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處理鐵礬渣和鋅揮發窯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將所述鋅揮發窯渣進行磨細處理,以便得到窯渣粉末;
將所述窯渣粉末進行第一造球處理,以便得到母球;
將所述母球與石灰石粉末混合進行第二造球處理,以便在所述母球外表面形成石灰石層,得到球團中間體;
將所述球團中間體與鐵礬渣粉末、粘結劑和水混合進行第三造球處理,以便在所述石灰石層的外表面形成鐵礬渣層,得到混合球團;
利用轉底爐將所述混合球團進行還原焙燒處理,所述轉底爐沿物料流動方向依次設置進料區、鐵礬分解區、脫硫區、揮發區和還原區,混合球團依次由所述進料區進料;經所述鐵礬分解區進行分解處理,以便得到疏松球團和水蒸氣;所述疏松球團進入所述脫硫區進行脫硫處理,以便得到硫化物和脫硫球團;所述脫硫球團進入所述揮發區進行揮發處理,以便得到脫鋅球團和鋅粉塵;所述脫鋅球團進入所述還原區進行還原冶煉處理,以便得到金屬化球團和鉛粉塵;以及
將所述金屬化球團進行磨礦磁選處理,以便得到鐵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窯渣粉末的粒徑不大于0.074mm,
任選地,所述鐵礬渣粉末的粒徑不大于0.074m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球的直徑為3-5mm,所述石灰石層的厚度為2-3mm,所述鐵礬渣層的厚度為5-8mm。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球團的碳氧比為1.2-1.6:1。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鐵礬分解區的溫度為550-600℃,所述脫硫區的溫度為600-650℃,所述揮發區的溫度為900-980℃,所述還原區的溫度為1250-1300℃。
6.一種實施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處理鐵礬渣和鋅揮發窯渣的方法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磨細裝置,所述第一磨細裝置具有鋅揮發窯渣入口和窯渣粉末出口;
第一造球裝置,所述第一造球裝置具有窯渣粉末入口和母球出口,所述窯渣粉末入口與所述窯渣粉末出口相連;
第二造球裝置,所述第二造球裝置具有母球入口、石灰石粉末入口和球團中間體出口,所述母球入口與所述母球出口相連;
第三造球裝置,所述第三造球裝置具有球團中間體入口、鐵礬渣粉末入口、粘結劑入口、水入口和混合球團出口,所述球團中間體入口與所述球團中間體出口相連;
轉底爐,所述轉底爐沿物料流動方向依次設置進料區、鐵礬分解區、脫硫區、揮發區和還原區,所述進料區具有混合球團入口,所述混合球團入口與所述混合球團出口相連,所述鐵礬分解區具有第一煙道,所述脫硫區具有第二煙道,所述揮發區具有第三煙道,所述還原區具有第四煙道和金屬化球團出口;以及
磨礦磁選裝置,所述磨礦磁選裝置具有金屬化球團入口和鐵產品出口,所述金屬化球團入口與所述金屬化球團出口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底爐進一步包括:
輻射管,所述輻射管設置在所述鐵礬分解區和所述脫硫區的上方。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底爐進一步包括:
蓄熱式燒嘴,所述蓄熱式燒嘴設置在所述揮發區和所述還原區內。
9.根據權利要求6-8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底爐進一步包括:
第一溫度控制器,所述第一溫度控制器設置在所述轉底爐的所述鐵礬分解區,控制所述鐵礬分解區的溫度為550-600攝氏度;
第二溫度控制器,所述第二溫度控制器設置在所述轉底爐的所述脫硫區,控制所述脫硫區的溫度為600-650攝氏度;
第三溫度控制器,所述第三溫度控制器設置在所述轉底爐的所述揮發區,控制所述揮發區的溫度為900-980攝氏度;
第四溫度控制器,所述第四溫度控制器設置在所述轉底爐的所述還原區,控制所述還原區的溫度為1250-1300攝氏度。
10.根據權利要求6-9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進一步包括:
第二磨細裝置,所述第二磨細裝置具有鐵礬渣入口和鐵礬渣粉末出口,所述鐵礬渣粉末出口與所述第三造球裝置的鐵礬渣粉末入口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