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內酰胺類聚羧酸減水劑,其由單體A、單體B和單體C經共聚而制得,其中單體A的結構如式(Ⅰ)所示,單體B的結構如式(Ⅱ)所示,單體C的結構如式(Ⅲ)所示,單體A、單體B和單體C的摩爾比為(1~5):(10~50):(5~30),
其中,R1、R2和R3為H或C1-C6烷基,R4為C1-C8亞烷基,M為H或者Na,d為1-4的整數,e為30~120的整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酰胺類聚羧酸減水劑,其中R1為C2-C5烷基,R2和R3為C1-C3烷基,R4為C1-C5亞烷基,d為1-3的整數,e為35~50的整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酰胺類聚羧酸減水劑,其中所述內酰胺類聚羧酸減水劑的結構如式(Ⅳ)所示,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內酰胺類聚羧酸減水劑,其中所述內酰胺類聚羧酸減水劑的重均分子量為30000~50000。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內酰胺類聚羧酸減水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單體A與去離子水配置成水溶液,作為1#料;
將單體B與去離子水配置成水溶液,作為2#料;
將引發劑和鏈轉移劑與去離子水配置成水溶液,作為3#料;
將單體C與去離子水配置成質量濃度為30%~60%的水溶液,投料進反應容器中,之后將反應容器置入微波反應器中,緩慢升溫至40~70℃;
向反應容器中滴加2#料和3#料,滴加時間為3~8小時,滴加完成1~2.5小時后再滴加1#料,滴加時間為4~10小時,之后保溫2~8小時,聚合反應完成后得到所述內酰胺類聚羧酸減水劑。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引發劑為過硫酸銨、過氧化氫、叔丁基過氧化氫、抗壞血酸和硫酸亞鐵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鏈轉移劑為乙醇、巰基乙醇和3-巰基丙酸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還包括在聚合反應完成后加入去離子水使所述內酰胺類聚羧酸減水劑的固含量為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