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稻田機動運秧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機械,特別是利用發動機作為動力的稻田機動運秧機。
背景技術:
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水田運送秧苗也趨于實現機械化。但是,現有的稻田運秧機,其后橋大多采用通用的差速機構,因此,當驅動輪的阻力不同時,容易產生打滑現象,特別是在水田地行走或過埂時,其打滑現象更為突出,導致不能可靠地工作,使通過性能明顯下降。此外,現有的稻田運秧機在稻田轉向時,機頭約需轉向60度。而如此大的轉向角度,使方塊萬向節扭距傳遞損耗變大,使后驅動的動力輸出變小,從而導致在轉大彎或調頭時動力性能大大降低。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動力性能全、越埂能力強、工作可靠、三輪同時驅動的稻田機動運秧機。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稻田機動運秧機包括動力架、固定在所述動力架上的發動機和行走變速傳動箱、固定在所述行走變速傳動箱上端的連接焊管、固定在所述連接焊管后端的可調轉向器、鉸接在位于所述行走變速傳動箱下端的行走地輪軸上的行走輪、位于所述動力架后部的車架體、固定在所述車架體上的轉向鉸鏈座、固定在所述車架體上的主裝秧架、以及左驅動輪和右驅動輪。所述車架體的前端下方固設有齒輪變速箱,所述齒輪變速箱的輸入軸與雙聯十字萬向節的一端連接,所述雙聯十字萬向節的另一端與設置在所述行走變速傳動箱內的動力輸出軸相連接,所述齒輪變速箱的輸出軸與傳動軸的一端相連接,所述傳動軸的另一端與固設在所述車架體上的后驅動組件連接,所述后驅動組件的兩側端分別固聯有下端設有地輪軸的左、右地輪箱,所述左、右地輪軸上分別鉸接有左、右驅動輪。所述后驅動組件的輸入軸的一端與所述傳動軸相連接,所述輸入軸的另一端固設有與設置在差速殼體上的大錐齒輪相嚙合的小錐齒輪,所述差速殼體內固設有差速軸, 所述差速軸上套設有與左、右半軸錐齒相嚙合的差速齒輪,所述左、右半軸錐齒分別固設在左、右半軸的一端,所述左、右半軸的另一端固聯有設置在所述左、右地輪箱內的左、右鏈輪,所述左、右鏈輪通過鏈條與設置在所述左、右地輪軸上的鏈輪相連。套設在所述左半軸上的左半軸錐齒輪的后端套接有差速牙嵌和彈簧,所述差速牙嵌上鉸接有撥叉轉臂。由于本實用新型稻田機動運秧機采用上述方案,使產品結構更加合理,功能更加齊全,特別是在雙聯十字萬向節之后增加一個變速箱,使其傳遞扭距進一步增大,從而可增強后驅動力,進而提高整機的動力可靠性;采用后驅差動裝置,使整機在田間轉向更加靈活,當過埂及驅動行走輪受阻打滑時,可通過撥叉轉臂進行控制,使其差動牙嵌相互嚙合, 使左右半軸形成剛性直聯做強制同軸等直傳動,從而可進一步增強通過性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稻田機動運秧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稻田機動運秧機后驅動組件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稻田機動運秧機后驅動組件結構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稻田機動運秧機包括動力架2、固定在所述動力架 2上的發動機1和通過三角皮帶與發動機1相連接的行走變速傳動箱3、固定在所述行走變速傳動箱3上端的連接焊管4、固定在所述連接焊管4后端的可調轉向器5、鉸接在位于所述行走變速傳動箱3下端的行走地輪軸6上的行走輪7、位于所述動力架2后部的車架體 8、固定在所述車架體8上的轉向鉸鏈座9、固定在所述車架體8上的主裝秧架39。所述車架體8的前端下方固設有齒輪變速箱17,所述齒輪變速箱17的輸入軸20與雙聯十字萬向節18的一端連接,所述雙聯十字萬向節18的另一端與設置在所述行走變速傳動箱3內的動力輸出軸19相連接,所述齒輪變速箱17的輸出軸21與傳動軸22的一端相連接,所述傳動軸22的另一端與固設在所述車架體8上的后驅動組件10連接,所述后驅動組件10的兩側端分別固聯有左地輪箱11和右地輪箱12,所述左地輪箱11和右地輪箱12下端分別設有左地輪軸13和右地輪軸14,所述左地輪軸13和右地輪軸14上分別鉸接有左驅動輪15和右驅動輪16。