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來源于食用菌\海藻的多糖蛋白復配功能膠囊產品的生產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來源于食用菌\海藻的多糖蛋白復配功能膠囊產品的生產方法,屬于食用菌、海藻深加工及相關產品開發應用領域。它由超聲波輔助提取技術制得的食用菌多糖粉、海藻多糖粉與鹽溶技術制得的食用菌蛋白粉、海藻蛋白粉按照一定配比復配,采用膠囊常規制備工藝制備而成。通過分析兩種不同來源的多糖及蛋白粉的生物功能活性,進行科學的配比,得到營養豐富、生物活性全面及利用率高的膠囊產品。本發明所提供的營養復配膠囊與同類產品相比,可以顯著增強機體免疫力、延緩衰老,是一種極具市場價值的保健食品。
【專利說明】一種來源于食用菌\海藻的多糖蛋白復配功能膠囊產品的生產方法
一、【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來源于食用菌\海藻的多糖蛋白復配功能膠囊產品的生產方法,屬于食用菌、海藻深加工及相關產品開發應用領域。
二、【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類對保健食品以及其營養價值的認識逐漸加深,食用菌作為一種新型的功能保健食品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食用菌中含有較高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粗纖維,而脂肪含量較低,還含有vB1、vB2、v。等多種維生素,且富含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是一類不可多得的高營養食品。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將食用菌列為十大營養食品之一。國內、外對食用菌的藥用及保健功能進行了十分詳盡的研究,已經在分子水平上證實了食用菌的特殊營養保健功能及其藥用價值。科學提取的食用菌多糖、蛋白等有效成分,加工成藥品、保健食品等,在增強人體免疫力、降低血脂等方面擁有極其顯著的作用。研究證實,食用菌多糖和蛋白是一種極強的免疫激活劑,能激活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提高巨噬細胞的趨化性和淋巴細胞對Yac-1細胞和P-815細胞的毒性反應水平,拮抗BBN對小鼠的致癌作用。但是有關食用菌中多糖及蛋白的抗氧化作用則相對其他活性物質較弱。
[0003]海洋生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數量龐大,呈現原始性和多樣性特點。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結構新穎、功能獨特是當今世界科學新藥研究開發和現代醫藥保健品開發研究的活躍領域,迄今海洋生物中已發現3000余種新型活性物質,其中包括生物堿類、菇類、大環聚醋類、膚類、聚醚類、及多糖類等化合物。海藻,作為一類營養豐富的高蛋白、低脂肪的深海食品,具有抗凝血、抗突變、抗腫瘤、抗疲勞等多種生物學功能。海藻多糖是從海藻中提取的大分子糖類,目前研究最多的品種有褐藻膠、瓊膠、卡拉膠等,它們在食品、醫藥、生物工程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海藻中的藻膽蛋白是藻類吸收光能進行光合作用的一種重要捕光色素蛋白。藻膽蛋白用途廣泛,由于其顯著的抗氧化生物活性,可用作天然色素廣泛應用于食品、化妝品、染料等工業,又可制成熒光試劑,用于臨床醫學診斷和免疫化學及生物工程領域。
