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非接觸式充電的輪胎信息檢測器、充電器及其組成的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輪胎信息檢測器、充電器及其組成的系統,特別是一種利用 非接觸方式進行充電的輪胎信息檢測器、充電器及其組成的系統。
背景技術:
車輛在行進的過程中,輪胎的狀況會直接影響到行車安全。因此,了解輪胎是否異 常有助于減少意外的發生。為了隨時掌握輪胎的狀況,輪胎內可設置輪胎信息檢測器,例如 胎壓計等。輪胎信息檢測器再將輪胎信息傳送至主機以供使用者掌握輪胎狀況。輪胎信息檢測器需配置電池,以供應輪胎信息檢測器運作時所需的電源。由于現 有的輪胎信息檢測器大多設置于輪胎內,因此,當輪胎信息檢測器的電力耗盡時,為了更換 電池即需要大費周章地拆卸輪胎。然而,這對一般使用者而言是相當困難的。為了免除更 換電池的困擾,輪胎信息檢測器可配置較大容量的電池,使得電池在更換輪胎之前可提供 持續且穩定的電力。而在胎皮損耗,需要更換輪胎時,保養人員可一并更換電池。然而,較 大容量的電池不僅使得輪胎信息檢測器的成本相對提高,并且較大容量電池的重量可能影 響到輪胎的配重,因而增加了輪胎或輪圈設計或制造的困難度。綜上所述,如何無須更換電池且以較小容量的電池即可長期提供輪胎信息檢測器 運作時所需的電源便是目前極需努力的目標。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輪胎信息檢測器、充電器及其組 成的系統,其是以非接觸的方式對輪胎信息檢測器中的電池進行充電,因此,使用者僅需按 時充電,輪胎信息檢測器中配置較小容量的電池也可長期提供穩定的運作電源。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非接觸式充電的輪胎信息檢測系統包含充電器以及輪胎 信息檢測器。充電器包含電源以及第一線圈,其用以產生感應磁場。輪胎信息檢測器包含 輪胎信息檢測模塊、電池、第二線圈以及轉換電路。輪胎信息檢測模塊用以檢測并無線傳送 輪胎的相關信息。電池與輪胎信息檢測模塊電性連接,用以提供輪胎信息檢測模塊運作時 所需的電力。第二線圈用以與感應磁場耦合以產生感應電流。轉換電路則與第二線圈以及 電池電性連接,用以將感應電流轉換為直流電,并對電池充電。其中,所述輪胎信息檢測器設置于所述輪胎與一輪圈之間的空間。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輪胎信息檢測器,其與充電器組成非接觸式充電的輪胎 信息檢測系統,其中充電器可輸出感應磁場,輪胎信息檢測器包含輪胎信息檢測模塊、電 池、第二線圈以及轉換電路。輪胎信息檢測模塊用以檢測并無線傳送輪胎的相關信息。電 池與輪胎信息檢測模塊電性連接,用以提供輪胎信息檢測模塊運作時所需的電力。第二線 圈用以與感應磁場耦合以產生感應電流。轉換電路則與第二線圈以及電池電性連接,用以 將感應電流轉換為直流電,并對電池充電。其中,所述輪胎信息檢測器設置于所述輪胎與一輪圈之間的空間。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的充電器,其與前述的輪胎信息檢測器組成非接觸式充電的輪胎信息檢測系統。充電器包含電源以及與電源電性連接并用以產生感應磁場的第一線圈。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配合附圖詳加說明,當更容易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 內容、特點及其所達成的功效。
圖1為方塊圖,顯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非接觸式充電的輪胎信息檢測系統。圖2為方塊圖,顯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非接觸式充電的輪胎信息檢測系 統。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1,輪胎信息檢測系統11充電器111 電源112 第一線圈12、12’輪胎信息檢測器121輪胎信息檢測模塊122 電池123轉換電路124 第二線圈125保護電路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非接觸式充電的輪胎信息檢測系統1包含 充電器11以及輪胎信息檢測器12。充電器11包含電源111以及與電源111電性連接的第一線 圈112。第一線圈112可產生感應磁場。在實施例中,電源111可為電池模塊或外接電源。輪胎信息檢測器12則包含輪胎信息檢測模塊121、電池122、轉換電路123以及第 二線圈124。輪胎信息檢測模塊121是用以檢測并無線傳送輪胎的相關信息,例如輪胎壓 力、輪胎溫度、胎皮厚度、輪胎使用時間或以上的組合。舉例而言,輪胎信息檢測模塊121可 包含輪胎信息感測計以及無線收發器,如此,輪胎信息檢測模塊即能夠以輪胎信息感測計 測得輪胎信息,例如胎壓,并將輪胎信息以無線收發器傳送至對應的主機。需注意的是,本 領域技術人員可利用現有的技術修改出符合所需的輪胎信息檢測模塊121,而不脫離本實 用新型的范圍。接續上述說明,電池122與輪胎信息檢測模塊121電性連接,用以提供輪胎信息檢 測模塊121運作時所需的電力。第二線圈124用以與第一線圈112所形成的感應磁場耦合, 并產生感應電流。轉換電路123則與第二線圈124以及電池122電性連接,用以將第二線 圈124所輸出的感應電流轉換為直流電,并對電池122進行充電。依據上述結構,在第一線圈112以及第二線圈124彼此能夠耦合的距離內,輪胎信 息檢測器12無須與充電器11有任何金屬接點的接觸即可進行充電。換言之,經過適當的設計,即使輪胎信息檢測器12設置于輪胎與輪圈之間的空間,輪胎信息檢測器12也不會受 到橡膠絕緣特性的影響而可進行充電。因此,使用者僅需在車輛靜止時以充電器11靠近輪 胎附近即可對輪胎信息檢測器12進行充電,輪胎信息檢測器12則無需配置較大容量的電 池 122。請參照圖2,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非接觸式充電的輪胎信息檢測系統1’與圖 1所示的實施例的差異在于,輪胎信息檢測器12’還包含保護電路125。保護電路125設置 于轉換電路123與電池122之間,其可偵測電池122的狀態,并在發生異常時停止充電。舉 例而言,保護電路125偵測到電池122的溫度大于預定溫度時即停止充電。