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墊板架及具有其的泵車、工程機械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941252閱讀:23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墊板架及具有其的泵車、工程機械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墊板架及具有其的泵車、工程機械。
背景技術
目前,帶有支腿的工程機械例如泵車等通常都帶有墊板架,其中裝有若干墊板,在該工程機械進行作業需要放下支腿之前,將所述墊板墊放在地面上,使得所述支腿可以支撐在所述墊板上,從而增大了支腿支撐的接觸面積,提高了支腿支撐的穩定性。圖1示出了現有技術中帶有墊板架的泵車,其中泵車上帶有若干支腿200,還帶有墊板架100,每個墊板架100中豎著裝有兩塊墊板300。圖2為現有技術中墊板架的側視圖,墊板架100用于存放墊板,其具有主體104,在該墊板架的左上角設置有鎖扣裝置,其包括L形鎖扣101、將L形鎖扣101的中部固定到主體104上的鎖扣鉸鏈102,拉力彈簧103使得L形鎖扣101具有繞鎖扣鉸鏈102順時針傾斜的初始狀態,從而使得L形鎖扣101的第一端向下抵靠著墊板(未示出)的頂端,形成鎖緊狀態,防止墊板從主體104中脫出。使用時,工作人員用手扳動L形鎖扣101的第二端,抵抗拉力彈簧103的拉力使L形鎖扣101沿鎖扣鉸鏈102逆時針運動,使得L形鎖扣101的第一端不再向下抵靠墊板的頂端,解除了鎖緊狀態,然后工作人員的另一只手可將墊板從中抽出。采用現有技術所述墊板架結構,在取墊板時需要同時使用雙手,在取墊板的過程中,一只手必須一直扳著鎖扣,而且通常每次只能抽出一塊較重的墊板,故而取墊板較為不方便且效率不高。因此,有必要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進行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墊板架及具有其的泵車、工程機械,該墊板架具有改進的結構,使得取墊板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墊板架,其包括主體、設置在所述主體上的鎖扣裝置、以及放置在所述主體中的多塊墊板,所述鎖扣裝置在鎖緊狀態下防止所述墊板從所述主體中脫出,所述主體上還設置有解鎖和推板機構,所述解鎖和推板機構包括致動裝置、解鎖裝置和推板裝置;其中,所述解鎖裝置分別與所述鎖扣裝置和所述致動裝置連接,并且所述解鎖裝置在所述致動裝置的驅動下解除所述鎖扣裝置的鎖緊狀態,所述推板裝置和所述致動裝置連接,并且所述推板裝置在所述致動裝置的驅動下將所述墊板中的一塊或多塊從所述主體中推出。進一步地,所述鎖扣裝置設置在所述主體的外側上端,所述解鎖裝置設置在所述主體的外側上端、并位于所述鎖扣裝置的內側,所述致動裝置設置在所述主體的外側下端,所述推板裝置設置在所述主體的外側下端、并位于所述墊板的內側。進一步地,所述解鎖裝置包括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其中,所述第一連桿的第一端連接至所述鎖扣裝置,所述第一連桿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連桿的第二端相連;所述第二連桿的第一端連接至所述致動裝置,所述第二連桿的中部通過第一鉸鏈固定到所述主體上。進一步地,所述致動裝置包括踏板、第一彈簧、第三連桿和第四連桿;其中,所述踏板的中部通過第二鉸鏈固定到所述主體上,所述踏板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彈簧的第一端相連,所述踏板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四連桿的第一端相連;所述第一彈簧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三連桿的第一端相連,所述第三連桿的第二端連接至所述解鎖裝置;所述第四連桿的第二端連接至所述推板裝置。進一步地,所述踏板為L形,并且所述第二鉸鏈設置在所述L形的兩個邊的交匯點。進一步地,所述推板裝置包括轉向連桿、第五連桿和第六連桿;其中,所述轉向連桿的中部通過第三鉸鏈固定到所述主體上,所述轉向連桿的第一端連接至所述致動裝置,所述轉向連桿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五連桿的第一端相連;所述第五連桿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六連桿的第二端相連;所述第六連桿的中部通過第四鉸鏈固定到所述主體上,所述第六連桿的第一端用于在所述致動裝置的驅動下將所述墊板中的一塊或多塊從所述主體中推出。進一步地,所述轉向連桿為L形,并且所述第三鉸鏈設置在所述L形的兩個邊的交匯點。進一步地,所述第六連桿為L形,并且所述第四鉸鏈設置在所述L形的第一邊的中上部或者所述L形的兩個邊的交匯點。