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納米銀金屬網柵透明導電膜紫外光固化材料,該材料可以應用到以玻璃為基材的納米銀金屬網柵透明導電膜觸摸屏行業中,本發明還涉及該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納米銀金屬網柵透明導電膜主要結構為柔性透明的基底、透明壓印膠及嵌設其中的導電材料。而與此并行的還有OGS(one-glass)技術即指將透明壓印膠及導電材料印刷到玻璃片上。而無論哪種技術,其選擇的透明壓印膠必須為透光性好、適合印刷固化工藝、與導電材料附著力好的光學級UV固化材料。
柔性透明導電膜技術:是將透明壓印膠通過壓印固化技術制備到柔性基底上,通過對模板的設計使得壓印膠具有圖形化、相連通的溝槽網絡。該工藝中使用的紫外光固化壓印膠在實際產業化過程中主要使用了Hard-coating這種類似硬化薄膜的材料。
紫外光固化涂料中采用的紫外光固化Hard-coating硬化薄膜可在操作性上滿足導電膜制造,但其為了追求表面硬度,往往忽略光學穩定性和對導電材料嵌設后的長期穩定性。這樣就導致了該工藝生產的柔性導電膜的使用壽命。而且柔性透明基底目前均采用PET材質,其高分子結構注定該材質會存在老化、冷熱收縮等實際使用問題。傳統的紫外光固化材料一般存在固化收縮率大、光降解、耐候性差、吸水率高、熱脹冷縮、黃變等等問題。這就直接導致了使用壽命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以直接應用且使用壽命更長久的用于納米銀金屬網柵透明導電膜紫外光固化材料。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是一種用于納米銀金屬網柵透明導電膜紫外光固化材料,其特點是,該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而成:
UV樹脂20-80%;引發劑0.5-3%;
UV活性稀釋劑 0-60%;
玻璃微珠填料0-70%;
觸變劑 0-10%;
穩定劑 0-2%。
本發明中,UV活性稀釋劑、玻璃微珠填料、觸變劑、穩定劑為可選擇使用的原料,但是這些原料不同時為0,需要滿足總體重量百分數為100%的要求。原料中:所述的UV樹脂選自丙烯酸改性聚氨酯,環氧改性丙烯酸酯,UV硅橡膠樹脂,環酯族環氧樹脂中一種或幾種的組合。所述的引發劑選自自由基光引發劑,自由基熱引發劑,離子型引發劑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所述的UV活性稀釋劑為能被引發劑引發的活性單體,優選IBOA或者DMAA或者二者的組合。所述的玻璃微珠填料主要為各種尺寸的光學玻璃微珠或者不同尺寸的光學玻璃微珠的組合。所述的觸變劑選自氣相二氧化硅、有機膨潤土、氫化蓖麻油、聚酰胺蠟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所述的穩定劑選自對苯二酚,對甲氧基苯酚、對苯醌、2,6-二叔丁基甲苯酚,吩噻嗪、蒽醌中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本發明所述的用于納米銀金屬網柵透明導電膜紫外光固化材料,其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是,該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而成:
UV樹脂20-80%;引發劑0.5-3%;
UV活性稀釋劑 1-60%;
玻璃微珠填料1-70%;
觸變劑 0.1-10%;
穩定劑 0.1-2%。
本發明所述的用于納米銀金屬網柵透明導電膜紫外光固化材料技術方案中,還可以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除泡劑0.1-5%;流動助劑0.1-5%。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如以上技術方案所述的用于納米銀金屬網柵透明導電膜紫外光固化材料的制備方法,其具體步驟如下:
將下列原料依次加入攪拌釜: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樹脂,自由基光引發劑,UV活性稀釋劑,玻璃微珠填料,攪拌均勻后添加氣相二氧化硅,抽真空除氣泡,即得;或者,將下列原料依次加入攪拌釜: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樹脂,環氧改性丙烯酸樹脂,自由基光引發劑651,UV活性稀釋劑,玻璃微珠填料,攪拌均勻后添加氣相二氧化硅,抽真空除氣泡,即得。
