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盾葉薯蕷提取皂素清潔生產新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皂素的提取技術,尤其是涉及一種從盾葉薯蕷中提取皂素的清潔生產新技術。
背景技術:
薯蕷皂素素有“激素之母”的稱號,國際上除了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大量急需外,近年來,國內市場皂素需求量逐年擴大,價格也持續上升。目前,生產提取皂素多采用發酵—鹽酸水解汽油提取的技術,采用該技術生產的皂素含雜質較多、皂素熔點不合格且皂素產率低(2%左右),采用該技術生產皂素,很難解決從廢母液中回收皂素和成品烘干過程中溶劑-汽油的回收,該技術產生的廢水排放量大,污染環境。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克服背景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薯蕷類植物為原料來提取皂素的清潔生產新技術。該技術可以改善薯蕷皂素的品質,減少薯蕷皂素中的雜質含量,提高薯蕷皂素的產率,不污染環境,且薯蕷皂素的熔點符合進一步合成的需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盾葉薯蕷提取皂素清潔生產新技術,以薯蕷類植物—黃姜為原料,將黃姜水洗粉碎后,經微粒子技術循環處理制得黃姜皂甙,加入定量的HCL將黃姜皂甙重復裂解成黃姜皂素粗品,在黃姜皂素粗品中加入中和劑進行中和,然后經干燥、CO2超臨界萃取制得黃姜皂素成品。
所述微粒子技術是把黃姜在一特定的高速擠壓剪切離心的作用下并對入一種類似復合聲波的物質,與黃姜本身的水份產生一種氣流變異與爆炸效應,破壞黃姜中呈直線排的由1400-10000個葡萄糖分子的纖維素及其分子間的牢固的化學鏈。
所述重復裂解是指在特定的設備里,加入定量的溶劑,在溫度為35℃-75℃、壓力為7.0Mpa-7.5Mpa的條件下將黃姜皂甙的分子鍵斷裂,裂解成黃姜皂素粗品。
表1采用發酵—鹽酸水解和汽油提取工藝提取皂素的實驗結果
表2采用微粒子—鹽酸裂解和CO2超臨界技術提取皂素的實驗結果
由表1、表2可以看出,本發明提取黃姜皂素的產率明顯高于現有技術提取黃姜皂素的產率。
本發明生產的黃姜皂素粉劑經陜西省產品質量檢驗所檢測合格,產品外觀為白色或微黃無定形粉劑,黃姜皂素含量≥95%,水份含量≤2.0%,熔點為195℃~204℃,分解率≤10.0%。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提取效率高微粒子循環提取時間短,常規發酵需48小時,而微粒子提取只需30分鐘,而且還可節約黃姜原料35%以上。
2、提取能耗低本發明生產成本比現有技術每噸皂素降低5-8萬元,生產一噸皂素節約用水250-1000噸,大大減少勞動力。
3、提取得率高本發明解決了傳統工藝一直沒有解決的從廢母液中回收皂素和成品烘干過程中溶劑汽油的回收兩大難題,廢母液中皂素回收得率達4%,使皂素收得率比傳統工藝高至少50%。
4、產品質量高、見效快本發明生產的皂素含量≥95%,經陜西省產品質量檢驗所檢測合格。因此,當年投資,當年盈利。
5、本發明適用范圍廣不僅適用于盾葉薯蕷皂素提取,而且適用于各種中藥材有效成份及天然產物提取,且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便,每小時可處理鮮黃姜4噸左右。
6、符合環保要求整個提取過程中,無“三廢”排放。
圖1為本發明盾葉薯蕷提取皂素清潔生產新技術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取鮮黃姜1000kg,將黃姜水洗粉碎后,經微粒子技術循環處理制得黃姜皂甙,然后加入1.5N HCL4.2kg和中和劑567g,在溫度70℃、壓力7.448Mpa的條件下將黃姜皂甙重復裂解、中和成裂解物135kg,最后經干燥、CO2超臨界萃取制得黃姜皂素粉劑12.1kg。
實施例2取鮮黃姜1000kg,將黃姜水洗粉碎后,經微粒子技術循環處理制得黃姜皂甙,然后加入1.5N HCL4.3kg和中和劑567g,在溫度70℃、壓力7.448Mpa的條件下將黃姜皂甙重復裂解、中和成裂解物136kg,最后經干燥、CO2超臨界萃取制得黃姜皂素粉劑12.2kg。
實施例3取鮮黃姜1000kg,將黃姜水洗粉碎后,經微粒子技術循環處理制得黃姜皂甙,然后加入1.5N HCL4.5kg和中和劑570g,在溫度70℃、壓力7.448Mpa的條件下將黃姜皂甙重復裂解、中和成裂解物137kg,最后經干燥、CO2超臨界萃取制得黃姜皂素粉劑12.3kg。
實施例4取鮮黃姜1000kg,將黃姜水洗粉碎后,經微粒子技術循環處理制得黃姜皂甙,然后加入2.0N HCL4.2kg和中和劑567g,在溫度74℃、壓力7.448Mpa的條件下將黃姜皂甙重復裂解、中和成裂解物135kg,最后經干燥、CO2超臨界萃取制得黃姜皂素粉劑12.5kg。
實施例5取鮮黃姜1000kg,將黃姜水洗粉碎后,經微粒子技術循環處理制得黃姜皂甙,然后加入2.0N HCL4.3kg和中和劑570g,在溫度74℃、壓力7.448Mpa的條件下將黃姜皂甙重復裂解、中和成裂解物136kg,最后經干燥、CO2超臨界萃取制得黃姜皂素粉劑12.5kg。
實施例6取鮮黃姜1000kg,將黃姜水洗粉碎后,經微粒子技術循環處理制得黃姜皂甙,然后加入2.0N HCL4.5kg和中和劑570g,在溫度74℃、壓力7.448Mpa的條件下將黃姜皂甙重復裂解、中和成裂解物137kg,最后經干燥、CO2超臨界萃取制得黃姜皂素粉劑12.6kg。
權利要求
1.盾葉薯蕷提取皂素清潔生產新技術,以薯蕷類植物—黃姜為原料,其特征在于將黃姜水洗粉碎后,經微粒子技術循環處理制得黃姜皂甙,加入定量的HCL將黃姜皂甙重復裂解成黃姜皂素粗品,在黃姜皂素粗品中加入中和劑進行中和,然后經干燥、CO2超臨界萃取制得黃姜皂素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盾葉薯蕷提取皂素清潔生產新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子技術是把黃姜在一特定的高速擠壓剪切離心的作用下并對入一種類似復合聲波的物質,與黃姜本身的水份產生一種氣流變異與爆炸效應,破壞黃姜中呈直線排的由1400-10000個葡萄糖分子的纖維素及其分子間的牢固的化學鏈。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盾葉薯蕷提取皂素清潔生產新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復裂解是指在特定的設備里,加入定量的溶劑,在溫度為35℃-75℃、壓力為7Mpa-7.5Mpa的條件下將黃姜皂甙的分子鍵斷裂,裂解成黃姜皂素粗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盾葉薯蕷提取皂素清潔生產新技術。該技術以薯蕷類植物—黃姜為原料,將黃姜水洗粉碎后,經微粒子技術循環處理制得黃姜皂甙,加入定量的HCL將黃姜皂甙重復裂解成黃姜皂素粗品,在黃姜皂素粗品中加入中和劑進行中和,然后經干燥、CO
文檔編號C07J71/00GK1621410SQ20031010598
公開日2005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03年11月28日
發明者焦振華, 郭長合 申請人:陜西格瑞農業高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