渡處設置有Rf R5的圓角。
[0009]鋅合金蝸輪的擠壓鑄造中,擠壓鑄造機下模座上設置有自動推送的澆注系統14。將鋅合金熔化,當機械手料勺S取定量的合金液后,澆注系統自動推進到模具中心位置,合金液經澆注系統14流入型腔,接著擠壓鑄造機的沖頭I下降向型腔平穩推進合金液,快速增壓使合金液在高壓作用下結晶凝固經保壓后沖頭上行開模,開模時蝸輪坯留在上模4,頂桿2頂出蝸輪坯。
[0010]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鋅合金蝸輪擠壓鑄造模具,包括:上模套(3)、下模套(9)、上模(4)和下模(8),其特征在于:上模(4 )通過螺母(10 )鑲嵌在上模套(3 ),下模(8 )通過螺母(10 )鑲嵌在下模套(9),上模(4)和上模套(3)中心設置有排氣孔(13),下模套(3)中設置有利用電阻絲加熱的加熱棒(11),下模(8)的上端面設置有溢流槽(5),下模(8)內部開有冷卻水管(7),用于將蝸輪坯頂出的頂桿(2)設置在沖頭(I)上,頂桿(2)穿過上模套(3)和上模的通孔(12),型腔(6)為帶多臺階的環形狀,內模壁設置有3° ^lO0的錐度,型腔(6)的各臺階過渡處設置有R1?R5的圓角。
【文檔編號】B22D17/22GK204052842SQ201420355463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30日
【發明者】薛鐵山 申請人:薛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