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性氯化聚丙烯涂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聚丙烯材料用的水性涂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水性氯化聚丙烯涂料是一種含甲苯溶劑少、以乳液狀態涂抹,在空氣中干燥成膜的實用新型涂料,由于用水代替了部分甲苯作溶劑,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涂料對環境的污染主要是有機揮發物(voc)向大氣中的排放。voc在大氣中光化而生成臭氧,高層空間的臭氧可阻擋宇宙射線而保護地球的生態,而低層空間的臭氧會影響生物生長和人類健康。所以降低涂料的voc是環境保護的課題之一。降低VOC的途徑主要有提高涂料固含量;以活性溶劑代替揮發性溶劑制成無溶劑涂料;粉末涂料;以水為分散介質的水性涂料。氯含量20%-40%的氯化聚丙烯廣泛用于聚丙烯等非極性塑料的涂料和粘合劑。我們研究的主要是用作聚丙烯等非極性塑料的低氯化聚丙烯,是廣東金珠江化學有限公司生產的,氯含量約30。/。左右。氯化聚丙烯用作涂料,常以甲苯、二甲苯為溶劑。甲苯和二甲苯的揮發造成了環境污染。若能把氯化聚丙烯乳化制成以水為分散介質的水性涂料,是很有意義的。
發明內容本發明是一種水性氯化聚丙烯涂料及其制備方法,按質量百分數計水性氯化聚丙烯涂料的組分為氯化聚丙烯10%~25%甲苯20%~30%十二烷基硫酸鈉0.5%~1.5%磺化蓖麻油1.0%~3.0%去離子水50%~60%水性氯化聚丙烯涂料的制備方法,按照以上所述的配比進行備料,其制備步驟為(1)將氯化聚丙烯加入到甲苯溶液中,溶解完全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鈉,進行攪拌,使其溶解完全;(2)然后將上述溶液倒入第一容器中,將磺化蓖麻油溶解在去離子水中,裝入第二容器中進行攪拌,將第二容器中的溶液滴加到第一容器中,進行攪拌乳化,乳化時間為4小時,制得水性氯化聚丙烯。本發明的優點在于該水性氯化聚丙烯涂料具有制備工藝簡單、原料便宜易得、附著力強、拉伸強度高的特點,能用作聚丙烯材料的涂料和粘合劑,而且能滿足環保要求,適合大規模工業生產。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可通過如下措施來實現水性氯化聚丙烯涂料的配方為按質量百分數計氯化聚丙烯10%~25D/0甲苯20%—30%十二烷基硫酸鈉0.5%~1.5%磺化蓖麻油1.0%~3.0%去離子水50%~60%按上述配方,水性氯化聚丙烯涂料的制備步驟為(1)將氯化聚丙烯加入到甲苯溶液中,溶解完全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鈉,攪拌,使其溶解完全。(2)然后將上述溶液倒入第一容器中。將磺化蓖麻油溶解在去離子水中,裝入第二容器中,進行攪拌,將第二容器中的溶液滴加到第一容器中,進行攪拌乳化,乳化時間為4小時,制得水性氯化聚丙烯。用涂膜器把制備好的乳液水性氯化聚丙烯涂在聚丙烯塑料板上,干燥后,用劃格法測定附著力,記錄用膠帶紙撕拉后保留下來的百分數。測定結果水性氯化聚丙烯對聚丙烯材料的附著力和溶劑型氯化聚丙烯對聚丙烯材料的附著力一樣都是100%。用砂紙將40mmx20mm的聚丙烯板打磨光,用脫脂棉粘丙酮擦凈表面后,用涂膜器把氯化聚丙烯的25%的甲苯溶液和制備的乳液分別涂在準備好的聚丙烯板上。把兩塊板粘在一起,粘接面積約400mm2。放置一段時間干燥后,測定拉伸剪切強度。由測定結果可知水性氯化聚丙烯的拉伸剪切強度和溶劑型氯化聚丙烯的拉伸剪切強度相差不大。a.水性氯化聚丙烯的性能:<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從附著力和拉伸剪切強度測定結果可以看出,用水性氯化聚丙烯代替溶劑型氯化聚丙烯是可行的。權利要求1、水性氯化聚丙烯涂料,其特征在于按質量百分數計氯化聚丙烯10%~25%甲苯20%~30%十二烷基硫酸鈉0.5%~1.5%磺化蓖麻油1.0%~3.0%去離子水50%~60%2、水性氯化聚丙烯涂料的制備方法,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比進行備料,其特征在于(1)將氯化聚丙烯加入到甲苯溶液中,溶解完全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鈉,進行攪拌,使其溶解完全;(2)然后將上述溶液倒入第一容器中,將磺化蓖麻油溶解在去離子水中,裝入第二容器中進行攪拌,將第二容器中的溶液滴加到第一容器中,進行攪拌乳化,乳化時間為4小時,制得水性氯化聚丙烯。全文摘要水性氯化聚丙烯涂料及其制備方法,其涂料的組分為氯化聚丙烯10%~25%,甲苯20%~30%,十二烷基硫酸鈉0.5%~1.5%,磺化蓖麻油1.0%~3.0%,去離子水50%~60%;其制備方法為,按照以上所述的配比進行備料,首先將氯化聚丙烯加入到甲苯溶液中,溶解完全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鈉,進行攪拌,使其溶解完全;然后將上述溶液倒入第一容器中,將磺化蓖麻油溶解在去離子水中,裝入第二容器中進行攪拌,將第二容器中的溶液滴加到第一容器中,進行攪拌乳化,乳化時間為4小時,制得水性氯化聚丙烯。文檔編號C09D123/00GK101429366SQ200710019139公開日2009年5月13日申請日期2007年11月7日優先權日2007年11月7日發明者劉大壯,劉小育,周應萍,崔錦峰,朱照琪,歐玉靜,董雪茹,霞趙申請人:蘭州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