本發明材料可以通過紫外光固化實現印刷成型,再通過高溫燒結工藝實現去除參與光固化的有機高分子組分,留下不能反映的硅成分與光學玻璃熔融,從而形成無機成分的表面圖案。玻璃微珠雜化到可印刷材料高溫燒結去除有機物質并使玻璃微珠圖案化同時與玻璃表面融合為一體。對比有機高分子組成的表面圖案,本發明無疑具備了一般材料無法企及的耐候性、使用性、基材統一性。在保留了金屬網柵優異的精密性同時徹底改變了所制成的導電膜的使用壽命。本發明材料可以應用到以玻璃為基材的納米銀金屬網柵透明導電膜觸摸屏行業中,用本材料加工的觸摸屏觸控感應層除了方阻低、靈敏度高、響應速度快以外,最大程度上提高了觸控感應層的耐候性和可靠性。徹底延長了金屬網柵透明導電膜的使用壽命,解決了超精細的金屬網柵印刷工藝制成品的發展瓶頸。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以便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地理解本發明,而不構成對其權利的限制。
實施例1,一種用于納米銀金屬網柵透明導電膜紫外光固化材料,該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而成:
UV樹脂20%;引發劑0.5%;
UV活性稀釋劑 20%;
玻璃微珠填料53%;
觸變劑 5%;
穩定劑 1.5%。
所述的UV樹脂選自丙烯酸改性聚氨酯,環氧改性丙烯酸酯,UV硅橡膠樹脂,環酯族環氧樹脂中一種;
所述的引發劑選自自由基光引發劑,自由基熱引發劑,離子型引發劑中的一種;
所述的UV活性稀釋劑為IBOA;
所述的玻璃微珠填料主要為不同尺寸的光學玻璃微珠的組合;
所述的觸變劑選自氣相二氧化硅、有機膨潤土、氫化蓖麻油、聚酰胺蠟中的一種;
所述的穩定劑選自對苯二酚,對甲氧基苯酚、對苯醌、2,6-二叔丁基甲苯酚,吩噻嗪、蒽醌中一種。
實施例2,一種用于納米銀金屬網柵透明導電膜紫外光固化材料,該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而成:
UV樹脂80%;引發劑3%;
UV活性稀釋劑 1%;
玻璃微珠填料15.8%;
觸變劑 0.1%;穩定劑 0.1%。
所述的UV樹脂選自丙烯酸改性聚氨酯,環氧改性丙烯酸酯,UV硅橡膠樹脂,環酯族環氧樹脂中一種;
所述的引發劑選自自由基光引發劑,自由基熱引發劑,離子型引發劑中的一種;
所述的UV活性稀釋劑為DMAA;
所述的玻璃微珠填料為光學玻璃微珠;
所述的觸變劑選自氣相二氧化硅、有機膨潤土、氫化蓖麻油、聚酰胺蠟中的一種;
所述的穩定劑選自對苯二酚,對甲氧基苯酚、對苯醌、2,6-二叔丁基甲苯酚,吩噻嗪、蒽醌中一種。
實施例3,一種用于納米銀金屬網柵透明導電膜紫外光固化材料,該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而成:
UV樹脂50%;引發劑2%;
UV活性稀釋劑 10%;
玻璃微珠填料36%;
觸變劑 1%;穩定劑 1%。
所述的UV樹脂選自丙烯酸改性聚氨酯和UV硅橡膠樹脂的組合,二者各占50%。
所述的引發劑為自由基光引發劑;
所述的UV活性稀釋劑為IBOA和DMAA二者的組合,二者各占50%;
所述的玻璃微珠填料為不同尺寸的光學玻璃微珠的組合;
所述的觸變劑選自氫化蓖麻油和聚酰胺蠟的組合,,二者各占50%;
所述的穩定劑選自對苯二酚和對甲氧基苯酚的組合。
實施例4,一種用于納米銀金屬網柵透明導電膜紫外光固化材料,該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而成:
UV樹脂25%;引發劑3%;
UV活性稀釋劑 1%;
玻璃微珠填料70%;
觸變劑 0.5%;穩定劑 0.5%;
除泡劑0.5%;流動助劑0.5%。
所述的UV樹脂選自丙烯酸改性聚氨酯,環氧改性丙烯酸酯,UV硅橡膠樹脂,環酯族環氧樹脂中一種;
所述的引發劑選自自由基光引發劑,自由基熱引發劑,離子型引發劑中的一種;
所述的UV活性稀釋劑為IBOA或者DMAA;
所述的玻璃微珠填料為光學玻璃微珠;
所述的觸變劑選自氣相二氧化硅、有機膨潤土、氫化蓖麻油、聚酰胺蠟中的一種;
所述的穩定劑選自對苯二酚,對甲氧基苯酚、對苯醌、2,6-二叔丁基甲苯酚,吩噻嗪、蒽醌中一種。
實施例1-4所述的固化材料可以采用常規方法制備。
實施例5,一種用于納米銀金屬網柵透明導電膜紫外光固化材料的制備方法,其具體步驟如下:將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依次加入攪拌釜:36%的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樹脂,2%的自由基光引發劑184,8%的UV活性稀釋劑 IBOA,50%的玻璃微珠填料,攪拌均勻后添加4%的氣相二氧化硅,抽真空除氣泡,即得,包裝后避光保存。
實施例6,一種用于納米銀金屬網柵透明導電膜紫外光固化材料的制備方法,其具體步驟如下:將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依次加入攪拌釜:20%的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樹脂,16%的環氧改性丙烯酸樹脂,2%的自由基光引發劑651,8%的UV活性稀釋劑 IBOA,50%的玻璃微珠填料,攪拌均勻后添加4%的氣相二氧化硅,抽真空除氣泡,即得,包裝后避光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