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天然有機強堿性鹽堿土改良劑的生產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土壤改良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天然有機強堿性鹽堿土改良劑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以重量份計,取過磷酸鈣25-50份加入鉬酸銨1-2份攪拌均勻;(2)以重量份計,取年輕褐煤600-800份、七水硫酸鎂100-150份和七水硫酸亞鐵25-50份與步驟(1)得到的混合物充分混合,封口包裝進行存放;(3)以重量份計,取硫酸銨150-200份、氯化鉀和/或硫酸鉀25-50份、磷酸二氫銨25-50份、硫酸鈣25-50份和尿素25-50份與步驟(2)得到的混合物充分混合。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優質廉價的年輕褐煤作為主要原材料制備土壤改良劑的方法,原材料及生產的成本較低,具備改良土壤鹽堿度功能的同時能夠作為土壤的肥料改善肥力。
【專利說明】-種天然有機強堿性鹽堿土改良劑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土壤改良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天然有機鹽堿土改良劑的生產方 法。
【背景技術】
[0002] 近年來,由于連續超量使用化肥等因素,我國鹽堿土壤的實際控制效果并不樂觀。 傳統的伏天大水漫灌壓堿法費工費水且治標不治本。化學方案的治堿改土方法又給農產 品、土壤和周圍環境帶來二次污染。利用廉價易得的草炭(泥炭)和MgS0 4*7H20配合對土 壤進行改良治理,效果較其它方法更具優勢,但存在的問題是:草炭(泥炭)不可再生,同 時也是對地球至關重要的濕地的產物,被稱為"地球的肺葉"。雖然我國有415. 9萬公頃的 分布和40多億噸的儲量,但與巨大的需求相比還是太少了。加之燃料、制酒、建植、建筑、育 苗和花卉等行業的消耗,草炭(泥炭)的儲備日益減少。因此,開發出一種擺脫對草炭(泥 炭)的依賴、具備良好改良功能的改良劑成為了當務之急。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原材料及生產成本低、土壤 改良效果好、同時具備一定肥料效果的天然有機鹽堿土改良劑的生產方法,解決現有技術 中原材料難于獲取帶來的高成本問題和改良效果不理想問題。
[0004]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天然有機強 堿性鹽堿土改良劑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以重量份計,取過磷酸鈣25-50份加入鑰 酸銨1-2份攪拌均勻;(2)以重量份計,取年輕褐煤600-800份、七水硫酸鎂100-150份和 七水硫酸亞鐵25-50份與步驟(1)得到的混合物充分混合,封口包裝進行存放;(3)以重量 份計,取硫酸銨150-200份、氯化鉀和/或硫酸鉀25-50份、磷酸二氫銨25-50份、硫酸鈣 25-50份和尿素25-50份與步驟(2)得到的混合物充分混合。
[0005] 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優質廉價的年輕褐煤作為主 要原材料制備土壤改良劑的方法,年輕褐煤作為礦區的廢棄物之一其含碳量幾乎為零,無 燃燒價值,必須剝離排棄,故原材料及生產的成本較低。年輕褐煤具有表面積大、孔隙率高、 具備一定數量的活性官能團、較強的吸附和絡合能力以及離子交換能力等優點,配合其余 添加原料,本生產方法制備的改良劑具備優異的改良強堿性土壤鹽堿度的能力,同時能夠 作為土壤的肥料改善肥力,促進作物生長。
[0006] 優選地:步驟⑵中存放的溫度條件為常溫,存放時間為48-96h。
[0007] 優選地:步驟⑵中存放的溫度條件為>65°C,存放時間為24-48h。
[0008] 優選地:步驟(2)中的年輕褐煤經過揀選去除雜質,粒徑< 1mm,含水率< 20%,有 機質含量> 60 %且< 80%,總腐植酸含量>45%。
[0009] 優選地:還包括對所得最終混合物進行造粒的步驟。
【具體實施方式】
[0010]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
【發明內容】
、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詳細說明如 下:
[0011] 本發明包括以下生產步驟(1)以重量份計,取過磷酸鈣25-50份加入鑰酸銨1-2 份攪拌均勻;(2)以重量份計,取年輕褐煤600-800份、七水硫酸鎂100-150份和七水硫酸 亞鐵25-50份與步驟(1)得到的混合物充分混合,封口包裝進行存放;(3)以重量份計,取 硫酸銨150-200份、氯化鉀和/或硫酸鉀25-50份、磷酸二氫銨25-50份、硫酸鈣25-50份 和尿素25-50份與步驟(2)得到的混合物充分混合。
