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無鹵阻燃聚酰胺6,其特征是:所述無鹵阻燃聚酰胺6由阻燃聚酰胺6分子鏈以及分散在阻燃聚酰胺6分子鏈之間的添加型磷系阻燃劑組成,所述阻燃聚酰胺6分子鏈由聚酰胺鏈段和DPO基反應型磷系阻燃劑鏈段組成,所述阻燃聚酰胺6分子鏈中磷元素的含量為0.4~0.8wt%;
所述添加型磷系阻燃劑在無鹵阻燃聚酰胺6中的含量為3~9wt%;
所述聚酰胺鏈段的結構式如下:
所述DPO基反應型磷系阻燃劑鏈段的結構式如下:
式中,R1為直鏈或支化的C1~C15的次烷基,R2為直鏈的C3~C10的亞烷基或亞芳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鹵阻燃聚酰胺6,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型磷系阻燃劑為二乙基次膦酸鋁、二乙基次膦酸鋅、甲基丁基次膦酸鋁、甲基環己基次膦酸鋁或甲基苯基次膦酸鋁中的一種以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鹵阻燃聚酰胺6,其特征在于,所述無鹵阻燃聚酰胺6的極限氧指數大于29%,垂直燃燒測試達到UL94V-0級,燃燒測試中離火自熄,無熔滴產生;
所述無鹵阻燃聚酰胺6的耐久性能良好,水洗50次,極限氧指數保持在28%以上;
所述無鹵阻燃聚酰胺6的熔點為210~221℃,拉伸強度為54~68MPa,斷裂伸長率為50~120%。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無鹵阻燃聚酰胺6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如下:
1)將DPO基反應型磷系阻燃劑、二元胺和溶劑混合攪拌均勻進行成鹽反應,制得阻燃劑鹽;所述DPO基反應型磷系阻燃劑的結構式為:
式中,R1為直鏈或支化的C1~C15的次烷基;
所述二元胺的結構通式為H2N-R2-NH2,R2為直鏈的C3~C10的亞烷基或亞芳基;
所述溶劑為水或乙醇;
2)將添加型磷系阻燃劑、己內酰胺和水混合后進行保溫保壓反應,然后卸壓至常壓,所述保溫保壓反應的溫度為250℃~260℃,壓力為0.8MPa~2.0MPa,時間為2~6h;
3)調節溫度后將阻燃劑鹽加入到步驟2)的反應體系中進行縮聚反應,所述縮聚反應的溫度225℃~235℃,時間為4~20h;
4)后處理得到無鹵阻燃聚酰胺6。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無鹵阻燃聚酰胺6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DPO基反應型磷系阻燃劑與二元胺的摩爾比為1:1~1.2,DPO基反應型磷系阻燃劑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1~2;所述混合攪拌均勻的攪拌速率為50~400r/min,所述成鹽反應的溫度為60~90℃,成鹽反應的時間為2~5h。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無鹵阻燃聚酰胺6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保溫保壓反應的攪拌速率為50~400r/min;步驟3)中,所述阻燃劑鹽的加入時間控制在0.5~1h;縮聚反應體系中,按重量份數計,各組分的加入量為: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無鹵阻燃聚酰胺6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的反應體系中還含有協效阻燃劑和/或己二酸,所述協效阻燃劑的加入量為1~2份,所述己二酸的加入量為0.1~1份。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無鹵阻燃聚酰胺6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型磷系阻燃劑為二乙基次膦酸鋁、二乙基次膦酸鋅、甲基丁基次膦酸鋁、甲基環己基次膦酸鋁或甲基苯基次膦酸鋁中的一種以上;
所述協效阻燃劑為錫酸鋅、硼酸鋅、硫酸鋇、三氧化二銻、氫氧化鎂、氫氧化鋁或二氧化硅中的一種以上。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無鹵阻燃聚酰胺6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后處理的具體步驟為:將體系抽真空到-0.05~-0.1MPa,將溫度調節到245℃~250℃,保持0.5~3h后停止攪拌,繼續持續抽真空以達到液相增粘目的,靜置10~20min后通氮氣出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