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鋼包用低碳鎂碳磚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碳復合材料是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起來的一類新型耐火材料,其中mg0-c耐火材料是其中最重要的品種之一,至今仍廣泛應用于轉爐、電爐、鋼包以及滑板和爐外精煉等方面。隨著冶煉技術的進步,近年來,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爐外精煉工藝,低碳鋼和超低碳鋼的產量越來越高,為了提高鋼的品質,傳統的鎂碳耐火材料由于增碳等問題已不能滿足使用要求,在此情況下,較低碳含量的低碳鎂碳耐火材料成為鎂碳耐火材料新的發展熱點。對于鎂碳耐火材料來說,其優良的性能主要在于碳,降低碳含量,勢必造成材料的某些性能的下降:一方面,材料的熱導率下降,彈性模量增大,從而使材料的抗熱震性變差,另一方面,碳含量降低后,使熔渣與材料的潤濕性增強,材料的抗滲透性變差。因此生產低碳鎂質耐火材料,必須解決其抗熱震性變差,抗滲透性變差的問題。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包用低碳鎂碳磚及其制備方法,是用鎂鋯砂代替部分電熔鎂砂制作低碳鎂碳磚,以不同顆粒級配的電熔鎂砂、鎂鋯砂和鱗片石墨為主要原料,以酚醛樹脂、改性瀝青為結合劑,通過添加抗氧化劑,提高低碳鎂碳磚的抗熱震穩定性、抗滲透性能。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鋼包用低碳鎂碳磚,是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制備而成:0<粒度≤1mm的鎂鋯砂1-8份、1mm<粒度≤3mm的鎂鋯砂2-10份、3mm<粒度≤5mm鎂鋯砂4-12份、5mm<粒度≤8mm的鎂鋯砂2-10份、0<粒度≤1mm的電熔鎂砂15-25份、1mm<粒度≤3mm的電熔鎂砂15-30份、3mm<粒度≤5mm的電熔鎂砂15-25份、5mm<粒度≤8的電熔鎂砂10-35份、200目電熔鎂砂18-28份、鱗片石墨4份以下、325目鋁粉0.5-5份、200目碳化硅粉5份以下、酚醛樹脂0.5-10份、改性瀝青10份以下。所述的電熔鎂砂,其化學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mgo≥96.5%、cao≤1.5%、sio2≤1.2%、fe2o3≤0.6%;體密≥3.45g/㎝3。所述的鎂鋯砂,其化學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mgo≥90.5%、zro2≥4.5%、cao≤1.0%、sio2≤2.0%、al2o3≤0.2%;體密≥3.4g/㎝3。所述鱗片石墨的粒度為100目;c的重量百分比含量≥95.0%。所述金屬鋁粉的粒度為325目;al的重量百分比含量≥99.0%。所述碳化硅粉的粒度為200目;sic的重量百分比含量≥97.0%。所述酚醛樹脂,其化學組分的重量百分比和指標為:固含量≥80%、殘碳≥46%、游離酚≤10%、水分≤3.0%;ph值6~7。所述改性瀝青的指標為:殘碳的重量百分比含量≥71%,灰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0.1%。一種鋼包用低碳鎂碳磚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電熔鎂砂在顎式破碎機中破碎,篩分為0<粒度≤1mm、1mm<粒度≤3mm、3mm<粒度≤5mm、5mm<粒度≤8mm、200目以下的原料;將鎂鋯砂在顎式破碎機中破碎,篩分為0<粒度≤1mm、1mm<粒度≤3mm、3mm<粒度≤5mm、5mm<粒度≤8mm的顆粒原料;2)按上述重量份數稱取原料,封閉備用;3)將碳化硅粉、鋁粉、改性瀝青在干式振動磨中混合均勻,制成共磨粉;4)將上述步驟1)中得到的電熔鎂砂顆粒與鎂鋯砂顆粒進行混煉2~5分鐘,一次性緩慢加入酚醛樹脂濕混2~3分鐘,再加入鱗片石墨混1~2分鐘,最后加入上述步驟3)中得到的共磨粉混22~28分鐘后出料;5)壓磚機上成型;6)將成型后的鎂碳磚,干燥熱處理24小時以上,其中進窯口溫度不高于60℃,該溫度下烘烤8小時以上;110℃烘烤8小時以上;150~250℃烘烤8小時以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用鎂鋯砂代替部分電熔鎂砂制作低碳鎂碳磚,利用氧化鋯的化學穩定性及其“相變贈韌”的作用,提高低碳鎂碳磚的熱震穩定性及抗侵蝕性。添加改性瀝青可使材料中形成aion,mga1204納米棒及鑲嵌狀結構,對提高低碳鎂碳材料的性能有利。由于瀝青炭化溫度高,在較高的溫度下仍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可滲入樹脂炭的空隙中,與酚醛樹脂炭很好的結合,炭化后形成鑲嵌結構,提高材料的碳結合強度,從而改善鎂碳材料的性能特別是高溫性能。此外,瀝青的加入可促進金屬a1氧化后生成的a1203與mg0的反應形成mga1204,提高材料性能。