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內串石墨化爐相關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內串石墨化爐裝置。
背景技術:
國內外石墨化加熱一般由兩種方式,一種是傳統的艾奇遜爐,另外一種是內熱串接石墨化爐,內串石墨化是焙燒制品直接作為導體發熱方式來加熱,具有升溫快節電且有利于產品質量等一系列優勢,但內串爐在大負荷下由于需要較高電流密度,一般裝爐量偏低,變壓器效率偏低,傳統的內串石墨化送電都是單爐送電,一般設置爐子12-16臺,送完一爐后再送下一爐。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內串石墨化爐裝置。本實用新型是利用石墨化送電規律,大大提高了產能效率,同時降低了變壓器和母線排的損耗。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內串石墨化爐裝置, 它包括內串石墨化爐組、母線排、送電連接小車、水泥支撐臺和變壓器,所述的內串石墨化爐組由兩組內串石墨化爐并排放置,在第一組內串石墨化爐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母線排和第二母線排,在第二組內串石墨化爐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三母線排和第四母線排,第二母線排和第三母線排相臨,且第二母線排與第三母線排之間夾設有數個水泥支撐臺,第一母線排和第四母線排通過第五母線排與變壓器的負極連接,第二母線排和第三母線排導電連接后與變壓器的正極連接,所述石墨化爐的兩端部與所述母線排之間通過送電連接小車連接。
進一步地,第一組內串石墨化爐和第二組內串石墨化爐中每個石墨化爐尺寸一致,且石墨化爐與石墨化爐之間端部對齊、平行放置。
進一步地,第一母線排、第二母線排、第三母線排和第四母線排之間相互平行,第五母線排均垂直于第一母線排、第二母線排、第三母線排和第四母線排。
進一步地,第一組內串石墨化爐由10個石墨化爐組成,第二組內串石墨化爐由10個石墨化爐組成。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是利用石墨化送電規律,同樣變壓器下產能最終提高了66.7%;本實用新型大大提高了產能效率,同時降低了變壓器和母線排的損耗;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穩定有效,和傳統方法比需要一次性多砌筑6-8臺爐,而且變壓器和母線損耗降低50%以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內串石墨化爐裝置, 它包括內串石墨化爐組、母線排、送電連接小車1、水泥支撐臺2和變壓器3,所述的內串石墨化爐組由兩組內串石墨化爐并排放置,在第一組內串石墨化爐4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母線排5和第二母線排6,在第二組內串石墨化爐7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三母線排8和第四母線排9,第二母線排6和第三母線排8相臨,且第二母線排6與第三母線排8之間夾設有數個水泥支撐臺2,第一母線排5和第四母線排9通過第五母線排10與變壓器3的負極連接,第二母線排6和第三母線排8導電連接后與變壓器3的正極連接,所述石墨化爐的兩端部與所述母線排之間通過送電連接小車1連接。
其中,第一組內串石墨化爐4和第二組內串石墨化爐7中每個石墨化爐尺寸一致,且石墨化爐與石墨化爐之間端部對齊、平行放置。
第一母線排5、第二母線排6、第三母線排8和第四母線排9之間相互平行,第五母線排10均垂直于第一母線排5、第二母線排6、第三母線排8和第四母線排9。
第一組內串石墨化爐4由10個石墨化爐組成,第二組內串石墨化爐7由10個石墨化爐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