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鑄機大包套管吹氧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鑄造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連鑄機大包套管吹氧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我廠連鑄小方坯在生產中,大包水口采用套管保護澆鑄的形式,在套管使用一定的時間后會結冷鋼和鋼渣,影響下包鋼水開澆時的密封效果,這就要求我們定時清除套管內的冷鋼和鋼渣,我們以前是用一根通經為10_的吹氧管通氧氣去吹掉套管內的冷鋼和鋼渣,這樣存在如下弊端:
[0003](1)吹氧點只有一個,要人手工移動吹氧管去除套管四周的冷鋼和鋼渣。
[0004](2)吹套管時很難看清吹掃的情況,這樣吹掃的效果不穩定,沒吹到的點還有鋼渣殘留物,同時在套管內放入密封圈后影響密封效果,在連鑄大包鋼水通過套管進入中包時鋼水易氧化,影響鋼水質量。
[0005](3)這種吹氧方式引起的煙霧灰塵較大,影響現場的產生環境,且對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不利。
[0006](4)這種吹氧方式效率不高,吹氧時間長,影響連鑄生產時間,且耗氧量增加,使用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操作省力,能充分吹去大包套管內冷鋼和鋼渣的連鑄機大包套管吹氧器。
[0008]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連鑄機大包套管吹氧器,包括可與大包套管上腔頭連接的吹氧頭、可連接輸氣管道氧氣閥的皮管及連接吹氧頭和皮管的輸氣管,吹氧頭內形成氣腔,輸氣管內形成連通皮管和氣腔的輸氣通道,輸氣管的外壁形成握持部;所述吹氧頭呈扁狀圓形結構,該吹氧頭一端面連接輸氣管,吹氧頭另一端面均勻分布有第一吹氧嘴,吹氧頭側面沿周向均勻分布有第二吹氧嘴,該第二吹氧嘴具有向與大包套管連接方向傾斜的吹氣末端。本實用新型的輸氣管可實現氧氣的傳輸,握持部可方便吹氧器的握持,皮管則可實現輸氣管與管道氧氣閥的密封連接;第一吹氧嘴和第二吹氧嘴能全方位對大包套管內的冷鋼及鋼渣進行徹底吹掃,且由于是多孔全方位吹氧的形式,吹氧后大包套管與密封圈間能有效接觸,確保大包套管密封效果;這種吹氧方式效率高,吹氧時間比原來縮短2/3,為連鑄連續生產節省了時間,且耗氧量減少,節約生產成本;可操作性強,現場安裝改造方便,不影響連鑄本體生產的任何環節;維護容易,本套系統只需定期檢查各吹氧孔堵塞情況即可,如有堵塞疏通即可,其他零件正常情況下無須任何維護;這種吹氧方式不會引起的煙霧灰塵揚起而影響現場的產生環境,減少對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影響。
[0009]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吹氧嘴沿吹氧頭外圍均勻分布,所述輸氣管連接于吹氧頭中心處。在吹氧的同時將煙霧灰塵封閉在套管內吹向地面,避免揚塵對人體的傷害,在吹氣時,各第一吹氧嘴和第二吹氧嘴處氣壓均勻穩定,進而實現吹氧量均勻分布的目的,保證了均勻吹氧的目的。
[0010]進一步地,所述吹氧頭包括板體和可拆卸連接板體的罩體,所述板體上設有連通輸氣管的進氣孔,所述罩體罩設于進氣口外圍,所述第一吹氧嘴和第二吹氧嘴均設于罩體上。該設置拆裝方便,易于維護。
[0011]進一步地,所述板體位于進氣孔外圍設有第一連接部,所述罩體底部內邊緣形成可與第一連接部卡緊連接的第二連接部。該設置結構簡單,連接牢固穩定,且易于實現。
[0012]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能實現大包套管快速、徹底的清潔,減少氧氣消耗,降低了使用成本,且安置好后無需人為移動,使用更加省力。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16]如圖1-2所示,一種連鑄機大包套管吹氧器,包括吹氧頭1、皮管及輸氣管,吹氧頭1可與大包套管上腔頭配合連接,皮管可連接輸氣管道氧氣閥,輸氣管連接吹氧頭1和皮管。所述吹氧頭1內形成氣腔,輸氣管為長1.5米的鋼管。皮管能將氧氣介質輸送到輸氧管,通過氧氣閥門控制吹渣操作。
[0017]具體的,所述輸氣管的外壁形成握持部,輸氣管內形成連通皮管和氣腔的輸氣通道,這樣既能將氧氣介質輸送到氣腔,又能起到做吹氧頭把手的作用,方便握持操作。所述吹氧頭1為圓餅形,即根據大包水口內腔尺寸,將所述吹氧頭1制成合適大包水口內腔連接的扁狀圓形結構,該吹氧頭1 一端面連接輸氣管,吹氧頭1另一端面均勾分布有第一吹氧嘴2,吹氧頭1側面沿周向均勻分布有第二吹氧嘴3,該第二吹氧嘴3具有吹氣末端,吹氣末端向與大包套管連接方向傾斜設置,進而能將氧氣從第二吹氧嘴3吹出大包套管,且所述第一吹氧嘴2沿吹氧頭1外圍一圈均勻分布,所述輸氣管連接于吹氧頭1中心處,使用時氧氣進入氣腔形成一定容積的氣包,這樣通過氣包穩壓原理來達到各第一吹氧嘴和第二吹氧嘴均勻吹氧的目的,也就能同時均勻的將大包水口內腔冷鋼和鋼渣一次性的吹干凈。
