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將炭化原料輸入臥式炭化爐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領域,特別涉及炭和活性炭制造設備。 技術背景
炭材料(木炭、活性炭)是廣泛使用的生活和工業用材料。生物質(木材、竹子、煤 炭、鋸末、稻殼等)材料的炭化以缺氧干餾為基本原理,以炭化窯(爐)進行制備,炭材 料可以進一歩制備活性炭。傳統的炭化是采用間歇式炭化窯,把木料、竹材等裝入窯內, 悶燒炭化后,冷卻,出窯,存在的問題是占地面積大、勞動強度大、環境污染重,產品質 量不易控制,效率低。
炭化爐則是工業生產的主要設備,主體是珍珠巖、耐火磚、石棉等保溫材料制成的, 爐體大小按需要設計。由于使用的目的不同,炭化設備多種多樣,名稱各不相同。炭化爐 工作的基本過程是于爐體內裝入經過處理的待炭化材料后加蓋封閉(留有排氣管),爐膛 內用易燃材料點火,并不斷地添入燃料材;監控炭化爐體內溫度、出煙情況等使材料預熱、 干燥、碳化,待炭化完畢后,停止加熱,保持炭化料的密封狀態使爐內溫度冷卻至近常溫, 丌爐出炭。出炭完畢后,進行下一次生產。 一般一次碳化時間需要數天才能完成。
中國專利公開了多種炭化爐,其中間歇式炭化爐進出料勞動強度大、不能連續工作、 效率低;連續式炭化爐其設計或結構復雜或操作復雜,難以實施。
例如實用新型CN91202232.9是一種涉及植物纖維干鎦的臥式高效節能炭化爐,其主 要特征是承壓密封爐體包括水平放置的鋼制圓柱形筒體、燃燒室、控制元件和保溫層組成; 可以利用碳化過程中的燃氣,節約能源。然而該實用新型沒有解決連續生產問題。例如實 用新型CN98212293.4公開了一種臥式高溫炭化爐由爐門、爐體、電熱元件及置料機構組 成,其特征在于電加熱,同時增設了用于冷卻的爐內外氮氣循環裝置及物料車軌道。然而, 該實用新型忽略了炭化時植物燃氣的再利用和連續生產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將木炭輸入臥式炭化爐的裝置'所述裝置由裝載木 炭的長圓柱型框體和半圓柱型引導槽組成,框體放置在引導槽內,可左右滑動'其中所述 框體由6片金屬片和5條金屬條按圖3連接而成,金屬片和金屬條等距離排列成圓柱體框架結構,所述引導槽是由金屬圍成的空心半圓柱體,兩端開放,如圖4。所述引導槽上方 可具備封蓋,可將框體蓋住。引導槽內可以裝有能夠幫助框體在引導槽左右運動的滑軌, 框體左右兩端可有手柄,幫助推拉。
本發明實用新型目的在于將木炭輸入臥式炭化爐,說述臥式炭化爐如圖l,包括爐膛、 筒體、封頭、炭化原料用本發明框體盛裝后,放在引導槽上,打開封頭,將引導槽對準筒 體的一端,通過引導槽拉入水平放置的筒體內,開始加熱炭化,炭化完畢后,碳化物從筒 體的另一端由框體拉出并進入裝料的容器,加蓋密封,進行處理;與此同時,下一批炭化 原料由另一框體和引導槽盛裝完并從筒體的一端引入筒體進行碳化,如此連續生產。
所述炭化爐包括鋼制耐熱耐壓臥式圓柱形筒體,筒體兩端各具一個可以開啟的封頭(爐 門);以及2個排氣接管、2個溫度計接管以及支腳等。
所述炭化爐爐膛位于筒體下方,由耐火材料、保溫材料構成,并向上延伸保繞筒體, 中間有排放燃燒廢氣的煙道;上方具有連接爐膛和外界的爐膛氣管1個或者多個。
本實用新型所述框體,由一個以多條平行金屬材料等距連接多個金屬園板連接而成, 該框體的直徑小于筒體的內徑。
本實用新型所述炭化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以內徑大于所述框體,長度一致的兩端 開放的金屬制成的引導槽;該引導槽可具備封蓋,可將框體封閉其中。
本實用新型所述包括能夠引導框體在引導槽及筒體之間水平運動的滑軌。