[0012] 上述的各原材料其對應的化學式為:過磷酸鈣_Ca(H2P04) 2 · H20,鑰酸 銨-(NH4) 2M〇207,七水硫酸鎂-MgS04 · 7H20,七水硫酸亞鐵-FeS04 · 7H20,硫酸銨-(NH4) 2S04, 氯化鉀-KC1,硫酸鉀-K2S04,磷酸二氫銨-ΝΗ 4Η2Ρ04,硫酸鈣-CaS04。
[0013] 年輕褐煤是泥炭向煤炭、生物物理變化發展過程中最初變成的有機物質,主要 是植物遺骸。它屬于礦區的廢棄物之一,由于其含碳量幾乎為零,沒有燃燒價值,又由于 其接近地表,采煤工業必須將其剝離排棄,故屬于廉價原材料。年輕褐煤的儲量極大,約 2000-2500億噸。具有的優點是:表面積大、孔隙率高、具有一定數量的活性官能團、具有較 強的吸附絡合和氧化能力、還具有離子交換等功能,是改良鹽堿土壤所需要的特性。
[0014] 通過如下反應達到改良鹽堿土壤鹽堿度的目的:Mg2++20!T = Mg (OH) 2 I、 MgS04+BaC12 = BaS04 丨 +MgC12、Mg2++2NH3.H20 = Mg(0H)2 丨 +2NH4+,上述與強堿和鹽的反應 使本改良劑具備土壤鹽堿度改良的功能。
[0015] 步驟(2)中存放的溫度條件為常溫,存放時間為48-96h,或者存放的溫度條件為 >65°C,存放時間為24-48h。此步驟形成了腐植酸鎂、鐵、磷和鈣備用。
[0016] 本實施例中,步驟(2)中的年輕褐煤最好達到如下品質要求:經過揀選去除雜質, 粒徑〈1mm,含水率〈20 %,有機質含量>80 %,總腐植酸含量>45 %。
[0017] 最終的改良劑產品形式可以是粉末狀或顆粒狀,當采用顆粒狀形式時,在生產方 法中還應包括對所得最終混合物進行造粒的步驟。
[0018] 實施例1 :
[0019] (1)以重量份計,取過磷酸鈣25份加入鑰酸銨1份攪拌均勻;(2)以重量份計,取 年輕褐煤600份、七水硫酸鎂100份和七水硫酸亞鐵25份與步驟(1)得到的混合物充分混 合,裝入帶有聚乙烯內膜的編織袋并結扎袋口,存放溫度條件為常溫,存放時間48h ; (3)以 重量份計,取硫酸銨150份、氯化鉀25份、磷酸二氫銨25份、硫酸鈣25份和尿素25份與步 驟(2)得到的混合物充分混合。
[0020] 上述的年輕褐煤選取的品質為:步驟(2)中的年輕褐煤經過揀選去除雜質,粒徑 1mm,含水率20 %,有機質含量60 %,總腐植酸含量50 %。
[0021] 實施例2:
[0022] (1)以重量份計,取過磷酸鈣50份加入鑰酸銨2份攪拌均勻;(2)以重量份計,取 年輕褐煤800份、七水硫酸鎂150份和七水硫酸亞鐵50份與步驟(1)得到的混合物充分混 合,裝入帶有聚乙烯內膜的編織袋并結扎袋口,存放溫度條件為68°C,存放時間48h ; (3)以 重量份計,取硫酸銨200份、硫酸鉀50份、磷酸二氫銨50份、硫酸鈣50份和尿素50份與步 驟(2)得到的混合物充分混合。
【權利要求】
1. 一種天然有機強堿性鹽堿土改良劑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 以重量份計,取過磷酸鈣25-50份加入鑰酸銨1-2份攪拌均勻; (2) 以重量份計,取年輕褐煤600-800份、七水硫酸鎂100-150份和七水硫酸亞鐵 25-50份與步驟(1)得到的混合物充分混合,封口包裝進行存放; (3) 以重量份計,取硫酸銨150-200份、氯化鉀和/或硫酸鉀25-50份、磷酸二氫銨 25-50份、硫酸鈣25-50份和尿素25-50份與步驟(2)得到的混合物充分混合。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有機強堿性鹽堿土改良劑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 (2)中存放的溫度條件為常溫,存放時間為48-96h。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有機強堿性鹽堿土改良劑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 (2)中存放的溫度條件為>65°C,存放時間為24-48h。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有機強堿性鹽堿土改良劑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 (2)中的年輕褐煤經過揀選去除雜質,粒徑< 1mm,含水率< 20%,有機質含量彡60 %且 < 80 %,總腐植酸含量>45 %。
5. 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天然有機強堿性鹽堿土改良劑的生產方法,其特征 在于:還包括對所得最終混合物進行造粒的步驟。
【文檔編號】C09K17/40GK104087306SQ201410320980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7日
【發明者】丁振全, 馬正潛 申請人:天津博生源肥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