進一步地,所述鎖扣裝置包括L形鎖扣和拉力彈簧,所述L形鎖扣的中部通過鎖扣鉸鏈固定到所述主體上,所述L形鎖扣的第一端用于在鎖緊狀態下抵靠所述墊板的頂端,所述L形鎖扣的第二端與所述拉力彈簧的第一端連接,所述拉力彈簧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主體上。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泵車,其包括支腿,所述泵車還包括根據前述任一項所述的墊板架。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工程機械,包括支腿,所述工程機械還包括根據前述任一項所述的墊板架。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由于可通過墊板架中增設的解鎖和推板機構進行解鎖操作和推板操作,操作者取板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是現有技術中泵車的示意圖;圖2是現有技術中墊板架的側視圖;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墊板架處于鎖緊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墊板架處于解鎖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墊板架處于推板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需要說明的是,在沒有明確限定或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的各個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墊板架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改進后的墊板架。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墊板架處于鎖緊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墊板架除了包括現有技術中的鎖扣裝置之外,還包括解鎖和推板機構,該解鎖和推板機構用于解除鎖扣裝置的鎖緊狀態并將墊板架中的一塊或多塊墊板推出。參照圖3,在該實施例中,鎖扣裝置位于墊板架的主體左上角(即外側上端),解鎖和推板機構包括:位于墊板架的主體左上角(即外側上端)且位于鎖扣裝置的右邊(即內側)的解鎖裝置,位于主體左下角(即外側下端)的致動裝置,位于主體右下角(即外側下端)且位于墊板右邊(即內側)的推板裝置。其中,該解鎖裝置用于在該致動裝置的作用下解除鎖扣裝置的鎖緊狀態,該推板裝置用于在該致動裝置的作用下將墊板中的一塊或多塊從主體中推出。請注意,本說明書中描述的方向(左、右、上、下)均以圖3所示的位置關系為依據。具體而言,解鎖裝置包括第一連桿10、第二連桿20。第一連桿10的第一端(圖3示出的左端)作為驅動端,連接至L形鎖扣101的被驅動端即第二端(圖3示出的上端),第一連桿10的第二端(右端)與第二連桿20的第二端(右端)相連。第二連桿20的中部通過第一鉸鏈21固定到主體104上,從而第二連桿20可以繞著所述第一鉸鏈21轉動,第二連桿20的第一端(左端)作為被驅動端連接至致動裝置的驅動端。從而,當致動裝置的驅動端例如向下拉動第二連桿20的可驅動端即第一端,第二連桿20會繞著第一鉸鏈21逆時針轉動一定角度,從而依次帶動第二連桿20的第二端、第一連桿10的第二端和第一連桿10的第一端向左上方運動,推動L形鎖扣101的被驅動端即第二端向左方運動,L形鎖扣101繞著鎖扣鉸鏈同樣作逆時針運動,帶動L形鎖扣101的第一端向上離開墊板的頂端,從而解除對墊板的鎖緊狀態。參照圖3,致動裝置包括第三連桿30、第一彈簧31、踏板32和第四連桿40。其中,踏板32的中部通過第二鉸鏈33固定到主體104上,踏板32的第一端與第一彈簧31的第一端(下端)相連,踏板32的第二端與第四連桿40的第一端(左端)相連。第一彈簧31的第二端(上端)與第三連桿30的第一端(下端)相連。第三連桿30的第二端(上端)作為致動裝置的第一驅動端,用于連接至例如解鎖裝置的被驅動端,從而可以驅動解鎖裝置。第四連桿40的第二端(右端)作為致動裝置的第二驅動端,用于連接至例如推板裝置的被驅動端,從而可以驅動推板裝置。如圖3所示,踏板32可以采用L形結構,而且第一端位于長邊,該長邊的最左端提供可以腳踏的空間,第二端位于短邊上。參照圖3,推板裝置包括轉向連桿41、第五連桿50和第六連桿60。其中,轉向連桿41通過第三鉸鏈42固定到主體上,轉向連桿41的第一端作為推板裝置的被驅動端、且與第四連桿的第二端連接,轉向連桿41的第二端與第五連桿50的第一端連接。第五連桿50的第二端與第六連桿60的第二端連接。第六連桿60的中部通過第四鉸鏈61固定到主體上,第六連桿60的第一端作為推板裝置的驅動端,用于在致動裝置的作用下從圖3的右側向左將墊板從主體中推出。轉向連桿41可以為L形結構,此時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別位于L形的兩個邊上,第三鉸鏈設置在兩個邊的交匯點,這樣,有利于將其第一端大致沿水平方向的運動轉換為第二端大致沿豎直方向的運動,更好地實現了轉向的功能。