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的優點在于碳化原料和炭化物是用框體從引導槽和筒體內拉進和 拉出,方便裝料和卸料;炭化原料不需要特別的加工,僅簡單處理即可裝入框體(刮板) 進行生產,減輕了勞動強度;炭化物可以在前一爐結束后,不需停爐冷卻即可利用框體拉 出裝入裝料容器;同時,已經用另一個框體把裝好的下一爐炭化原料從引導槽引入炭化爐 筒體,進行下一次炭化生產,轉換時間僅需要幾分鐘;而且,新進爐的原料利用炭化爐的 余熱進行干燥,節省了燃料和時間。同時,碳化時產生的可燃氣體可以通過筒體的接氣管 導出,收集、處理后導入爐膛燃燒,供應炭化工作所需的能量。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進料方便快捷、機械化程度高、工作連續性高;生產一爐炭僅 需要2-3個工作班次,因此生產周期短,相對能耗將低,每日輔助設備用電僅10度左右。
圖l為炭化爐結構示意圖——筒體外觀;其中,l為封頭、2為懸臂吊柱、3為出氣接 管、4為筒體支腳、5為筒體、6為溫度計接管及溫度計、7為爐膛、8為爐膛外殼、9為爐
膛氣管。圖2為炭化爐結構示意圖——筒體(橫向);示意方法同圖l 。
圖3為本實用新型框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引導槽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工作方式和原理。 如圖所示,將原料裝入置于引導槽(圖4)的框體內(圖3),按照一定的密度填入。進料 時,打開筒體兩端的封頭,將引導槽與圖1中筒體(1) 一端對齊,在筒體的另一端用牽引 鋼繩牽引框體,將炭化原料從引導槽內(圖5)拉入筒體,然后關閉筒體兩端封頭(爐門)。 用廢棄的植物或其他能源作燃料置于圖1爐膛(7)中燃燒,對筒體進行加熱,使物料升溫, 按照常規溫度和時間使原料碳化。原料碳化時產生的氣體由出氣管(3)引導排出,經過處 理后以管道導回爐膛燃燒。炭化結束后,停止加熱,打開筒體兩端的封頭(爐門)將筒內 的框體迅速從筒體的另一端拉出,炭化物隨框體(刮板)從筒體拉出,落入筒體一端放置 的裝料容器內,加蓋封閉,冷卻(可以氮氣或水噴淋)后,進行后續處理。
在前一爐加工完畢后,出料前,將下一爐的原料按上述方法裝好,出料時,打開筒體兩 端的封頭(爐門),迅速將引導槽裝炭化原料的框體與筒內的裝有炭化物的框體用金屬鉤連 接好,拉出筒內的裝有炭化物時框體的同時,自然將下一爐裝有炭化原料的框體從引導槽 移入筒體,關閉爐門,加熱進行碳化,炭化爐出料進料同時進行,不需停爐即可連續生產。
權利要求1、 一種將炭化原料輸入臥式炭化爐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由裝載木炭 的長圓柱型框體和半圓柱型引導槽組成,框體放置在引導槽內,可左右滑動,其 中所述框體由6片金屬片和5條金屬條連接而成,金屬片和金屬條等距離排列成 圓柱體框架結構,所述引導槽是由金屬板圍成的空心半圓柱體,兩端開放。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引導槽內可以裝有能夠幫助框體在引 導槽左右運動的滑軌。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框體左右兩端有手柄,幫助推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將木炭輸入臥式炭化爐的裝置,所述裝置由裝載木炭的長圓柱型框體和半圓柱型引導槽組成,框體放置在引導槽內,可左右滑動,其中所述框體由6片金屬片和5條金屬條按圖3連接而成,金屬片和金屬條等距離排列成圓柱體框架結構,所述引導槽是由金屬板圍成的如圖4的空心半圓柱體,兩端開放。
文檔編號C01B31/08GK201154901SQ200720175708
公開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20日
發明者丁楚良, 彭建明, 陳木根 申請人:江西匯元再生資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