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天候輪式焊接工程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焊接設備搭載工具,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的全天候輪式焊接工程車。
背景技術:
焊接作業是石油天然氣管道鋪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焊接環境的復雜性和惡劣性,要借助焊接工程車這一焊接設備運載工具將焊接設備運送到遠方的指定焊接地點。目前的焊接工程車多采用履帶式的拖拉機底盤改裝而成,其開放的作業方式非常不適合在高溫、低溫的惡劣環境下作業,且其履帶式底盤也有設備龐大、笨重、行駛速度慢、靈活性差和轉場費用高等缺陷;不能穿越水網和沼澤,無法在十分惡劣的地質環境下工作;不能給焊接工人提供一個良好的作業環境,不能搭載焊接工人,增大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全天候輪式焊接工程車,該發明為全液壓驅動車輛,結構簡潔、體積小、重量輕、通過性好,在惡劣環境下能保障焊接作業的順利進行,能夠完成焊接、預熱、隨車起吊等工作。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全天候輪式焊接工程車,包括車體、隨車起重機、液壓輪邊驅動系統、動力艙、電焊機、乘員艙和駕駛臺,所述車體底部兩側焊接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的補償導軌,補償導軌上安裝三個滑塊,三個補償式單縱臂獨立懸掛的懸掛臂上端分別與三個補償滑塊相鉸接,其下端與液壓輪邊驅動系統的三個輪邊減速機的一側法蘭連接,三個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的懸掛液壓缸一端與車體鉸接,另一端與懸掛臂的中部相鉸接。三個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的補償液壓缸一端與車體相鉸接,另一端與補償滑塊相鉸接;液壓輪邊驅動系統每側的三個輪邊減速機的一端分別與三個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的懸掛臂下端法蘭連接,另一端分別與三個輪輞法蘭連接;所述車體為全封閉流線型車體,駕駛臺設置在車體的前部,動力艙設置在車體的后部,駕駛臺的方向盤控制控制器改變液壓泵和液壓馬達的排量從而改變液壓馬達的轉速,使兩側車輪產生速度差后整車進行差速轉向。車體后部對稱安裝兩組螺旋槳推進器,隨車起重機的回轉支承由基座固定在車體的底盤上,車體的底盤上還裝有控制閥組、帶離合器的分動箱和發動機座,發動機座上安裝發動機。所述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的補償液壓缸裝有位移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II,懸掛液壓缸裝有壓力傳感器I,懸掛臂上安裝傾角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1、壓力傳感器I1、位移傳感器和傾角傳感器與控制器通過電路相連接。所述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的補償液壓缸和懸掛液壓缸與控制閥組通過管路相連接,控制閥組與液壓泵通過管路相連接。所述發動機的輸出軸與帶離合器的分動箱輸入軸連接,發電機和液壓泵的輸入軸分別插入帶離合器的分動箱的動力輸出孔中,發電機連接電焊機;液壓泵通過管路連接液壓輪邊驅動系統的液壓馬達和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的補償液壓缸與懸掛液壓缸。所述液壓馬達的輸出軸插入輪邊減速機的輸入孔中,液壓馬達上安裝轉速傳感器,轉速傳感器與控制器相連以完成控制器對液壓馬達排量的控制。全天候輪式焊接工程車底盤采用全液壓驅動,上車架和下車架通過焊接連接。