[0004]在多糖及蛋白的開發利用中,分離提取是關鍵的步驟之一,它不僅影響著產品的得率、企業的生產效益,還與產品的活性價值密切相關。由于多糖能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等有機溶劑的特性,其傳統提取方法主要有熱水浸提法、酸堿浸提法、酶法等。而大部分蛋白質都可溶于水、稀鹽、稀酸或堿溶液,少數與脂類結合的蛋白質則溶于乙醇、丙酮、丁醇等有機溶劑中,因此,可采用不同溶劑提取分離和純化蛋白質。
[0005]利用超微粉碎、超聲輔助提取、酶法輔助提取、超濾膜分離、冷凍干燥、噴霧干燥等技術對食用菌和海藻中的活性多糖和蛋白進行工藝簡單、提取效率高的分離和純化,并按照一定的一定配比混合,按常規膠囊制備工藝制備食用菌與海藻多糖和蛋白的營養復配膠囊,既可以補充食用菌多糖和蛋白的抗氧化等活性較弱缺點,又可以消除海藻多糖與蛋白在免疫活性方面的不足,從而可以使各種多糖與蛋白的生物效應相互配合,滿足現代人群對功能保健產品多方面的需求。
三、
【發明內容】
[0006]技術問題
[0007]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通過優化食用菌與海藻多糖與蛋白的復配比例,研制出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抗氧化、抗腫瘤活性功能的營養復配膠囊。本發明既可以在安全無毒的基礎上,簡單有效的提取食用菌和海藻中的功能活性多糖和蛋白,又由于兩種來源的多糖和蛋白各自的生物活性優勢,基于營養復配,克服了目前市場上一些保健品的活性微弱且單一的研制現狀,可大大提高食用菌和海藻的開發前景,增強我國保健品的國際競爭力。
[0008]技術方案
[0009]一種來源于食用菌\海藻的多糖蛋白復配功能膠囊產品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一定的配比比例將一步提取法制得的食用菌及海藻多糖、蛋白粉進行營養復配,用精密膠囊填充板對膠囊進行填充,收集膠囊得到食用菌與海藻多糖和蛋白營養復配膠囊成品。提取工藝包括:
[0010](I)食用菌與海藻超微粉的制備:新鮮食用菌或海藻經除雜、清洗、晾曬至半干后,放于烘箱中60°c鼓風烘干,然后經粉碎機粉碎,雙輥破碎機破碎,80目篩分,氣流粉碎機粉碎,300目篩分,制得食用菌超微粉和海藻超微粉。
[0011](2)食用菌多糖及蛋白粉的制備:稱取食用菌超微粉,按每Ig超微粉加15?25mL85%乙醇的比例室溫下浸泡過夜,離心取沉淀,向沉淀中加入20mL由0.05M Na2HP04、0.05MNaH2PO4和0.03M NaCl組成的緩沖液,室溫攪拌4h,離心沉淀用于食用菌多糖粉的制備,上清液經孔徑為10kDa的超濾膜超濾,截留液4°C備用,透過液低溫濃縮,噴霧干燥得食用菌蛋白粉產品;向上述離心沉淀中加入去離子水使溶液濃度達到0.04g/mL,450ff下超聲提取lOmin,離心取上清;上清液與上述食用菌蛋白粉制備過程中經孔徑為10kDa超濾膜超濾截留液混合,低溫濃縮,濃縮液加其4倍體積的無水乙醇,沉淀過夜,離心取沉淀,置60°C烘干得到食用菌多糖粉產品;
[0012](3)海藻多糖及蛋白粉的制備:秤取海藻超微粉,用超臨界CO2萃取的方法,對原料進行脫脂預處理,取20g脫脂粉末加SOOmL去離子水脹融后,加入占脫脂粉末質量0.4%的木瓜蛋白酶70°C浸提13h,然后沸水浴15min滅酶,4000r/min離心20min,上清液60V旋轉蒸發濃縮至原來的1/4體積。采用三氯乙酸對濃縮液除蛋白,4倍體積無水乙醇沉淀多糖,冷凍干燥,得海藻多糖粉產品;對上清液用飽和度為45%的硫酸銨沉淀,50°C烘干得到海藻蛋白粉產品;
