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異丙醇-鹽雙水相體系分離純化梔子苷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高收率及純度的梔子苷提取方法。本發明提供高效溫和雙水相技術分離純化梔子苷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用梔子果原料生產梔子黃廢液,將其經異丙醇-鹽雙水相體系萃取分離、濃縮干燥得梔子苷結晶初品,再經重結晶后得純度為98.5%以上的梔子苷結晶。本發明從藥食兩用藥材資源中分離純化出高純度的梔子苷天然產物。該方法操作簡便,綠色高效,經濟省時、易于放大。它不僅拓寬了萃取梔子苷的雙水相體系種類,提高了梔子苷分離純化的效率,而且該工藝也可應用于其他色素的提取和生產。
【專利說明】—種異丙醇-鹽雙水相體系分離純化梔子苷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天然產物活性成分提取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從桅子果中高收率及純度提取桅子苷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桅子苷是桅子果實中一種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在醫藥、保健、生物檢測等方面有著廣泛應用。桅子苷為環烯醚萜苷類化合物,異名京尼平苷。在食品工業主要可以制成天然食用著色劑桅子藍和桅子紅。在我國部2760 — 2007《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中列出的56種色素中藍色素僅有桅子藍色素和藻青素(即藻藍蛋白色素)兩種。目前,天然藍色素在國內外市場上均供不應求,因此積極開發高效提取桅子苷技術,必將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和可觀的市場前景。關于桅子苷的提取在我國已有專利報道,但這些專利的方法大多使用大孔吸附樹脂法制備桅子苷。如專利(^1939458八采用大孔吸附制備桅子提取物,由于大孔吸附樹脂內孔殘存惰性溶劑高,預處理難度大,解吸不充分,影響分離效果,樹脂再生困難,生產成本增加。并且同一生產企業生產的同一型號樹脂,各批之間比表面積和功能基團含量差別大,在分離純化中重現性差,不利于連續化生產。雙水相體系(八丁?幻以其具有操作方便,分離效率高,對分離物質零破壞等諸多特性,被廣泛應用于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和生物化工等領域的產品分離和提取。雖然已有文獻報道利用乙醇/磷酸氫二鉀雙水相體系進行桅子苷萃取的研究,但是得到的桅子苷純度只有62.12%,收率為96.32%。影響雙水相體系萃取效率的因素主要有溶劑種類、鹽的種類以及溶劑和鹽的質量比。即使同一種雙水相體系萃取不同物質時,由于萃取物的結構和性質對溶劑溶解能力的影響,其體系中的溶劑和鹽的質量比也有差異。異丙醇具有價廉、低毒、粘度較小等優勢,目前利用異丙醇作萃取劑與無機鹽形成雙水相體系分離純化桅子苷尚未見報道。為此,我們通過對異丙醇與鉀鹽、鈉鹽和銨鹽的雙水相體系的穩定性以及對體系中的醇鹽比和邱值進行研究,建立分離純化桅子苷的異丙醇/鹽雙水相新體系。該方法操作簡便,綠色高效,經濟省時、易于放大。它不僅拓寬了萃取桅子苷的雙水相體系種類,提高了桅子苷分離純化的效率,而且該工藝也可應用于其他色素的提取和生產。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雙水相萃取技術高收率及純度提取桅子苷的方法。利用桅子果原料生產桅子黃廢液,將其經異丙醇-鹽雙水相體系萃取分離、濃縮干燥得桅子苷結晶初品,再經重結晶后,得高純度桅子苷晶體。
[0004]所述的一種分離純化桅子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室溫下配制異丙醇與鹽雙水相體系并繪制相圖,根據成相穩定性確定適宜的雙水相體系為異丙醇/鹽雙水相體系。
[0005]所述的一種分離純化桅子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繪制雙水相體系相圖所用的鹽類為鉀鹽、鈉鹽或銨鹽。所述鉀鹽為;鈉鹽為;氨鹽為順4?:1、(順0 2304、琴⑶3等。
[0006]所述的一種分離純化桅子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室溫下配制異丙醇與鈉鹽雙水相體系,將桅子黃廢液加入到該雙水相體系,在10?50°C,300r/min條件下恒溫磁力攪拌30?60min,同時調節pH,使桅子苷富集,靜置60?10min,經1000?2000rpm離心20?40min,分離出桅子苷富集相,在-0.04?-0.09MPa, 20?90°C條件下經真空旋轉濃縮干燥得桅子苷結晶粗品。用有機溶劑進行重結晶,得到高純度的桅子苷晶體。
[0007]所述的一種分離純化桅子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異丙醇與鈉鹽雙水相體系具體可為異丙醇與碳酸鈉,所述碳酸鈉與異丙醇質量百分比可為5%?30%,體系pH可為9?12。
[0008]所述的一種分離純化桅子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結晶的溶劑具體可為丙酮、乙酸乙酯或石油醚中的任意一種,所述重結晶溶劑的體積為桅子苷初品質量的4?10倍。
[0009]本發明利用異丙醇-鹽雙水相技術分離純化桅子黃廢液,經重結晶以高收率得到高純度桅子苷晶體。該方法操作簡便,綠色高效,經濟省時、易于放大。它不僅拓寬了萃取桅子苷的雙水相體系種類,提高了桅子苷分離純化的效率,而且該工藝也可應用于其他色素的提取和生產。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中的雙水相技術分離純化桅子黃廢液,取得了如下效果:
1.本發明開發出了一種異丙醇一鹽雙水相技術分離純化桅子黃廢液,具體為異丙醇一碳酸鈉雙水相體系,現有技術中沒有相關報導;
