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素菌肥改良鹽堿土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土壤改良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酵素菌肥改良鹽堿土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當前,全球土地沙漠化、鹽堿逐年加劇,正以每年100-150萬公頃的速度遞增。現全球鹽堿地面積已達9.5438億公頃,而中國鹽堿化耕地也已達到5.12億畝。鹽堿土含碳酸鈉等堿性鹽類,含鹽量高,造成土壤結構破壞,通透性降低,毒元素富集,嚴重制約或直接危害作物生長,造成作物產量減少甚至絕收。為此,保護農田、改良鹽堿土是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多年來,各地在鹽堿土改良上積累了治理經驗,采取水利工程排鹽、化學措施降鹽,置換客土、壓砂、種植水稻、增施有機肥料、種植綠肥、牧草等多項措施治理。近年來,世界各國也研究開發了土壤松土劑、降酸堿劑、增肥劑等多種土壤改良劑產品,如法國的聚合物親水松土劑、美國的硫酸銨降鈉肥土劑、印度利用紙渣改良土壤等新產品、新技術。
[0003]鹽堿地農業高效開發利用研究是世界公認的技術難題。近20多年來,我國加大了鹽堿地農業高效利用研究,在鹽堿土治理上積累了許多經驗,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研發了多種鹽堿土改良新模式和配套新技術,也開發了多種土壤改良劑,培育了一大批耐鹽、改鹽植物,但我國鹽堿土面廣量大,成因又千差萬別,因此,針對不同類型鹽堿土的高效利用配套技術及其模式仍然不足,急需可規模化推廣利用的鹽堿地治理實用新技術。
[0004]本申請基于以上背景而產生。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酵素菌肥改良鹽堿土的方法,該方法采用特制酵素菌肥改良鹽堿地,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菌落,增加土壤有機質和土壤養分有效性,促進土壤團粒的形成,改善土壤的水、肥、氣、熱,增強地力,從根本上達到改良鹽堿土的目的。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酵素菌肥改良鹽堿土的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a、水利改良措施:開溝抬土,治理無尾河川,建設完善的區域性排灌系統,達到區域脫鹽目的;
b、就地堆制酵素菌肥:所述酵素菌肥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組份:作物秸桿1000份、酵素菌1~2份、尿素5份、麥麩5份、過磷酸|丐5份;
所述酵素菌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一、準備作物秸桿,玉米、高粱等高桿作物的秸桿需鍘成20?30厘米段,浸水;二、鋪一層浸濕的作物秸桿,厚度為50?60厘米,在其上撒放一層料,所述料為酵素菌、尿素、麥麩和過磷酸鈣的混合物,重復上述鋪秸桿、撒料步驟,逐層堆疊成堆,堆寬1.5?2米,高1.5?1.6米,長度不限;三、泥封1?2厘米,堆制15天;
c、翻耕土壤,曬肥,基肥施硫酸亞鐵,酵素菌肥每畝施500-1000公斤,施酵素菌肥時,要隨施隨翻; d、種植草木樨、田菁、紫云莢等綠肥,以綠養田,改善土壤肥力。
[0007]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b中所述的尿素用人畜糞尿代替。
[0008]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酵素菌肥制備方法的步驟三中泥封1?2厘米,堆制15天,期間在堆制8?10天后翻堆一次,并酌情補水,重新泥封。
[0009]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c中土壤耕翻深度大于等于30厘米。
[0010]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采用酵素菌肥改良鹽堿,國內未見相關報道,酵素菌改良土壤,其有益微生物能溶解土壤中被固化的營養成分,分解殘留的農藥,逐步清除化肥、農藥對農產品的污染。有益微生物能殺死土壤中的病原菌,疏松土壤,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狀,保水、保肥、通氣和促進根系發育,為作物提供良好的微生態環境;
2、本發明采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方法,首先,采用水利工程措施調節地下水位,確保鹽路暢通,達到區域排鹽的目的;其次,用硫酸亞鐵代換堿土中的鈉離子,降低土壤中的PH值;關鍵措施施用酵素菌肥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和有益微生物,改善地力;最后,種植綠肥,以綠養肥養土,使鹽堿化土壤逐步從根本上得到治理;
3、本項目選用的酵素菌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農、林、牧、漁業的廢棄物綜合利用,把廢棄物變腐朽為生物肥料,減輕了由農藥、化肥使用和秸桿、垃圾物的處理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環保、安全、生態、低成本,技術方法簡便,易于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12]本發明實施例包括:
實施例一:
一種酵素菌肥改良鹽堿土的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a、水利改良措施:開溝抬土,治理無尾河川,建設完善的區域性排灌系統,達到區域脫鹽目的;
b、就地堆制酵素菌肥:所述酵素菌肥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組份:作物秸桿1000份、酵素菌1份、尿素5份、麥麩5份、過磷酸|丐5份;
所述酵素菌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一、準備作物秸桿,玉米、高粱等高桿作物的秸桿需鍘成20厘米段,浸水;二、鋪一層浸濕的作物秸桿,厚度為50?60厘米,在其上撒放一層料,所述料為酵素菌、尿素、麥麩和過磷酸鈣的混合物,重復上述鋪秸桿、撒料步驟,逐層堆疊成堆,堆寬1.5?2米,高1.5?1.6米,長度不限;三、泥封1厘米,要密封,起到保溫保水的作用,堆制15天,期間在堆制8天后翻堆一次,并酌情補水,重新泥封;
c、翻耕土壤,曬肥,基肥施硫酸亞鐵,硫酸亞鐵施用量根據PH值測定計算,0.15kg/m2降PH值0.5-1,粘重土壤可增1/3量,酵素菌肥每畝施500公斤,施酵素菌肥時,要隨施隨翻,土壤耕翻深度大于等于30厘米,避免風吹日曬,影響酵素菌活力;
d、種植草木樨、田菁、紫云莢等綠肥,以綠養田,改善土壤肥力。
[0013]實施例二:
一種酵素菌肥改良鹽堿土的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a、水利改良措施:開溝抬土,治理無尾河川,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