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苯胺-2,4-二氨基酚共聚物、其制備方法及在去除水體中鉻離子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共聚物,特別是一種苯胺_2,4- 二氨基酚共聚物及其化學制備方 法,本發明還涉及該共聚物在吸附去除水中鉻離子的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來源于冶金、金屬加工、電鍍、制革、油漆、顏料等行業排放的含 鉻廢水也日益增多。鉻的毒性與共存價態有關,其中六價鉻的化合物不僅對皮膚和黏膜有 腐蝕性,而且容易在人體內積蓄,具有強烈的毒性和致癌性,甚至導致死亡。含鉻廢水的常 規治理方法中,吸附法因操作簡單、見效快、可循環使用等優點得到廣泛應用,而高效、廉價 的吸附材料一直是研究的熱點。活性炭吸附劑處理效果好,但價格昂貴,再生損失嚴重;農 業副產品、工業廢物以及生物吸附劑來源廣泛,但存在吸附容量小、處理不當容易造成二次 污染等缺點。導電聚合物因具有光、電、磁等方面特殊的性能,備受人們關注,目前已應用于 蓄電池、傳感器、磁療器械等領域。苯胺-2,4-二氨基酚,其原料廉價易得、合成簡便、穩定 性好,共聚物結構中含較多羥基和含氮官能團,能通過絡合、靜電吸附、氧化還原等作用吸 附去除重金屬離子,同時這些官能團具有緩沖pH的作用,提高材料對于水化學條件的適應 性,有望成為新型的重金屬吸附材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適應于酸性pH范圍的苯胺_2,4- 二氨基酚
共聚物及其制備方法,利用該共聚物可以吸附去除水中的鉻離子,操作方便,去除效果好。 本發明所述的苯胺-2, 4- 二氨基酚共聚物,是由以下化學方法制備而成 1)將苯胺單體和硫酸溶于去離子水中,攪拌條件下加入2, 4- 二氨基酚鹽酸鹽,其
中苯胺、硫酸與2,4-二氨基酚鹽酸鹽的摩爾比為100 : 250 : 1 5; 2)將過硫酸銨和硫酸配成水溶液,其中過硫酸銨與硫酸的摩爾比為O. 56 : l,使
過硫酸銨和步驟i)得到的溶液中的苯胺單體摩爾比為2 1 : 1 ; 3)將等體積的過硫酸銨和硫酸溶液緩慢加入上述步驟1)配制的反應液中,磁力 攪拌,反應3 12小時; 4)得到反應物先用稀硫酸洗滌、抽濾直至濾液無色,再用去離子水沖洗若干次;
5)將上述步驟4)得到的固體物質在90-ll(TC條件下在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得到 苯胺-2,4-二氨基酚共聚物。 本發明還提供了苯胺-2,4-二氨基酚共聚物的制備方法及其在去除水體中鉻離 子的應用。 本發明所述的苯胺-2,4-二氨基酚共聚物性質穩定,合成原料為常見的苯胺、硫 酸、過硫酸銨等材料,廉價易得;制備過程簡單,主要為溶液的配制、混合攪拌、過濾清洗等; 利用該共聚物吸附去除水中鉻離子,適應于含鉻廢水通常的酸性pH范圍;吸附操作方便,只需直接投加攪拌,且吸附容量較大,投加使用量少,去除效果好,具有一定的工業應用前
旦 豕。
圖1是本發明涉及的苯胺_2,4- 二氨基酚共聚物粉末的掃描電鏡形貌圖。 圖2是本發明涉及的含鉻溶液pH對苯胺-2, 4- 二氨基酚共聚物吸附水中鉻離子
的影響。 圖3是本發明涉及的苯胺_2,4- 二氨基酚共聚物吸附水中鉻離子的吸附等溫線。 具體實施例 1、苯胺-2 ,4- 二氨基酚共聚物的化學制備方法
