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乳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發酵乳飲料的原料組合物;此外,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發酵乳飲料,以及發酵乳飲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含氣飲料是指在飲料中含有氣體的可飲用溶液,由于氣體在口腔對飲品的口感產生影響,集趣味與美味為一體,廣受消費者特別是青少年的喜歡,其工藝一般是充入碳酸水或二氧化碳,以可樂、健力寶等為代表,另外,也有可以通過酵母菌發酵產生氣體,比如啤酒、格瓦斯等。一般情況下,通過微生物發酵產氣更為柔和,在體系內穩定性更好,口感也會更好。
現有的酸性乳飲料包括發酵型含乳飲料和調配型含乳飲料。發酵型含乳飲料以鮮乳或乳制品為原料,加入乳酸菌進行發酵,再添加水和增稠劑等輔料,加工制得。調配型含乳飲料主要以水、牛乳為基本原料,再加以調色、調香配制而成。發酵型含乳飲料和調配型含乳飲料都不含氣體。
乳是營養特別豐富的全營養食物,容易受到的微生物的污染。在我國,對于發酵類乳制品,即發酵乳,首要的微生物污染防控即為霉菌和酵母菌,國標中對霉菌和酵母的限定也相當嚴格。因此,盡管酵母菌在食品中的應用頗為豐富,如面包、啤酒等,但在乳制品中的應用相對很少。
專利201010256427.X公開了一種優質酵母菌及其奶啤酒,其使用酸奶作為乳源,限定了特定菌種,且必需添加果汁,產品經調酸呈酸性,但文中未對成品具體質構、口感和風味、及含酒精量進行描述。其次,該方法發酵過程采取先罐體內發酵一定時間再灌裝,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如果在罐體內已經產氣,對設備、操作及工廠管理要求均十分苛刻。此外,該方法中的巴氏殺菌不足以殺死危害發酵的微生物,實際發酵過程中有害微生物很容易繁殖。
因此,市場上通過發酵產氣的含氣發酵乳飲料上市產品較少,主要是配方、菌種及工藝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這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發酵乳飲料的原料組合物,通過使用該原料組合物作為原料,再加入馬克斯克魯維酵母發酵后可以得到一種含氣的發酵乳飲料。
具體地,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發酵乳飲料的原料組合物,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的原料:發酵乳基料35%-60%,穩定劑0.05-1%,甜味劑5-15%,補水到100%;所述發酵乳基料由原料乳和乳酸菌發酵制得;所述穩定劑包括以下組分:(a)羧甲基纖維素鈉、海藻酸丙二醇酯、果膠、瓊脂、淀粉、卡拉膠和結冷膠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b)單,雙甘油脂肪酸酯、乙酰化單,雙甘油脂肪酸酯和雙乙酰酒石酸單,雙甘油酯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進一步地,所述穩定劑包括以下組分:(a)羧甲基纖維素鈉和果膠中的一種或兩種;(b)單,雙甘油脂肪酸酯和乙酰化單,雙甘油脂肪酸酯中的一種或兩種;原料組合物中組分(a)的質量百分比為0.33-0.65%,組分(b)的質量百分比為0.07-0.15%。
進一步地,所述甜味劑包括白砂糖、果糖、果葡糖漿、阿拉伯糖、木糖醇、赤蘚糖醇和山梨糖醇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進一步地,上述發酵乳飲料的原料組合物還包括添加劑,所述添加劑包括乳清蛋白粉、牛奶蛋白粉、風味物質、色素、酸度調節劑和益生元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所述原料組合物中添加劑的質量百分比為0.5-2%。
