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微生物發酵制氫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以農作物秸稈為原料發酵制氫的方法。
背景技術:
氫能是一種新型能源,與傳統化石燃料相比,具有零污染、利用率高、危險系數小、儲量充足的優點,是人們寄予厚望的替代能源。人類能源體系的結構在不斷地變化,經歷了一個以煤、植物體等固體燃料為主,到以石油、烴類等液體燃料為主的轉變,目前正向以天然氣、氫氣等氣體燃料為主的方向進行轉變。化石燃料是目前能源消費的主體,隨著能源需求的不斷增大,能源危機、全球變暖及環境污染等問題日趨嚴重,氫能因其取之不盡、高效、零污染的特性逐漸受到重視。
制氫技術的分類方法眾多。其中,電解水制氫是一種傳統的制造氫氣的方法,其生產歷史已有90余年。電解水制氫的過程是由浸沒在電解液中的一對電極,中間插入隔離氫、氧氣體的隔膜構成了電解池,通以一定電壓的直流電時,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電解水制氫生產過程中,電能消耗較高,所以目前利用水電解制造氫氣的產量僅占總產量的約4%。
化工原料制氫也是主要的制氫方式之一。天然氣和煤層氣是重要的氣體形態化石原料,其中天然氣制氫是最主要和最成熟的制氫方式。具體而言,天然氣制氫的方法主要有:天然氣水蒸氣重整制氫、天然氣部分氧化重整制氫、天然氣水蒸氣重整與部分氧化聯合制氫、天然氣催化裂解制氫等。
生物質制氫是指生物質通過氣化或微生物催化脫氫方法制氫。生物質制氫是當前最有發展前景的清潔的生物質能轉換技術之一,且由于生物質是廉價的可再生制氫原料,每千克生物質可生產0.672m3的氫氣,占生物質總能量的40%以上。生物制氫是可持續地從自然界中獲取氫氣的重要途徑之一。
生物質制氫主要有兩種方法:分為厭氧發酵制氫和光合生物制氫。厭氧發酵制氫是在厭氧條件下、黑暗的環境之中,由厭氧菌來分解有機物,產出氫氣,又稱作黑暗發酵生產氫氣或稱為厭氧發酵生產氫氣。其優點是有較多的厭氧細菌種類,還不會受到光照的限制,有無光照都能產氫。缺點是分解底物不徹底,還要作進一步的處理才行,不然就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原料的轉化效率也不夠高。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擁有耕地超過十五億畝,每年會產生大量的農作物秸稈。農作物秸稈大部分都沒有得到有效利用,主要以就地焚燒的方式處置,不僅浪費了資源,而且對環境造成了污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以農作物秸稈為原料發酵制氫的方法。本發明的一種以農作物秸稈為原料發酵制氫的方法,以農作物秸稈為發酵原料,成本低廉,產氫穩定。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以農作物秸稈為原料發酵制氫的方法,包括,
步驟(1),培養產氫混合菌種群;在室溫條件下使用以60co為放射源的γ射線輻照棕色瓶中的消化污泥,輻照劑量為5kgy;輻照后的消化污泥于培養基中培養,厭氧條件下培養20-48h,得到混合菌群;其中,培養基組分為:葡萄糖15-20g/l,蛋白胨5-9g/l,土豆粉5-10g/l,玉米粉1-10g/l,mgso4·7h2o0.1-1g/l,k2hpo40.01-0.2g/l,feso4·7h2o0.01-0.02g/l,mgcl2·6h2o0.01-0.03g/l;所述的混合菌種為丁酸梭菌(clostridiumbutyricum)inet1與屎腸球菌(enterococcusfaecium)inet2;
步驟(2),處理農作物秸稈;
將農作物秸稈自然干燥,將干燥的農作物秸稈在粉碎機中粉碎,過80目分樣篩,取分樣篩篩下破碎農作物秸稈,使用含有表面活性劑的水溶液洗滌1-3次,自然干燥;