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在車輛常規行駛時起到主動懸掛的作用,即有預測性的調整懸掛高度以適應實際路況,減小車身的震動;在淤泥地中行駛時,通過懸掛液壓缸和補償油缸的協調動作,伸縮懸掛使輪胎盡量接觸地面以減小打滑,通過安裝輔助輪完成在淤泥地上的行駛。采用了全封閉車身和可滑行車體,可依靠車身自身浮力在水網中行駛,并加裝螺旋槳推進器作為水中行駛的動力。全天候輪式焊接工程車的行走系統和發電系統相互獨立,應用了帶有離合器的一分二分動箱可實現兩套系統的任意切換,降低了所需的發動機功率,節約了成本。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全天候輪式焊接工程車采用液壓輪邊技術,與傳統的焊接工程車相比,大大簡化了驅動系統,降低了整車的質量和體積,提高了移動的靈活性,節約了成本。同時采用了差速轉向方式減小了轉彎半徑,提高了轉向靈活性,能夠完成在狹小空間內的轉向動作。采用全封閉的可滑行車體,增強了焊接工程車對環境(高、低溫)的適應性,能夠穿越水網等惡劣環境,給焊接工人提供的良好的工作環境。采用補償式單縱臂獨立懸掛,補償液壓缸和懸掛液壓缸協同工作,增加了懸掛的行程,大大增強了懸掛性能,減輕了車輛行駛時所受的震動,在惡劣地表(淤泥)里行駛時可以將車體撐起,懸掛全部撐起可使車身離地間隙達到700毫米以上,增加車輪抓地力,提高了通過性。采用液壓輪邊驅動技術,車輛行駛平穩、輸出扭矩大、動力足,爬坡能力強,結構簡潔緊湊、占用空間小。動力艙采用行走系統、發電系統可切換技術,降低了所需發動機功率,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節約了成本。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實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圖1是全天候輪式焊接工程車左視圖2是全天候輪式焊接工程車后視圖及液壓輪邊驅動系統結構圖3是全天候輪式焊接工程車車艙內分布俯視圖4是全天候輪式焊接工程車隨車起重機安裝位置圖5是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機構示意圖6是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系統構成原理示意圖。在上述附圖中,1.車體,2.隨車起重機,3.螺旋槳推進器,4.液壓輪邊驅動系統,
5.輪邊減速機,6.輪輞,7.輪胎,8.補償液壓缸,9.補償滑塊,10.懸掛臂,11.補償式單縱臂獨立懸掛,12.懸掛液壓缸,13.補償滑軌,14.動力艙,15.柴油箱,16.控制閥組,17.帶離合器的分動箱,18.液壓泵,19.斜盤傾角傳感器,20.發電機,21.動力艙罩,22.座椅,23.基座,24.乘員艙,25.駕駛臺,26.液壓油箱,27.發動機,28.發動機座,29.液壓馬達,30.馬達轉速傳感器,31.回轉支承,32.壓力傳感器,33.傾角傳感器,34.位移傳感器,35.壓力傳感器,36.控制器,37.電焊機。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圖1、2、3是本發明公開的一個實施例,這種全天候輪式焊接工程車,包括車體1、隨車起重機2、液壓輪邊驅動系統4、動力艙14、電焊機37、乘員艙24和駕駛臺25,柴油箱15和液壓油箱26分別安裝在車體I尾部兩側。所述車體I底部兩側焊接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11的補償導軌13,補償導軌13上安裝三個滑塊9,三個補償式單縱臂獨立懸掛11的懸掛臂10上端分別與三個補償滑塊9相鉸接,其下端與液壓輪邊驅動系統4的三個輪邊減速機5的一側法蘭連接,液壓輪邊驅動系統4每側的三個輪邊減速機5的另一側與輪輞6法蘭連接,三個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11的懸掛液壓缸12 —端與車體I鉸接,另一端與懸掛臂10的中部相鉸接;三個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11的補償液壓缸8 一端與車體I相鉸接,另一端與補償滑塊9相鉸接。所述車體I為全封閉流線型車體,有很好的入水、出水性能。