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壓鑄成型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鑄機升降企板。
背景技術:
冷室壓鑄機是指壓射室置于環境溫度下的一種壓鑄機。打料部分是壓射動作的執行部分,主要由入料筒到企板之間的與柱架(鎖模部分)、機架相連的所有零件組成。
壓鑄機企板主要用來支撐打料系統和承受打料力的反作用力,企板開腔上下高度要能滿足滑塊座在不同的位置上,先前壓鑄模具的直澆口位置是不可移動的,導致打料位置也不可移動,這樣就不能對產品的不同位置進行打料,由此,固定位置常常不能滿足不同的產品或壓鑄工藝的設計需要,不僅限制了產品的種類,而且不能滿足客戶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壓鑄機升降企板,它的設計合理,可使壓鑄模具直澆口的位置在一定的范圍內上下移動。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壓鑄機升降企板,包括機身和打料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機身前端面均勻分布有掏料連接孔,掏料孔通過掏料連接孔與機身前端面連接,在機身下端設置有定位墊鐵支撐凸臺,升降油缸安裝凸臺安裝在定位墊鐵支撐凸臺,在打料通孔左右兩側的機身后端面上設置有升降導軌和支撐桿安裝凸臺。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機身低端設置有底腳。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掏料孔內部邊沿過渡圓角設計。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撐桿安裝凸臺均勻分別在機身后端面,至少為上下兩個。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撐桿安裝凸臺為長方圓形或/和圓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種壓鑄機升降企板,與傳統壓鑄機升降企板相比,本實用新型在打料部位由原來固定的打料圓孔改為長方孔,貫穿機身的中間部位,壓鑄模具直澆口的位置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上下移動,使可移動的范圍盡量擴大,這樣打料位置就打破了原來固定的局限,可滿足不同產品或壓鑄工藝的設計需要,既增加了產品的種類,又滿足了客戶的不同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示意圖;
圖2為圖1右視圖;
圖3為圖1后視圖;
圖4為A-A剖視結構示意簡圖;
圖5為B-B剖視結構示意簡圖;
圖6為C-C剖視結構示意簡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如下:
1、掏料孔;2、掏料孔連接孔;3、打料通孔;4、升降油缸安裝凸臺;5、底腳;6、定位墊鐵支撐凸臺;7、機身;8、支撐桿安裝凸臺;9、升降導軌。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描述。
如圖1~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壓鑄機升降企板,包括:
一種壓鑄機升降企板,包括機身7和打料通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機身7前端面均勻分布有掏料連接孔2,掏料孔1通過掏料連接孔2與機身7前端面連接,在機身7下端設置有定位墊鐵支撐凸臺6,升降油缸安裝凸臺4安裝在定位墊鐵支撐凸臺6,在打料通孔3左右兩側的機身7后端面上設置有升降導軌9和支撐桿安裝凸臺8,所述機身低端設置有底腳5,所述掏料孔1內部邊沿過渡圓角設計,所述支撐桿安裝凸臺8均勻分別在機身7后端面,至少為上下兩個,支撐桿安裝凸臺8為長方圓形或/和圓形。
以往壓鑄機升降企板在使用過程中,打料孔為一固定圓孔,位置不能移動,壓鑄模具的直澆口亦不能移動,但出于不同產品或壓鑄工藝的設計需要,直澆口的位置需要在一定的范圍內上下移動。
本實用新型在打料部位由原來固定的打料圓孔改為長方孔,貫穿機身的中間部位,壓鑄模具直澆口的位置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上下移動,使可移動的范圍盡量擴大,這樣打料位置就打破了原來固定的局限,可滿足不同產品或壓鑄工藝的設計需要,既增加了產品的種類,又滿足了客戶的不同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本實用新型滿足壓鑄模具直澆口的位置在一定的范圍內上下移動的需求。具體尺寸為:機身外形尺寸為1510×840×200mm;升降油缸安裝凸臺的長度、寬度分別為245mm和150mm;掏料連接孔直徑為φ60mm;打料通孔寬度為390mm;定位墊鐵支撐凸臺厚度、高度分別為15mm和220mm;底腳寬度為202mm;升降軌道高度10mm;支撐桿安裝凸臺高度為10mm;定位墊鐵支撐凸臺厚度20mm;支撐桿安裝(長圓)凸臺長度、寬度分別為370mm和190mm;升降軌道長度、寬度分別為810mm和80mm;支撐桿安裝(圓)凸臺直徑、中心距分別為φ190mm和501mm;打料通孔長度為1000mm。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創造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創造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創造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