實施例1 : 1)將苯胺單體和硫酸溶于去離子水中,攪拌條件下加入2,4-二氨基酚鹽酸鹽,其 中苯胺、硫酸與2,4-二氨基酚鹽酸鹽的摩爾比為25 : 62.5 : 1; 2)將過硫酸銨和硫酸配成水溶液,其中過硫酸銨與硫酸的摩爾比為O. 56 : l,使 過硫酸銨和步驟1)得到的溶液中的苯胺單體摩爾比為1.4 : 1; 3)將等體積的過硫酸銨和硫酸溶液緩慢加入上述步驟1)配制的反應液中,磁力 攪拌,反應8小時; 4)得到反應物先用稀硫酸洗滌、抽濾直至濾液無色,再用去離子水沖洗若干次;
5)將上述步驟4)得到的固體物質在102t:條件下在真空干燥箱中烘干10h,得到 苯胺-2,4-二氨基酚共聚物。其形貌圖如圖l所示。 圖1是苯胺-2,4-二氨基酚共聚物粉末的掃描電鏡圖。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共聚
物的粒子呈現棒狀。 實施例2 : 1)將苯胺單體和硫酸溶于去離子水中,攪拌條件下加入2, 4- 二氨基酚鹽酸鹽,其 中苯胺、硫酸與2,4-二氨基酚鹽酸鹽的摩爾比為100 : 250 : 1; 2)將過硫酸銨和硫酸配成水溶液,其中過硫酸銨與硫酸的摩爾比為O. 56 : l,使 過硫酸銨和步驟l)得到的溶液中的苯胺單體摩爾比為l : 1; 3)將等體積的過硫酸銨和硫酸溶液緩慢加入上述步驟1)配制的反應液中,磁力 攪拌,反應3小時; 4)得到反應物先用稀硫酸洗滌、抽濾直至濾液無色,再用去離子水沖洗若干次;
5)將上述步驟4)得到的固體物質在9(TC條件下在真空干燥箱中烘干10h,得到苯 胺-2,4-二氨基酚共聚物。
實施例3 : 1)將苯胺單體和硫酸溶于去離子水中,攪拌條件下加入2, 4- 二氨基酚鹽酸鹽,其 中苯胺、硫酸與2,4-二氨基酚鹽酸鹽的摩爾比為20 : 50 : 1; 2)將過硫酸銨和硫酸配成水溶液,其中過硫酸銨與硫酸的摩爾比為O. 56 : l,使 過硫酸銨和步驟i)得到的溶液中的苯胺單體摩爾比為2:1; 3)將等體積的過硫酸銨和硫酸溶液緩慢加入上述步驟1)配制的反應液中,磁力
4攪拌,反應12小時; 4)得到反應物先用稀硫酸洗滌、抽濾直至濾液無色,再用去離子水沖洗若干次;
5)將上述步驟4)得到的固體物質在ll(TC條件下在真空干燥箱中烘干10h,得到 苯胺-2,4-二氨基酚共聚物。 2、苯胺-2,4- 二氨基酚共聚物吸附水體中鉻離子的方法
實施例4 : 1)將20mg苯胺_2, 4_ 二氨基酚共聚物加入到30mg L—\50mg L—1的模擬含鉻廢水 中; 2)將上述步驟1)得到的含共聚物的模擬含鉻廢水40mL加入到玻璃容器中,密 封; 3)將上述步驟2)中的玻璃容器置于振動培養箱中,25°。恒溫振蕩24小時;
4)振蕩結束后,抽取10mL含鉻廢水過濾; 5)取lmL上述步驟4)的濾液稀釋,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鉻離子濃度(C》;
6)計算共聚物吸附去除率R, R = (C。-Ce)/C。X 100% ; 圖2是25°C , 20mg共聚物吸附劑,C。 = 30mg L—1和50mg L—1含鉻離子模擬廢水在 不同PH條件的吸附效果圖。從圖2中可以看出在pH = 3. 0-6. 0的范圍內,用此共聚物吸 附劑吸附鉻離子的去除率都在90%左右。
實施例5 : 1)將20mg苯胺-2,4-二氨基酚共聚物加入到l_300mg L—1的模擬含鉻廢水中,含 鉻廢水的pH為5.0 ; 2)將上述步驟1)得到的含共聚物的模擬含鉻廢水40mL加入到玻璃容器中,密 封; 3)將上述步驟2)中的玻璃容器置于振動培養箱中,25°。恒溫振蕩24小時;
4)振蕩結束后,抽取10mL含鉻廢水過濾; 5)取lmL上述步驟4)的濾液稀釋,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鉻離子濃度(C》;
