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濕式拋光除塵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050210閱讀:502來源:國知局
濕式拋光除塵器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屬于作業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除塵裝置,特別是一種濕式拋光除塵器。



背景技術:

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它可制成各種日用品和工業用品。部分鋁制品在生產過程中需要進行拋光工序,拋光產生的鋁粉塵若擴散在空氣中,極易導致廠房燃燒,甚至爆炸。目前通過集塵罩和除塵器對粉塵進行收集和處理,為了保證生產作業的安全性,申請人曾提出了自動滅火除塵器(申請公布號106178788A)和一種防爆除塵器(申請公布號104190177A);上述除塵器能夠預防鋁粉塵在除塵器內燃燒以及及時消除意外隱患,但無法預防粉塵在集塵罩和連接管道內燃燒以及及時消除意外隱患。隨著人們對安全生產的要求越來越高,本領域技術人員也希望能夠提出安全性更高的除塵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濕式拋光除塵器,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出安全性更高的除塵裝置。

本發明的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本濕式拋光除塵器包括具有內腔的殼體,內腔的底部為盛水區域,內腔的前部為拋光集塵區域,拋光集塵區域的側壁上開有操縱口;內腔的后部為出風區域,拋光集塵區域與出風區域之間采用與殼體固定連接的隔板隔開,殼體中出風區域的側壁上開有出風口;殼體上還設有用于控制盛水區域中盛水高度且使隔板底緣與液面之間具有過風間隙的液面高度控制機構。

本濕式拋光除塵器的氣流運動軌跡為:出風口與負壓產生器相連通;使得氣流從操縱口進入拋光集塵區域,再通過過風間隙進入出風區域,通過過風間隙時氣流速度較高,即相對于拋光集塵區域氣流速度提高,高速氣流通過過風間隙時會夾帶部分水汽。采用本濕式拋光除塵器處理粉塵的工作原理為:拋光機的拋光輪位于拋光集塵區域內,工件被拋光輪磨削產生粉塵,粉塵在重力和氣流的作用下,大部分粉塵落在水面上,進而逐漸沉降至內腔的底面上;小部分粉塵隨氣流通過過風間隙,在此過程中水汽與粉塵混合;顯著降低了粉塵燃燒的可能性。

本濕式拋光除塵器具有集塵罩的功能和除塵器的功能,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濕式拋光除塵器省略了集塵罩與除塵器連接所需的管道,進而消除了粉塵在管道內沉降所產生的危險因素;以及本濕式拋光除塵器具有結構簡單且緊湊的優點;即采用本濕式拋光除塵器處理粉塵具有降低除塵設備占用面積的優點。

本濕式拋光除塵器使拋光產生的風塵首先直接落入水中,再者使粉塵與水汽混合在一起,水具有滅火的作用,因而顯著地降低了鋁鎂等易燃易爆粉塵燃燒和爆炸的可能性;即顯著地提高了除塵裝置的安全性。

本濕式拋光除塵器通過控制隔板底緣與液面之間過風間隙的大小實現氣流通過時自激產生水汽,即無需采用水泵和噴淋頭形成水汽,因而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以及能耗低的優點。

在上述的濕式拋光除塵器中,所述出風區域內設有水汽分離結構或出風口上串聯有水汽分離結構。含有水汽的氣流通過水汽分離結構分離使水汽重新凝結流回盛水區域,進而降低水的損耗;顯然,含有粉塵的氣流通過水汽分離結構分離使得粉塵也隨著水流流至盛水區域,進而粉塵均沉降在盛水區域底部,便于收集和處理粉塵。

在上述的濕式拋光除塵器中,所述液面高度控制機構為開設在殼體中盛水區域側壁上的排水孔。通過控制排水孔的位置實現控制液面高度;同時拋光產生的漂浮在水面上的物質也隨水流流走,易于精確地控制液面高度,進而精確地控制過風間隙大小。

在上述的濕式拋光除塵器中,所述液面高度控制機構包括穿入殼體內的進水管,進水管的內端部固定連接有浮球閥。通過控制浮球閥中浮球的位置實現控制液面高度;當水損耗后,浮球閥能自動打開,及時自動補水,進而保證液面高度相對不變。

