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鋼棒用盤條的生產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鋼棒用盤條的生產方法。該生產方法包括:步驟1、轉爐冶煉,轉爐終點鋼水碳含量為0.06~0.15wt%、磷含量為0.011~0.020wt%,出鋼溫度為1630~1650℃;步驟2、鋼包爐精煉,精煉就位溫度為1504~1581℃,精煉離位溫度為1557~1605℃;步驟3、小方坯連鑄,過熱度設置為20~32℃,拉速設置為2~2.2m/min;步驟4、高線軋制,鋼坯加熱時間大于2小時;加熱段溫度設置為:加熱上段溫度為1050~1200℃,加熱下段溫度980~1180℃,加熱段時間不少于1小時;均熱上段溫度為1000~1200℃,均熱下段溫度為980~1180℃,均熱段時間不少于1小時;開軋溫度為960~1000℃;盤條吐絲溫度為900~950℃。采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制備的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鋼棒用盤條質量穩定均一,無裂紋缺陷。
【專利說明】
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鋼棒用盤條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金屬材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鋼棒用盤條的生產 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傳統的30MnSi受其強度低和容易滯后斷裂影響,其逐漸被高強度30Si2Mn代替,該 鋼種是一種具有較高強度、韌性和抗沖擊性能的中低碳合金鋼,其熱乳盤條經拉拔強化和 調制熱處理后主要應用于制作港口混凝土管粧、高層建筑地基混凝土管粧等。
[0003] 由于30Si2Mn屬高硅鋼,硅的導熱性較差,在鋼中傳熱不好,因此快速加熱或急冷 易使鋼坯產生裂紋,特別在嚴冬季節生產,更易產生裂紋,因此該產品生產起來具有一定難 度。
【發明內容】
[0004]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鋼棒用盤條的生產方法。
[0005]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鋼棒用盤條的生產方法,其包括:
[0006] 步驟1、轉爐冶煉,轉爐終點鋼水碳含量為0.06~0.15wt %、磷含量為0.011~ 0.020wt%,出鋼溫度為 1630~1650°C ;
[0007] 步驟2、鋼包爐精煉,精煉就位溫度為1504~1581°C,精煉離位溫度為1557~1605 °C;
[0008] 步驟3、小方坯連鑄,過熱度設置為20~32°C,拉速設置為2~2.2m/min;
[0009] 步驟4、高線乳制,鋼坯加熱時間大于2小時;加熱段溫度設置為:加熱上段溫度為 1050~1200°C,加熱下段溫度980~1180°C,加熱段時間不少于1小時;均熱上段溫度為1000 ~1200°C,均熱下段溫度為980~1180°C,均熱段時間不少于1小時;開乳溫度為960~1000 °C ;盤條吐絲溫度為900~950°C。
[0010] 進一步地,步驟1中,出鋼平均溫度為1638 °C ;轉爐終點鋼水中碳的平均含量為 O.llwt%,磷的平均含量為0.16wt%。
[0011] 進一步地,步驟1中,轉爐終點鋼水中硫的含量不大于〇. 〇5wt%。
[0012] 進一步地,步驟2中,精煉處理的時間為30~56min。
[0013] 進一步地,步驟2中,精煉處理的時間為40min。
[0014] 進一步地,步驟2中,精煉就位平均溫度為1519°C,精煉離位平均溫度為1564°C。
[0015] 進一步地,步驟4中,斯太爾摩線保溫罩和風機均關閉。
[0016]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鋼棒用盤條的生產方法,該在不改變工藝路 線的前提下,通過調整涉及加熱工藝和乳制工藝生產出質量穩定較為均一的高強度預應力 混凝土鋼棒用盤條,以最經濟又最簡便的方法避免了成品盤條的裂紋缺陷的產生。
【具體實施方式】
[0017]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鋼棒用盤條的生產方法,本領域技術人員 可以借鑒本文內容,適當改進工藝參數實現。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所有類似的替換和改動對 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它們都被視為包括在本發明。本發明的方法及應用已 經通過較佳實施例進行了描述,相關人員明顯能在不脫離本
【發明內容】
、精神和范圍內對本 文所述的方法和應用進行改動或適當變更與組合,來實現和應用本發明技術。
[0018]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鋼棒用盤條的生產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0019] 步驟1、轉爐冶煉,轉爐終點鋼水碳含量為0.06~0.15wt %、磷含量為0.011~ 0.020wt%,出鋼溫度為 1630~1650°C ;
[0020] 步驟2、鋼包爐精煉,精煉就位溫度為1504~1581°C,精煉離位溫度為1557~1605 °C;
[0021] 步驟3、小方坯連鑄,過熱度設置為20~32°C,拉速設置為2~2.2m/min;
[0022] 步驟4、高線乳制,鋼坯加熱時間大于2小時;加熱段溫度設置為:加熱上段溫度為 1050~1200°C,加熱下段溫度980~1180°C,加熱段時間不少于1小時;均熱上段溫度為1000 ~1200°C,均熱下段溫度為980~1180°C,均熱段時間不少于1小時;開乳溫度為960~1000 °C ;盤條吐絲溫度為900~950°C。
[0023] 步驟1中,鋼水成分可以采用現有的30Si2Mn鋼水成分。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及供精 煉鋼水成分,轉爐終點鋼水中硫的含量優選不大于〇.〇5wt%。在轉爐冶煉過程中可以加入 白灰、白云石等造渣輔料,出鋼過程中根據成品30Si 2Mn鋼成分要求可以加入硅鐵、硅錳和 鋁硅錳進行脫氧合金化。