進一步地,原料乳和乳酸菌發酵制備所述發酵乳基料時,還包括添加益生菌。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發酵乳飲料,由上述任一種酵母菌發酵乳飲料的原料組合物以及馬克斯克魯維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發酵而成。
進一步地,發酵乳飲料中酒精含量低于0.5%。
第三方面,還提供了一種發酵乳飲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上述任一種發酵乳飲料的原料組合物混勻,均質,殺菌,冷卻,得到混合液;
(2)在步驟(1)制得的混合液中加入馬克斯克魯維酵母,灌裝,發酵,二次殺菌,冷卻,得到發酵乳飲料。
進一步地,步驟(2)中,馬克斯克魯維酵母的添加量為1×106-1×109cfu/mL混合液。
進一步地,步驟(2)中,發酵的溫度為25-35℃;發酵時間為24-120h。
通過使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提供的發酵乳飲料的原料組合物為原料,加入馬克斯克魯維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進行發酵之后,通過各個原料的作用相互配合,制得一種含氣發酵乳飲料,該發酵乳飲料經過乳酸菌和酵母菌二次發酵,含有自然發酵產生的氣體,剎口感強,風味獨特,穩定性好。并且,所制得的發酵乳飲料的酒精含量低于國標規定的0.5%的無酒精標準。此外,通過使用上述技術方案中的原料組合物制備發酵乳飲料,工藝簡單,對設備要求較低,直接利用現有乳品工廠就可以順利進行工業化生產,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生產含氣發酵乳飲料時存在的配方、菌種及工藝缺陷。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清楚的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予以闡述,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進一步闡述:
之所以一直以來市面上通過發酵產氣的含氣發酵乳飲料很少,發明人經過研究,分析認為主要存在配方及工藝上的難題,具體是:
1、與普通乳酸菌發酵得到的發酵乳飲料不同的是,酵母菌通常發酵后會產氣體,產氣后的溶液環境與普通含乳飲料的體系環境不同,穩定性難以控制;
2、工藝方面,酵母菌發酵過程產生適當氣體,現有普通乳制品通用的生產工藝不能達到目的,并且現有管道及罐體均不太合適,容易損壞設備,甚至產生一定的危險。
3、酵母菌發酵風味很足,口感風味難以把握,感官評定及喜好度有待驗證。
4、酵母菌產生酒精,酒精含量超過0.5%就屬于含酒精飲料,挑戰著研發及工廠對品質的把控。
因此發明人經過創造性勞動,在一個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提出了一種發酵乳飲料的原料組合物,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的原料:發酵乳基料35%-60%,穩定劑0.05-1%,甜味劑5-15%,補水到100%;上述發酵乳基料由原料乳和乳酸菌發酵制得;上述穩定劑包括以下組分:
(a)羧甲基纖維素鈉、海藻酸丙二醇酯、果膠、瓊脂、淀粉、卡拉膠和結冷膠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b)單,雙甘油脂肪酸酯、乙酰化單,雙甘油脂肪酸酯和雙乙酰酒石酸單,雙甘油酯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本發明中所說的兩種以上,包括兩種以及大于兩種的情況。