[0013](4)將步驟⑵和步驟(3)中得到的食用菌與海藻多糖及蛋白粉用小型膠囊填充機混合按照一定比例:食用菌多糖粉:20Wt%,食用菌蛋白粉:25wt%,海藻多糖粉:20wt%,海藻蛋白粉:35wt%混合均勻制成復配粉,將復配粉用精密膠囊填充板對膠囊進行填充,收集膠囊,置于立式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設置條件90°C,0.llMPa,滅菌20min收集成品。
[0014]有益效果
[0015](I)本發明在分離提取工藝上與傳統的分步提取多糖與蛋白相比,分離過程中無有毒有機試劑參與,所得產品無毒,安全;同時超濾膜分離技術具有設備簡單,操作容易,適用范圍廣,生產效率高,能量損耗小等優點,所得多糖與蛋白純度皆可達到85%以上,產品可廣泛應用于功能食品和醫藥等領域。
[0016](2)由于兩種來源的多糖和蛋白各自的生物活性優勢,基于營養復配,將來源不同的多糖與蛋白按一定比例混合,具有比單一來源的多糖與蛋白更高的生物活性優勢,克服了目前市場上一些保健品的活性微弱且單一的研制現狀,可大大提高食用菌和海藻的開發前景,增強我國保健品的國際競爭力。
四、【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實施例1中制得的金針菇多糖粉、金針菇蛋白粉、復配功能膠囊清除羥自由基能力比較;圖2是實施例2中制得的條斑紫菜多糖粉、條斑紫菜蛋白粉、復配功能膠囊對巨噬細胞增殖能力的影響的比較;圖3是實施例3中制得的金針菇多糖粉、金針菇蛋白粉、條斑紫菜多糖粉、條斑紫菜蛋白粉、復配功能膠囊清除羥自由基能力比較;圖4是實施例3中制得的金針菇多糖粉、金針菇蛋白粉、條斑紫菜多糖粉、條斑紫菜蛋白粉、復配功能膠囊對巨噬細胞增殖能力的影響;圖5是實施例4中制得的金針菇多糖粉、金針菇蛋白粉、條斑紫菜多糖粉、條斑紫菜蛋白粉、復配功能膠囊清除羥自由基能力比較;圖6是實施例4中制得的金針菇多糖粉、金針菇蛋白粉、條斑紫菜多糖粉、條斑紫菜蛋白粉、復配功能膠囊對巨噬細胞增殖能力的影響。
五、【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9]實施例1
[0020]1.金針菇多糖和蛋白粉的制備
[0021](I)金針菇超微粉的制備:新鮮金針菇經除雜、清洗、晾曬至半干后,放于烘箱中60°C鼓風烘干,然后經粉碎機粉碎,雙輥破碎機破碎,80目篩分,氣流粉碎機粉碎,300目篩分,制得金針菇超微粉。
[0022](2)金針菇多糖及蛋白粉的制備:稱取金針菇超微粉,按每Ig超微粉加20mL 85%乙醇的比例室溫下浸泡過夜,離心取沉淀,向沉淀中加入20mL由0.05M Na2HP04、0.05MNaH2PO4和0.03M NaCl組成的緩沖液,室溫攪拌4h,離心沉淀用于金針菇多糖粉的制備,上清液經孔徑為10kDa的超濾膜超濾,截留液4°C備用,透過液低溫濃縮,噴霧干燥得金針菇蛋白粉產品;向上述離心沉淀中加入去離子水使溶液濃度達到0.04g/mL,450ff下超聲提取lOmin,離心取上清;上清液與上述金針菇蛋白粉制備過程中經孔徑為10kDa超濾膜超濾截留液混合,低溫濃縮,濃縮液加其4倍體積的無水乙醇,沉淀過夜,離心取沉淀,置60°C烘干得到金針菇多糖粉產品;
[0023]2.金針菇多糖粉、金針菇蛋白粉、復配功能膠囊的生物活性(抗氧化)比較
[0024](I)清除羥自由基能力比較
[0025]清除輕基自由基能力的測定采用Fenton體系:
[0026]a.取3支具塞試管,分別加入0.2mL的FeSO4-EDTA混合液(10mmol/L);
