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車輛的充氣式安全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體上涉及一種用于車輛的充氣式安全帶裝置,更特別而言,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車輛的充氣式安全帶裝置,其通過減少充氣式安全帶裝置的收縮裝置的部件數量從而能夠減小充氣式安全帶裝置的重量并降低其生產成本。
背景技術:
通常而言,車輛配備有座椅安全帶,用于在車輛發生迎頭碰撞或后部碰撞的情況下保持并保護乘坐在座椅中的乘客的上身。然而,座椅安全帶會強烈地擠壓乘客的胸部,并會傷害到乘客。為了解決該問題,已經提出并使用了在座椅安全帶中具有氣囊襯墊的充氣式安全帶裝置。如圖I至圖3所示,常規充氣式安全帶裝置包括肩部帶4,該肩部帶4穿過安裝到中間支柱飾件(center pillar trim)的帶鉤I,該肩部帶4的第一端部聯接到帶扣舌部2,·并且第二端部聯接到肩部帶收縮裝置3,從而使肩部帶4能夠保持并保護乘坐在座椅中的乘客的肩部和胸部。充氣式安全帶裝置進一步包括膝部帶6,該膝部帶6的第一端部聯接到帶扣舌部2,并且第二端部聯接到膝部帶收縮裝置5,從而使膝部帶6能夠保持并保護乘客的骨盆區域和下身。充氣式安全帶裝置進一步包括設置在肩部帶4中的氣囊襯墊7、用于產生氣囊氣體的充氣機8、用于控制充氣機8操作的氣囊控制單元9、以及氣囊控制單元(ACU)。在此,氣囊襯墊7穿過肩部帶4并連接到帶扣舌部2。氣體通道11被限定在帶扣舌部2以及帶扣10兩者中,并且與氣囊襯墊7連通。氣體通道11連接到充氣機8,使得當充氣機8操作并引起爆炸時,由充氣機8產生的氣囊氣體能夠通過帶扣10和帶扣舌部2而供應到氣囊襯墊7。另外,氣囊襯墊7的穿過肩部帶4并連接到帶扣舌部2的那部分遮蓋有襯墊罩12。然而,具有上述結構的常規充氣式安全帶裝置的問題在于因為氣囊襯墊7嵌入肩部帶4中,所以肩部帶4的厚度增大,使得當肩部帶4收縮到肩部帶收縮裝置3內時,肩部帶4可能不能夠穿過帶鉤I。因此,為了克服肩部帶4可能不能夠穿過帶鉤I的問題,常規充氣式安全帶裝置需要使用膝部帶收縮裝置5來收縮膝部帶6。然而,將膝部帶收縮裝置5附加到充氣式安全帶裝置增加了該裝置的重量和生產成本,并且在將該裝置安裝在車輛中時造成了空間不足。公開于該發明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加深對本發明的一般背景技術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各個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種用于車輛的充氣式安全帶裝置,其利用一個座椅安全帶和一個帶收縮裝置來構成,其中該座椅安全帶用于保持并保護乘坐在座椅中的乘客,該帶收縮裝置用于收縮座椅安全帶,由此減少了該裝置的部件數量,從而降低了該裝置的重量和生產成本,并且解決了將該裝置安裝在車輛中時而產生的與空間相關的問題。在本發明的一個方面,用于車輛的充氣式安全帶裝置可以包括座椅安全帶,所述座椅安全帶穿過安裝到車身的帶鉤并且穿過帶扣舌部,并且所述座椅安全帶的第一端部聯接到帶收縮裝置,使得所述座椅安全帶可以從所述帶收縮裝置釋放或者被收縮到所述帶收縮裝置內,所述帶收縮裝置安裝到所述車身,并且所述座椅安全帶的第二端部固定到所述車身;以及氣囊襯墊,所述氣囊襯墊遮蓋所述座椅安全帶并且可以在所述氣囊襯墊的一個端部處安裝到所述帶扣舌部,其中所述座椅安全帶可以能夠滑動地安裝到所述氣囊襯墊,從而使所述氣囊襯墊并不隨同所述座椅安全帶運動,并且所述氣囊襯墊可以流體連接到所述帶扣舌部,并且通過所述帶扣舌部接收氣囊氣體。用于車輛的充氣式安全帶裝置可以包括襯墊罩,所述襯墊罩遮蓋所述氣囊襯墊,并且所述襯墊罩的一個端部可以安裝到所述帶扣舌部。