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一種鋼包用低碳鎂碳磚,是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制備而成:0<粒度≤1mm的鎂鋯砂1-8份、1mm<粒度≤3mm的鎂鋯砂2-10份、3mm<粒度≤5mm鎂鋯砂4-12份、5mm<粒度≤8mm的鎂鋯砂2-10份、0<粒度≤1mm的電熔鎂砂15-25份、1mm<粒度≤3mm的電熔鎂砂15-30份、3mm<粒度≤5mm的電熔鎂砂15-25份、5mm<粒度≤8的電熔鎂砂10-35份、200目(小于0.074mm)電熔鎂砂18-28份、鱗片石墨4份以下、325目(小于0.045mm)鋁粉0.5-5份、200目(小于0.074mm)碳化硅粉5份以下、酚醛樹脂0.5-10份、改性瀝青10份以下。所述的電熔鎂砂,其化學組分的質量百分比為:mgo≥96.5%、cao≤1.5%、sio2≤1.2%、fe2o3≤0.6%;體密≥3.45g/㎝3。所述的鎂鋯砂,其化學組分的質量百分比為:mgo≥90.5%、zro2≥4.5%、cao≤1.0%、sio2≤2.0%、al2o3≤0.2%;體密≥3.4g/㎝3。所述鱗片石墨的粒度為100目;c的質量百分含量≥95.0%。所述金屬鋁粉的粒度為325目;al的質量百分含量≥99.0%。所述碳化硅粉的粒度為200目;sic的質量百分含量≥97.0%。所述酚醛樹脂,其化學組分的質量百分比和指標為:固含量≥80%、殘碳≥46%、游離酚≤10%、水分≤3.0%;ph值6~7。所述改性瀝青的指標為:殘碳的質量百分含量≥71%,灰分的質量百分含量≤0.1%。一種鋼包用低碳鎂碳磚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電熔鎂砂在顎式破碎機中破碎,篩分為0<粒度≤1mm、1mm<粒度≤3mm、3mm<粒度≤5mm、5mm<粒度≤8mm、200目以下的原料;將鎂鋯砂在顎式破碎機中破碎,篩分為0<粒度≤1mm、1mm<粒度≤3mm、3mm<粒度≤5mm、5mm<粒度≤8mm的顆粒原料;2)按上述重量份數稱取原料,封閉備用;3)將碳化硅粉、鋁粉、改性瀝青在干式振動磨中混合均勻,制成共磨粉;4)將上述步驟1)中得到的電熔鎂砂顆粒與鎂鋯砂顆粒進行混煉2~5分鐘,一次性緩慢加入酚醛樹脂濕混2~3分鐘,再加入鱗片石墨混1~2分鐘,最后加入上述步驟3)中得到的共磨粉混22~28分鐘后出料。5)壓磚機上成型;成型操作要遵守三邊布料,先輕后重的原則進行操作。6)將成型后的鎂碳磚,干燥熱處理24小時以上,其中進窯口溫度不高于60℃,該溫度下烘烤8小時以上;110℃烘烤8小時以上;150~250℃烘烤8小時以上。鎂碳磚從干燥窯中出來后,待其溫度降到室溫,質檢員對該鎂碳磚進行抽檢,抽檢執行標準見表1。表1:低碳鎂碳磚的理化指標項目理化指標w(mgo),%≥92w(sio2),%≤0.8w(zro2),%≥0.67w(al2o3),%≤3w(cao),%≤1w(c),%≤4灼減≤5體積密度,g/cm3≥3.05顯氣孔率,%≤2.0線變化,%(1600℃×3h)≤1抗折強度,mpa(1600℃×3h)≥18耐壓強度,mpa(200℃×24h)≥80驗收及包裝:1驗收:1.1料的取樣、驗收按yb367-75《耐火制品取樣、驗收、保管和運輸規則》進行。1.2隨機取樣做化學成分分析。2包裝、運輸、貯存及質量證明書:2.1料的包裝、運輸和貯存按yb367-75《耐火制品取樣、驗收、保管和運輸規則》進行。2.2料出廠時必須附有技術監督部門簽發的質量證明書、標明供方名稱或廠標、需方名稱、發貨日期、合同號、標準編號、產品名稱、牌號、批號及理化指標,等結果報告。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下述實施例中所用方法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常規方法。本發明實施例1-3一種鋼包用低碳鎂碳磚的配方如表2所示:表2:實施例1-3低碳鎂碳磚的配方(單位:%)配料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實施例4實施例55mm-8mm電熔鎂砂10153035203mm-5mm電熔鎂砂16201815251mm-3mm電熔鎂砂17252015301mm-0電熔鎂砂2022181525200目電熔鎂砂22232518285mm-8mm鎂鋯砂2381053mm-5mm鎂鋯砂57104121mm-3mm鎂鋯砂2381051mm-0鎂鋯砂35718鱗片石墨231.541鋁粉2340.55碳化硅粉1.51354酚醛樹脂358100.5改性瀝青0.558.5101實施例1-3的鋼包用低碳鎂碳磚的制備方法,方法步驟同上所述。本發明的一種鋼包用低碳鎂碳磚采用0<粒度≤1mm、1mm<粒度≤3mm、3mm<粒度≤5mm、5mm<粒度≤8mm、200目以下電熔鎂砂顆粒和0<粒度≤1mm、1mm<粒度≤3mm、3mm<粒度≤5mm、5mm<粒度≤8mm的鎂鋯砂顆粒作為骨料。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采用鎂鋯砂代替部分電熔鎂砂,利用氧化鋯的化學穩定性及其“相變贈韌”的作用,提高低碳鎂碳磚的熱震穩定性及抗侵蝕性。同時結合劑采用酚醛樹脂和改性瀝青,改性瀝青炭化溫度高,在較高的溫度下仍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可滲入樹脂炭的空隙中,與酚醛樹脂炭很好的結合,炭化后形成鑲嵌結構,提高材料的碳結合強度,從而改善鎂碳材料的性能特別是高溫性能。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