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適用于粉末冶金干壓成型領域,特指實現在外形直徑小的模具,通過改變原有模具的設計,達到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
背景技術:
目前,一般產品的模具形狀都是不規則的,安裝難度系數大;干壓成型主要由上下模與型腔配合,將粉料壓縮到產品要求的高度。由于模具外徑小,且成型密度大,加壓成型時模具受壓后容易彎曲變形。只要模具有輕微的變形,在加壓時上模就會與型腔產生摩擦,使模具磨損,導致產品外觀不良。從而導致模具成本增加和品質不良。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模具,通過改變原有模具的設計,達到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使用壽命模具,包括模具;模具的主體安裝在定位座內,模具的工作部分露出定位座,露出定位座的工作部分的尺寸根據產品高度的不同進行調整。
此高使用壽命模具,在其外周配套有定位座,定位座的內孔與模具形狀完全相同,安裝時能精確定位;同時對模具起到保護作用,因為模具露出部分只需3-5mm,其余部分都在定位座里面,提高了模具的抗彎能力, 使模具不易彎曲變形;減少了模具損耗,大大的節約了模具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模具配套定位座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模具配套定位座另一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高使用壽命模具的主視圖;
圖4為圖3的俯視圖;
圖5為圖3的右視圖;
圖6為高使用壽命模具的立體圖。
圖中符號說明:
10、模具;11、直桿部;12、底座;
20、定位座;21、上半部分;211、凸部;212、基座;213、凹槽;214、通孔;22、下半部分;
H、模具工作部分的尺寸。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圖3、圖4,一種高使用壽命模具,包括模具10和定位座20。
如圖1,所述定位座20由上半部分21和下半部分22組合而成,所述上半部分包括凸部211和基座212。
如圖4,所述模具10包括直桿部11和底座12。
如圖4,所述直桿部11插設在凸部211的通孔214中,直桿部的頂端露出通孔,所述底座被上半部分的基座212和下半部分22夾持。
結合圖1、圖4,所述基座212開設凹槽213,所述底座12嵌設在凹 槽內。
所述上半部分21上螺接調整螺釘,調整螺釘的頂端伸入凹槽213內,抵在模具底座12的頂面上,所述上半部分21抵在模具底座的底面上。
上述通孔214和凹槽213構成定位座20的內孔,位于內孔中的模具部分為模具的主體,露出通孔的模具部分為模具的工作部分,工作部分的尺寸為H。
上述模具為現有技術中的原有模具,區別于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高使用壽命模具。
此高使用壽命模具,在其外周配套有定位座,定位座的內孔與模具形狀完全相同,安裝時能精確定位;同時對模具起到保護作用,因為模具露出部分的尺寸H只需3-5mm,其余部分都在定位座里面,提高了模具的抗彎能力,使模具不易彎曲變形。
以下是設計高使用壽命模具的具體方法:
1、模具配套定位座的內孔根據模具形狀用慢走絲線切割而成,為能精確定位,配合公差控制在+0.01/+0.005mm;
2、模具與定位座配合組裝后,露出部分的尺寸H根據產品高度的不同來調整,越短越能提高防護效果。
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