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臭氧發生器用冷卻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臭氧發生器,尤其涉及一種臭氧發生器用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臭氧主要用于自來水、污水的殺菌、消毒以及空氣的凈化等,同時也可用于醫療器械、食品、衛生用品、生活用品的殺菌消毒。臭氧發生器,其主要是使用一定頻率的高壓電流制造高壓電暈電場,使電場內或電場周圍的氧分子發生電化學反應,從而制造臭氧。但是臭氧發生器在工作時會產生大量的熱能,需要冷卻,否則臭氧會因高溫而邊產生邊分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臭氧發生器用冷卻裝置。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臭氧發生器用冷卻裝置,包括放電室、與放電室連接的電源插頭、進氣管、出氣管,所述進氣管與一氣泵連接,所述進氣管包括至少兩個第一進氣支管,所述第一進氣支管螺旋盤繞在所述放電室上。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臭氧發生器用冷卻裝置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一進氣支管的數量為三個。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臭氧發生器用冷卻裝置進一步包括所述出氣管上螺旋盤繞有第二進氣支管,所述第二進氣支管的一端與所述氣泵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放電室連接。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臭氧發生器用冷卻裝置進一步包括所述放電室的兩側交錯設置有支撐桿。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臭氧發生器用冷卻裝置進一步包括所述支撐桿傾斜向上設置。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臭氧發生器用冷卻裝置進一步包括所述支撐桿與水平方向之間的夾角為10-20°。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利用盤繞的第一進氣支管、第二進氣支管將放電室內產生的熱量帶走,有效的降低了臭氧發生器的溫度,延長了使用壽命,大大提高了產生臭氧的工作效率,同時無需浪費水資源,降低了生產成本。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放電室,2、電源插頭,3、進氣管,4、出氣管,5、氣泵,6、第一進氣支管,7、第二進氣支管,8、支撐桿。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如
圖1所示,一種臭氧發生器用冷卻裝置,包括放電室1、與放電室I連接的電源插頭2、進氣管3與出氣管4,所述進氣管3與一氣泵5連接,所述進氣管3包括至少兩個第一進氣支管6,所述第一進氣支管6螺旋盤繞在所述放電室I上,空氣在通入的過程中,能帶走放電室I內大量的熱能,無需再利用水來散熱,減少了資源的浪費,降低了生產成本。為了具有更好的散熱效果,所述第一進氣支管6的數量為三個。由于剛產生的臭氧溫度高,易自動轉變為氧氣,本實用新型優選所述出氣管4上螺旋盤繞有第二進氣支管7,所述第二進氣支管7的一端與所述氣泵5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放電室I連接。另外,為了避免第一進氣支管6沿放電室I而滑落,所述放電室I的兩側交錯設置有支撐桿8,所述支撐桿8傾斜向上設置,且所述支撐桿8與水平方向之間的夾角A為10-20。。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將電源插頭2插在電源插座上,氣泵5啟動,空氣分別沿三個第一進氣支管6、一個第二進氣支管7進入放電室I內,放電室I內產生臭氧,空氣在螺旋通入的過程中,迅速帶走放電室I內大量的熱能,熱交換率高,臭氧沿出氣管4噴出,同時第二進氣支管7對噴出的臭氧降溫冷卻,然后對需要消毒的物品進行消毒處理。以上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技術性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臭氧發生器用冷卻裝置,包括放電室、與放電室連接的電源插頭、進氣管、出氣管,所述進氣管與一氣泵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管包括至少兩個第一進氣支管,所述第一進氣支管螺旋盤繞在所述放電室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發生器用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進氣支管的數量為三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發生器用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氣管上螺旋盤繞有第二進氣支管,所述第二進氣支管的一端與所述氣泵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放電室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發生器用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電室的兩側交錯設置有支撐桿。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臭氧發生器用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傾斜向上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臭氧發生器用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與水平方向之間的夾角為10-2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臭氧發生器用冷卻裝置,包括放電室、與放電室連接的電源插頭、進氣管、出氣管,所述進氣管與一氣泵連接,所述進氣管包括至少兩個第一進氣支管,所述第一進氣支管螺旋盤繞在所述放電室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利用盤繞的第一進氣支管、第二進氣支管將放電室內產生的熱量帶走,有效的降低了臭氧發生器的溫度,延長了使用壽命,大大提高了產生臭氧的工作效率,同時無需浪費水資源,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C01B13/11GK202968110SQ20122068990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4日
發明者陳林興 申請人:蘇州金奧臭氧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