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汽車空調總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空調系統,尤其涉及一種汽車空調總成。
背景技術:
汽車空氣調節系統HVAC,是包含溫度、濕度、空氣清凈度以及空氣循環的控制系 ^t, 1^ HVAC (^lg- :Heating, Ventilation, Air-conditioning and Cooling)。 空調供應冷氣、暖氣或除濕的作用原理均類似,利用冷媒在壓縮機的作用下,發生蒸發或凝結,從而引發周圍空氣的蒸發或凝結,以達到改變溫、濕度的目的。汽車空調總成主要包含風機、蒸發器、送風通道等部件組成的一體化結構,傳統的為偏置式結構,采用雙軸風機作為鼓風設備,存在以下缺陷偏置式空調總成體積較大,安裝位置受限,而且只能安裝在儀表盤下方的一側(左或右側),通用性不強;并且現有的送風通道都為一個直道,其進風口與出風口的口徑一致,使得經送風通道送入蒸發器的風與蒸發器接觸的面積很小,進而使得蒸發器的工作效率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汽車空調總成,能有效提高汽車空調的通用性,提高蒸發器工作效率、降低能耗。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汽車空調總成,包括殼體、風機和蒸發器,殼體一側設有進風口,另一側設有出風口,該進風口通過一送風通道將風送至蒸發器,該送風通道的進風端與進風口相連,出風端正對蒸發器,該風機為單側進風的單軸風機;所述送風通道的通風面積從進風端至出風端逐漸增大。進一步地,所述送風通道的出風端的通風面積與蒸發器的橫截面面積一致。使風與蒸發器的接觸面最大化,從而最大化地利用蒸發器,使蒸發器的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進一步地,所述送風通道的外部具有弧度,使整個送風通道呈喇叭狀。使整個空調總成的結構更加美觀。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將原來的雙軸風機改為單軸風機,從單側進風,達到降低噪聲、減少功耗目的,具有節能、噪音小、有效提高制冷效果;而且采用單軸風機使一體式汽車空調總成體積縮小,可方便的安裝在儀表盤中部的下方,通用性強;送風通道的通風面積從進風端至出風端逐漸增大,使蒸發器的進風面積增大,能有效提高蒸發器的工作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備剖開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10]實施例參見圖1,一種汽車空調總成,包括殼體1、風機和蒸發器2,殼體1 一側設有進風口 3,另一側設有出風口 4,該進風口 3通過一送風通道5將風送至蒸發器2,該送風通道5的進風端與進風口相連,出風端正對蒸發器2,從而將風送至蒸發器2,該風機為單側進風的單軸風機;將原來的雙軸風機改為單軸風機,從單側進風,達到降低噪聲、減少功耗目的,具有節能、噪音小、有效提高制冷效果;而且采用單軸風機使一體式汽車空調總成體積縮小,可方便的安裝在儀表盤中部的下方,通用性強。所述送風通道5的通風面積從進風端至出風端逐漸增大。使蒸發器的進風面積增大,能有效提高蒸發器的工作效率。所述送風通道5的出風端的通風面積與蒸發器2的橫截面面積一致,使風與蒸發器的接觸面最大化,從而最大化地利用蒸發器,使蒸發器的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所述送風通道5的外部具有弧度,使整個送風通道呈喇叭狀,使整個空調總成的結構更加美觀。實際生產中,整個送風通道分為上下兩部分,其中,上部與機殼一體成型,下部通過螺栓等連接件與殼體連接為一體。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技術方案,盡管申請人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那些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空調總成,包括殼體、風機和蒸發器,殼體一側設有進風口,另一側設有出風口,該進風口通過一送風通道將風送至蒸發器,該送風通道的進風端與進風口相連,出風端正對蒸發器,其特征在于該風機為單側進風的單軸風機;所述送風通道的通風面積從進風端至出風端逐漸增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空調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風通道的出風端的通風面積與蒸發器的橫截面面積一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空調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風通道的外部具有弧度,使整個送風通道呈喇叭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空調總成,包括殼體、風機和蒸發器,殼體一側設有進風口,另一側設有出風口,該進風口通過一送風通道將風送至蒸發器,該送風通道的進風端與進風口相連,出出風端正對蒸發器,該風機為單側進風的單軸風機;所述送風通道的通風面積從進風端至出風端逐漸增大。本實用新型能有效提高汽車空調的通用性,提高蒸發器工作效率、降低能耗。
文檔編號B60H1/32GK202303675SQ20112044116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9日
發明者陳軍 申請人:重慶松芝汽車空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