[0018]再者,如圖1所示,所述吹氧頭1包括板體11和可拆卸連接板體11的罩體12,該罩體12與大包水口上口尺寸相適應,所述板體11上設有連通輸氣管的進氣孔4,即該輸氣管與進氣孔4螺紋連接,所述罩體12罩設于進氣口 4外圍圍,所述第一吹氧嘴2和第二吹氧嘴3均設于罩體12上。
[0019]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板體11和罩體12的連接方式為:所述板體11位于進氣孔4外圍設有第一連接部5,所述罩體12底部內邊緣形成可與第一連接部5卡緊連接的第二連接部6。且該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可螺紋連接,也可將所述第一連接部5設置成勾部,而第二連接部6設置成可與勾部連接的卡部,當然,該勾部和卡部的位置也可互換,而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部5和第二連接部6還可有其他結構。
[0020]使用時,在輸氧管的一端裝上吹氧頭,在輸氧管另一端裝上皮管,然后再將皮管與管道輸氧閥門連接,將吹氧頭1的罩體12裝在大包套管上腔頭內,打開氧氣閥門10秒左右就可完成大包套管內冷鋼和鋼渣的清理工作。實施簡單、易操作,高效節能,清潔方便,使用成本低,能滿足現場的使用要求。
[0021]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連鑄機大包套管吹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與大包套管上腔頭連接的吹氧頭(1)、可連接輸氣管道氧氣閥的皮管及連接吹氧頭(1)和皮管的輸氣管,吹氧頭(1)內形成氣腔;輸氣管內形成連通皮管和氣腔的輸氣通道,輸氣管的外壁形成握持部;所述吹氧頭(1)呈扁狀圓形結構,該吹氧頭(1) 一端面連接輸氣管,吹氧頭(1)另一端面均勻分布有第一吹氧嘴(2),吹氧頭(1)側面沿周向均勻分布有第二吹氧嘴(3),該第二吹氧嘴(3)具有向與大包套管連接方向傾斜的吹氣末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鑄機大包套管吹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氧嘴(2)沿吹氧頭(1)外圍均勻分布,所述輸氣管連接于吹氧頭(1)中心處。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連鑄機大包套管吹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氧頭(1)包括板體(11)和可拆卸連接板體(11)的罩體(12),所述板體(11)上設有連通輸氣管的進氣孔(4),所述罩體(12)罩設于進氣口(4)外圍,所述第一吹氧嘴(2)和第二吹氧嘴(3)均設于罩體(12)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鑄機大包套管吹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體(11)位于進氣孔(4)外圍設有第一連接部(5),所述罩體(12)底部內邊緣形成可與第一連接部(5)卡緊連接的第二連接部(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連鑄機大包套管吹氧器,包括可與大包套管上腔頭連接的吹氧頭、可連接輸氣管道氧氣閥的皮管及連接吹氧頭和皮管的輸氣管,吹氧頭內形成氣腔,輸氣管內形成連通皮管和氣腔的輸氣通道,輸氣管的外壁形成握持部;所述吹氧頭呈扁狀圓形結構,該吹氧頭一端面連接輸氣管,吹氧頭另一端面均勻分布有第一吹氧嘴,吹氧頭側面沿周向均勻分布有第二吹氧嘴,該第二吹氧嘴具有向與大包套管連接方向傾斜的吹氣末端。本實用新型能實現大包套管快速、徹底的清潔,減少氧氣消耗,降低了使用成本,且安置好后無需人為移動,使用更加省力。
【IPC分類】B22D41/58, B22D43/00
【公開號】CN205008570
【申請號】CN201520685628
【發明人】金進文, 梅金波, 謝操, 楊利康, 李葉軍, 吳傳甲, 黃燕飛, 李軍輝
【申請人】杭州鋼鐵集團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3日
【申請日】2015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