第六連桿60可以采用L形結構,此時,其第二端可以位于L形結構的第二邊(短邊)上,第一端則可以位于第一邊(長邊)上,第四鉸鏈在位于所述第一邊的中上部。這樣,作用力經由第六連桿60的第二端傳遞至第一端時,第一端的運動可以更順暢,更有利于實現推板動作。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墊板架處于解鎖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墊板架處于推板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參照圖4,當踩下踏板32時,踏板32繞著第二鉸鏈33逆時針轉動一定角度,踏板32的第一端向下依次拉動第一彈簧31、第三連桿30。接著,第三連桿30的第二端拉動第二連桿20,使第二連桿20繞著第一鉸鏈21逆時針轉動,第二連桿20的第二端帶動第一連桿10的第一端向左上方運動,從而驅使鎖扣101的第二端推動鎖扣101逆時針轉動,使得鎖扣101的第一端向上離開墊板的頂端,解除對墊板的鎖緊狀態。同時,踏板32的第二端會帶動第四連桿40向左運動,進而使得轉向連桿41繞著第三鉸鏈42順時針轉動,轉向連桿41的第二端向下拉動第五連桿,從而驅使第六連桿60繞著第四鉸鏈61順時針轉動一定角度。此時,由于第六連桿60的第一端的運動幅度較小,還不足以推動較重的墊板。參照圖5,繼續向下踩踏板32,盡管鎖扣101已經處于解鎖狀態,但由于第一彈簧31可在作用力下繼續拉伸,故允許踏板32繞著第二鉸鏈33繼續逆時針轉動一定角度,踏板32的第二端可以繼續帶動第四連桿40、轉向連桿41、第五連桿50和第六連桿60運動,從而第六連桿60的第一端可以獲得較大的運動幅度,將墊板從墊板架的主體中推出。此時,操作者可以雙手將已經部分推出的墊板取出。根據前述實施例的結構,由于可通過解鎖和推板機構進行解鎖操作和推板操作,操作者取板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進一步地,由于致動裝置分別驅動解鎖裝置進行解鎖操作、驅動推板裝置進行推板操作,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當采用腳踩踏板方式進行致動時,操作者可以雙手進行取板操作,可以一次性取出兩塊或兩塊以上的較重的墊板,進一步提高了效率。另外,通過在解鎖裝置和致動裝置之間設置第一彈簧,利用彈簧的作用,在初次踩下踏板時可以首先完成解鎖操作,繼續踩下踏板后第六連桿進行更大幅度的運動才推出墊板,避免了解鎖操作和推板操作同時進行可能引起的干涉,防止墊板和鎖扣之間發生卡死現象。前面根據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墊板架,但該墊板架并不僅限于該實施例中所述的部件和/或連接關系,例如,解鎖和推板機構并不必須同時包括致動裝置、解鎖裝置和推板裝置,而是可以只包含上述三者中的一個或多個,只要能夠進行解鎖操作和推板操作,即可實現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另外,在致動裝置、解鎖裝置或推板裝置中,實施例雖然以連桿和鉸鏈等部件進行了描述,但并不限于采用所述部件,本領域技術人員為了實現相應的功能,也可以采用其它常見的部件,例如齒輪傳動機構、皮帶傳動機構等。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泵車,其具有支腿,具有前述任一實施例及其變型所述結構的墊板架。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工程機械,其具有支腿,還具有前述任一實施例及其變型所述結構的墊板架。[004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墊板架,包括主體、設置在所述主體上的鎖扣裝置、以及放置在所述主體中的多塊墊板,所述鎖扣裝置在鎖緊狀態下防止所述墊板從所述主體中脫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上還設置有解鎖和推板機構,所述解鎖和推板機構包括致動裝置、解鎖裝置和推板裝置;其中,所述解鎖裝置分別與所述鎖扣裝置和所述致動裝置連接,并且所述解鎖裝置在所述致動裝置的驅動下解除所述鎖扣裝置的鎖緊狀態,所述推板裝置和所述致動裝置連接,并且所述推板裝置在所述致動裝置的驅動下將所述墊板中的一塊或多塊從所述主體中推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墊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扣裝置設置在所述主體的外側上端,所述解鎖裝置設置在所述主體的外側上端、并位于所述鎖扣裝置的內側,所述致動裝置設置在所述主體的外側下端,所述推板裝置設置在所述主體的外側下端、并位于所述墊板的內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墊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鎖裝置包括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其中,所述第一連桿的第一端連接至所述鎖扣裝置,所述