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阻燃可彎硬管及其生產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阻燃可彎硬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PVC樹脂80-120份,三堿式硫酸鉛2.0-4.0份,二堿式亞磷酸鉛1.0-2.0份,硬脂酸鉛0.5-1.0份,硬脂酸鋇0.5-1.0份,硬脂酸鈣0.65-0.9份,石蠟0.6-0.8份,氯化聚乙烯10.0-12.0份,輕質碳酸鈣8.0-12.0份,鈦白粉1.0-3.0份。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本發明生產的阻燃可彎硬管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2)本發明使用PVC樹脂為基礎原料,既有較高的硬度又具有很好的可彎曲性。
【專利說明】—種阻燃可彎硬管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材料科學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阻燃可彎硬管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主要的阻燃硬管為硬質聚氯乙烯管:系由聚氯乙烯樹脂加入穩定劑、潤滑劑等助劑經捏合、滾壓、塑化、切粒、擠出成型加工而成,而酸堿,加熱煨彎、冷卻定型才可用。主要用于電線、電纜的保護套管等。管材長度一般4m/根,顏色一般為灰色。管材連接一般為加熱承插式連接和塑料熱風焊,彎曲必須加熱進行。這種硬管普遍硬度較好,但是可彎曲性較差,需要在加熱的情況下扭彎,現研究一種PVC樹脂為基礎原料的高硬度彎曲性能好的可彎硬管,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實用、制作簡單、既容易彎曲硬度又好的阻燃可彎硬管,即一種阻燃可彎硬管。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阻燃可彎硬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的原料:PVC樹脂80-120份,二堿式硫酸鉛2.0-4.0份,二堿式亞磷酸鉛1.0-2.0份,硬脂酸鉛0.5-1.0份,硬脂酸鋇
0.5-1.0份,硬脂酸鈣0.6 5-0.9份,石蠟0.6-0.8份,氯化聚乙烯10.0-12.0份,輕質碳酸鈣8.0-12.0 份,鈦白粉 1.0-3.0 份。
[0006]優選的,所述各重量份的原料為:PVC樹脂90-110份,三堿式硫酸鉛2.5-3.5份,二堿式亞磷酸鉛1.2-1.8份,硬脂酸鉛0.7-0.8份,硬脂酸鋇0.7-0.8份,硬脂酸鈣
0.75-0.8份,石蠟0.65-0.75份,氯化聚乙烯10.5-11.5份,輕質碳酸鈣9.0-11.0份,鈦白粉 1.5-2.5 份。
[0007]優選的,所述各重量份的原料為:PVC樹脂100份,三堿式硫酸鉛3.0份,二堿式亞磷酸鉛1.5份,硬脂酸鉛0.75份,硬脂酸鋇0.75份,硬脂酸鈣0.80份,石蠟0.7份,氯化聚乙烯11.0份,輕質碳酸鈣10.0份,鈦白粉2.0份。
[0008]優選的,所述輕質碳酸鈣為經過偶聯劑處理過的碳酸鈣。
[0009]一種阻燃可彎硬管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0010](I)按重量份稱取各原料:PVC樹脂80-120份,三堿式硫酸鉛2.0-4.0份,二堿式亞磷酸鉛1.0-2.0份,硬脂酸鉛0.5-1.0份,硬脂酸鋇0.5-1.0份,硬脂酸鈣0.65-0.9份,石蠟0.6-0.8份,氯化聚乙烯10.0-12.0份,輕質碳酸鈣8.0-12.0份,鈦白粉1.0-3.0份;
[0011](2)將步驟(1)原料捏合后在溫度為150°C -170°c的條件下經雙輥混煉、粉碎擠出成型、冷卻定型;
[0012](3)再將步驟(2)處理后的冷卻品切割即可得到阻燃可彎硬管。
[0013]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I)本發明生產的阻燃可彎硬管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2)本發明使用PVC樹脂為基礎原料,既有較高的硬度又具有很好的可彎曲性。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說明。
[0015]實施例一:
[0016](I)按重量份稱取各原料:PVC樹脂80份,三堿式硫酸鉛2.0份,二堿式亞磷酸鉛
1.0份,硬脂酸鉛0.5份,硬脂酸鋇0.5份,硬脂酸鈣0.65份,石蠟0.6份,氯化聚乙烯10.0份,輕質碳酸鈣8.0份,鈦白粉1.0份;
[0017](2)將步驟(1)原料捏合后在溫度為150°C的條件下經雙輥混煉、粉碎擠出成型、冷卻定型;
[0018](3)再將步驟(2)處理后的冷卻品切割即可得到阻燃可彎硬管。
[0019]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I)本發明生產的阻燃可彎硬管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2)本發明使用PVC樹脂為基礎原料,既有較高的硬度又具有很好的可彎曲性。
[0020]實施例二:
[0021 ] (I)按重量份稱 取各原料:PVC樹脂120份,三堿式硫酸鉛4.0份,二堿式亞磷酸鉛
2.0份,硬脂酸鉛1.0份,硬脂酸鋇1.0份,硬脂酸鈣0.9份,石蠟0.8份,氯化聚乙烯12.0份,輕質碳酸鈣12.0份,鈦白粉3.0份;
[0022](2)將步驟⑴原料捏合后在溫度為170°C的條件下經雙輥混煉、粉碎擠出成型、冷卻定型;
[0023](3)再將步驟(2)處理后的冷卻品切割即可得到阻燃可彎硬管。