之后使用氫氧化鈉和雙氧水的混合溶液浸泡秸稈,反應時間是1-3h,反應溫度為50-80℃,混合水溶液中naoh和h2o2的重量比為1-3∶0.5-1,naoh在混合水溶液中的重量百分含量是1-2%;混合溶液浸泡后的秸稈在90-100℃干燥1-2h;
將浸泡干燥后的秸稈放入微波爐中進行活化處理,微波功率為650-1000w,反應時間為30-600min,之后再氮氣氣流中冷卻至室溫,備用;
步驟(3),以步驟(2)處理的秸稈為原料,進行發酵處理;
使用紫外線照射發酵反應器,之后使用氮氣吹掃反應器,提供厭氧環境,在氮氣吹掃條件下,將步驟(2)處理的秸稈加入到發酵反應器中,然后將步驟(1)的混合菌種接種入發酵反應器中,其中,所說的發酵反應器中秸稈濃度為10-40g/l,葡萄糖1-5g/l,蛋白胨1-3/l,土豆粉1-3g/l,玉米粉1-3g/l,mgso4·7h2o0.01-1g/l,k2hpo40.001-0.02g/l,mgcl2·6h2o0.001-0.09g/l,nicl2·6h2o0.001-0.002g/l;
之后進行發酵處理,發酵溫度為36℃,100r/min恒溫振蕩培養,進行發酵制氫時收集發酵氣體除去co2得到h2。
優選的,使用吸附法分離發酵氣體除去co2得到h2。
優選的,發酵反應器中,接種時,混合菌種與發酵液的比例為5-10ml/100ml。
優選的,發酵的最大產氫量為65-186ml/100ml。
優選的,所述的農作物秸稈為小麥秸稈、地瓜秧秸稈、水稻秸稈、玉米秸稈、花生秸稈、棉花秸稈、高粱秸稈中的一種或者多種的組合。
本發明取得了顯著的技術進步。
本發明使用農作物秸稈為原料進行發酵產生氫氣。由于農作物秸稈含有多種成分,且不同的作物秸稈的性質差異也較大,通常難以同時進行發酵產氫處理,本發明創造性的對于農作秸稈進行了前處理,值得農作物秸稈在組成和孔道結構上發生了改變,利于發酵的快速進行,解決了秸稈的污染和浪費問題,同時為生物制氫領域提供了廉價原料,本發明將農作物秸稈變廢為寶。本發明的成功應用對實現生物制氫的工業化具有重要意義,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詳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實施例1
一種以玉米秸稈為原料發酵制氫的方法,包括,
步驟(1),培養產氫混合菌種群;在室溫條件下使用以60co為放射源的γ射線輻照棕色瓶中的消化污泥,輻照劑量為5kgy;輻照后的消化污泥于培養基中培養,厭氧條件下培養20h,得到混合菌群;其中,培養基組分為:葡萄糖15g/l,蛋白胨5g/l,土豆粉5g/l,玉米粉1g/l,mgso4·7h2o0.1g/l,k2hpo40.01g/l,feso4·7h2o0.01g/l,mgcl2·6h2o0.01g/l;所述的混合菌種為丁酸梭菌(clostridiumbutyricum)inet1與屎腸球菌(enterococcusfaecium)inet2;
步驟(2),處理玉米秸稈;
將玉米秸稈自然干燥,將干燥的玉米秸稈在粉碎機中粉碎,過80目分樣篩,取分樣篩篩下破碎玉米秸稈,使用含有表面活性劑(選擇市售洗衣粉)的水溶液洗滌1-3次,自然干燥;
之后使用氫氧化鈉和雙氧水的混合溶液浸泡秸稈,反應時間是2h,反應溫度為50℃,混合水溶液中naoh和h2o2的重量比為1∶1,naoh在混合水溶液中的重量百分含量是1%;混合溶液浸泡后的秸稈在100℃干燥2h;
將浸泡干燥后的秸稈放入微波爐中進行活化處理,微波功率為1000w,反應時間為100min,之后再氮氣氣流中冷卻至室溫,備用;
步驟(3),以步驟(2)處理的秸稈為原料,進行發酵處理;
使用紫外線照射發酵反應器,之后使用氮氣吹掃反應器,提供厭氧環境,在氮氣吹掃條件下,將步驟(2)處理的秸稈加入到發酵反應器中,然后將步驟(1)的混合菌種接種入發酵反應器中,其中,所說的發酵反應器中秸稈濃度為40g/l,葡萄糖5g/l,蛋白胨3/l,土豆粉3g/l,玉米粉3g/l,mgso4·7h2o1g/l,k2hpo40.02g/l,mgcl2·6h2o0.09g/l,nicl2·6h2o0.002g/l;
之后進行發酵處理,發酵溫度為36℃,100r/min恒溫振蕩培養,進行發酵制氫時收集發酵氣體除去co2得到h2,發酵的最大產氫量為65ml/100ml。