駕駛臺25設置在車體I的前部,動力艙14設置在車體I的后部,駕駛臺25的方向盤控制控制器36改變液壓泵18和液壓馬達29的排量從而改變液壓馬達29的轉速,使兩側車輪5產生速度差后整車進行差速轉向。車體I后部對稱安裝的兩組螺旋槳推進器3,以提供整車在水中的行駛動力。隨車起重機2的回轉支承31由基座23固定在車體I的底盤上,車體I的底盤上還裝有控制閥組16、帶離合器的分動箱17和發動機座28,發動機座28上安裝發動機27。所述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11的補償液壓缸8裝有位移傳感器34和壓力傳感器II 35,懸掛液壓缸12裝有壓力傳感器I 32,懸掛臂10上安裝傾角傳感器33,所述壓力傳感器I 32、壓力傳感器II 35、位移傳感器34和傾角傳感器33與控制器36通過電路相連接。所述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11的補償液壓缸8和懸掛液壓缸12與控制閥組16通過管路相連接,控制閥組16與液壓泵18通過管路相連接。控制器36用于控制控制閥組16,控制閥組16用于控制懸掛液壓缸12和補償液壓缸8的協同工作,液壓泵18為控制閥組16提供恒壓油源。懸掛工作時,通過懸掛液壓缸12和補償液壓缸8的協同動作使輪胎的運動在一個豎直的方向上,這樣可以減輕懸臂所受的徑向力,使工程車行駛的更加的平穩。在進入特殊路段(水網、淤泥)時,懸掛液壓缸12和補償液壓缸8同時伸出,使整個懸掛升高,車體I的腹部隨之升高,減小行駛阻力,同時使車輪與地面充分接觸,增大抓地力以完成在特殊路段的行駛。所述發動機27的輸出軸與帶離合器的分動箱17輸入軸連接,發電機20和液壓泵18的輸入軸分別插入帶離合器的分動箱17的動力輸出孔中,發電機20連接電焊機37。液壓泵18通過管路連接液壓輪邊驅動系統4的液壓馬達29和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11的補償液壓缸8與懸掛液壓缸12。液壓泵18作為液壓動力源與控制閥組16、液壓馬達29和螺旋槳推進器3相連接,斜盤傾角傳感器19與控制器36相連以完成控制器36對液壓泵18的排量控制。當焊接工程車做行走作業時,帶離合器的分動箱17的離合器閉合,發電機20前的帶離合器的分動箱17的離合器脫開,液壓泵18驅動液壓輪邊驅動系統4的液壓馬達29轉動,使行走系統工作。當焊接工程車做焊接作業時,液壓泵18前的帶離合器的分動箱17的離合器脫開,發電機20前的帶離合器的分動箱17的離合器閉合,電焊機37工作,行走系統不工作。發電系統與行走系統切換時,發動機可以一直工作不用停轉,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液壓輪邊驅動系統4每側的三個輪邊減速機5的一端分別與三個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11的懸掛臂10下端法蘭連接,另一端分別與三個輪輞6法蘭連接,液壓馬達29的輸出軸插入輪邊減速機5的輸入孔中,液壓馬達29上安裝轉速傳感器30。轉速傳感器30與控制器相連。全天候輪式焊接工程車共分為乘員艙24和動力艙14。乘員艙24通過動力艙罩21與動力艙14隔離,乘員艙24內設置駕駛臺25和座椅22,駕駛臺25上設置方向盤。全天候焊接輪式工程車與傳統焊接工程車的區別在于改變了傳統焊接工程車開放式的布局,采用全封閉的車體,對環境的適應性大大提高。可滑行車身,使焊接工程車在水中可以漂浮,并加裝了螺旋槳推進器,使焊接工程車能在水中以較高的速度行駛。使用液壓輪邊驅動技術,改善了傳統履帶底盤笨重、速度慢的缺點,大大簡化了傳統焊接車的機械傳動結構。米用發動機一分動箱一離合器的動力艙方案,使液壓驅動系統和發電系統可分開工作,降低了所需的發動機功率,節約了成本。采用補償式單縱臂獨立懸掛,大大提高了焊接工程車的通過性,解決了傳統履帶底盤在淤泥地中行駛時的“刨坑”等現象,采用動力艙罩將乘員艙和動力艙隔離,提高了乘員艙的舒適度。
權利要求
