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機械零部件的打磨裝置。
背景技術:
機械零部件成型時通常會殘留毛刺,精加工時需通過打磨裝置去除毛刺,然而傳統的打磨裝置局限性太大,不能滿足所有的機械零部件,然而傳統的打磨裝置在工作的時候震動比較大,不僅打磨裝置在工作中不穩定,而且會增加機械零部件加工時的誤差,這樣不僅損害打磨裝置,而且會使打磨后的機械零部件不合格,嚴重影響產品質量,打磨裝置的冷卻水,傳統的冷卻水會直接排出,會造成環境的污染,降低了人們的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機械零部件的打磨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機械零部件的打磨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內表面底部從左到右依次設有放料臺、卡槽和第一電機,所述卡槽的一側設有與卡槽相配合的卡尺,且卡尺與卡槽滑動連接,所述箱體的內部設有旋轉軸,旋轉軸上設有齒輪,且齒輪與卡尺遠離卡槽的一端嚙合連接,所述第一電機輸出軸上設有皮帶,所述皮帶遠離第一電機輸出軸的一端與設置在箱體內部的旋轉軸轉動連接,所述卡尺的頂部固定設有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的一端設有第一伸縮桿,所述第一伸縮桿遠離第一氣缸的一端設有打磨裝置,所述打磨裝置的內部設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兩側且位于打磨裝置的內部均設有減震墊層,所述第二電機的底部且位于打磨裝置的內部設有減震裝置,所述減震裝置的內部從上到下依次設有U形板、減震彈簧、擋板、減震墊鐵和剛性層,所述U形板與擋板通過減震彈簧連接,所述擋板與剛性層通過減震墊鐵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軸貫穿打磨裝置并延伸至打磨裝置的外部,且第二電機的輸出軸上設有打磨刀,所述放料臺上環繞設有三個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的一端設有第二伸縮桿,所述第二伸縮桿遠離第二氣缸的一端設有夾物塊,所述箱體的頂部設有水箱,且水箱的內部設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連通有進水管,所述進水管遠離水泵的一端設有噴頭,所述箱體的底部開設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內部設有過濾裝置,所述過濾裝置內從左到右依次設有粗效過濾層、精細過濾層和活性炭層,所述箱體的一側設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第一電機、第二電機、水泵、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減震墊層內部設有均勻分布的緩沖彈簧。
優選的,所述減震彈簧的數量至少為四個,且四個減震彈簧等距離分布在U形板與擋板之間。
優選的,所述夾物塊的表面設有防滑墊。
優選的,所述剛性層的內部設有加強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機械零部件的打磨裝置,通過對卡尺、卡槽和齒輪的設置,使打磨裝置可以通過上下移動,通過對第一氣缸和第一支撐桿的設置,使打磨裝置可以在水平方向上移動,從而使打磨裝置可以在水平和豎直方向上移動,提高了打磨裝置的通用性,通過對打磨裝置內的減震墊層和減震裝置的設置,減少了打磨裝置在工作時的震動,有效的提高了機械零部件的打磨效果,增加了產品質量,通過對出水管中的過濾裝置的設置,使打磨冷卻水得到了精細的過濾,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減震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放料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過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箱體、2放料臺、3卡槽、4第一電機、5卡尺、6齒輪、7皮帶、8第一氣缸、9第一伸縮桿、10打磨裝置、11第二電機、12減震墊層、13減震裝置、131 