綜合上述,本實用新型的輪胎信息檢測器、充電器及其組成的系統能夠以非接觸 的方式對輪胎信息檢測器中的電池進行充電,因此,使用者僅需在電池電量較低時進行充 電,輪胎信息檢測器即使配置較小容量的電池也可維持長期且穩定的運作。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是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在使本領域 技術人員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而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即凡是依 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精神所作的均等變化或修飾,仍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中。
權利要求一種非接觸式充電的輪胎信息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充電器,其包含一電源;以及一第一線圈,其與所述電源電性連接,用以產生一感應磁場;以及一輪胎信息檢測器,其包含一輪胎信息檢測模塊,用以檢測并無線傳送一輪胎的相關信息;一電池,其與所述輪胎信息檢測模塊電性連接,用以提供所述輪胎信息檢測模塊運作時所需的電力;一第二線圈,其用以與所述感應磁場耦合以產生一感應電流;以及一轉換電路,其與所述第二線圈以及所述電池電性連接,用以將所述感應電流轉換為一直流電,并對所述電池充電。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式充電的輪胎信息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胎信 息檢測模塊包含一輪胎信息感測計,用以感測所述輪胎的相關信息;以及一無線收發器,其與所述輪胎信息感測計電性連接,用以將所述輪胎的相關信息無線 傳送出去。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式充電的輪胎信息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胎信 息檢測器還包含一保護電路,其設置于所述轉換電路與所述電池之間,用以偵測所述電池的狀態,并在 發生異常時停止充電。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式充電的輪胎信息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胎信 息檢測器設置于所述輪胎與一輪圈之間的空間。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觸式充電的輪胎信息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包 含一電池模塊和/或一外接電源。
6.一種輪胎信息檢測器,其與一充電器組成一非接觸式充電的輪胎信息檢測系統,所 述充電器包含一電源以及一用以產生一感應磁場的第一線圈;所述輪胎信息檢測器,其特 征在于,包含一輪胎信息檢測模塊,用以檢測并無線傳送一輪胎的相關信息; 一電池,其與所述輪胎信息檢測模塊電性連接,用以提供所述輪胎信息檢測模塊運作 時所需的電力;一第二線圈,其用以與所述感應磁場耦合以產生一感應電流;以及 一轉換電路,其與所述第二線圈以及所述電池電性連接,用以將所述感應電流轉換為 一直流電,并對所述電池充電。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輪胎信息檢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胎信息檢測模塊包含 一輪胎信息感測計,用以感測所述輪胎的相關信息;以及一無線收發器,其與所述輪胎信息感測計電性連接,用以將所述輪胎的相關信息無線 傳送出去。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輪胎信息檢測器,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保護電路,其設置于所述轉換電路與所述電池之間,用以偵測所述電池的狀態,并在發生異常時停止充電。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輪胎信息檢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胎信息檢測器設置于所 述輪胎與一輪圈之間的空間。
10.一種充電器,其與一輪胎信息檢測器組成一非接觸式充電的輪胎信息檢測系統,所 述輪胎信息檢測器包含一輪胎信息檢測模塊、一電池、一第二線圈,其用以與一感應磁場耦 合以產生一感應電流以及一轉換電路,其用以將所述感應電流轉換為一直流電,并對所述 電池充電;所述充電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電源;以及一第一線圈,其與所述電源電性連接,用以產生一感應磁場。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充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包含一電池模塊和/或一外接 電源。
專利摘要一種非接觸式充電的輪胎信息檢測系統,包含充電器以及輪胎信息檢測器。充電器包含電源以及第一線圈,其用以產生感應磁場。輪胎信息檢測器包含輪胎信息檢測模塊、電池、第二線圈以及轉換電路。輪胎信息檢測模塊用以檢測并無線傳送輪胎的相關信息。電池與輪胎信息檢測模塊電性連接,用以提供輪胎信息檢測模塊運作時所需的電力。第二線圈用以與感應磁場耦合以產生感應電流。轉換電路則與第二線圈以及電池電性連接,用以將感應電流轉換為直流電,并對電池充電。
文檔編號B60C23/00GK201580217SQ20092017016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18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18日
發明者卓恩民 申請人:群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