通過使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提供的發酵乳飲料的原料組合物為原料,加入馬克斯克魯維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進行發酵之后,通過各個原料的作用相互配合,制得一種含氣發酵乳飲料,該發酵乳飲料經過乳酸菌和酵母菌二次發酵,含有自然發酵產生的氣體,剎口感強,風味獨特,穩定性好。并且,所制得的發酵乳飲料的酒精含量低于國標規定的0.5%的無酒精標準。此外,通過使用上述技術方案中的原料組合物制備發酵乳飲料,工藝簡單,對設備要求較低,直接利用現有乳品工廠就可以順利進行工業化生產,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生產含氣發酵乳飲料時存在的配方、菌種及工藝缺陷。
結合實施例也可見,采用上述發酵乳飲料的原料組合物所制得的發酵乳飲料剎口感強,口感新穎,風味獨特,與現有的乳品飲料有明顯不同的口感,并且穩定性好。
需要注意的是,專利201010256427.X中的馬克斯克魯維酵母A3(Kluyveromyces marxianus var.marxianus)是特定的菌種,而上述技術方案中配合原料組合物進行發酵生產酵母菌發酵乳飲料的,可以是上述特定的馬克斯克魯維酵母A3,也可以是其他馬克斯克魯維酵母。
進一步地,上述穩定劑包括以下組分:
(a)羧甲基纖維素鈉和果膠中的一種或兩種;
(b)單,雙甘油脂肪酸酯和乙酰化單,雙甘油脂肪酸酯中的一種或兩種;原料組合物中組分(a)的質量百分比為0.33-0.65%,組分(b)的質量百分比為0.07-0.15%。
最佳的,穩定劑包括:微晶纖維素和單,雙甘油脂肪酸酯,最佳的添加量分別為0.5%和0.1%。
進一步地,上述甜味劑包括白砂糖、果糖、果葡糖漿、阿拉伯糖、木糖醇、赤蘚糖醇和山梨糖醇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較佳地為白砂糖、果糖和果葡糖漿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最佳地為白砂糖和果葡糖漿中一種或兩種。甜味劑添加量較佳地為8-12%,更佳地為9-11%,最佳地為10%。
進一步地,上述的發酵乳飲料的原料組合物還包括添加劑,上述添加劑包括乳清蛋白粉、牛奶蛋白粉、風味物質、色素、酸度調節劑和益生元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較佳地為牛奶蛋白粉和益生元,更佳地為益生元。益生元較佳地為低聚果糖。當添加劑為酸度調節劑時,較佳地為1:1乳酸和檸檬酸。發酵乳飲料的原料組合物中,添加劑的添加量較佳地為0.5-2%,更佳地為0.7-1.2%,最佳地為1%。添加劑通常與發酵乳基料、穩定劑、甜味劑及水一起混勻,經過均質、殺菌,形成混合液。
上述的發酵乳基料可以采用本領域常規的發酵乳基料。原料組合物中,發酵乳基料較佳地為40-55%,更佳地為42-50%,最佳地為45%。
發酵乳基料的其中一種優選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原料乳均質,滅菌,冷卻,添加乳酸菌,發酵,得到發酵乳基料。
上述原料乳包括鮮牛奶和復原乳中的一種或兩種。較佳地為鮮牛奶與復原乳組成的混合液;最佳的為鮮牛乳。
發酵乳基料制備方法中,原料乳的均質較佳地包括一級均質,更佳地包括一級均質和二級均質。均質的溫度較佳地為54-66℃,更佳地為57-62℃,最佳地為60℃。當包括兩級均質時,一級均質的壓力和二級均質壓力的總壓力較佳地為15-25MPa,更佳地為18-22MPa,最佳地為20MPa。
原料乳的滅菌可以為90-95℃處理5-10分鐘,較佳地為92-94℃處理7-9分鐘,更佳地為93℃處理8分鐘。
原料乳的冷卻溫度與發酵溫度相同,較佳地為35-45℃,更佳地為37-43℃,最佳地為42℃。
上述的乳酸菌為國家相關部門規定允許在食品行業中使用的菌種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較佳地包括保加利亞乳桿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和/或嗜熱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更佳地為保加利亞乳桿菌,最佳地為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乳酸菌的添加量較佳地為1×106-1×109cfu/mL原料乳,更佳地為2×106-6×107cfu/mL原料乳,最佳地為9×106cfu/mL原料乳。