所述充氣式安全帶裝置可以進一步包括帶扣,所述帶扣安裝到所述車身,其中所述帶扣舌部可以能夠脫離地扣合到所述帶扣,并且當所述帶扣舌部可以扣合到所述帶扣時,所述帶扣與所述帶扣舌部配合,并且形成氣體通道,所述氣體通道通過所述帶扣和所述帶扣舌部而與所述氣囊襯墊連通;充氣機,所述充氣機設置用于產生氣囊氣體以便將所述氣囊氣體通過所述氣體通道供應到所述氣囊襯墊;以及氣囊控制單元,所述氣囊控制單元設置用于控制所述充氣機的操作。所述座椅安全帶的第二端部可以利用錨固件固定到所述車身。所述氣囊襯墊可以設置在所述帶鉤和所述帶扣舌部之間的所述座椅安全帶上。所述氣囊襯墊可以具有帶運動通道,以便能夠滑動地將所述座椅安全帶接收在所述氣囊襯墊中,從而使所述座椅安全帶能夠在所述氣囊襯墊的軸向方向上沿著所述氣囊襯墊運動。所述帶運動通道可以配置為使得所述帶運動通道朝向所述帶鉤的第一端部可以打開,同時所述帶運動通道朝向所述帶扣舌部的第二端部可以閉合,并且帶通過孔在所述帶運動通道的閉合的第二端部中形成,所述座椅安全帶可以能夠滑動地穿過所述帶通過孔。通過生產所述氣囊襯墊所執行的縫合工作,所述帶運動通道可以在所述氣囊襯墊中形成。所述座椅安全帶可以通過所述帶運動通道而能夠滑動地安裝到所述氣囊襯墊,所述帶運動通道通過所述帶扣舌部的一部分形成。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用于車輛的氣囊裝置的優點在于所述充氣式安全帶裝置利用一個座椅安全帶并利用一個帶收縮裝置而構成,該座椅安全帶用于保持并保護乘坐在座椅中的乘客,該帶收縮裝置用于釋放及收縮所述座椅安全帶,由此減少了裝置部件的數量,從而降低了裝置的重量和生產成本,并且解決了將該裝置安裝在車輛中時產生的與空間相關的問題。通過納入本文的附圖以及隨后與附圖一起用于說明本發明的某些原理的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方法和裝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更為具體地變得清楚或得以闡明。
圖I為用于車輛的常規充氣式安全帶裝置的立體圖。圖2和圖3為沿著圖I中的線I-I和II-II剖開的剖視圖。圖4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案的用于車輛的充氣式安全帶裝置的立體圖。圖5和圖6為沿著圖4中的線III-III和IV-IV剖開的剖視圖。圖7為顯示座椅安全帶穿過的氣囊襯墊的展開圖。應當了解,所附附圖并非按比例地顯示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的圖示性的各種特征的略微簡化的畫法。本文所公開的本發明的具體設計特征包括例如具體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將部分地由具體所要應用和使用的環境來確定。 在這些圖形中,貫穿附圖的多幅圖形,附圖標記引用本發明的同樣的或等同的部分。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詳細地參考本發明的各個實施方案,這些實施方案的實例被顯示在附圖中并描述如下。盡管本發明將與示例性實施方案相結合進行描述,但是應當意識到,本說明書并非旨在將本發明限制為那些示例性實施方案。相反,本發明旨在不但覆蓋這些示例性實施方案,而且覆蓋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之內的各種選擇形式、修改形式、等價形式及其它實施方案。下面將參考附圖更為具體地介紹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案。如圖4至圖7所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案的用于車輛的充氣式安全帶裝置包括座椅安全帶54,座椅安全帶54依次穿過安裝到車身的帶鉤51并穿過帶扣舌部52,座椅安全帶54的第一端部聯接到安裝到車身的帶收縮裝置53,從而使安全帶54能夠從帶收縮裝置53釋放或者被收縮到帶收縮裝置53內,并且座椅安全帶54的第二端部固定到車身。充氣式安全帶裝置進一步包括氣囊襯墊55,氣囊襯墊55具有遮蓋座椅安全帶54的結構。氣囊襯墊55遮蓋座椅安全帶54,使得襯墊55并不隨同座椅安全帶54運動,并且氣囊襯墊55在其一個端部處安裝到帶扣舌部52,從而使其能夠通過帶扣舌部52接收氣囊氣體。