U形板、132減震彈簧、133擋板、134減震墊鐵、135剛性層、14打磨刀、15第二氣缸、16第二伸縮桿、17夾物塊、18水箱、19水泵、20進水管、21噴頭、22出水管、23過濾裝置、231粗效過濾層、232精細過濾層、233活性炭層、24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機械零部件的打磨裝置,包括箱體1,箱體1的內表面底部從左到右依次設有放料臺2、卡槽3和第一電機4,卡槽3的一側設有與卡槽3相配合的卡尺5,且卡尺5與卡槽3滑動連接,箱體1的內部設有旋轉軸,旋轉軸上設有齒輪6,且齒輪6與卡尺5遠離卡槽3的一端嚙合連接,第一電機4輸出軸上設有皮帶7,皮帶7遠離第一電機4輸出軸的一端與設置在箱體1內部的旋轉軸轉動連接,卡尺5的頂部固定設有第一氣缸8,第一氣缸8的一端設有第一伸縮桿9,第一伸縮桿9遠離第一氣缸8的一端設有打磨裝置10,從而使打磨裝置10可以在水平和豎直方向上移動,提高了打磨裝置10的通用性,打磨裝置10的內部設有第二電機11,第二電機11的兩側且位于打磨裝置10的內部均設有減震墊層12,減震墊層12內部設有均勻分布的緩沖彈簧,第二電機11的底部且位于打磨裝置10的內部設有減震裝置13,減震裝置11的內部從上到下依次設有U形板131、減震彈簧132、擋板133、減震墊鐵134和剛性層135,U形板131與擋板133通過減震彈簧132連接,擋板133與剛性層135通過減震墊鐵134固定連接,減震墊鐵134放于機械下面,支撐機械重量,具有減震支撐的作用,減震彈簧132的數量至少為四個,且四個減震彈簧132等距離分布在U形板131與擋板133之間,剛性層135的內部設有加強筋,加強筋強化了打磨裝置10的穩定性,減少了打磨裝置10在工作時的震動,有效的提高了機械零部件的打磨效果,增加了產品質量,第二電機11的輸出軸貫穿打磨裝置10并延伸至打磨裝置10的外部,且第二電機11的輸出軸上設有打磨刀14,放料臺2上環繞設有三個第二氣缸15,第二氣缸15的一端設有第二伸縮桿16,第二伸縮桿16遠離第二氣缸15的一端設有夾物塊17,夾物塊17的表面設有防滑墊,箱體1的頂部設有水箱18,且水箱18的內部設有水泵19,水泵19的出水口連通有進水管20,進水管20遠離水泵19的一端設有噴頭21,箱體1的底部開設有出水管22,出水管內部設有過濾裝置23,過濾裝置23內從左到右依次設有粗效過濾層231、精細過濾層232和活性炭層233,粗效過濾層231的主要結構材料選用碳鋼、低合金鋼或不銹鋼,過濾大顆粒雜質,精細過濾層232過濾細小的雜質,活性炭層233內部含有活性炭,吸附冷卻水中的有毒物質,使打磨冷卻水得到了精細的過濾,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箱體1的一側設有控制器24,控制器24與第一電機4、第二電機11、水泵19、第一氣缸8和第二氣缸15電性連接。
工作原理:工作前,把機械零部件放在放料臺2上,操作控制器24,啟動第二氣缸15,使第二伸縮桿16伸出,使夾物塊17夾住機械零部件,然后關閉第二氣缸15,通過控制器24啟動第一電機4,第一電機4通過皮帶7帶動齒輪6轉動,使卡尺5在卡槽3上上下運動,從而帶動打磨裝置10上下運動,等調節到合適的高度時,關閉第一電機4,隨后啟動第一氣缸8,第一氣缸8使第一伸縮桿9左右運動,從而帶動打磨裝置10左右運動,直至打磨刀14調整到機械零部件需要打磨的位置,然后關閉第一氣缸8,啟動第二電機11和水泵19,使第二電機11帶動打磨刀14,同時水泵19通過噴頭21給打磨處進行加水冷卻,等完成后,關閉第二電機11和水泵19,啟動第一電機4和第一氣缸8,使打磨刀14離開機械零部件,等離開后,關閉第一氣缸8和第一電機4,然后啟動第二氣缸15,使第二伸縮桿16收縮,從而夾物塊17松開,隨后取走完成的機械零部件,完成工作。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