發酵乳基料制備方法中,發酵的終點酸度可以為本領域常規的酸度值,較佳地為70-140°T,更佳地為100-120°T,最佳地為110°T。
進一步地,原料乳和乳酸菌發酵制備發酵乳基料時,還包括添加益生菌。益生菌可共同參與發酵,產生具有功能性的代謝產物。
上述的益生菌選自國家相關部門規定允許在食品行業中使用且公認具有益生功能的菌種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較佳地為選自兩歧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長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副干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羅伊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 reuteri)、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和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更佳地選自副干酪乳桿菌、植物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和嗜酸乳桿菌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最佳地為副干酪乳桿菌。上述的植物乳桿菌較佳地為植物乳桿菌ST-III。益生菌的添加量較佳地為2×106-12×106cfu/mL原料乳,更佳地為5×106-7×106cfu/mL原料乳,最佳地為6×106cfu/mL原料乳。
在另一個具體的實施方式中,還提供了一種發酵乳飲料,由上述任一種發酵乳飲料的原料組合物,以及馬克斯克魯維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發酵而成。
由于發酵乳飲料的原料組合物具有上述有益效果,以該發酵乳飲料的原料組合物為原料制成的發酵乳飲料也具有相應的有益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進一步地,上述發酵乳飲料中酒精含量低于0.5%。
在另一個具體的實施方式中,還提供了一種發酵乳飲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上述任一種發酵乳飲料的原料組合物混勻,均質,殺菌,冷卻,得到混合液;
(2)在步驟(1)制得的混合液中加入馬克斯克魯維酵母,灌裝,發酵,二次殺菌,冷卻,得到發酵乳飲料。
由于發酵乳飲料的原料組合物具有上述有益效果,以該發酵乳飲料的原料組合物為原料,制備酵母菌發酵乳飲料的方法也具有相應的有益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此外,與常規的發酵乳飲料制備不同的是,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方法,先將加入了馬克斯克魯維酵母的混合液進行灌裝,再發酵,二次殺菌后得到酵母菌發酵乳飲料,這樣的操作有以下優點:首先,發酵過程中,如果控制不好,容易在發酵罐中已經產氣,氣體會對罐體及管道運輸產生影響,進而影響設備使用壽命或引起安全事故,先灌裝后發酵,可以有效保護相關設備。其次,酵母菌發酵為長時間發酵,如果在發酵罐中發酵時間多長,而且常年使用一套罐體及生產線,比較容易馴化、滋生專門針對酵母菌的病毒--即噬真菌體,一旦感染,將嚴重影響生產周期,而且較長時間無法根除;先灌裝再發酵,發酵的時間是在每個獨立的容器內,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這一問題。再次,如果用罐體發酵,每次生產的發酵時間較長,如果要做到連續生產,需要多套發酵罐及生產線,管道等投入較大,而先灌裝后發酵設備投入相對就少很多,只需要增加恒溫車間用于存儲發酵瓶體,可以有效提高設備利用率。