[0027]b.加入0.2mL的α -脫氧核糖溶液DR(20mmol/L),然后再加入測試樣品,并用磷酸緩沖液PBS (pH為7.4)補充至1.8mL,最后加入0.2mL的H2O2 (10mmol/L),37。。水浴Ih ;以PBS緩沖溶液為對照。
[0028]c.加入ImLlO %的三氯乙酸(TCA)終止反應,再加入ImL 1%的硫代巴比妥酸(TBA),混勻后沸水浴中加熱lOmin,冷卻后離心取上清,于532nm處測光吸收As。
[0029]實施例2
[0030]1.條斑紫菜多糖和蛋白粉的制備
[0031](I)條斑紫菜超微粉的制備:新鮮條斑紫菜經除雜、清洗、晾曬至半干后,放于烘箱中60°C鼓風烘干,然后經粉碎機粉碎,雙輥破碎機破碎,80目篩分,氣流粉碎機粉碎,300目篩分,制得條斑紫菜超微粉。
[0032](2)條斑紫菜多糖及蛋白粉的制備:秤取條斑紫菜超微粉,用超臨界CO2萃取的方法,對原料進行脫脂預處理,取20g脫脂粉末加SOOmL去離子水脹融后,加入占脫脂粉末質量0.4%的木瓜蛋白酶70°C浸提3h,然后沸水浴15min滅酶,4000r/min離心20min,上清液60°C旋轉蒸發濃縮至原來的1/4體積。采用三氯乙酸對濃縮液除蛋白,4倍體積無水乙醇沉淀多糖,冷凍干燥,得條斑紫菜多糖粉產品;對上清液用飽和度為45%的硫酸銨沉淀,50°C烘干得到條斑紫菜蛋白粉產品;
[0033]2.條斑紫菜多糖粉、條斑紫菜蛋白粉、復配功能膠囊的生物活性(免疫增強活性)比較
[0034](I)免疫增強活性研究
[0035]小鼠單核巨噬細胞RAW264.7用同時含有10%胎牛血清及50U/mL青霉素和50 μ g/mL慶大霉素的DMEM培養液培養,用DMEM培養接配制成(終濃度為2X 105/mL)細胞懸液。將細胞懸液接種于96孔板中,每空加入100 μ L對數生長期的細胞懸液,置于5%CO2, 37°C培養箱中培養3h后,棄去培養液,加入用DMEM培養液配制的不同濃度的測試樣品溶液100 μ L/孔,對照孔中加入100 μ L培養基,同時設置空白調零孔,每個處理設置4個重復。將培養板置于5% C02,37°C培養箱中培養20h后每孔加入1yL MTT繼續培養4h后棄上清,每孔加入150 μ L 二甲亞楓(DMSO),室溫震搖lOmin,在酶標儀下測570nm波長下的吸光值。
[0036]實施例3
[0037]1.金針菇與條斑紫菜多糖和蛋白粉的制備
[0038](I)金針菇與條斑紫菜超微粉的制備:新鮮金針菇或條斑紫菜經除雜、清洗、晾曬至半干后,放于烘箱中60°C鼓風烘干,然后經粉碎機粉碎,雙輥破碎機破碎,80目篩分,氣流粉碎機粉碎,300目篩分,制得金針菇超微粉和條斑紫菜超微粉。
[0039](2)金針菇多糖及蛋白粉的制備:稱取金針菇超微粉,按每Ig超微粉加15mL 85%乙醇的比例室溫下浸泡過夜,離心取沉淀,向沉淀中加入15mL由0.05M Na2HP04、0.05MNaH2PO4和0.03M NaCl組成的緩沖液,室溫攪拌3h,離心沉淀用于金針菇多糖粉的制備,上清液經孔徑為10kDa的超濾膜超濾,截留液4°C備用,透過液低溫濃縮,噴霧干燥得金針菇蛋白粉產品;向上述離心沉淀中加入去離子水使溶液濃度達到0.05g/mL, 350W下超聲提取lOmin,離心取上清;上清液與上述金針菇蛋白粉制備過程中經孔徑為10kDa超濾膜超濾截留液混合,低溫濃縮,濃縮液加其4倍體積的無水乙醇,沉淀過夜,離心取沉淀,置60°C烘干得到金針菇多糖粉產品;
[0040](3)條斑紫菜多糖及蛋白粉的制備:秤取條斑紫菜超微粉,用超臨界C02萃取的方法,對原料進行脫脂預處理,取20g脫脂粉末加100mL去離子水脹融后,加入占脫脂粉末質量0.6%的木瓜蛋白酶70°C浸提4h,然后沸水浴15min滅酶,4000r/min離心20min,上清液60°C旋轉蒸發濃縮至原來的1/4體積。采用三氯乙酸對濃縮液除蛋白,4倍體積無水乙醇沉淀多糖,冷凍干燥,得條斑紫菜多糖粉產品;對上清液用飽和度為45%的硫酸銨沉淀,50°C烘干得到條斑紫菜蛋白粉產品;