[0024]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I)本發明生產的阻燃可彎硬管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2)本發明使用PVC樹脂為基礎原料,既有較高的硬度又具有很好的可彎曲性。
[0025]實施例三:
[0026](I)按重量份稱取各原料:PVC樹脂100份,二堿式硫酸鉛3.0份,二堿式亞磷酸鉛1.5份,硬脂酸鉛0.75份,硬脂酸鋇0.75份,硬脂酸鈣0.80份,石蠟0.7份,氯化聚乙烯
11.0份,輕質碳酸鈣10.0份,鈦白粉2.0份;
[0027](2)將步驟(1)原料捏合后在溫度為160°C的條件下經雙輥混煉、粉碎擠出成型、冷卻定型;
[0028](3)再將步驟(2)處理后的冷卻品切割即可得到阻燃可彎硬管。
[0029]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I)本發明生產的阻燃可彎硬管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2)本發明使用PVC樹脂為基礎原料,既有較高的硬度又具有很好的可彎曲性。
[0030]實施例四:
[0031 ] (I)按重量份稱取各原料:PVC樹脂90份,三堿式硫酸鉛2.5份,二堿式亞磷酸鉛1.2份,硬脂酸鉛0.7份,硬脂酸鋇0.7份,硬脂酸鈣0.75份,石蠟0.65份,氯化聚乙烯10.5份,輕質碳酸鈣9.0份,鈦白粉1.5份;
[0032](2)將步驟⑴原料捏合后在溫度為150°C的條件下經雙輥混煉、粉碎擠出成型、冷卻定型;
[0033](3)再將步驟(2)處理后的冷卻品切割即可得到阻燃可彎硬管。
[0034]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I)本發明生產的阻燃可彎硬管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2)本發明使用PVC樹脂為基礎原料,既有較高的硬度又具有很好的可彎曲性。
[0035]實施例五:
[0036](I)按重量份稱取各原料:PVC樹脂110份,三堿式硫酸鉛3.5份,二堿式亞磷酸鉛
1.8份,硬脂酸鉛0.8份,硬脂酸鋇0.8份,硬脂酸鈣0.8份,石蠟0.75份,氯化聚乙烯11.5份,輕質碳酸鈣11.0份,鈦白粉2.5份;
[0037](2)將步驟⑴原料捏合后在溫度為170°C的條件下經雙輥混煉、粉碎擠出成型、冷卻定型;
[0038](3)再將步驟(2)處理后的冷卻品切割即可得到阻燃可彎硬管。
[0039]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I)本發明生產的阻燃可彎硬管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2)本發明使用PVC樹脂為基礎原料,既有較高的硬度又具有很好的可彎曲性。
[0040]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阻燃可彎硬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的原料:PVC樹脂80-120份,二堿式硫酸鉛2.0-4.0份,二堿式亞磷酸鉛1.0-2.0份,硬脂酸鉛0.5-1.0份,硬脂酸鋇.0.5-1.0份,硬脂酸鈣0.65-0.9份,石蠟0.6-0.8份,氯化聚乙烯10.0-12.0份,輕質碳酸鈣.8.0-12.0 份,鈦白粉 1.0-3.0 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可彎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重量份的原料為=PVC^Xi脂90-110份,三堿式硫酸鉛2.5-3.5份,二堿式亞磷酸鉛1.2-1.8份,硬脂酸鉛0.7-0.8份,硬脂酸鋇0.7-0.8份,硬脂酸鈣0.75-0.8份,石蠟0.65-0.75份,氯化聚乙烯10.5-11.5份,輕質碳酸鈣9.0-11.0份,鈦白粉1.5-2.5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可彎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重量份的原料為=PVC^Xi脂100份,三堿式硫酸鉛3.0份,二堿式亞磷酸鉛1.5份,硬脂酸鉛0.75份,硬脂酸鋇0.75份,硬脂酸鈣0.80份,石蠟0.7份,氯化聚乙烯11.0份,輕質碳酸鈣10.0份,鈦白粉2.0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可彎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輕質碳酸鈣為經過偶聯劑處理過的碳酸鈣。
5.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可彎硬管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按重量份稱取各原料:PVC樹脂80-120份,二喊式硫酸鉛2.0-4.0份,二喊式亞憐酸鉛1.0-2.0份,硬脂酸鉛0.5-1.0份,硬脂酸鋇0.5-1.0份,硬脂酸鈣0.65-0.9份,石蠟.0.6-0.8份,氯化聚乙烯10. 0-12.0份,輕質碳酸鈣8.0-12.0份,鈦白粉1.0-3.0份; (2)將步驟(1)原料捏合后在溫度為150°C_170°C的條件下經雙輥混煉、粉碎擠出成型、冷卻定型; (3)再將步驟(2)處理后的冷卻品切割即可得到阻燃可彎硬管。
【文檔編號】C08K3/32GK103992598SQ201410183069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30日
【發明者】王浩 申請人:安徽省寧國市明浩包裝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