進一步地,步驟(2)中,馬克斯克魯維酵母的添加量為1×106-1×109cfu/mL混合液;更佳地為2×106-6×107cfu/mL混合液,最佳地為9×106cfu/mL混合液,
進一步地,步驟(2)中,發酵的溫度為25-35℃;更佳地為26-32℃;最佳地為28℃。發酵時間為24-120h;更佳地為48-96h;最佳地為72h。
通過對工藝參數的優化,發酵乳飲料產生有異于現有酸性含乳飲料的組織狀態、口感、風味。
更進一步地,步驟(1)中的混合包括,將前述發酵乳飲料的原料組合物中的甜味劑、穩定劑和水按配比混合后,在60-80℃環境下攪拌或循環10-30分鐘,較佳的是65-75℃環境下攪拌或循環18-24分鐘,更佳的是70℃環境下循環20分鐘。冷卻到2-30℃,按配比添加發酵乳基料,循環或攪拌10-30分鐘;較佳的為冷卻到5-25℃,按配比添加發酵乳基料,循環或攪拌15-25分鐘;更佳的冷卻到8-20℃,按配比添加發酵乳基料,循環或攪拌18-24分鐘;最佳的為冷卻到15℃,按配比添加發酵乳基料,循環或攪拌20分鐘。
步驟(1)中的均質,也稱勻漿,是使懸浮液(或乳化液)體系中的分散物微粒化、均勻化的處理過程,這種處理同時起降低分散物尺度和提高分散物分布均勻性的作用。
步驟(1)中,均質較佳地包括一級均質,更佳地包括一級均質和二級均質。均質的溫度較佳地為54-66℃,更佳地為57-62℃,最佳地為62℃。當包括兩級均質時,一級均質的壓力和二級均質壓力的總壓力較佳地為15-25MPa,更佳地為18-22MPa,最佳地為20MPa。
步驟(1)中,殺菌可以為90-95℃處理5-10分鐘,較佳地為92-94℃處理7-9分鐘,更佳地為93℃處理8分鐘。
步驟(1)中,混合液冷卻的溫度與發酵溫度相同,較佳地為25-35℃,更佳地為26-32℃,最佳地為28℃。
步驟(2)中,二次殺菌溫度為85-95℃,15-30分鐘,較佳的為90-95℃,16-25分鐘;最佳的為92℃,20分鐘。殺菌后冷卻到常溫。
下面通過實施例進一步說明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但并不因此將本發明限制在所述的實施例范圍之中。下列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的實驗方法,按照常規方法和條件,或按照商品說明書選擇。下述實施例中,所有原料均為市售,并均符合相關的國家標準。馬克斯克魯維酵母、嗜熱鏈球菌與保加利亞乳桿菌、兩歧雙歧桿菌、長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副干酪乳桿菌、羅伊氏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和乳酸乳球菌購自杜邦公司。植物乳桿菌ST-III購自光明乳業。下述實施例中除特別說明之外,所用的%數均為質量百分數。
實施例1
1、配比
表1
2、方法
(1)將原料乳在54℃,15Mpa一級均質,90℃殺菌5min,冷卻到35℃,添加如表1所示第一次發酵劑,發酵到酸度70°T,得到發酵乳基料,翻缸冷卻到2℃暫存待用。
(2)將甜味劑、穩定劑和水按表1的配比在60℃下攪拌混合10min,冷卻到2℃,添加(1)所得發酵乳基料,攪拌混合10分鐘,15Mpa 54℃一級均質,90℃殺菌5min,冷卻至25℃,得到混合液;
(3)將混合液按照表1的配比添加第二次發酵劑,灌裝,25℃下進行發酵24h,后在85℃,30min殺菌釜內再次殺菌,通過冷卻隧道冷卻到室溫,得到發酵乳飲料。
經檢測,終產品0d及180d樣品,霉菌、酵母菌、大腸桿菌、致病菌均未檢出,酒精含量低于0.5%;發酵乳飲料用于口味評比。
實施例2
1、配比
表2
2、方法