第一連桿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連桿的第二端相連;所述第二連桿的第一端連接至所述致動裝置,所述第二連桿的中部通過第一鉸鏈固定到所述主體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墊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動裝置包括踏板、第一彈簧、第三連桿和第四連桿;其中,所述踏板的中部通過第二鉸鏈固定到所述主體上,所述踏板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彈簧的第一端相連,所述踏板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四連桿的第一端相連;所述第一彈簧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三連桿的第一端相連,所述第三連桿的第二端連接至所述解鎖裝置;所述第四連桿的第二端連接至所述推板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墊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為L形,并且所述第二鉸鏈設置在所述L形的兩個邊的交匯點。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墊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裝置包括轉向連桿、第五連桿和第六連桿;其中,所述轉向連桿的中部通過第三鉸鏈固定到所述主體上,所述轉向連桿的第一端連接至所述致動裝置,所述轉向連桿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五連桿的第一端相連;所述第五連桿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六連桿的第二端相連;所述第六連桿的中部通過第四鉸鏈固定到所述主體上,所述第六連桿的第一端用于在所述致動裝置的驅動下將所述墊板中的一塊或多塊從所述主體中推出。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墊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連桿為L形,并且所述第三鉸鏈設置在所述L形的兩個邊的交匯點。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墊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連桿為L形,并且所述第四鉸鏈設置在所述L形的第一邊的中上部或者所述L形的兩個邊的交匯點。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墊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扣裝置包括L形鎖扣和拉力彈簧,所述L形鎖扣的中部通過鎖扣鉸鏈固定到所述主體上,所述L形鎖扣的第一端用于在鎖緊狀態下抵靠所述墊板的頂端,所述L形鎖扣的第二端與所述拉力彈簧的第一端連接,所述拉力彈簧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主體上。
10.一種泵車,包括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車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墊板架。
11.一種工程機械,包括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機械還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墊板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墊板架及具有其的泵車、工程機械,該墊板架包括主體、設置在所述主體上的鎖扣裝置、放置在所述主體中的多塊墊板,所述鎖扣裝置在鎖緊狀態下防止所述墊板從所述主體中脫出,所述主體上還設置有解鎖和推板機構,所述解鎖和推板機構包括致動裝置、解鎖裝置和推板裝置;所述解鎖裝置分別與所述鎖扣裝置和所述致動裝置連接,并且所述解鎖裝置在所述致動裝置的驅動下解除所述鎖扣裝置的鎖緊狀態,所述推板裝置和所述致動裝置連接,所述推板裝置在所述致動裝置的驅動下將所述墊板中的一塊或多塊從所述主體中推出。根據本方案,通過墊板架中增設的解鎖和推板機構進行解鎖操作和推板操作,操作者取板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B60R11/06GK202987003SQ201220711450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0日
發明者羅毅 申請人: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