充氣式安全帶裝置進一步包括襯墊罩56,襯墊罩56遮蓋氣囊襯墊55,并且可以在其一個端部處安裝到帶扣舌部52。另外,帶扣58安裝到車身,從而使帶扣舌部52能夠可脫離地扣合到帶扣58。當帶扣舌部52扣合到帶扣58時,帶扣58與帶扣舌部52配合,從而形成與氣囊襯墊55連通的氣體通道57。充氣式安全帶裝置進一步包括充氣機59和氣囊控制單元60,充氣機59能夠產生氣囊氣體從而將氣囊氣體通過氣體通道57供應到氣囊襯墊55,氣囊控制單元60設置用于控制充氣機59的操作。在此,帶鉤51安裝在中間支柱飾件的上端部上,從而使帶鉤51突出到車輛的乘客艙內。另外,帶收縮裝置53安裝在中間支柱飾件的內部空間中,從而使帶收縮裝置53能夠固定到車身。因此,座椅安全帶54的上端部(也即,座椅安全帶54的第一端部)穿過帶鉤51,且插入到中間支柱飾件的內部空間內,并且聯接到帶收縮裝置53,從而座椅安全帶54能夠從帶收縮裝置53釋放或者被收縮到帶收縮裝置53內。
另外,座椅安全帶54的下端部(也即,座椅安全帶54的第二端部)在穿過帶扣舌部52之后利用錨固件61固定到車輛地板。氣囊襯墊55占據帶鉤51和帶扣舌部52之間的范圍(該范圍落入座椅安全帶54的整個范圍之內),并且保護系上座椅安全帶54的乘客的胸部。另外,氣囊襯墊55具有帶運動通道62,從而使座椅安全帶54在軸向方向上沿著氣囊襯墊55運動。帶運動通道62通過在生產氣囊襯墊55時進行縫合而在氣囊襯墊55中形成。縫合工作是利用布料作為襯墊材料的已經基本用于生產這種氣囊襯墊55的簡單工作。在圖7中,附圖標記LI表示通過縫合工作而在氣囊襯墊中形成的縫合線。在此,帶運動通道62配置為使得其朝向帶鉤51的第一端部打開,同時其朝向帶扣舌部52的第二端部閉合。帶運動通道62的閉合的第二端部具有帶通過孔63,座椅安全帶 54能夠穿過該帶通過孔63。換句話說,已經穿過帶通過孔63的座椅安全帶54的第二端部穿過帶扣舌部52并且利用錨固件61固定到車身。如上所述,在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案的座椅安全帶裝置中,座椅安全帶54能夠通過在氣囊襯墊55中形成的帶運動通道62而自由運動。另外,當座椅安全帶54經過帶運動通道62運動時,氣囊襯墊55并不隨同座椅安全帶54的運動而運動,從而使座椅安全帶54能夠高效地穿過帶鉤51,并且能夠高效地從帶收縮裝置53釋放或被收縮到帶收縮裝置53內。因此,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案的充氣式安全帶裝置能夠利用單個帶收縮裝置53高效地實現帶的釋放運動和帶的收縮運動,從而使本發明具有如下的優點其不需要在常規充氣式安全帶裝置中使用的膝部帶收縮裝置,從而減少了充氣式安全帶裝置的部件數量,并實現了充氣式安全帶裝置的重量減少和生產成本的降低,并且解決了將充氣式安全帶裝置安裝在車輛中時產生的與空間相關的問題。 為了方便解釋和精確限定所附權利要求,術語“上”、“下”、“內部”和“外部”被用于參考附圖中所顯示的這些特征的位置來描述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特征。前面對本發明具體示例性實施方案所呈現的描述是出于說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想要成為毫無遺漏的,也不是想要把本發明限制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顯然,根據上述教導很多改變和變化都是可能的。選擇示例性實施方案并進行描述是為了解釋本發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其它技術人員能夠實現并利用本發明的各種示例性實施方案及其不同選擇形式和修改形式。