6)計算共聚物吸附容量Qe, Qe = (C。-Ce) XV/MX 100% ; 圖3是25t:,20mg共聚物吸附劑,不同初始濃度的模擬含鉻廢水吸附等溫線。可 以看出該材料對鉻離子的吸附效果很好,吸附容量可達到124. 7mg/g。 以上是本發明的思路及實施方法,具體應用途徑很多,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 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一種苯胺-2,4-二氨基酚共聚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方法制備而成1)將苯胺單體和硫酸溶于去離子水中,攪拌條件下加入2,4-二氨基酚鹽酸鹽,其中苯胺、硫酸與2,4-二氨基酚鹽酸鹽的摩爾比為100∶250∶1~5;2)將過硫酸銨和硫酸配成水溶液,其中過硫酸銨與硫酸的摩爾比為0.56∶1,使過硫酸銨和步驟1)得到的溶液中的苯胺單體摩爾比為2~1∶1;3)將等體積的過硫酸銨和硫酸溶液緩慢加入上述步驟1)配制的反應液中,磁力攪拌,反應3~12小時;4)得到反應物先用稀硫酸洗滌、抽濾直至濾液無色,再用去離子水沖洗若干次;5)將上述步驟4)得到的固體物質在90-110℃條件下在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得到苯胺-2,4-二氨基酚共聚物。
2. —種苯胺-2,4-二氨基酚共聚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 將苯胺單體和硫酸溶于去離子水中,攪拌條件下加入2, 4- 二氨基酚鹽酸鹽,其中苯 胺、硫酸與2,4-二氨基酚鹽酸鹽的摩爾比為100 : 250 : 1 5;2) 將過硫酸銨和硫酸配成水溶液,其中過硫酸銨與硫酸的摩爾比為O. 56 : l,使過硫酸銨和步驟1)得到的溶液中的苯胺單體摩爾比為2 1 : 1;3) 將等體積的過硫酸銨和硫酸溶液緩慢加入上述步驟1)配制的反應液中,磁力攪拌, 反應3 12小時;4) 得到反應物先用稀硫酸洗滌、抽濾直至濾液無色,再用去離子水沖洗若干次;5) 將上述步驟4)得到的固體物質在90-ll(TC條件下在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得到苯 胺-2,4-二氨基酚共聚物。
3. 權利要求l所述的苯胺-2,4-二氨基酚共聚物在去除水體中鉻離子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苯胺-2,4-二氨基酚共聚物、其制備方法及在去除水體中鉻離子的應用,其制備步驟是室溫下,在苯胺、硫酸和2,4-二氨基酚鹽酸鹽單體溶液中加入適量的氧化劑過硫酸銨進行聚合,聚合結束后過濾,先后用稀硫酸、超純水洗滌至濾液無色,干燥,得到如掃描電鏡圖所示的納米共聚物。室溫下,將適量該共聚物加入到含鉻模擬廢水中,振蕩24小時,過濾,濾液稀釋后用火焰原子吸收測定鉻的濃度。結果表明該共聚物在酸性pH條件下對鉻離子具有優越的吸附性能。
文檔編號C08G73/02GK101724150SQ200910234579
公開日2010年6月9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23日
發明者孫立, 張婭, 李琴, 翟建平, 胡秋嬋 申請人: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