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復合阻尼隔音氈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復合材料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復合阻尼隔音氈及其制備 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隔音氈又叫隔聲氈,是以橡膠、高分子材料等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種具有一定柔 性的高密度卷材,主要用來與石膏板搭配,用于墻體隔音和吊頂隔音,也應用于管道、機械 設備的隔音和阻尼減振。
[0003] 然而目前市場上存在的隔音氈都是以普通材料為主,大多以單一形式使用,不能 同時有效吸收高、中、低頻率聲波,隔音效果不理想;另外,普通材料制成的隔音氈抗老化效 果也不好,使用壽命短。
【發明內容】
[0004]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阻尼隔音氈及其制備方法,以改善現有的隔音 氈隔音效果差且使用壽命短的問題。
[0005]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復合阻尼隔音氈,按重量份數計,由以下組分制成:聚氯乙烯20-30份、丁腈橡膠6-16份、二兀乙丙橡膠8_18份、鹵化丁基橡膠30-80份、重晶石粉15-25份、石英粉6_10份、錯粉 3-5份、碳酸鈣粉末5-10份、粉煤灰10-15份、阻燃劑1-9份、防老劑4-8份、消泡劑2-6份、丙烯 酸酯5-15份、增塑劑2-10份和硫化劑1 -5份。
[0006] 優選地,上述的復合阻尼隔音氈中,所述鹵化丁基橡膠為氯化丁基橡膠、溴化丁基 橡膠和聚硫橡膠的混合物,所述氯化丁基橡膠、所述溴化丁基橡膠和所述聚硫橡膠的質量 比為 1-3:1-3:0.6-2.0。
[0007]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制備上述復合阻尼隔音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 按量稱取所述聚氯乙烯、所述丁腈橡膠、所述三元乙丙橡膠,所述重晶石粉,所述石 英粉、所述防老劑、所述消泡劑混合,將所得混合物倒入反應釜中,調整所述反應釜轉速為 20-30r/min,在60-70°C 下混合均勻; b. 繼續往所述反應釜中加入所述鹵化丁基橡膠、所述鋁粉、所述碳酸鈣粉末、所述粉煤 灰在 110-130°C 下混煉 10_15min; c. 待步驟b得到的混合物降溫至50-65°C,往所述混合物中加入所述阻燃劑、所述丙烯 酸酯、所述增塑劑和所述硫化劑,調整所述反應釜轉速為80-100r/min,攪拌1-2h,冷卻至室 溫,出片待用; (!.將步驟〇得到的產物放入硫化罐,在150-160°(:下硫化60-65111111硫化完成后修邊,切 害U,包裝成品。
[0008]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聚氯乙烯、丁腈橡膠、三 元乙丙橡膠、鹵化丁基橡膠混合制得的復合材料,能夠吸收不同波長的噪音,對聲波有阻 擋、反射、吸收、阻尼減弱的作用,實現了良好的隔音效果。金屬粉末和重晶石粉的加入,既 增加了隔音氈的密度,從而達到了增加隔聲量的效果,又提高了材料的強度和使用壽命。
[0009] 本發明提供的復合阻尼隔音氈綜合隔音效果好,產品強度高,耐老化,使用壽命 長。可逐步代替傳統隔聲材料在隔聲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10]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11] 實施例一 按重量份計,取用下述組分:聚氯乙烯20份、丁腈橡膠6份、三元乙丙橡膠8份、鹵化丁基 橡膠30份、重晶石粉15份、石英粉6份、錯粉3份、碳酸鈣粉末5份、粉煤灰10份、阻燃劑1份、防 老劑4份、消泡劑2份、丙烯酸酯5份、增塑劑2份和硫化劑1份。
[0012] 本實施例中,鹵化丁基橡膠為氯化丁基橡膠、溴化丁基橡膠和聚硫橡膠的混合物, 氯化丁基橡膠、溴化丁基橡膠和聚硫橡膠的質量比為1:1:0.6。
[0013] 本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制備上述復合阻尼隔音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 按量稱取聚氯乙烯、丁腈橡膠、三元乙丙橡膠,重晶石粉,石英粉、防老劑、消泡劑混 合,將所得混合物倒入反應釜中,調整反應釜轉速為20r/min,在60 °C下混合均勻; b. 繼續往反應釜中加入鹵化丁基橡膠、鋁粉、碳酸鈣粉末、粉煤灰在110°C下混煉 lOmin; C.待步驟b得到的混合物降溫至50°C,往混合物中加入阻燃劑、丙烯酸酯、增塑劑和硫 化劑,調整反應釜轉速為80r/min,攪拌lh,冷卻至室溫,出片待用; d.將步驟c得到的產物放入硫化罐,在150 °C下硫化60min硫化完成后修邊,切割,包裝 成品。
[0014] 實施例二 按重量份計,取用下述組分:聚氯乙烯30份、丁腈橡膠16份、三元乙丙橡膠18份、鹵化丁 基橡膠80份、重晶石粉25份、石英粉10份、鋁粉5份、碳酸鈣粉末10份、粉煤灰15份、阻燃劑9 份、防老劑8份、消泡劑6份、丙烯酸酯15份、增塑劑10份和硫化劑5份。
[0015] 本實施例中,鹵化丁基橡膠為氯化丁基橡膠、溴化丁基橡膠和聚硫橡膠的混合物, 氯化丁基橡膠、溴化丁基橡膠和聚硫橡膠的質量比為3:3: 2。