在上述的濕式拋光除塵器中,所述液面高度控制機構包括穿入殼體內的進水管和設置在殼體內且下端部位于盛水區域內的一根防護管,防護管與殼體固定連接,防護管內設置液面傳感器,進水管上串聯有電磁閥,液面傳感器和電磁閥均與控制電路電連接。控制電路根據液面傳感器監測信號控制電磁閥開閉,即液面低于設定高度時,控制電磁閥開啟;液面達到設定高度時,控制電磁閥關閉,自動向盛水區域補水。防護管可避免拋光產生的漂浮在水面上的物質進入,顯著提高防護管內液面高度精確性,進而提高液面傳感器檢查液面高度精確性。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一中濕式拋光除塵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一中安裝有拋光機的濕式拋光除塵器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A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二中濕式拋光除塵器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三中濕式拋光除塵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是實施例四中濕式拋光除塵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7是實施例四中濕式拋光除塵器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8是實施例五中過風間隙處結構示意圖。

圖9是實施例六中調節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實施例七中液面高度控制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實施例八中液面高度控制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殼體;1a、避讓空間;1b、拋光集塵區域;1c、操縱口;1d、盛水區域;1e、清灰口;1f、出風區域;1g、過風間隙;1h、出風口;1i、維護門;2、拋光機;3、拋光輪;4、防風板;5、隔板;5a、凸起;5b、氣流死區;6、風機;7、斜板;8、進水管;9、浮球閥;10、液面;11、蓄水箱;12、調節板;12a、條形槽;12b、齒槽;13、螺栓螺母;14、排水孔;15、防護管;16、液面傳感器;17、電磁閥;18、控制電路。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濕式拋光除塵器包括具有內腔的殼體1。殼體1的中部為供拋光機2設置的避讓空間1a;本濕式拋光除塵器和拋光機2均放置在地面上,拋光機2的機身位于避讓空間1a內;拋光機2的刨光軸兩端均穿入殼體1內。殼體1中內腔與刨光軸端部位置相對應區域為拋光集塵區域1b,即拋光集塵區域1b位于內腔的前部,拋光集塵區域1b的側壁上開有操縱口1c。拋光集塵區域1b的大小和操縱口1c的大小可根據拋光輪3大小和工件大小進行設置,這樣與傳統的集塵罩結構和使用方式相同,保證本濕式拋光除塵器的通用性。本濕式拋光除塵器中具有兩個拋光集塵區域1b,即具有雙工位。根據實際情況,本濕式拋光除塵器也可設計成單工位結構,這樣兩臺本濕式拋光除塵器與一臺拋光機2配合使用。

內腔的底部為盛水區域1d,即拋光集塵區域1b位于盛水區域1d的前部上方。盛水區域1d的底板傾斜設置,即底板的后部低于前部,這樣在水中沉降的粉塵自然地向后部滑動,使粉塵聚集在一起便于清理。

殼體1的后側開設有清灰口1e,為了避免氣流從清灰口1e進入殼體1內腔,殼體1的后側壁上固連有伸入液面10以下的防風板4。

內腔的后部為出風區域1f,殼體1中避讓空間1a的正上方也為出風區域1f,進而提高出風區域1f的體積以及降低氣流在出風區域1f內的流速,進而提高分離效率。拋光集塵區域1b與出風區域1f采用與殼體1固定連接的隔板5隔開。殼體1中出風區域1f的頂面上開有出風口1h。

出風區域1f內設有水汽分離結構,水汽分離結構為設置在出風區域1f內且與殼體1固定連接的多張傾斜設置的斜板7,斜板7使氣流迂回曲折流動,水汽與斜板7碰撞,進而水汽失去動能,凝聚在斜板7表面上,水汽凝聚量增大后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向下流動,進而流回至盛水區域1d內。根據實際情況,水汽分離結構也可采用下述結構替換:出風區域1f的底部設有承載網,承載網與殼體1相連接,在出風區域1f內填充有大量的空心多面塑料球;即空心多面塑料球堆放在承載網上,大量堆放在一起的多面塑料球也具有分離水汽和粉塵的作用,根據實際的水汽和粉塵分離效果還可靈活地調整多面塑料球的數量,具有使用方便的優點;同時多面塑料球具有采購成本低,可反復清洗使用以及清洗方便的優點。