[0041]2.金針菇與條斑紫菜多糖和蛋白復配功能膠囊的制備
[0042](I)將上述步驟中得到的金針菇與條斑紫菜多糖及蛋白粉用小型膠囊填充機混合按照一定比例:金針菇多糖粉:15被%,金針菇蛋白粉:20被%,條斑紫菜多糖粉:30被%,條斑紫菜蛋白粉:35wt%混合均勻制成復配粉,將復配粉用精密膠囊填充板對膠囊進行填充,收集膠囊,置于立式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設置條件85°C,0.1MPa,滅菌15min收集成品O
[0043]3.金針菇多糖粉、金針菇蛋白粉、條斑紫菜多糖粉、條斑紫菜蛋白粉、復配功能膠囊的生物活性(抗氧化,免疫增強活性)比較
[0044](I)清除羥自由基能力比較
[0045]清除輕基自由基能力的測定采用Fenton體系:
[0046]a.取3支具塞試管,分別加入0.2mL的FeSO4-EDTA混合液(10mmol/L);
[0047]b.加入0.2mL的α -脫氧核糖溶液DR(20mmol/L),然后再加入測試樣品,并用磷酸緩沖液PBS (pH為7.4)補充至1.8mL,最后加入0.2mL的H2O2 (10mmol/L),37。。水浴Ih ;以PBS緩沖溶液為對照。
[0048]c.加入ImLlO %的三氯乙酸(TCA)終止反應,再加入ImL 1%的硫代巴比妥酸(TBA),混勻后沸水浴中加熱lOmin,冷卻后離心取上清,于532nm處測光吸收As。
[0049](2)免疫增強活性研究
[0050]小鼠單核巨噬細胞RAW264.7用同時含有10%胎牛血清及50U/mL青霉素和50 μ g/mL慶大霉素的DMEM培養液培養,用DMEM培養接配制成(終濃度為2X 105/mL)細胞懸液。將細胞懸液接種于96孔板中,每空加入100 μ L對數生長期的細胞懸液,置于5%CO2, 37°C培養箱中培養3h后,棄去培養液,加入用DMEM培養液配制的不同濃度的測試樣品溶液100 μ L/孔,對照孔中加入100 μ L培養基,同時設置空白調零孔,每個處理設置4個重復。將培養板置于5% C02,37°C培養箱中培養20h后每孔加入1yL MTT繼續培養4h后棄上清,每孔加入150 μ L 二甲亞楓(DMSO),室溫震搖lOmin,在酶標儀下測570nm波長下的吸光值。
[0051]實施例4
[0052]1.金針菇與條斑紫菜多糖和蛋白粉的制備
[0053](I)金針菇與條斑紫菜超微粉的制備:新鮮金針菇或條斑紫菜經除雜、清洗、晾曬至半干后,放于烘箱中60°C鼓風烘干,然后經粉碎機粉碎,雙輥破碎機破碎,80目篩分,氣流粉碎機粉碎,300目篩分,制得金針菇超微粉和條斑紫菜超微粉。
[0054](2)金針菇多糖及蛋白粉的制備:稱取金針菇超微粉,按每Ig超微粉加20mL 85%乙醇的比例室溫下浸泡過夜,離心取沉淀,向沉淀中加入20mL由0.05M Na2HP04、0.05MNaH2PO4和0.03M NaCl組成的緩沖液,室溫攪拌4h,離心沉淀用于金針菇多糖粉的制備,上清液經孔徑為10kDa的超濾膜超濾,截留液4°C備用,透過液低溫濃縮,噴霧干燥得金針菇蛋白粉產品;向上述離心沉淀中加入去離子水使溶液濃度達到0.04g/mL,450ff下超聲提取lOmin,離心取上清;上清液與上述金針菇蛋白粉制備過程中經孔徑為10kDa超濾膜超濾截留液混合,低溫濃縮,濃縮液加其4倍體積的無水乙醇,沉淀過夜,離心取沉淀,置60°C烘干得到金針菇多糖粉產品;