對比例1
一種以玉米秸稈為原料發酵制氫的方法,包括,
步驟(1),培養產氫混合菌種群;在室溫條件下使用以60co為放射源的γ射線輻照棕色瓶中的消化污泥,輻照劑量為5kgy;輻照后的消化污泥于培養基中培養,厭氧條件下培養20h,得到混合菌群;其中,培養基組分為:葡萄糖15g/l,蛋白胨5g/l,土豆粉5g/l,玉米粉1g/l,mgso4·7h2o0.1g/l,k2hpo40.01g/l,feso4·7h2o0.01g/l,mgcl2·6h2o0.01g/l;所述的混合菌種為丁酸梭菌(clostridiumbutyricum)inet1與屎腸球菌(enterococcusfaecium)inet2;
步驟(2),處理玉米秸稈;
將玉米秸稈自然干燥,將干燥的玉米秸稈在粉碎機中粉碎,過80目分樣篩,取分樣篩篩下破碎玉米秸稈,滅菌處理;
步驟(3),以步驟(2)處理的秸稈為原料,進行發酵處理;
使用紫外線照射發酵反應器,之后使用氮氣吹掃反應器,提供厭氧環境,在氮氣吹掃條件下,將步驟(2)處理的秸稈加入到發酵反應器中,然后將步驟(1)的混合菌種接種入發酵反應器中,其中,所說的發酵反應器中秸稈濃度為40g/l,葡萄糖5g/l,蛋白胨3/l,土豆粉3g/l,玉米粉3g/l,mgso4·7h2o1g/l,k2hpo40.02g/l,mgcl2·6h2o0.09g/l,nicl2·6h2o0.002g/l;
之后進行發酵處理,發酵溫度為36℃,100r/min恒溫振蕩培養,進行發酵制氫時收集發酵氣體除去co2得到h2,發酵的最大產氫量為25ml/100ml。
實施例2
一種以小麥秸稈為原料發酵制氫的方法,包括,
步驟(1),培養產氫混合菌種群;在室溫條件下使用以60co為放射源的γ射線輻照棕色瓶中的消化污泥,輻照劑量為5kgy;輻照后的消化污泥于培養基中培養,厭氧條件下培養20h,得到混合菌群;其中,培養基組分為:葡萄糖15g/l,蛋白胨5g/l,土豆粉5g/l,玉米粉1g/l,mgso4·7h2o0.1g/l,k2hpo40.01g/l,feso4·7h2o0.01g/l,mgcl2·6h2o0.01g/l;所述的混合菌種為丁酸梭菌(clostridiumbutyricum)inet1與屎腸球菌(enterococcusfaecium)inet2;
步驟(2),處理小麥秸稈;
將小麥秸稈自然干燥,將干燥的小麥秸稈在粉碎機中粉碎,過80目分樣篩,取分樣篩篩下破碎小麥秸稈,使用含有表面活性劑的水溶液洗滌1-3次,自然干燥;
之后使用氫氧化鈉和雙氧水的混合溶液浸泡秸稈,反應時間是2h,反應溫度為50℃,混合水溶液中naoh和h2o2的重量比為1∶1,naoh在混合水溶液中的重量百分含量是1%;混合溶液浸泡后的秸稈在100℃干燥2h;
將浸泡干燥后的秸稈放入微波爐中進行活化處理,微波功率為1000w,反應時間為100min,之后再氮氣氣流中冷卻至室溫,備用;
步驟(3),以步驟(2)處理的秸稈為原料,進行發酵處理;
使用紫外線照射發酵反應器,之后使用氮氣吹掃反應器,提供厭氧環境,在氮氣吹掃條件下,將步驟(2)處理的秸稈加入到發酵反應器中,然后將步驟(1)的混合菌種接種入發酵反應器中,其中,所說的發酵反應器中秸稈濃度為40g/l,葡萄糖5g/l,蛋白胨3/l,土豆粉3g/l,玉米粉3g/l,mgso4·7h2o1g/l,k2hpo40.02g/l,mgcl2·6h2o0.09g/l,nicl2·6h2o0.002g/l;
之后進行發酵處理,發酵溫度為36℃,100r/min恒溫振蕩培養,進行發酵制氫時收集發酵氣體除去co2得到h2,發酵的最大產氫量為70ml/100ml。
實施例3
一種以水稻秸稈為原料發酵制氫的方法,包括,
步驟(1),培養產氫混合菌種群;在室溫條件下使用以60co為放射源的γ射線輻照棕色瓶中的消化污泥,輻照劑量為5kgy;輻照后的消化污泥于培養基中培養,厭氧條件下培養48h,得到混合菌群;其中,培養基組分為:葡萄糖20g/l,蛋白胨9g/l,土豆粉10g/l,玉米粉10g/l,mgso4·7h2o1g/l,k2hpo40.2g/l,feso4·7h2o0.02g/l,mgcl2·6h2o0.03g/l;所述的混合菌種為丁酸梭菌(clostridiumbutyricum)inet1與屎腸球菌(enterococcusfaecium)inet2;