所述后驅動組件10包括有輸入軸23,所述輸入軸23的一端與所述傳動軸22相連接,所述輸入軸23的另一端固設有小錐齒輪對,所述小齒輪M與設置在差速殼體25上的大錐齒輪沈相嚙合。所述差速殼體25內固設有差速軸27,所述差速軸27上套設有與左半軸錐齒四和右半軸錐齒30相嚙合的差速齒輪觀,所述左半軸錐齒四和右半軸錐齒30分別固設在左半軸31和右半軸32的一端,所述左半軸31和右半軸32的另一端固聯有設置在所述左地輪箱11和右地輪箱12內的左鏈輪33和右鏈輪34,所述左鏈輪33和右鏈輪34 通過鏈條35與設置在所述左地輪軸13和右地輪軸14上的鏈輪相連,以實現動力驅動。套設在所述左半軸31上的左半軸錐齒輪四的后端套接有差速牙嵌36和彈簧37,所述差速牙嵌36上鉸接有撥叉轉臂38,與設置在差速殼體端側上的牙嵌實現嚙合與分離,用以實現差速傳動與等速直聯傳動。
權利要求1.一種稻田機動運秧機,包括動力架(2)、固定在所述動力架(2)上的發動機(1)和行走變速傳動箱(3)、固定在所述行走變速傳動箱(3)上端的連接焊管(4)、固定在所述連接焊管(4)后端的可調轉向器(5)、鉸接在位于所述行走變速傳動箱(3)下端的行走地輪軸(6)上的行走輪(7)、位于所述動力架(2)后部的車架體(8)、固定在所述車架體(8)上的轉向鉸鏈座(9)、固定在所述車架體(8)上的主裝秧架(39)、以及左驅動輪(15)和右驅動輪(16),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體(8)的前端下方固設有齒輪變速箱(17),所述齒輪變速箱 (17)的輸入軸(20)與雙聯十字萬向節(18)的一端連接,所述雙聯十字萬向節(18)的另一端與設置在所述行走變速傳動箱(3)內的動力輸出軸(19)相連接,所述齒輪變速箱(17)的輸出軸(21)與傳動軸(22)的一端相連接,所述傳動軸(22)的另一端與固設在所述車架體 (8)上的后驅動組件(10)連接,所述后驅動組件(10)的兩側端分別固聯有下端分別設有左、右設有地輪軸(13、14)的左、右地輪箱(11、12),所述左、右地輪軸(13、14)上分別鉸接有左、右驅動輪(15、1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機動運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驅動組件(10)的輸入軸(23)的一端與所述傳動軸(22)相連接,所述輸入軸(23)的另一端固設有與設置在差速殼體(25)上的大錐齒輪(26)相嚙合的小錐齒輪(24),所述差速殼體(25)內固設有差速軸(27),所述差速軸(27)上套設有與左、右半軸錐齒(29、30)相嚙合的差速齒輪(28),所述左、右半軸錐齒(29、30)分別固設在左、右半軸(31、32)的一端,所述左、右半軸(31、32) 的另一端固聯有設置在所述左、右地輪箱(11、12)內的左、右鏈輪(33、34),所述左、右鏈輪 (33,34)通過鏈條(35)與設置在所述左、右地輪軸(13、14)上的鏈輪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稻田機動運秧機,其特征在于套設在所述左半軸(31)上的左半軸錐齒輪(29 )的后端套接有差速牙嵌(36 )和彈簧(37 ),所述差速牙嵌(36 )上鉸接有撥叉轉臂(3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稻田機動運秧機,它包括動力架、發動機和行走變速傳動箱、連接焊管、可調轉向器、行走輪、車架體、轉向鉸鏈座、主裝秧架、以及左驅動輪和右驅動輪。所述車架體的前端下方固設有齒輪變速箱,所述齒輪變速箱的輸入軸與雙聯十字萬向節的一端連接,所述雙聯十字萬向節的另一端與動力輸出軸相連接,所述齒輪變速箱的輸出軸與傳動軸的一端相連接,所述傳動軸的另一端與后驅動組件連接,后驅動組件的兩側端分別固聯有下端設有地輪軸的左、右地輪箱,所述左、右地輪軸上分別鉸接有左、右驅動輪。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緊湊,轉彎動力輸出平穩,不誤車,田間通過性好,越埂能力強等特點。
文檔編號B60K17/22GK201989613SQ201120114330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9日
發明者周君, 張斌, 王玉平, 衣永平 申請人:延吉插秧機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