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磨料水射流機械設備設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交流式電磁驅動磨料漿體射流增壓裝置。
背景技術:
水射流是由噴嘴流出形成的不同形狀的高速水流束,射流的流速取決于噴嘴出口截面前后的壓力降。水射流是能量轉變與應用的最簡單的一種形式。通常,動力驅動泵通過對水完成一個吸、排過程,將一定量的水泵送到高壓管路,使其以一定能量到達噴嘴。而噴嘴的孔徑要求比高壓管路直徑小得多,因此到達噴嘴的這一一定量的水要想流出噴嘴孔,必須加速。這樣,經過噴嘴孔加速凝聚的水就形成了射流。磨料射流是指磨料在某種外動力的作用下被加速后,高速運動的磨料所形成的射流。傳統的磨料水射流設備是以水作為介質,通過高壓發生設備使它獲得巨大能量后,再通過供料裝置將磨料直接注入高壓水中,使其以一種特定的流體運動方式高速從噴嘴噴射出來,形成能量高速集中的一股磨料水射流。
然而,現有的電磁磨料漿體射流裝置采用永磁體作為磁源,不能提供高磁場強度,且形成射流的壓頭比較小,只能采用托起液體升高的高低來計算產生的動力,無法避免電磁難以驅動電磁驅動磨料漿體形成射流的現象發生,有些電磁磨料漿體射流裝置不能增加電極板電極密度,武大保證正弧形鍍鉑電極板與負弧形鍍鉑電極板之間的電場強度及電場的均勻性,還有的電磁磨料漿體射流裝置不能保證安培力方向與流道方向出口方向相同,無法充分降低電磁驅動磨料漿體形成射流的能量損失。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快捷方便、安全高效的一種交流式電磁驅動磨料漿體射流增壓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快捷方便、安全高效的一種交流式電磁驅動磨料漿體射流增壓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交流式電磁驅動磨料漿體射流增壓裝置,包括交流電控制箱和移動架,所述交流電控制箱的下端安裝有正極接線座和負極接線座,其中,還包括正交電磁場驅動裝置,所述正交電磁場驅動裝置包括圓形截面流道,所述圓形截面流道的外側安裝有尼龍方形框,所述尼龍方形框的上側和尼龍方形框的下側均安裝有通電線圈排,所述圓形截面流道的內側對稱安裝有正弧形鍍鉑電極板和負弧形鍍鉑電極板,所述相鄰正弧形鍍鉑電極板和相鄰負弧形鍍鉑電極板之間設有小缺口,所述正弧形鍍鉑電極板和負弧形鍍鉑電極板之間設有大缺口,所述通電線圈排水平線與大缺口的垂線相互垂直,所述尼龍方形框上側的通電線圈排輸入線和尼龍方形框下側的通電線圈排輸出線分別與正極接線座相連接,所述尼龍方形框上側的通電線圈排輸出線和尼龍方形框下側的通電線圈排輸入線分別與負極接線座相連接。
所述正交電磁場驅動裝置安裝在移動架的上端,所述移動架的上側通過支撐架安裝有磨料漿體存儲箱,所述交流電控制箱位于磨料漿體存儲箱的左側,所述移動架的左端安裝有L形隔磁板,所述交流電控制箱還安裝在L形隔磁板的上側,所述圓形截面流道的右端通過管道與磨料漿體存儲箱相連接。
所述圓形截面流道的左端圓臺形過渡端口,所述圓臺形過渡端口的左端依次安裝有閘閥和單向閥,所述單向閥的左端安裝噴頭,所述移動架底部對稱安裝有移動輪。
所述正弧形鍍鉑電極板和負弧形鍍鉑電極板均有多個,且對稱安裝在圓形截面流道的內側,所述通電線圈排由多個通電線圈組成。
現場使用時,首先,操作人員將控制器件、放大電路和電容器等部件依次分類安裝在交流電控制箱內,將尼龍方形框上側的通電線圈排輸入線和尼龍方形框下側的通電線圈排輸出線分別與正極接線座相連接,所述尼龍方形框上側的通電線圈排輸出線和尼龍方形框下側的通電線圈排輸入線分別與負極接線座相連接。
其次,操作人員將配制好的磨料漿體倒入磨料漿體存儲箱內,使磨料漿體溶液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下,充滿圓形截面流道內,將交流電控制箱的輸入電源線連接在380V電源上。
再次,操作人員將正弧形鍍鉑電極板和負弧形鍍鉑電極板分別連接在直流電源上,啟動直流電源,正弧形鍍鉑電極板和負弧形鍍鉑電極板之間形成電場。