(1)將原料乳在55℃,18Mpa一級均質,91℃殺菌5min,冷卻到37℃,添加如表2所示第一次發酵劑和益生菌,發酵到酸度85°T,得到發酵乳基料,翻缸冷卻到5℃暫存待用。
(2)將甜味劑、穩定劑、添加劑和水按表2的配比在62℃下攪拌混合15min,冷卻到5℃,添加(1)所得發酵乳基料,攪拌混合15分鐘,55℃18Mpa一級均質,91℃殺菌5min,冷卻至25℃,得到混合液;
(3)將混合液按照表2的配比添加第二次發酵劑,灌裝,25℃下進行發酵36h,后在90℃,25min殺菌釜內再次殺菌,通過冷卻隧道冷卻到室溫,得到發酵乳飲料。
經檢測,終產品0d及180d樣品,霉菌、酵母菌、大腸桿菌、致病菌均未檢出,酒精含量低于0.5%;發酵乳飲料用于口味評比。
實施例3
1、配比
表3
2、方法
(1)將原料乳在57℃,15Mpa一級均質,4Mpa二級均質,92℃殺菌7min,冷卻到40℃,添加如表3所示第一次發酵劑和益生菌,發酵到酸度100°T,得到發酵乳基料,翻缸冷卻到8℃暫存待用。
(2)將甜味劑、穩定劑、添加劑和水按表3的配比在65℃下攪拌混合18min,冷卻到8℃,添加(1)所得發酵乳基料,攪拌混合18分鐘,57℃,15Mpa一級均質,4Mpa二級均質,92℃殺菌7min,冷卻至26℃,得到混合液;
(3)將混合液按照表3的配比添加第二次發酵劑,灌裝,26℃下進行發酵48h,后在91℃,22min殺菌釜內再次殺菌,通過冷卻隧道冷卻到室溫,得到發酵乳飲料。
經檢測,終產品0d及180d樣品,霉菌、酵母菌、大腸桿菌、致病菌均未檢出,酒精含量低于0.5%;發酵乳飲料用于口味評比。
實施例4
1、配比
表4
2、方法
(1)將原料乳在60℃,18Mpa一級均質,2Mpa二級均質,93℃殺菌8min,冷卻到42℃,添加如表4所示第一次發酵劑和益生菌,發酵到酸度110°T,得到發酵乳基料,翻缸冷卻到15℃暫存待用。
(2)將甜味劑、穩定劑、添加劑和水按表4的配比在70℃下攪拌混合20min,冷卻到15℃,添加(1)所得發酵乳基料,攪拌混合20分鐘,60℃18Mpa一級均質,2Mpa二級均質,93℃殺菌8min,冷卻至28℃,得到混合液;
(3)將混合液按照表4的配比添加第二次發酵劑,灌裝,28℃下進行發酵72h,后在92℃,20min殺菌釜內再次殺菌,通過冷卻隧道冷卻到室溫,得到發酵乳飲料。
經檢測,終產品0d及180d樣品,霉菌、酵母菌、大腸桿菌、致病菌均未檢出,酒精含量低于0.5%;發酵乳飲料用于口味評比。
實施例5
1、配比
表5
2、方法
(1)將原料乳在62℃,18Mpa一級均質,3Mpa二級均質,94℃殺菌9min,冷卻到43℃,添加如表5所示第一次發酵劑和益生菌,發酵到酸度120°T,得到發酵乳基料,翻缸冷卻到20℃暫存待用。
(2)將甜味劑、穩定劑、添加劑和水按表5的配比在75℃下攪拌混合24min,冷卻到20℃,添加(1)所得發酵乳基料,攪拌混合24分鐘,62℃,18Mpa一級均質,3Mpa二級均質,94℃殺菌9min,冷卻至32℃,得到混合液;
(3)將混合液按照表5的配比添加第二次發酵劑,灌裝,32℃下進行發酵100h,后在93℃,18min殺菌釜內再次殺菌,通過冷卻隧道冷卻到室溫,得到發酵乳飲料。
經檢測,終產品0d及180d樣品,霉菌、酵母菌、大腸桿菌、致病菌均未檢出,酒精含量低于0.5%;發酵乳飲料用于口味評比。
實施例6
1、配比
表6
2、方法
(1)將原料乳在63℃,22Mpa一級均質,94℃殺菌9min,冷卻到43℃,添加如表6所示第一次發酵劑和益生菌,發酵到酸度130°T,得到發酵乳基料,翻缸冷卻到25℃暫存待用。
(2)將甜味劑、穩定劑、添加劑和水按表6的配比在78℃下攪拌混合25min,冷卻到25℃,添加(1)所得發酵乳基料,攪拌混合25分鐘,63℃22Mpa一級均質,94℃殺菌9min,冷卻至34℃,得到混合液;
(3)將混合液按照表6的配比添加第二次發酵劑,灌裝,34℃下進行發酵120h,后在95℃,16min殺菌釜內再次殺菌,通過冷卻隧道冷卻到室溫,得到發酵乳飲料。
經檢測,終產品0d及180d樣品,霉菌、酵母菌、大腸桿菌、致病菌均未檢出,酒精含量低于0.5%;發酵乳飲料用于口味評比。
實施例7
1、配比
表7
2、方法
