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連鑄中間包包蓋結構的改進,特別是一種改進的連鑄中間包包蓋。
背景技術:
煉鋼廠連鑄中間包是鋼包鋼水到連鑄結晶器凝固過程中的一個容器,其主要作用是盛裝鋼水,在連鑄生產過程中,中間包內的鋼水是個相對的動態平衡過程,鋼包內的鋼水通過鋼包長水口源源不斷地流入中間包,同時中間包內的鋼水通過中間包上下水口、浸入式水口流入結晶器,最終經冷卻凝固、矯直、切割后成為合格板坯,經軋制成合格的鋼材。
在鋼坯生產過程中,轉爐、鋼包、連鑄中間包是三大盛鋼容器。在這三大盛鋼容器中,能夠控制鋼水流速的只有中間包。考慮到鋼水的成分和鋼材的力學性能等特性,根據生產現場的鋼水溫度流連鑄連澆前后爐在轉爐出鋼溫度、精煉結束時的溫度,連鑄過程中的鋼包、中間包中的鋼水溫降、物流(轉爐出鋼時的鋼水質量,連鑄過程中鋼包和中間包中的鋼水質量變化)、時間流(生產1爐鋼水時的鐵水脫硫處理時間、轉爐冶煉時間、精煉時間、連鑄1爐鋼水所需要的時間以及鋼包中的鋼水從一個工位到達另外一個工位的調運時間。)的動態變化,通過中間包的塞棒控制調節鋼水流速,進一步控制拉坯速度,起到了對轉爐冶煉、鋼水精煉、連鑄成坯這三大系統過渡和銜接的作用。因此,中間包內的鋼水溫度變化是直接關系到鋼材質量和生產順行的最主要因素。
原設計的中間包的包蓋有兩種類型,一是采用厚度在150mm至200mm的厚鋼板,根據中包形狀和連鑄澆鋼需求開孔,直接蓋在中間包上,其缺陷首先是鋼板導熱系數高,散熱快,鋼板容易受熱變形,致使包蓋和包體之間出現縫隙,密封效果差。因此,導致鋼水在中間包內的保溫效果差,一是爐鋼水從開澆到連鑄結束的大約40分鐘時間,其溫降可達到40℃以上;二是有的中間包包蓋雖然在鋼板上加了一層耐火材料,采用掛釘固定。由于所加耐火材料層的工作面朝下,在高溫、熱振以及鋼渣、鋼水噴濺沖刷的惡劣工作環境下使用,耐火材料很容易脫落,在受重力作用下掉入中包鋼水。使鋼水受到污染,導致鋼材中大顆粒夾雜、夾渣的出現,惡化鋼材的力學性能和加工使用性能,因此,很難在實際生產中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連鑄中間包包蓋,其結構合理,可以有效防止鋼板由于受熱變形產生的翹曲、提高中間包密封效果和保溫效果,可以提高中間包包蓋使用壽命,提高連鑄生產效率和板坯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改進的連鑄中間包包蓋,包括與連鑄中間包包口相配合的連鑄中間包包蓋,連鑄中間包包蓋的結構為在長方形中間包包蓋基板上設置著兩只操作孔,在基板的周邊設置著邊框,在邊框內的基板上均布固接著掛釘,扁鋼方格網固接在基板的邊框和掛釘上,在扁鋼方格網上設置著兩只與基板的操作孔相對應的通孔,在具有扁鋼方格網的中間包包蓋內的基板上設置著耐火材料層。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是通過在鋼水連鑄中間包包蓋內加一層厚度介于120mm~180 mm耐高溫材料(耐火材料),同時為了防止在使用過程中耐火材料脫落掉入中間包鋼水,首先在加掛釘固定,再外加一層耐高溫扁鋼制作的方格網進行二次固定。采用耐火材料澆注料澆注成為一個整體,可適應高溫、沖刷、熱沖擊等惡劣的工作環境。
主要改進內容如下:
1、中間包包蓋基板為厚度 40 mm~60 mm鋼板,根據塞棒、大包長水口以及烘烤要求確定開孔的形狀、尺寸,在工作時插入長水口和塞棒后再對開孔密封。
2、根據保溫要求,設計耐火材料的厚度,掛釘高度通常控制在100mm~160 mm(固定桿和掛釘板合計高度),掛釘材質為耐高合金鋼。
3、扁鋼方格網的設計要求,材質耐高溫扁鋼,扁鋼厚度2.0 mm~3.0,扁鋼寬度15 mm~20 mm。正方形方格網的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通常控制在30 mm~35mm,也可根據要需設計扁鋼規格和方格網的小方格邊長。
4、鋼板表面均勻分布掛釘,與鋼板焊接牢固,掛釘板與扁鋼方格網通過焊接連接起來。
5、在鋼結構中間包包蓋框架內填充高鋁尖晶石、剛玉尖晶石、高純鋁澆注料等耐火材料。由于耐火材料是澆注成的整體,外層的耐火材料鑲嵌在扁鋼方格網內,起到了很的加固作用,掛釘和和扁鋼方格網固定兩次,耐火材料平面整體高出方格網平面,工作面的外觀應為一個平整的耐候材料平面,使用時耐候材料面作為工作面朝下,經烘烤干燥后進行使用。
改進效果:
1有效防止了鋼板由于受熱變形產生的翹曲、提高了中間包密封效果和保溫效果,一爐鋼水從連鑄開澆到結束這段時間內的溫降可減少8℃~15℃。
2中間包包蓋使用壽命與原結構的中間包蓋相比提高3倍。而且包蓋在更換耐火材料后可重復使用,大幅度降低了中間包包蓋的制造數量,同時相應降低了制造成本。
3與原有的帶耐火材料層的中間包比較,可有效防止由于耐材脫落掉入鋼水導致的鋼水污染。
4由于連鑄中間包鋼水溫度降低幅度小,生產采用低鋼水過熱度和恒拉速度連鑄,有效降低了板坯的偏析度,質量了提高。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有效防止了鋼板由于受熱變形產生的翹曲、提高了中間包密封效果和保溫效果,提高了中間包包蓋使用壽命,提高了連鑄生產效率和板坯質量。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本實用新型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改進的連鑄中間包包蓋,如圖1、圖2所示,包括與連鑄中間包包口相配合的連鑄中間包包蓋,連鑄中間包包蓋的結構為在長方形中間包包蓋基板1上設置著兩只操作孔2,在基板1的周邊設置著邊框3,在邊框3內的基板1上均布固接著掛釘4,扁鋼方格網5固接在基板的邊框3和掛釘4上,在扁鋼方格網5上設置著兩只與基板的操作孔2相對應的通孔,在具有扁鋼方格網5的中間包包蓋內的基板1上設置著耐火材料層6。基板1厚度為40-60mm的鋼板構成。掛釘4的高度為100-160mm。掛釘4的結構為在釘桿的外端設置著連接板。扁鋼方格網5的每個小方格的邊長為30-35mm,扁鋼的寬度為15-20mm。扁鋼方格網5的大小與基板邊框3的大小相適應。耐火材料層6高于扁鋼方格網5為1-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