[0024]出鋼平均溫度優選為1638Γ;轉爐終點鋼水中碳的平均含量優選為O.llwt%,磷 的平均含量優選為〇. 16wt %。
[0025] 步驟2優選在LF爐中進行。作為優選方案,精煉就位平均溫度為1519°C,精煉離位 平均溫度為1564°C。精煉處理的時間為30~56min,更優選為40min。
[0026] 步驟4中斯太爾摩線保溫罩和風機優選均關閉。
[0027]本發明提供的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鋼棒用盤條的生產方法在不改變工藝路線的 前提下,通過調整涉及加熱工藝和乳制工藝生產出質量穩定較為均一的高強度預應力混凝 土鋼棒用盤條,以最經濟又最簡便的方法避免了成品盤條的裂紋缺陷的產生。
[0028]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0029] 工業試驗生產工藝簡述如下:
[0030] 轉爐冶煉一 (LF)鋼包爐精煉一小方坯連鑄(150mm X 150mm)-高線乳制。
[0031] 工業試生產了 10爐鋼,具體的工藝參數控制如下:
[0032] 1、轉爐生產
[0033] 轉爐冶煉時根據實際情況加入白灰4000~5000kg,白云石800~1200kg,出鋼過程 中加入硅鐵2000kg,硅錳合金1000kg,鋁硅錳200kg。
[0034]轉爐終點鋼水的碳含量、磷含量(質量百分數)及出鋼溫度如表1所示。
[0035]表1轉爐出鋼的成分及溫度
[0038] 2、LF 爐生產
[0039] LF爐精煉根據鋼水成分及溫度變化進行加輔料造渣,加合金進行微調和升溫操 作。加入白灰400~500kg,螢石200kg,研^土150~200kg,電石50kg,合金根據精煉就位成分 進行微調錳鐵300~500kg,硅鐵300~500kg,喂入硅鈣線150m。精煉LF爐溫度控制及時間如 表2所示。
[0040] 表2精煉LF爐溫度控制及時間
[0042] 3、連鑄生產
[0043] 連鑄生產中過熱度控制在20~32°C之間,拉速在2~2.2m/min之間,鋼水的成分 (質量百分數)控制如表3所示。
[0044]表3成品成分(% )
[0047] 4、乳鋼生產
[0048]鋼坯在加熱爐內加熱時間大于2小時,加熱段溫度:加熱上段溫度為1050~1200 °C,加熱下段溫度980~1180°C,保證加熱段時間不少于1小時;均熱上段溫度為1000~1200 °C,均熱下段溫度為980~1180°C,保證均熱段時間不少于1小時,使鋼坯通條溫度均勻。鋼 坯開乳溫度在鋼坯開乳溫度在960 °C~1000 °C的范圍內,對線材進行控冷乳制,吐絲溫度為 900~950°C,斯太爾摩線保溫罩和風機均關閉。具體工藝參數如表4所示。
[0049] 表4乳鋼工藝參數(°C)
[0051 ] 5、性能檢驗
[0052] 對上述十個試樣進行抗拉強度和斷面收縮率的檢測,檢測結果如表5所示。
[0053] 表5性能檢測結果
[0055] 由表5可知,試驗的10爐鋼試樣性能完全滿足盤條的性能要求。
[0056] 6、表面質量
[0057]上述10個爐鋼試樣未發現表面裂紋等缺陷,完全滿足盤條的表面質量要求。
[0058]由上述內容可知,采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制備的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鋼棒用盤條 質量穩定均一,無裂紋缺陷。
[0059]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 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 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 一種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鋼棒用盤條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轉爐冶煉,轉爐終點鋼水碳含量為0.06~0 . 15wt %、磷含量為0.011~ 0.020wt%,出鋼溫度為 1630~1650°C ; 步驟2、鋼包爐精煉,精煉就位溫度為1504~1581°C,精煉離位溫度為1557~1605 °C ; 步驟3、小方坯連鑄,過熱度設置為20~32°C,拉速設置為2~2.2m/min; 步驟4、高線乳制,鋼坯加熱時間大于2小時;加熱段溫度設置為:加熱上段溫度為1050 ~1200°C,加熱下段溫度980~1180°C,加熱段時間不少于1小時;均熱上段溫度為1000~ 1200°C,均熱下段溫度為980~1180°C,均熱段時間不少于1小時;開乳溫度為960~1000°C ; 盤條吐絲溫度為900~950 °C。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出鋼平均溫度為1638Γ;轉 爐終點鋼水中碳的平均含量為0. llwt%,磷的平均含量為0.16wt%。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轉爐終點鋼水中硫的含量不 大于0 · 05wt%。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精煉處理的時間為30~ 56min〇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精煉處理的時間為40min。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精煉就位平均溫度為1519 °C,精煉離位平均溫度為1564°C。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斯太爾摩線保溫罩和風機均 關閉。
【文檔編號】C21D8/08GK105970082SQ201610377425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5月31日
【發明人】呂剛, 戈春剛, 譚曉東
【申請人】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