1.一種全天候輪式焊接工程車,包括車體(I)、隨車起重機(2)、液壓輪邊驅動系統(4)、動力艙(14)、電焊機(37)、乘員艙(24)和駕駛臺(25),其特征是所述車體(I)底部兩側焊接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11)的補償導軌(13),補償導軌(13)上安裝三個滑塊(9),三個補償式單縱臂獨立懸掛(11)的懸掛臂(10)上端分別與三個補償滑塊(9)相鉸接,下端分別與三個輪邊減速機(5)的一側法蘭連接,三個輪邊減速機(5)的另一側分別與輪輞(6 )法蘭連接;三個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11)的懸掛液壓缸(12 ) —端與車體(I)鉸接,另一端與懸掛臂(10)的中部相鉸接;三個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11)的補償液壓缸(8)—端與車體(I)相鉸接,另一端與補償滑塊(9)相鉸接;所述車體(I)為全封閉流線型車體,駕駛臺(25)設置在車體(I)的前部,動力艙(14)設置在車體(I)的后部,駕駛臺(25)的方向盤控制控制器(36)改變液壓泵(18)和液壓馬達(29)的排量以改變液壓馬達(29)的轉速,使兩側車輪(5)產生速度差后整車進行差速轉向;車體(I)后部對稱安裝一組螺旋槳推進器(3),隨車起重機(2)的回轉支承(31)由基座(23)固定在車體(I)的底盤上,車體(I)的底盤上還裝有控制閥組(16)、帶離合器的分動箱(17)和發動機座(28),發動機座(28)上安裝發動機(2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天候輪式焊接工程車,其特征是所述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11)的補償液壓缸(8)裝有位移傳感器(34)和壓力傳感器II (35),懸掛液壓缸(12)裝有壓力傳感器I (32),懸掛臂(10)上安裝傾角傳感器(33),所述壓力傳感器I(32)、壓力傳感器II (35)、位移傳感器(34)和傾角傳感器(33)與控制器(36)通過電路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天候輪式焊接工程車,其特征是所述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11)的補償液壓缸(8)和懸掛液壓缸(12)與控制閥組(16)通過管路相連接,控制閥組(16)與液壓泵(18 )通過管路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天候輪式焊接工程車,其特征是所述發動機(27)的輸出軸與帶離合器的分動箱(17)輸入軸連接,發電機(20)和液壓泵(18)的輸入軸分別插入帶離合器的分動箱(17)的動力輸出孔中,發電機(20)連接電焊機(37);液壓泵(18)通過管路連接液壓輪邊驅動系統(4)的液壓馬達(29)和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11)的補償液壓缸(8)與懸掛液壓缸(12)。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全天候輪式焊接工程車,其特征是所述液壓馬達(29)的輸出軸插入輪邊減速機(5)的輸入孔中,液壓馬達(29)上安裝轉速傳感器(30),轉速傳感器(30)與控制器(36)通過電路相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全天候輪式焊接工程車。所述工程車的車體(1)底部兩側補償式單縱臂式獨立懸掛(11)的補償導軌(13)上安裝三個滑塊(9),三個懸掛臂(10)上端分別與三個補償滑塊(9)鉸接,其下端與液壓輪邊驅動系統(4)的三個輪邊減速機(5)的一側法蘭連接,三個懸掛液壓缸(12)一端與車體(1)鉸接,另一端與懸掛臂(10)的中部鉸接;三個補償液壓缸(8)一端與車體(1)鉸接,另一端與補償滑塊(9)鉸接。本發明采用補償式單縱臂獨立懸掛,增強了懸掛性能,車輛行駛平穩、爬坡能力強,結構緊湊,能夠完成在狹小空間內的靈活轉向。在惡劣地表(淤泥)里行駛時可以將車體撐起,能夠穿越水網等惡劣環境,提高了通過性。
文檔編號B60F3/00GK103009946SQ201210561159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1日
發明者高英杰, 宋渭濱, 寧博 申請人:徐州燕大傳動與控制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