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通過微生物轉化化橘紅葉黃酮制備柚皮素和芹菜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1)采摘化橘紅嫩葉洗凈,太陽曬干或置于烘箱中50~60℃烘干至恒重,粉碎過60~80目篩,得到化橘紅嫩葉粉末,備用;
(2)取化橘紅嫩葉粉末,用蒸餾水濕潤,充分攪勻,分別放置在培養皿中,敞開,置于溫度為25~30℃、濕度為75~95%的培養箱中培養72~96h,自然生長繁殖的細菌或霉菌作菌種;
(3)取細菌、霉菌制成懸浮液,接種于馬鈴薯液體培養基中,30~40℃、180~250 rpm 培養48~72 h,得種子菌培養液;
(4)取化橘紅葉粉末加入適量水,攪拌均勻制成轉化培養基,加入上述培養的種子菌培養液,攪拌均勻,在搪瓷托盤中鋪平,置于溫度為30~40℃,濕度為75~95%生化培養箱培養48~96h;
(5)將轉化培養基置于100~110℃下進行加熱以終止發酵,后調節溫度至50~60℃進行烘干,粉碎過70~90目篩,得到菌絲和培養基混合粉末;
(6)將所得的混合粉末裝入玻璃層析柱中,用95%的乙醇作為洗脫液提取,收集2倍體積的洗脫液;
(7)將洗脫液經減壓濃縮回收乙醇,濃縮液轉移到分液漏斗,加入等量體積石油醚萃取3次,去除上層液,得到下層含有柚皮素和芹菜素混合液;
(8)將所得的含有柚皮素和芹菜素混合液,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減壓濃縮得到柚皮素和芹菜素粗產品,所得浸膏用甲醇復溶,過濾,除去沉淀,濾液旋干備用;
(9)將所得的粗產品經D101大孔樹脂分離純化,首先用蒸餾水預洗除雜,再用2%KOH 水溶液洗去色素,然后依次用不同濃度的乙醇溶液進行洗脫,用紫外吸收光譜和高效液相色譜儀跟蹤檢測,分別收集兩組分含量最高的洗脫液,減壓濃縮,得到柚皮素和芹菜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過微生物轉化化橘紅葉黃酮制備柚皮素和芹菜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種子菌培養基,其成分包括馬鈴薯、化橘紅果實粉末和水分,配制方法:將煮熟馬鈴薯150g磨成漿,加入化橘紅果實粉末50g,攪勻,用水定容到1000mL。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過微生物轉化化橘紅葉黃酮制備柚皮素和芹菜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化培養基是用適量的水濕潤嫩葉粉末制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過微生物轉化化橘紅葉黃酮制備柚皮素和芹菜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9)中,用KOH 水溶液水洗后,分別用體積分數為4BV/h的20%乙醇、2BV/h的30%乙醇、2BV/h的40%乙醇、2BV/h的50%乙醇、2BV/h的60%的乙醇、4BV/h的70%乙醇進行洗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