本發明的范圍意在由所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價形式所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車輛的充氣式安全帶裝置,包括 座椅安全帶,所述座椅安全帶穿過安裝到車身的帶鉤并且穿過帶扣舌部,并且所述座椅安全帶的第一端部聯接到安裝到所述車身的帶收縮裝置,使得所述座椅安全帶從所述帶收縮裝置釋放或者被收縮到所述帶收縮裝置內,并且所述座椅安全帶的第二端部固定到所述車身;以及 氣囊襯墊,所述氣囊襯墊遮蓋所述座椅安全帶并且所述氣囊襯墊的一個端部安裝到所述帶扣舌部, 其中所述座椅安全帶能夠滑動地安裝到所述氣囊襯墊,從而使所述氣囊襯墊并不隨同所述座椅安全帶運動,以及 其中所述氣囊襯墊流體連接到所述帶扣舌部,并且通過所述帶扣舌部接收氣囊氣體。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充氣式安全帶裝置,進一步包括 襯墊罩,所述襯墊罩遮蓋所述氣囊襯墊,并且所述襯墊罩的一個端部安裝到所述帶扣舌部。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充氣式安全帶裝置,進一步包括 帶扣,所述帶扣安裝到所述車身,其中所述帶扣舌部能夠脫離地扣合到所述帶扣,并且當所述帶扣舌部扣合到所述帶扣時,所述帶扣與所述帶扣舌部配合,并且形成氣體通道,所述氣體通道通過所述帶扣和所述帶扣舌部而與所述氣囊襯墊連通; 充氣機,所述充氣機設置用于產生氣囊氣體以便將所述氣囊氣體通過所述氣體通道供應到所述氣囊襯墊;以及 氣囊控制單元,所述氣囊控制單元設置用于控制所述充氣機的操作。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充氣式安全帶裝置,其中所述座椅安全帶的第二端部利用錨固件固定到所述車身。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充氣式安全帶裝置,其中所述氣囊襯墊設置在所述帶鉤和所述帶扣舌部之間的所述座椅安全帶上。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充氣式安全帶裝置,其中所述氣囊襯墊具有帶運動通道,以便能夠滑動地將所述座椅安全帶接收在所述氣囊襯墊中,從而允許所述座椅安全帶能夠在所述氣囊襯墊的軸向方向上沿著所述氣囊襯墊運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充氣式安全帶裝置,其中所述帶運動通道配置為使得所述帶運動通道朝向所述帶鉤的第一端部打開,同時所述帶運動通道朝向所述帶扣舌部的第二端部閉合,并且帶通過孔在所述帶運動通道的閉合的第二端部中形成,所述座椅安全帶能夠滑動地穿過所述帶通過孔。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充氣式安全帶裝置,其中通過生產所述氣囊襯墊所執行的縫合工作,在所述氣囊襯墊中形成所述帶運動通道。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充氣式安全帶裝置,其中所述座椅安全帶通過所述帶運動通道而能夠滑動地安裝到所述氣囊襯墊,所述帶運動通道通過所述帶扣舌部的一部分形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車輛的充氣式安全帶裝置,其可以包括座椅安全帶,所述座椅安全帶穿過安裝到車身的帶鉤并且穿過帶扣舌部,并且所述座椅安全帶的第一端部聯接到安裝到所述車身的帶收縮裝置,使得所述座椅安全帶可以從所述帶收縮裝置釋放或者被收縮到所述帶收縮裝置內,并且所述座椅安全帶的第二端部固定到所述車身;以及氣囊襯墊,所述氣囊襯墊遮蓋所述座椅安全帶并且所述氣囊襯墊的一個端部可以安裝到所述帶扣舌部,其中所述座椅安全帶可以能夠滑動地安裝到所述氣囊襯墊,從而使所述氣囊襯墊并不隨同所述座椅安全帶運動,其中所述氣囊襯墊可以流體連接到所述帶扣舌部,并且通過所述帶扣舌部接收氣囊氣體。
文檔編號B60R22/00GK102806888SQ20111036123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3日
發明者金一煥, 崔炯鎬, 姜昌基 申請人: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