[0055](3)條斑紫菜多糖及蛋白粉的制備:秤取條斑紫菜超微粉,用超臨界CO2萃取的方法,對原料進行脫脂預處理,取20g脫脂粉末加SOOmL去離子水脹融后,加入占脫脂粉末質量0.4%的木瓜蛋白酶70°C浸提3h,然后沸水浴15min滅酶,4000r/min離心20min,上清液60°C旋轉蒸發濃縮至原來的1/4體積。采用三氯乙酸對濃縮液除蛋白,4倍體積無水乙醇沉淀多糖,冷凍干燥,得條斑紫菜多糖粉產品;對上清液用飽和度為45%的硫酸銨沉淀,50°C烘干得到條斑紫菜蛋白粉產品;
[0056]2.金針菇與條斑紫菜多糖和蛋白復配功能膠囊的制備
[0057](I)將上述步驟中得到的金針菇與條斑紫菜多糖及蛋白粉用小型膠囊填充機混合按照一定比例:食用菌多糖粉:20Wt%,食用菌蛋白粉:25Wt%,海藻多糖粉:20Wt%,海藻蛋白粉:35wt%混合均勻制成復配粉,將復配粉用精密膠囊填充板對膠囊進行填充,收集膠囊,置于立式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設置條件90°C,0.1IMPa,滅菌20min收集成品。
[0058]3.金針菇多糖粉、金針菇蛋白粉、條斑紫菜多糖粉、條斑紫菜蛋白粉、復配功能膠囊的生物活性(抗氧化,免疫增強活性)比較
[0059](I)清除羥自由基能力比較
[0060]清除輕基自由基能力的測定采用Fenton體系:
[0061]a.取3支具塞試管,分別加入0.2mL的FeSO4-EDTA混合液(10mmol/L);
[0062]b.加入0.2mL的α -脫氧核糖溶液DR(20mmol/L),然后再加入測試樣品,并用磷酸緩沖液PBS (pH為7.4)補充至1.8mL,最后加入0.2mL的H2O2 (10mmol/L),37。。水浴Ih ;以PBS緩沖溶液為對照。
[0063]c.加入ImLlO %的三氯乙酸(TCA)終止反應,再加入ImL 1%的硫代巴比妥酸(TBA),混勻后沸水浴中加熱lOmin,冷卻后離心取上清,于532nm處測光吸收As。
[0064](2)免疫增強活性研究
[0065]小鼠單核巨噬細胞RAW264.7用同時含有10%胎牛血清及50U/mL青霉素和50 μ g/mL慶大霉素的DMEM培養液培養,用DMEM培養接配制成(終濃度為2X 105/mL)細胞懸液。將細胞懸液接種于96孔板中,每空加入100 μ L對數生長期的細胞懸液,置于5%CO2, 37°C培養箱中培養3h后,棄去培養液,加入用DMEM培養液配制的不同濃度的多糖溶液100 μ L/孔,對照孔中加入100 μ L培養基,同時設置空白調零孔,每個處理設置4個重復。將培養板置于5% CO2, 37°C培養箱中培養20h后每孔加入1yL MTT繼續培養4h后棄上清,每孔加入150 μ L 二甲亞楓(DMSO),室溫震搖lOmin,在酶標儀下測570nm波長下的吸光值。
【權利要求】
1.一種來源于食用菌\海藻的多糖蛋白復配功能膠囊產品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一定的配比比例將一步提取法制得的食用菌多糖、海藻多糖和食用菌蛋白粉、海藻蛋白粉進行營養復配,用精密膠囊填充板對膠囊進行填充,收集膠囊得到食用菌與海藻多糖和蛋白營養復配膠囊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來源于食用菌\海藻的多糖蛋白復配功能膠囊產品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食用菌與海藻超微粉的制備:新鮮食用菌或海藻經除雜、清洗、晾曬至半干后,放于烘箱中60°C鼓風烘干,然后經粉碎機粉碎,雙輥破碎機破碎,80目篩分,氣流粉碎機粉碎,300目篩分,制得食用菌超微粉和海藻超微粉; (2)食用菌多糖及蛋白粉的制備:稱取食用菌超微粉,按每Ig超微粉加15?25mL85%乙醇的比例室溫下浸泡過夜,離心取沉淀,向沉淀中加入15?25mL由0.05M