最后,操作人員啟動交流電控制箱,通電后的通電線圈排在尼龍方形框的上下兩側產生分別產生電磁力,且電磁力的方向相同,再電磁強度和磁場強度作用下,驅動圓形截面流道內的磨料漿體溶液移動并經噴嘴處形成射流,待完成射流后,關閉交流電控制箱,即可完成電磁驅動磨料漿體射流增壓工作。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采用通電線圈并引入交流電,能有效提高磁場強度,避免因磁場弱而造成電場強度與磁場強度不必配,繼而造成電磁難以驅動電磁驅動磨料漿體形成射流的現象發生,通過設置正弧形鍍鉑電極板、負弧形鍍鉑電極板、小缺口和大缺口有助于增加電極板電極密度,保證正弧形鍍鉑電極板與負弧形鍍鉑電極板之間的電場強度及電場的均勻性,通電線圈排水平線與大缺口的垂線相互垂直有助于電場與磁場正交布置,保證安培力方向與流道方向出口方向相同,充分降低電磁驅動磨料漿體形成射流的能量損失,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經濟實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圓形截面流道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向剖視圖;
圖4為圖1中圓臺形過渡端口的左視圖。
圖中:1、交流電控制箱;11、正極接線座;12、負極接線座;2、移動架;21、磨料漿體存儲箱;22、L形隔磁板;23、移動輪;3、正交電磁場驅動裝置;31、圓形截面流道;311、尼龍方形框;3111、通電線圈排;312、正弧形鍍鉑電極板;313、負弧形鍍鉑電極板;314、圓臺形過渡端口;3141、閘閥;3142、單向閥;3143、噴頭;4、小缺口;5、大缺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所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所述一種交流式電磁驅動磨料漿體射流增壓裝置,包括交流電控制箱1和移動架2,所述交流電控制箱1的下端安裝有正極接線座11和負極接線座12,還包括正交電磁場驅動裝置3,所述正交電磁場驅動裝置3包括圓形截面流道31,所述圓形截面流道31的外側安裝有尼龍方形框311,所述尼龍方形框311的上側和尼龍方形框311的下側均安裝有通電線圈排3111,所述圓形截面流道31的內側對稱安裝有正弧形鍍鉑電極板312和負弧形鍍鉑電極板313,所述相鄰正弧形鍍鉑電極板312和相鄰負弧形鍍鉑電極板313之間設有小缺口4,所述正弧形鍍鉑電極板312和負弧形鍍鉑電極板313之間設有大缺口5,所述通電線圈排3111水平線與大缺口5的垂線相互垂直,所述尼龍方形框311上側的通電線圈排3111輸入線和尼龍方形框311下側的通電線圈排3111輸出線分別與正極接線座312相連接,所述尼龍方形框311上側的通電線圈排3111輸出線和尼龍方形框311下側的通電線圈排3111輸入線分別與負極接線座313相連接。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所述正交電磁場驅動裝置3安裝在移動架2的上端,所述移動架2的上側通過支撐架安裝有磨料漿體存儲箱21,所述交流電控制箱1位于磨料漿體存儲箱21的左側,所述移動架2的左端安裝有L形隔磁板22,所述交流電控制箱1還安裝在L形隔磁板22的上側,所述圓形截面流道31的右端通過管道與磨料漿體存儲箱21相連接。
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所述圓形截面流道31的左端圓臺形過渡端口314,所述圓臺形過渡端口314的左端依次安裝有閘閥3141和單向閥3142,所述單向閥314的左端安裝噴頭3143,所述移動架2底部對稱安裝有移動輪23。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所述正弧形鍍鉑電極板312和負弧形鍍鉑電極板313均有兩個,且對稱安裝在圓形截面流道31的內側,所述通電線圈排3111由六個通電線圈組成。
現場使用時,首先,操作人員將控制器件、放大電路和電容器等部件依次分類安裝在交流電控制箱1內,將尼龍方形框311上側的通電線圈排3111輸入線和尼龍方形框311下側的通電線圈排3111輸出線分別與正極接線座312相連接,所述尼龍方形框311上側的通電線圈排3111輸出線和尼龍方形框311下側的通電線圈排3111輸入線分別與負極接線座313相連接。
其次,操作人員將配制好的磨料漿體倒入磨料漿體存儲箱21內,使磨料漿體溶液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下,充滿圓形截面流道31內,將交流電控制箱1的輸入電源線連接在380V電源上。
再次,操作人員將正弧形鍍鉑電極板312和負弧形鍍鉑電極板313分別連接在直流電源上,啟動直流電源,正弧形鍍鉑電極板312和負弧形鍍鉑電極板313之間形成電場。
最后,操作人員啟動交流電控制箱1,通電后的通電線圈排3111在尼龍方形框311的上下兩側產生分別產生電磁力,且電磁力的方向相同,再電磁強度和磁場強度作用下,驅動圓形截面流道31內的磨料漿體溶液移動并經噴嘴處形成射流,待完成射流后,關閉交流電控制箱1,即可完成電磁驅動磨料漿體射流增壓工作。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