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放鉛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金屬鉛冶煉爐的無氧放鉛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鉛冶煉爐熔煉過程完成后需排渣放鉛。通常放鉛口位于冶煉爐一側,鉛液通過鉛溜槽直接流入鉛包或鉛鍋中,鉛液溫度一般在800℃以上,放鉛的整個過程流動的鉛液裸露在空氣中,高溫的液態鉛在空氣中極易氧化造渣并產生大量的鉛煙,危害操作工人的身體健康,造成環境污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金屬鉛冶煉爐的無氧放鉛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金屬鉛冶煉爐的無氧放鉛裝置,包括圓柱形的放鉛槽,所述放鉛槽的一端設有彎折頭,彎折頭的端部通過設置階梯部形成凸頭,在冶煉爐爐體的側壁下方設置出料部,出料部上方開設有出料孔,出料孔周圍設置與階梯部相匹配的階梯;所述彎折頭的階梯部環設有密封墊圈;所述放鉛槽上還設有真空泵,真空泵與放鉛槽內部連通。
優選地,所述放鉛槽上方設有吊耳。
優選地,所述密封墊圈為硅膠材質。
優選地,所述放鉛槽的1/3處及2/3處分別設置有兩級過濾網。
優選地,所述放鉛槽底部設有支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構思新穎,放鉛槽的彎折頭與冶煉爐爐體的出料部密封連接,并通過真空泵將放鉛槽內抽真空,形成無氧環境,防止液態鉛與空氣接觸,避免鉛液氧化造渣,提高了產品質量,減少了放鉛過程中能鉛煙等有害氣體對人體產生的傷害,保護了環境。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金屬鉛冶煉爐的無氧放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金屬鉛冶煉爐的無氧放鉛裝置與爐體配合的示意圖。
圖中:1、放鉛槽,2、彎折頭,3、過濾網,4、真空泵,5、吊耳,6、凸頭,7、階梯部,8、密封墊圈,9、爐體,10、出料部,11、出料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實施例一
參照圖1-2,一種金屬鉛冶煉爐的無氧放鉛裝置,包括圓柱形的放鉛槽1,所述放鉛槽1的一端設有彎折頭2,彎折頭2的端部通過設置階梯部7形成凸頭6,在冶煉爐爐體9的側壁下方設置出料部10,出料部10上方開設有出料孔11,出料孔11周圍設置與階梯部7相匹配的階梯。所述放鉛槽1上方設有吊耳5,當鉛系列合金取樣檢測合格后,用行車通過吊耳5吊起放鉛槽1,并將放鉛槽1的彎折頭2搭設在冶煉爐爐體9的出料部10上,使彎折頭2的凸頭6卡入出料部10的出料孔11內,此時放鉛槽1為傾斜狀態,便于液態鉛自流,爐體9內的液態鉛由出料孔11流出,經過彎折頭2進入放鉛槽1。由于液態鉛經過彎折頭2時需要向上運動,液態鉛中含有的鉛渣會產生沉淀,降低了渣率。
所述彎折頭2的階梯部7環設有密封墊圈8,密封墊圈8使凸頭6與出料孔11之間連接更加緊密,防止外界空氣進入,形成無氧環境。所述密封墊圈8為硅膠材質。
優選地,所述放鉛槽1底部設有支架。
實施例二
所述放鉛槽1上還設有真空泵4,將放鉛槽1放置在冶煉爐爐體9上后, 啟動真空泵4將放鉛槽1內部抽真空,形成無氧環境。
實施例三
所述放鉛槽1的1/3處及2/3處分別設置有兩級過濾網3,液態鉛經過兩級過濾網3過濾后流入鑄錠機中進行鑄錠,進一步降低了渣率。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構思新穎,放鉛槽的彎折頭與冶煉爐爐體的出料部密封連接,并通過真空泵將放鉛槽內抽真空,形成無氧環境,防止液態鉛與空氣接觸,避免鉛液氧化造渣,提高了產品質量,減少了放鉛過程中能鉛煙等有害氣體對人體產生的傷害,保護了環境。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