2.在本發明條件下,能夠以純度達到98.5%的晶體、收率最高為98.2%獲得目標產品桅子苷,相比于現有技術產生了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方法進行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
[0011]下述實施例中所述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所述試劑和材料,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獲得。
[0012]實施例1
室溫下按碳酸鈉與異丙醇質量百分比10%配制雙水相體系20mL,將濃縮的桅子黃廢液5mL加入到該雙水相體系,恒溫磁力攪拌(1(TC, 300r/min)40min,同時調節pH=9,使桅子苷富集,靜置80min,經1500rpm離心30min,分離出桅子苷富集相,在-0.06MPa, 20°C條件下經真空旋轉濃縮干燥得桅子苷結晶粗品。用8倍體積的乙酸乙酯進行重結晶得到桅子苷晶體。測定桅子苷的純度為98.5%,產品收率達到98.2%。
[0013]實施例2
室溫下按碳酸鈉與異丙醇質量百分比30%配制雙水相體系20mL,將濃縮的桅子黃廢液5mL加入到該雙水相體系,恒溫磁力攪拌(35°C, 300r/min) 30min,同時調節pH=9,使桅子苷富集,靜置60min,經100rpm離心20min,分離出桅子苷富集相,在_0.04MPa, 50°C條件下經真空旋轉濃縮干燥得桅子苷結晶粗品。用4倍體積的石油醚進行重結晶得到桅子苷晶體。測定桅子苷的純度為96.7%,產品收率達到96.6%。
[0014]實施例3
室溫下按碳酸鈉與異丙醇質量百分比30%配制雙水相體系20mL,將濃縮的桅子黃廢液51111加入到該雙水相體系,恒溫磁力攪拌(501^ ,30017111111) 60111111,同時調節邱二12,使桅子苷富集,靜置100111111,經2000印111離心40111111,分離出桅子苷富集相,在-0.0蘭?3,901條件下經真空旋轉濃縮干燥得桅子苷結晶粗品。用10倍體積的丙酮進行重結晶得到桅子苷晶體。測定桅子苷的純度為96.9%,產品收率達到95.4%。
[0015] 實施例4
室溫下按磷酸氫二鉀與異丙醇質量百分比10%配制雙水相體系200匕將濃縮的桅子黃廢液51111加入到該雙水相體系,恒溫磁力攪拌(501^,3001-/111111)60111111,同時調節?訴9,使桅子苷富集,靜置100111111,經2000印111離心40111111,分離出桅子苷富集相,在-0.0蘭?3,901條件下經真空旋轉濃縮干燥得桅子苷結晶粗品。用10倍體積的丙酮進行重結晶得到桅子苷晶體。測定桅子苷的純度為93.6%,產品收率達到95.5%。
【權利要求】
1.一種異丙醇-鹽雙水相體系分離純化桅子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桅子果原料生產桅子黃廢液,將其經異丙醇-鹽雙水相體系萃取分離、濃縮干燥得桅子苷初品,再經有機溶劑重結晶后得高純度桅子苷結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分離純化桅子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體步驟:室溫下配制異丙醇-鹽雙水相體系,將桅子黃廢液加入到該雙水相體系,在10?50°C,300r/min條件下恒溫磁力攪拌30?60min,同時調節pH=9?12,使桅子苷富集,靜置60?10min,經1000?2000rpm離心20?40min,分離出桅子苷富集相,在-0.04?-0.09MPa, 20?90°C條件下經真空旋轉濃縮干燥得桅子苷結晶粗品,用有機溶劑進行重結晶,得到高純度的桅子苷晶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離純化桅子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溶劑為乙酸乙酯、丙酮或石油醚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4.根據權利要求書I或2所述分離純化桅子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異丙醇-鹽雙水相體系鹽類為鉀鹽、鈉鹽或銨鹽。
5.根據權利要求書4所述分離純化桅子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鹽類中鉀鹽為K2HPO4, K2CO3> KCl ;鈉鹽為 Na2C03、NaCUNa2SO4 ;銨鹽為 NH4C1、(NH4) 2SO4、NH4HCO3。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分離純化桅子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鹽類進一步優選為碳酸鈉。
7.根據權利要求書6所述分離純化桅子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異丙醇-鹽雙水相體系為異丙醇-碳酸鈉體系,其中碳酸鈉與異丙醇的質量百分比為5%?30%,體系pH為9 ?12。
8.根據權利要求書3所述分離純化桅子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結晶溶劑溶劑為乙酸乙酯,加入量為桅子苷粗品質量的4?10倍。
9.根據上述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分離純化桅子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桅子苷晶體純度高達98.5%以上,產品收率達到98.2%。
【文檔編號】C07H17/04GK104356184SQ201410721860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3日
【發明者】張紅萍, 李婷, 李永斌 申請人:邵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