Na2HPO4,0.05M NaH2PO4和0.03M NaCl組成的緩沖液,室溫攪拌2?5h,離心沉淀用于食用菌多糖粉的制備,上清液經孔徑為10kDa的超濾膜超濾,截留液4°C備用,透過液低溫濃縮,噴霧干燥得食用菌蛋白粉產品;向上述離心沉淀中加入去離子水使溶液濃度達到0.02?0.06g/mL,300?650W下超聲提取10?20min,離心取上清;上清液與上述食用菌蛋白粉制備過程中經孔徑為10kDa超濾膜超濾截留液混合,低溫濃縮,濃縮液加其4倍體積的無水乙醇,沉淀過夜,離心取沉淀,置60°C烘干得到食用菌多糖粉產品; (3)海藻多糖及蛋白粉的制備:秤取海藻超微粉,用超臨界CO2萃取的方法,對原料進行脫脂預處理,取20g脫脂粉末加600?1200mL去離子水脹融后,加入占脫脂粉末質量0.2?0.6%的木瓜蛋白酶70°C浸提I?4h,然后沸水浴15min滅酶,4000r/min離心20min,上清液60°C旋轉蒸發濃縮至原來的1/4體積。采用三氯乙酸對濃縮液除蛋白,4倍體積無水乙醇沉淀多糖,冷凍干燥,得海藻多糖粉產品;對上清液用飽和度為45%的硫酸銨沉淀,50°C烘干得到海藻蛋白粉產品; (4)將步驟(2)和步驟(3)中得到的食用菌與海藻多糖及蛋白粉用小型膠囊填充機混合按照食用菌多糖粉:20Wt%,食用菌蛋白粉:25Wt%,海藻多糖粉:20Wt%,海藻蛋白粉:35界七%的比例均勻制成復配粉; (5)將步驟(4)所得混合復配粉用精密膠囊填充板對膠囊進行填充,收集膠囊,置于立式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收集成品。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來源于食用菌\海藻的多糖蛋白復配功能膠囊產品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備食用菌超微粉的食用菌選自金針菇、杏鮑菇、香菇和/或靈芝;用于制備海藻超微粉的海藻選自條斑紫菜、蛋白核小球藻和/或馬尾藻。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來源于食用菌\海藻的多糖蛋白復配功能膠囊產品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原料按照膠囊常規制備工藝制備而成:食用菌多糖粉:15?20wt%,食用菌蛋白粉:15?25wt%,海藻多糖粉:20?30wt%,海藻蛋白粉:25?35wt%,且多糖和蛋白粉純度均達到85%以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來源于食用菌\海藻的多糖蛋白復配功能膠囊產品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具體質量百分比的原料按照膠囊常規制備工藝制備而成:金針菇多糖粉:20Wt%,金針菇蛋白粉:25Wt%,條斑紫菜多糖粉:20Wt%,條斑紫菜蛋白粉:35wt%,且多糖和蛋白粉純度均達到85%以上。
【文檔編號】C07K1/34GK104351752SQ201410489733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9日
【發明者】胡秋輝, 馬高興, 裴斐, 楊文建, 趙立艷, 林德祥, 陳坤, 鄭惠華, 方勇, 馬寧 申請人: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財經大學, 南京老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