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多功能有機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分數的原料:蠶沙30-50份、桑枝條3-8份、糖泥2-8份、褐煤10-30份、草炭5-20份、米糠5-20份、酵母菌3-10份、地衣芽胞桿菌3-10份、凈水50-30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有機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分數的原料:蠶沙45份、桑枝條5份、糖泥5份、褐煤20份、草炭10份、米糠15份、酵母菌5份、地衣芽胞桿菌5份、凈水150份。
3.一種如權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多功能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為:(1)首先將蠶沙、褐煤、草炭混合后進行粗粉,再進行精粉、篩選達120-200目粉末,放入發酵池,備用;(2)將桑枝條和米糠進行粗粉,再進行精粉、篩選達130-180目粉末,加入發酵池中,攪拌10-20min;(3)糖泥在發酵前需要進行200-750℃的熱風脫水滅菌,使其含水量達40-60%;(4)將處理后的糖泥與酵母菌按照8-15:1-2.5混合,糖泥混合均勻后,在發酵池或發酵罐內根據環境溫度進行2-6天厭氧發酵,發酵后的糖泥進行二次脫水,使其水份含量不超過5%;(5)向發酵池中加入地衣芽胞桿菌和一部分凈水,混合攪拌10-30min,混合均勻后在避光下培養4-10天,現場溫度30-55℃;(6)將步驟(4)所得物與步驟(5)所得物混合,攪拌均勻后,加入剩余的凈水,加蓋封閉進行發酵1-3天,發酵池內溫度可達35-40℃,呈現出汽泡粘稠狀,將發酵好的肥料從發酵池內取出,進行通風干燥,再將干燥后塊狀碾成粉末并包裝入庫。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糖泥在發酵前需要進行200-750℃的熱風脫水滅菌,使其含水量達40-60%。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將處理后的糖泥與酵母菌按照10:1.3混合,糖泥混合均勻后,在發酵池或發酵罐內根據環境溫度進行3天厭氧發酵,發酵后的糖泥進行二次脫水,使其水份含量不超過5%。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向發酵池中加入地衣芽胞桿菌和一部分凈水,混合攪拌15min,混合均勻后在避光下培養5天,現場溫度33℃。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將步驟(4)所得物與步驟(5)所得物混合,攪拌均勻后,加入剩余的凈水,加蓋封閉進行發酵2天,發酵池內溫度可達36℃,呈現出汽泡粘稠狀,將發酵好的肥料從發酵池內取出,進行通風干燥,再將干燥后塊狀碾成粉末并包裝入庫。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有機肥與殺菌劑不同時使用,且在使用殺菌劑15-20天后再使用本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