殼體1上還設有用于控制盛水區域1d中盛水高度使隔板5底緣與液面10之間留有過風間隙1g的液面高度控制機構。過風間隙1g的高度為10~30mm。液面高度控制機構包括穿入殼體1內的進水管8,進水管8的內端部固定連接有浮球閥9。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同實施例一的結構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處不再累贅描述,僅描述不一樣的地方,不一樣的地方在于:如圖4所示,殼體1的頂板上固定有與出風口1h相連通的風機6,這樣兩個拋光集塵區域1b的氣流均由上述的一臺風機6產生。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同實施例一的結構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處不再累贅描述,僅描述不一樣的地方,不一樣的地方在于:殼體1的頂部固定有蓄水箱11,蓄水箱11可存放水,蓄水箱11與進水管8相連通,該水既向盛水區域1d內補充,也可用于消防用水,進而顯著地提高了拋光操縱區域的安全性。

實施例四

本實施例同實施例一的結構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處不再累贅描述,僅描述不一樣的地方,不一樣的地方在于:本濕式拋光除塵器中僅具有一個拋光集塵區域1b,即為單工位拋光除塵器;本濕式拋光除塵器適合應用在大布輪拋光機中。

殼體1的后部左右兩側均開設有清灰口1e。出風區域1f的后側壁上設置有維護門1i,進而便于人們清洗斜板7上的集塵。斜板7中的三邊與殼體密封連接,另外一邊部具有向下翻折的翻沿,翻沿的寬度為5~15mm,該翻沿具有提高氣流與斜板碰撞可能性,進而提高水汽和粉塵分離效率。

隔板5的底部具有向拋光集塵區域1b方向的凸起5a,凸起5a與平整區域之間曲線平滑過渡。凸起5a具有縮小大布拋光輪后側底部與隔板5之間空間,進而提高集塵效率。隔板5的平整區域與凸起5a之間還形成一個氣流死區5b,部分氣流會進入氣流死區5b,換言之,進入氣流死區5b內的氣流中含有的水汽和粉塵會被分離出來,進而提高了分離效率。

實施例五

本實施例同實施例一至實施例四的結構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處不再累贅描述,僅描述不一樣的地方,不一樣的地方在于:隔板5的底部固定有能調整過風間隙大小的調節板12。過風間隙由調節板12的底緣與液面之間形成。調節板12上開有條形槽12a,隔板5上固定有鎖止螺栓螺母13;螺栓穿過條形槽12a,通過旋擰螺母實現固定調節板12或使調節板12能夠移動,以及通過上下移動調節板12實現調整調節板12的底緣與液面之間間隙,進而實現調整過風間隙大小。

實施例六

本實施例同實施例一至實施例四的結構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處不再累贅描述,僅描述不一樣的地方,不一樣的地方在于:調節板12的底部具有多個齒槽12b,氣流通過齒槽12b時能使水面產生波浪以及在過風間隙處產生水花,提高粉塵與水的接觸面,使的粉塵更易與水面接觸,以及含有粉塵的氣流中混入更多水汽。

實施例七

本實施例同實施例一的結構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處不再累贅描述,僅描述不一樣的地方,不一樣的地方在于:液面高度控制機構為開設在殼體1中盛水區域1d側壁上的排水孔14。

實施例八

本實施例同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的結構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處不再累贅描述,僅描述不一樣的地方,不一樣的地方在于:液面高度控制機構包括穿入殼體內的進水管和設置在殼體內且下端部位于盛水區域內的一根防護管15,防護管15與殼體固定連接,防護管15內設置液面傳感器16,進水管上串聯有電磁閥17,液面傳感器16和電磁閥17均與控制電路18電連接。采用該液面高度控制機構可在控制電路18上電連接報警器,當液面低于設定值后控制電路控制報警器發出報警信號。控制電路還可以風機電連接,即液面低于設定值后控制電路同時控制風機停機,以及僅當風機處于停機狀態時控制電路才電磁閥17開啟,該結構具有安全性高,液面高度控制精確的優點。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