(1)將原料乳在66℃,21Mpa一級均質,4Mpa二級均質,95℃殺菌10min,冷卻到45℃,添加如表7所示第一次發酵劑和益生菌,發酵到酸度100°T,得到發酵乳基料,翻缸冷卻到30℃暫存待用。
(2)將甜味劑、穩定劑、添加劑和水按表7的配比在80℃下攪拌混合30min,冷卻到30℃,添加(1)所得發酵乳基料,攪拌混合30分鐘,66℃,21Mpa一級均質,4Mpa二級均質,95℃殺菌10min,冷卻至35℃,得到混合液;
(3)將混合液按照表7的配比添加第二次發酵劑,灌裝,35℃下進行發酵120h,后在95℃,15min殺菌釜內再次殺菌,通過冷卻隧道冷卻到室溫,得到發酵乳飲料。
經檢測,終產品0d及180d樣品,霉菌、酵母菌、大腸桿菌、致病菌均未檢出,酒精含量低于0.5%;發酵乳飲料用于口味評比。
比較例1
1、配比
表8
2、方法
(1)將原料乳在62℃,18Mpa一級均質,3Mpa二級均質,94℃殺菌9min,冷卻到43℃,添加如表8所示第一次發酵劑和益生菌,發酵到酸度120°T,得到發酵乳基料,翻缸冷卻到20℃暫存待用。
(2)將甜味劑、穩定劑、添加劑和水按表8的配比在75℃下攪拌混合24min,冷卻到20℃,添加(1)所得發酵乳基料,攪拌混合24分鐘,62℃,18Mpa一級均質,3Mpa二級均質,94℃殺菌9min,冷卻至32℃,得到混合液;
(3)將混合液按照表8的配比添加第二次發酵劑,灌裝,32℃下進行發酵100h,后在93℃,18min殺菌釜內再次殺菌,通過冷卻隧道冷卻到室溫,得到發酵乳飲料。
經實驗,在添加第二次發酵劑前,在罐體內就出現沉淀,無法均一的罐裝,實驗終止。
比較例2
1、配比
表9
2、方法
(1)將原料乳在62℃,18Mpa一級均質,3Mpa二級均質,94℃殺菌9min,冷卻到43℃,添加如表9所示第一次發酵劑和益生菌,發酵到酸度120°T,得到發酵乳基料,翻缸冷卻到20℃暫存待用。
(2)將甜味劑、穩定劑、添加劑和水按表5的配比在75℃下攪拌混合24min,冷卻到20℃,添加(1)所得發酵乳基料,攪拌混合24分鐘,62℃,18Mpa一級均質,3Mpa二級均質,94℃殺菌9min,冷卻至32℃,得到混合液;
(3)將混合液按照表9的配比添加第二次發酵劑,灌裝,32℃下進行發酵100h,后在93℃,18min殺菌釜內再次殺菌,通過冷卻隧道冷卻到室溫,得到發酵乳飲料。
經檢測,終產品在1個月的時候,出現嚴重的水乳分離,試驗終止。
比較例1-2實驗結果還說明,本發明所提供的發酵乳飲料組合物中,穩定劑的復配方案,其成分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比較例3
1、配比
表10
2、方法
(1)將原料乳在62℃,18Mpa一級均質,3Mpa二級均質,94℃殺菌9min,冷卻到43℃,添加如表10所示第一次發酵劑和益生菌,發酵到酸度120°T,得到發酵乳基料,翻缸冷卻到20℃暫存待用。
(2)將甜味劑、穩定劑、添加劑和水按表10的配比在75℃下攪拌混合24min,冷卻到20℃,添加(1)所得發酵乳基料,攪拌混合24分鐘,62℃,18Mpa一級均質,3Mpa二級均質,125℃殺菌4s,冷卻至32℃,灌裝,得到普通酸發酵型含乳飲料;
經檢測,終產品0d及180d樣品,霉菌、酵母菌、大腸桿菌、致病菌均未檢出;得到發酵型含乳飲料用于口味評比。
對實施例1-7制得的發酵乳飲料,以及比較例3、進行口感和風味品評實驗,統一取保質期末產品。感官檢查項目為:組織狀態、口感、風味感官評分標準如表11所示。參加本實驗人數為20人,評測中認為含有感官描述的的1分,認為有但不明顯的記0.5分,沒有記0分,并確定是否喜歡該口感,感官評分的結果如表12所示。
表11感官描述標準
表12感官評定結果
感官評定結果表明:本發明的實施例所制得的發酵乳飲料和普通發酵型含乳飲料的質構、口感和風味有明顯的不同,賦予了含乳飲料獨特的口感。
從實施例1-7與對比例3效果數據比較來看,消費者對發酵乳飲料喜好度稍優于未發酵的含乳飲料,經詢問分析,主要原因與其獨特質構、口感和風味有關。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核心思想,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