步驟(2),處理水稻秸稈;
將水稻秸稈自然干燥,將干燥的水稻秸稈在粉碎機中粉碎,過80目分樣篩,取分樣篩篩下破碎水稻秸稈,使用含有表面活性劑的水溶液洗滌3次,自然干燥;
之后使用氫氧化鈉和雙氧水的混合溶液浸泡秸稈,反應時間是3h,反應溫度為80℃,混合水溶液中naoh和h2o2的重量比為3∶1,naoh在混合水溶液中的重量百分含量是2%;混合溶液浸泡后的秸稈在100℃干燥2h;
將浸泡干燥后的秸稈放入微波爐中進行活化處理,微波功率為1000w,反應時間為600min,之后再氮氣氣流中冷卻至室溫,備用;
步驟(3),以步驟(2)處理的秸稈為原料,進行發酵處理;
使用紫外線照射發酵反應器,之后使用氮氣吹掃反應器,提供厭氧環境,在氮氣吹掃條件下,將步驟(2)處理的秸稈加入到發酵反應器中,然后將步驟(1)的混合菌種接種入發酵反應器中,其中,所說的發酵反應器中秸稈濃度為40g/l,葡萄糖5g/l,蛋白胨3/l,土豆粉3g/l,玉米粉3g/l,mgso4·7h2o1g/l,k2hpo40.02g/l,mgcl2·6h2o0.09g/l,nicl2·6h2o0.002g/l;
之后進行發酵處理,發酵溫度為36℃,100r/min恒溫振蕩培養,進行發酵制氫時收集發酵氣體除去co2得到h2。發酵的最大產氫量為186ml/100ml。
實施例4
一種以玉米和高粱以1∶1質量比混合的秸稈為原料發酵制氫的方法,包括,
步驟(1),培養產氫混合菌種群;在室溫條件下使用以60co為放射源的γ射線輻照棕色瓶中的消化污泥,輻照劑量為5kgy;輻照后的消化污泥于培養基中培養,厭氧條件下培養48h,得到混合菌群;其中,培養基組分為:葡萄糖20g/l,蛋白胨9g/l,土豆粉10g/l,玉米粉10g/l,mgso4·7h2o1g/l,k2hpo40.2g/l,feso4·7h2o0.02g/l,mgcl2·6h2o0.03g/l;所述的混合菌種為丁酸梭菌(clostridiumbutyricum)inet1與屎腸球菌(enterococcusfaecium)inet2;
步驟(2),處理農作物秸稈;
將農作物秸稈自然干燥,將干燥的農作物秸稈在粉碎機中粉碎,過80目分樣篩,取分樣篩篩下破碎農作物秸稈,使用含有表面活性劑的水溶液洗滌3次,自然干燥;
之后使用氫氧化鈉和雙氧水的混合溶液浸泡秸稈,反應時間是2h,反應溫度為60℃,混合水溶液中naoh和h2o2的重量比為2∶1,naoh在混合水溶液中的重量百分含量是2%;混合溶液浸泡后的秸稈在100℃干燥2h;
將浸泡干燥后的秸稈放入微波爐中進行活化處理,微波功率為1000w,反應時間為600min,之后再氮氣氣流中冷卻至室溫,備用;
步驟(3),以步驟(2)處理的秸稈為原料,進行發酵處理;
使用紫外線照射發酵反應器,之后使用氮氣吹掃反應器,提供厭氧環境,在氮氣吹掃條件下,將步驟(2)處理的秸稈加入到發酵反應器中,然后將步驟(1)的混合菌種接種入發酵反應器中,其中,所說的發酵反應器中秸稈濃度為40g/l,葡萄糖5g/l,蛋白胨2/l,土豆粉2g/l,玉米粉2g/l,mgso4·7h2o0.01g/l,k2hpo40.02g/l,mgcl2·6h2o0.09g/l,nicl2·6h2o0.002g/l;
之后進行發酵處理,發酵溫度為36℃,100r/min恒溫振蕩培養,進行發酵制氫時收集發酵氣體除去co2得到h2。發酵的最大產氫量為166ml/100ml。
其中,發酵反應器中,接種時,混合菌種與發酵液的比例為10ml/100ml。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優選的實施例,不能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造成限制,任何構思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范圍內的產品,均侵犯本發明的專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