[0016] 本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制備上述復合阻尼隔音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 按量稱取聚氯乙烯、丁腈橡膠、三元乙丙橡膠,重晶石粉,石英粉、防老劑、消泡劑混 合,將所得混合物倒入反應釜中,調整反應釜轉速為30r/min,在70 °C下混合均勻; b. 繼續往反應釜中加入鹵化丁基橡膠、鋁粉、碳酸鈣粉末、粉煤灰在130°C下混煉 15min; c. 待步驟b得到的混合物降溫至65°C,往混合物中加入阻燃劑、丙烯酸酯、增塑劑和硫 化劑,調整反應釜轉速為l〇〇r/min,攪拌2h,冷卻至室溫,出片待用; d. 將步驟c得到的產物放入硫化罐,在160 °C下硫化65min硫化完成后修邊,切割,包裝 成品。
[0017] 實施例三 按重量份計,取用下述組分:聚氯乙烯25份、丁腈橡膠11份、三元乙丙橡膠13份、鹵化丁 基橡膠55份、重晶石粉20份、石英粉8份、錯粉4份、碳酸鈣粉末7份、粉煤灰12份、阻燃劑5份、 防老劑6份、消泡劑4份、丙烯酸酯12份、增塑劑6份和硫化劑3份。
[0018] 本實施例中,鹵化丁基橡膠為氯化丁基橡膠、溴化丁基橡膠和聚硫橡膠的混合物, 氯化丁基橡膠、溴化丁基橡膠和聚硫橡膠的質量比為1.5:1.5:1.3。
[0019] 本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制備上述復合阻尼隔音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 按量稱取聚氯乙烯、丁腈橡膠、三元乙丙橡膠,重晶石粉,石英粉、防老劑、消泡劑混 合,將所得混合物倒入反應釜中,調整反應釜轉速為25r/min,在65 °C下混合均勻; b. 繼續往反應釜中加入鹵化丁基橡膠、鋁粉、碳酸鈣粉末、粉煤灰在120°C下混煉 12min; c. 待步驟b得到的混合物降溫至58°C,往混合物中加入阻燃劑、丙烯酸酯、增塑劑和硫 化劑,調整反應釜轉速為90r/min,攪拌1.5h,冷卻至室溫,出片待用; d. 將步驟c得到的產物放入硫化罐,在155 °C下硫化62min硫化完成后修邊,切割,包裝 成品。
[0020] 分別對實施例1-3所得到的復合阻尼隔音氈做主要性能測試,結果如下: 表1實施例1-3所得到的復合阻尼隔音氈做性能測試結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 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 一種復合阻尼隔音氈,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數計,由以下組分制成:聚氯乙烯20-30 份、丁腈橡膠6-16份、三元乙丙橡膠8-18份、鹵化丁基橡膠30-80份、重晶石粉15-25份、石英 粉6-10份、鋁粉3-5份、碳酸鈣粉末5-10份、粉煤灰10-15份、阻燃劑1-9份、防老劑4-8份、消 泡劑2-6份、丙烯酸酯5-15份、增塑劑2-10份和硫化劑1 -5份。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阻尼隔音氈,其特征在于:所述鹵化丁基橡膠為氯化丁基 橡膠、溴化丁基橡膠和聚硫橡膠的混合物,所述氯化丁基橡膠、所述溴化丁基橡膠和所述聚 硫橡膠的質量比為1-3:1-3:0.6-2.0。3. -種制備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復合阻尼膈應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 按量稱取所述聚氯乙烯、所述丁腈橡膠、所述三元乙丙橡膠,所述重晶石粉,所述石 英粉、所述防老劑、所述消泡劑混合,將所得混合物倒入反應釜中,調整所述反應釜轉速為 20-30r/min,在60-70°C 下混合均勻; b. 繼續往所述反應釜中加入所述鹵化丁基橡膠、所述鋁粉、所述碳酸鈣粉末、所述粉煤 灰在 110-130°C 下混煉 10_15min; c. 待步驟b得到的混合物降溫至50-65Γ,往所述混合物中加入所述阻燃劑、所述增塑 劑、所述丙烯酸酯、所述防老劑和所述硫化劑,調整所述反應釜轉速為80-lOOr/min,攪拌1-2h,冷卻至室溫,出片待用; d. 將步驟c得到的產物放入硫化罐,在150-160°C下硫化60-65min硫化完成后修邊,切 害U,包裝成品。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阻尼隔音氈及其制備方法,涉及高分子復合材料領域。該復合阻尼隔音氈按重量份數計,由以下組分制成:聚氯乙烯20?30份、丁腈橡膠6?16份、三元乙丙橡膠8?18份、鹵化丁基橡膠30?80份、重晶石粉15?25份、石英粉6?10份、鋁粉3?5份、碳酸鈣粉末5?10份、粉煤灰10?15份、阻燃劑1?9份、防老劑4?8份、消泡劑2?6份、丙烯酸酯5?15份、增塑劑2?10份和硫化劑1?5份。本發明提供的隔音氈具有良好的阻尼隔音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延長了材料的使用壽命。
【IPC分類】C08L23/16, C08K13/02, C08K3/36, C08L9/02, C08K3/30, C08K3/26, C08L23/28, C08K3/08, C08L27/06, C08L81/04
【公開號】CN105713306
【申請號】CN201610249843
【發明人】林菡
【申請人】林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